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渊源及特征

2012-04-07 06:07王群红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王群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试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渊源及特征

王群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下逐渐萌芽发展生成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频繁的自然灾害、合力治水、艰险的周边环境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渊源。与此相应,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了独特的特点,她是无声的、深沉的、包容的、推己及人的、博大的、执著的、持久的。

中华民族发展史;爱国主义精神渊源;爱国主义特征

尽管爱国或爱国主义,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主张与社会伦理,是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但是这种近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也并非空穴来风,她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逐渐形塑生长出来的一种民族情感。诚如郑师渠教授所言,“因为中国自古一统,称禹域,谓之天下,故无现代国家的概念。‘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国人爱国性质隐而未明,不能说缺少爱国的性质。”[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发展生成的。

本文拟通过分析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来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渊源和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征。

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渊源

“从很早的时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2](P62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产生、积累了一种对故土家园、所在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笔者试图结合这种特殊时空背景分析还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渊源。

1.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生存方式

农业文明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我们的祖先除非迫不得已,一般情况下祖祖辈辈都会在同一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祖祖辈辈的足迹曾经逗留于同一块土地,他们的汗水一代又一代地洒向同一块土地,他们的目光曾经关注于同一块土地,他们的情感也寄托于同一块土地。他们喜怒哀乐的故事总在同一块土地上演绎。

另外,农业耕作方式还意味着中华民族先民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脚下的这块土地,他们的吃、穿、住得仰仗他们脚下的土地慷慨奉献。这样的生存方式自然潜移默化地使得我们和脚下这块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土地有着母子般的深厚感情。正如现代德国著名宗教思想家马丁·布伯对古老中国的评价:“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公民能够给人以如此绝对纯真而有如此依附于土地的印象!在这里,在这块世代相传的土地上,发生着生的全部与死的全部。人属于土地,而不是土地属于人。”[3](P294)诗人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道出了很多中华儿女的心声。

2.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农业文明意味着经营庄稼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错过了播种期就意味着来年的生活将没有着落,如果错过了收获期就意味着一年的辛劳付之东流。要保证能够按时春种秋收就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空间。但遗憾的是,长城以北是游牧民族驰骋的地区,他们遇有灾荒或者在中国边疆防守乏力的时候或者在中国分裂之际皆有可能大规模侵犯中国。[4](P61)显然,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很难抵挡凶悍的游牧民族侵入,防止他们踩踏庄稼或者防止他们收获庄稼的,只有仰仗于国家的统一保护,团结统一、同仇敌忾、奋身反抗才能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占领,庄稼不被收割,生活有所保证。这样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逐渐积淀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崇拜英雄、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3.频繁的自然灾害

中国大部分处于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降水的区域差异和年际变化都很大,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据姚善友从《图书集成》及其他资料计算,中国历史里2 117年,曾有水灾 1 621次,旱灾 1 392次。[4](P61)另外,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 。

单单依赖分散的小农经济是很难应对这样频繁严重的自然灾难的。只有庞大的帝国,才能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对付这种问题。[4](P60)尽管一般的老百姓平时是一盘散沙,天高皇帝远,但真正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还是要仰仗朝廷的救济。频繁的自然灾害强化了先民对国家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多灾多难的民族发展史也使得上层统治者和下层老百姓形成了一种拟血缘关系,“父母官”“青天大老爷”“爱民如子”是老百姓对上层统治者的期待。

4.合力治水的需要

中华文明最初繁衍生息耕作于黄河流域,因为“河水经过疏松的黄土地带,夹带着大量泥沙,容易阻塞河床,冲破河堤,常有酿成巨灾的趋向”,[4](P60)单靠一家一户的力量是无法和洪水抗争的,只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才能众志成城,动员全国的物力、人力,并在有关懂得水利工程官员的指挥下,才有可能战胜洪水灾害,重建家园,渡过难关。这种大规模的全国动员兴修水利,也潜移默化地使得老百姓认同了国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培养了一般匹夫对国家的感情,使得一般老百姓深明大义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愿意为国家的发展民族整体的生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身家性命。

