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 园 施建民 吴志军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患者,女性,46岁,因“发现右乳包块2月”于2007年01月17日就诊。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0cm×2.0cm肿块,质硬,边界清,无压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故2006年01月20日行右乳包块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右乳髓样癌;故改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局部未见肿瘤残留,皮肤、乳头及肌肉组织未见累及,腋下淋巴结(0/11)阳性,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弱+)、TOPOⅡ(30%+)、PCNA(+)。术后给予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辅助化疗六周期。2011年08月患者发现左乳外上象限包块,大小约2.0cm× 1.5cm,2011年08月21日行包块切除活检,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约1.6cm×1.5cm×1.4cm;姑改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局部未见肿瘤残留,腋下淋巴结(0/18)阳性,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TOPOⅡ(60%+)、Ki67(75%+),术后给予AC→T(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方案8周期化疗。2012年02月胸部CT示双肺多发转移,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希罗达联合化疗,现已化疗二周期,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双原发癌是指同一个体上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器官或不同器官,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独立的两种原发恶性肿瘤,又称重复癌。Warren等[1]指出,双原发癌应具有以下3个特征:(1)每个肿瘤具有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2)每个肿瘤的部位不相连;(3)必须排除第二癌为先诊癌肿浸润和转移的可能。依据第一癌与第二癌确诊的时间间隔,又可将双原发癌分为:(1)同时性双原发癌:二者同时确诊或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个月;(2)异时性双原发癌: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超过6个月[2,3]。本例患者双侧乳腺癌发现间隔达四年余,肿瘤独立存在并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符合异时性双原发癌诊断。临床治疗上,双原发癌治疗一般遵循各自原发肿瘤相应的处理原则。有手术指征的第二原发癌应尽早手术治疗,疗效与单发癌相似,而转移癌多采用姑息性治疗。国内学者认为,异时性重复癌发生间隔时间越长(间期超过5年),预后越好[4],但若出现转移,则生存期明显缩短。
1.Warren S,Gates O.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al study[J].Am J Cancerm,1932,51(16):1358-1361.
2.王远飞,徐潜生,冷国雄,等.三原发癌伴膀胱多发癌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5,12(3):56-57.
3.刘勇.双侧乳腺腹膜异时性三重癌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6,13(2):63.
4.王成林,林贵.罕见病少见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