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品质的时代审视

2012-04-07 01:24曹根记贾亚彬王琼翊
关键词:实事求是小康社会特色

曹根记,贾亚彬,王琼翊

(1.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08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党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体现。这个决策的形成,表明了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11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品质,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和内涵,才能更好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一大法宝。什么时候我们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想问题、办事情,各项工作的进展就比较主动,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建设的力度就比较大;什么时候坚持得不好,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会出现偏差,受到影响。思想不解放,必将脱离实际,因循守旧,裹足不前。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但是,要真正做到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下大工夫从那些不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实践行为以及制度体系中解放出来,从那些教条式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中解放出来。这是全党思想高度统一和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是党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前提。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工作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明确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801在这里,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实质,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发展;反之,就遭受重大挫折。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3]126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并以非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不懈创新的革命胆略,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并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融为一体,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是邓小平对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和突出贡献,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遵循的指导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在领导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仅首先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突出地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使人们的思想摆脱陈腐的教条和落后的观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3]143

所谓实事求是,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做到: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即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3]114。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从而自觉拥护、实践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沿着党的政治方向前进。二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强调指出:“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3]163“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3]143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不断增强创造力的关键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好这个精髓,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得以创立和发展,也正是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我们党才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思想方面不断解放,在理论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在实践方面不断跨越发展,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指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全面不断地解放思想,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一大法宝。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等内政外交理论,实际上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晶。如果没有思想解放,那么对已知一切的应对和对未知一切的开创都将无从谈起。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说到底,就是要用新思想做武器去“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胡锦涛提出的解放思想,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它源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发展于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丰富于江泽民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而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成功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中国经济社会所开展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实行改革开放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这就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澄清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的胜利,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为当代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实践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政治上,提出了完善和推进民主化的方案,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定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使党的民主原则和群众路线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贯彻执行;在经济上,提出了要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方针,明确提出以工业化建设为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改革和调整中国过于单一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制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步骤;在科学技术上,充分肯定了知识和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化上,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双百方针;在对待世界先进文明的问题上,提出了要全面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所不能取得的重大发展。他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和调整等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先声。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行为,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和正确的评价,及时地把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对中国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怎样巩固、建设和发展自己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阔步前进的伟大旗帜。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4]1381992年,他又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370。坚持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改革开放伟大的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1]8。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以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不动摇,尤其是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我们党不断致力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包括文化体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中,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我们的改革和各方面的成败得失,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研究,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活力。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施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它的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还在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党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目的就在于: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重大历史任务;不断赋予我国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能够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373。

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新的历史时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始终把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12-13。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是指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地发展和全面地进步;所谓协调,是指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坚持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所谓可持续,是指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就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聚精会神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一心一意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出谋划策。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着想,切实解决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民、想民、富民;必须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工业、农业、商业等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协调;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既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又要统筹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国内外建设环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坚持科学发展就不能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局面,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它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经济社会中出现或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新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最终实现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实践证明,形成“活力”靠发展,促成“合力”也必须依靠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发展的环节和途径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还需要我们通过发展的各种环节和措施彰显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小康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和探索的理想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特别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富民进行了不懈探索。虽然他们的实践都失败了,但这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实践证明,只有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才能得以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直接、最系统论述小康社会理论的是邓小平。他对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等社会关系的论述,对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发展道路、实现途径、根本保证等问题的阐述,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直接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最初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种表述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种简单通俗、突出中国特色的描述。它孕育和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和成熟于20世纪80、90年代。1979年春,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看到中国贫穷落后、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等问题。因此,必须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这一新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开始把“中国式的现代化”同“小康社会”联系起来。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4]54这标志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4]791987年4月,他再次指出:“我们原定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4]226这样,小康社会思想就构成 “三步走”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构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般特征。我国的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的特征。一方面,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它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至此,小康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社会形态概念,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中国现代化理论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集中一切我们可以聚集的物质力量和智力支持,全面建设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的经济生活更加繁荣、政治生活更加稳定、文化生活更加昌盛、社会生活更加和谐。其主要特征有: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首先要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指造就全面的、高素质的、具有现代化文明的新人。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我国“人口众多”这个经济建设的负担变成优势;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建设于一个发展不均衡的社会发展阶段,必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在总结过去,放眼未来,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它科学地界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绘制出21世纪前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表明了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既要信心坚定,又要发愤图强,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条件,打下牢固的基础。当我们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必将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国家。

总而言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于保持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至关重要,对于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小康社会特色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特色种植促增收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医的特色
“实事求是”定乾坤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