5.古代中国所处的周边环境

古代中国周围环境或者是山,或者是水,或者是荒漠,不适宜人类生存,而且试图穿越这些地方到其他地方谋生,不仅路途艰险遥远,而且前途渺茫。因此不是迫不得已,古代中国人也是不愿外迁的,所以,古代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交通极其不便、周围环境又很恶劣的背景下,离开了脚下的这片尽管自然灾难频频发生但又相对富饶的土地,当时的中华儿女是很难存活下去的,所以祖祖辈辈曾经辛劳耕作的土地也是我们赖以为生的唯一来源,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这样的周边环境使得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执著、更悠长。

6.内向型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酝酿了中国人内向的文明特色。内向型文化特点又反过来决定了中国人心无旁骛地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脚下的这一块土地上,很少觊觎这块土地以外的地区。这样他们的全部情感和希望都和这一块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文明息息相关。这种内向型的文化特征使得我们对祖国的爱更深沉、更持久、更义无反顾。

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特征

丘吉尔说过:“爱国心和人类爱是同一的。”但是中华民族这种深沉的爱国感情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逐渐酝酿发酵起来的,这就注定了中华民族对祖国母亲的爱与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有所不同有所区别。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爱国主义特色。

1.爱国主义精神是具体的、形象的、无声的、深沉的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经验型的,它不重视那些形式逻辑的辩论。中华民族的爱国方式无疑也受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对国家的感情是在几千年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感悟和体察出来的,我们关于爱国主义缺乏严谨细密的逻辑论证,也没有鸿篇巨制去专门告诉国人要爱国,我们甚至不能从理论上道出为什么要爱国的理由。只是简单地具体化地表现在忠、孝、贤、爱、礼、义、廉、耻这具体的八个字里面。另外,我们的爱国是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感悟出来的,我们的爱国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的,我们和国家心连心,我们可以为了国家辞爹娘、别妻女,洒热血、抛头颅,我们对国家的爱是无声的。可是我们的爱是大爱,因为众人皆知,大爱无声。

2.爱国主义体现在我们爱脚下的山水和为民族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不像西方的思维那样是抽象的、分析的、形而上的。我们更习惯于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思维。我们的爱国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爱国是具体的,体现在我们对具体的人、具体的物和事的爱。比如我们的爱体现在我们爱那些为民办事的“青天大老爷”或者说“父母官”;体现在我们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当然这个皇帝还要是名副其实的像唐太宗那样以民为本的好皇帝;体现在我们敬仰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像孔夫子那样影响了中国魂的知识分子;体现在我们从稍稍懂事起就总是津津有味地倾听那些英雄们保家卫国的故事;体现在知县唐成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诗句里面。

3.博大、包容、开放爱国主义

我们没有严格的民族观念,甚至没有严格的华夏夷族之分。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民族就像东流的黄河长江一样不断吸收那些认同、愿意接受中华文明的人群,逐渐发展壮大。孔子《春秋》里两千多年前就指出“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也就是说只要一人接受认同了中国文化,那么他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反之,那些自动放弃中华文化的华夏子孙则可能因为放弃华夏文化而沦落为夷人。所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博大的、包容的、开放的。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华夏夷族之分观念,中国历史上才不断上演外族入侵者因为接受中华民族固有文化而被民众逐渐接受认可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故事,如满清王朝。

当然,如果外来国家民族要灭我文化,改变我生活习性,中华民族也素来不乏反抗外族侵入的勇气。每当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总会出现一些可歌可泣的反抗外族侵略的壮烈事迹。

4.推己及人的爱国主义情结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于形塑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主导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学。“仁”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爱人。那么如何爱人,爱人的起点在哪里呢?爱人的起点就在推己及人,就在心里要有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我们的爱是遵循推己及人的自然之道的,先是爱兄弟、爱家庭然后再逐步依次扩散开去爱家族、爱邻里乡党、爱国家、爱社会、爱天下、爱一切众生。其中爱国家是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坚持的一种优良传统。应该说,我们这种包括爱国家在内的爱是合乎“费而隐”的君子之道的,“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中庸·第十二章》)。这样的爱看起来很容易但是这种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如罗曼·罗兰所说,“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即北宋哲学家张载在其传世名著《西铭》所提倡的“民胞物与,物吾与也”的崇高境界。

