周 华
(三明学院 政治法律系,福建 三明 365004)
浅谈新建本科高校文科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周 华
(三明学院 政治法律系,福建 三明 365004)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但是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新建本科高校存在着岗前培训走过场、导师制流于形式、课程更换频繁等缺陷,对此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积极谋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之改革。
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近些年来,由于本科教学评估的需要、高校规模的扩张以及师资的新老更替,全国各新建本科高校基本上都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普遍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是,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严格的教育、教学训练,对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特征等缺少了解。如何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尽快提高施教能力,迅速适应教学岗位已经迫在眉睫。
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 ,没有系统承担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任务一个教学循环或来校任教不足两年的教师;或者虽然年龄超过35岁,但是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1]他们教学能力的成长对于处于发展壮大中的新建本科高校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青年教师可塑性强。一方面,青年教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虽然缺乏教学技法和经验,但对于所接触到的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很容易接收,不会产生对抗性,就如同一块质地良好的璞玉,只要遭遇合适的雕琢,必定能成美玉;另一方面,现在高校教学基本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日渐取代传统的板书,这就使得课件的制作成为日常备课的重要内容。青年教师本身对于新兴事物接受速度较快,其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往往更容易上手,制作出来的课件也更为精美,而且能更多地引入图片、视频、音频等教辅资料使得课堂内容更为充实,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青年教师是新建本科高校实现师资队伍梯队化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的成长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对于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建本科高校来说,更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虽然从现阶段来看,在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发挥领军作用的都是中老年教师,但高校的发展不是一时的发展,而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新建本科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师资队伍的良好梯队,这就如同一场接力赛,唯有后继有人,唯有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逐步承担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才能确保新建本科高校又快又好的发展。
3.青年教师是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句话应用在新建本科高校的建设上尤其如此,青年教师是新建本科高校高等教育建设的未来和希望。从教书育人层面上讲,青年教师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很多都是刚从校园走出来,直接从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教师的身份,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感同身受,从生理年龄到心理年龄上都与学生非常接近,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容易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从科研创新层面上看,青年教师基本呈现学历层次较高的特点,他们大多受过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语言能力也较强,至少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进行文献资料的翻译和总结,相对而言他们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更为优越。可以说,今天的青年教师队伍10年、20年后将要担负起民族高等教育和科研创新中坚力量的历史重任,将成为是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新建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产物,其初建一般是由高职、高专学校合并后升格而成。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建本科高校,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分析如下。
1.岗前培训走过场。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的精神,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一项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青年教师早日进入教育、教学角色。[2]但是该项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做得却差强人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存在先上岗后培训的问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所有新任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并获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否则不予认定教师资格,不可聘任上岗。但是新建本科高校在引进师资前已处于师源不足的状况,一旦老师入校便直接走上课堂,并没有严格遵照“不培训不上岗”的程序行事。
其次,培训形式陈旧,未能收到预期教学效果。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四门。这些课程的内容理论性十足,真正运用到教学上的例子却很少;而且其完成基本都是通过传统“我说你听”的教师讲述来完成,往往都是讲的人兴致索然、听的人昏昏欲睡。同时,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针对青年教师所举办的岗前培训基本集合了本市甚至是本省范围内各个地区的大学老师,培训人数一般少则上百人多则好几百人,人多嘴杂,有的时候要看清老师的课件和听清老师的声音都非常困难,无法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考核方式单一死板。现在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大多以书面的闭卷考试作为考核方法,题型上以名词解释、简答等记忆性为主,一般情况下老师会给出考试范围,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对教材上的相关内容死记硬背。
2.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流于形式。目前基本所有高校甚至包括某些中小学都开始实施该制度,部分学校针对该制度也制定了类似部分规则制度和标准文件,如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实施办法》、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关于新进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的暂行办法》等。这些文件内容大同小异,针对指导教师条件、遴选及职责,青年教师的责任等项目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其出发点都是好的,均着力于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在新建本科高校中基本流于形式。