另外,因为我们是爱脚下的这一块土地的,所以推己及人我们也设想别人是爱他们的国土的,所以我们不会轻易地发动战争占领别人的故土家园,我们愿意和普天之下的人民和平相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

5.强烈、执著、持久的爱国情感

特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儒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氛围,形塑了中华民族强烈执著持久的留恋故国旧土的深沉情感。正如何天爵所言:中国人是一个酷爱自己家乡的民族,虽然他们许多人漂泊流落于世界各地,忍受种种饥寒交迫,虐待凌辱和艰难险阻,但他们仅仅是漂泊流浪而已。他们最热切的期盼和刻骨铭心的追求,就是最终要回归故里,与自己的家人安度晚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百年之后,他们要与自己的先祖们归葬在一起。[5](P63)这种强烈执著持久的留恋故国旧土在流落于外的华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心心念念着祖国,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留恋故国旧土的情怀都不会改变,他们总希望落叶归根,即使死了也要葬在华人的鬼域里,于是在世界各地便形成了独具华人特色的“义山”“义冢”现象。

6.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

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使得中华民族认识到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渡过一次次的天灾人祸,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圣贤教育使得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熏习了人性当中善的一面,这种人性本善的教育使得所有中华儿女愿意以善心爱心去帮助处于苦难中的同胞兄弟;推己及人的传统文化特色,使得我们对别人的苦难也能感同身受,我们愿意伸出手去帮助我们的同胞。种种因素铸造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每当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遇到自然灾难的时候,其他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愿意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

7.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崇尚群体的文化。在儒家看来,‘人’就是人群,个人几乎不在其视野之内。他们认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犹如水滴与大海的关系,个人脱离了群体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就会失去自由感,可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群体本位的文化,倡导的是整体利益和群体意识高于一切,提倡一种以牺牲个人(包括利益、观念和情感)为代价,来成全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美德。”[6]正是在这种崇尚群体的文化氛围里,才有了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豪言壮语。可以说,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精神即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经过两千多年的酝酿沉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里,成为中华民族能够绵延生息的一种重要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直不乏可歌可泣的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英勇牺牲的勇士。从古代的屈原、岳飞、文天祥、夏完淳到近代的谭嗣同、夏明翰、黄继光,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都闪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伟大情怀。

8.家国同构的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爱国如家的爱国情怀

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是把国和家严格的分开,国即是国,家即是家,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中华民族习惯于把国、家两个字联系在一块,有时国家就是西方意义上纯粹的国,有时则是指国和家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对国家的称呼习惯源于“家国同构”或“家天下”的国家起源方式。“在传统的社会中,家族是基本的单位。古人视国为大家,天子以黎民为子民,百姓视官吏为父母。”[7](P80)这种国家起源方式使得“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观念得到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中华儿女也习惯于把大家认同于国家,小家认同于家。这样的民族心理使得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里,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以上列举了中华民族传统中爱国主义特征的一些主要方面,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三、结束语

笔者也不想讳言中华民族有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一盘散沙的不好的另一面。如果我们在国家转型之际,能够发扬壮大传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积极的一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形塑一种合乎民族长远利益、有利于整个人类发展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想这不好的另一面会逐渐被好的一面所遮盖和淹没的,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托克维尔指出,“在世界上,只有爱国主义或宗教能够使全体公民持久地奔向同一目标前进。”[8](P55)因为宗教信仰在中华大地的影响是有限的,而爱国主义却有一定的历史积淀,所以我们有必要用爱国主义这一纽带,把普天之下的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J].河北学刊,2005,(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何兆武.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6]王丽华.中国人权观念发轫的本土特性——与西方人权观念比较[J].人民论坛,2010,(29).

[7]梁治平.法意与人情[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On the Origi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Patriotic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WANG Qunhong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yun,Guizhou 558000,China)

The Chinese nation’s patriotism germinated and developed in uniqu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Its origins come from the survival and mode of pro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controlling water with joint efforts,the hardships and dangers of surrounding environment.Correspondingly,the patriotism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silence,reservedness,torlerance,treating other people as you would yourself,broad-mindedness,persistence and permanenc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origins of patriotic spirit;the patriotic characteristics

D647

A

1008-469X(2012)02-0103-04

2012-01-11

王群红(1973-),女,陕西富平人,法律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法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