新建本科高校虽然在青年教师上岗之初即指定了一到三名不等的导师,从表面上形成了“多对一”或“一对一”的模式,但是在“多对一”的模式下各导师间分工不明确,导致互相推诿、依赖他人的踢皮球现象频繁出现,而在“一对一”的模式下,导师在承担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往往没有充分精力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面的指导。这两种模式各有缺陷,在没有思考整合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导师随堂听课次数屈指可数、科研指导蜻蜓点水、师德师风教育鲜有进行的现状。
3.专业及培养方案不确定,导致青年教师任课课程更换频繁。如前文所言,新建本科高校大多数是从高职、高专类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其“新建”性决定了在发展本科教育之初自身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以教学为例,新建本科高校在创办本科教学专业时,往往借鉴了其他老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来决定自身课程的开设,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又不得不经常做一些课程的变动;如遇到生源匮乏等专业难以继续生存的境况,更有调整专业发展,以学生家长喜好和市场需求来寻求新专业来取代旧专业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青年教师作为新生力量,往往被要求承担新的课程,很多青年教师甚至会出现年年上新课的情形。而众所周知,要上好一门课,通常需要两到三轮的熟悉和备课,如此反复的新课任务,不但让青年教师在上课时感到无力和挫败,同时也让他们的课余时间基本都疲于应付新课程,而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科研和继续深造的发展问题。
基于青年教师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对其教学能力的培养更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原有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种种不足,一一进行完善。
1.优化岗前培训,促进岗前培训工作健康发展。各新建本科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岗前培训工作,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的态度,严格遵照先培训后上岗的程序要求。在具体培训工作的展开上,应当与本地区的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共同协商,发扬新思路、使用新方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重新思考和审视。在培训课程教材的选择上,应淘汰那些内容过时、理论性太强的旧教材,可以考虑整合自身资源自行编写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强的培训资料;在培训形式上,应积极追求多样化、灵活化,在沿用传统授课模式的同时,可以穿插案例分析、视频资料播放,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另外可分小组让青年教师深入课堂,聆听名师示范课,听完之后让青年教师自身总结体会,并鼓励其进行试讲,多管齐下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在考核形式上,一方面要改革闭卷考试的题型,多选择如案例分析等灵活度较高的题目,减少纯记忆性内容的考查,另一方面增加考核方法,除了闭卷考试之外,示范课心得体会的质量高低、试讲课的表现好坏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全方位去查验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
2.落实导师制度,并辅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是一种舶来品,英国高等学校早在14世纪就首度试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该制度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3]二十多年来,经过多所老本科学校的实践证明,导师制的实行是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对于新建本科高校来说,重要的如何将该种制度从形式落到实际行动,对此,有如下两点尤其需要注意:第一,在导师与指导对象的配置上,单纯的“多对一”或“一对一”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可取“多对多”的新模式,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般可分成三个方面,即教学、科研、师德教育。对此,可以分别选取教学技能好、科研能力强以及师德师风口碑好的老师就其所长对多名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个别辅导也可以集合辅导,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减轻导师负担,同时也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第二,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监督是使制度切实贯彻的关键要素,通过期终学生的教学评价以及相关领导随堂听课的评分考查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成长,并辅之以奖优惩劣的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有所体现,以此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3.细心规划专业发展、因“校”制宜拟定培养方案,避免课程的反复变动。对于一所本科高校而言,专业发展和培养方案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课程反复变动不仅累及青年教师,更重要的是跟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息息相关。为了学校专业发展的薪火相传,同时也为了给学生完善的教学规划,新建本科高校在规划自身专业发展、拟定培养方案时应做好做足事前的准备工作,在决定是否申办某一新专业或新专业发展方向时,应当就市场需求、自身师资力量等元素进行充分考量;在拟定培养方案时,除了借鉴老本科院校成熟的课程体系之外,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科专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同时也能让青年教师从繁重的新课程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筹备学位进修,提升科研能力,而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上的提升对于新建本科高校的师资建设也是大有裨益的。
[1]司贺龙,崔兴凯.青年教师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2):135-138.
[2]黄松青.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集美大学学报,2011(4):17-20.
[3]蔡向雄.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现实困境和解决之道[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96-98.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Capabilities for Young Teachers in the Newly-build Colleges
Zhou Hua
Young teacher is a new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However,in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competence of young teachers,it takes the formal way instead of the actual measures in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to which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Colleges should work hard to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s of teaching ability for young teachers.
newly-build colleges;young teachers;teaching competence
G640
A
1672-6758(2012)09-0012-2
周华,硕士,讲师,三明学院。
三明学院2011年度教改课题“新建本科高校文科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成果,项目编号:W1009/Q。
Class No.:G64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