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人性观新探

2012-04-06 00:34
关键词:性善淮南子人性

陈 辉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1)

【哲学研究】

《淮南子》人性观新探

陈 辉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1)

《淮南子》人性观包括自然的人性和社会的民性。民性善使哲学层面的人性理论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为理论向政策实践的转化作了铺垫。《淮南子》又提出“节欲”“反性”说,完善其关于人性的理论,为其治国理论服务。《淮南子》人性观在现代社会仍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淮南子》;人性;民性

在《淮南子》中,“性”的概念是独立存在的,它可理解为天然的属性或自然的本质,包括天性、木性、水之性、火之性、动物之性等,当然也包括人性,但它和“人性”并不通用。“人性”只是“性”含义中的一部分。《齐俗训》说:“夫竹之性浮,残以为牒,束而投之水则沉,失其体也。金之性沉,托之于舟上则浮,势有所枝也。夫素之质白,染之以涅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1]《赤谷训》此外,“是故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屈为伸哉?”[1]《主术训》“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1]《缪称训》以上几例中“性”的含义都当理解为天然的属性。

作者在着意地区别“性”与“人性”,当需要表达人性的含义时,常会说“人性”或“人之性”。如“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等。又或在句前或句后加上一个表示人的词汇。总之,它对“性”与“人性”的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分。

笔者还没有发现有学者就此做过论述。其原因可能在于,《淮南子》之前不管是庄子的“民性素朴”,还是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以及孟子的“性善论”,抑或是荀子的“性恶论”等都没有区分“性”与“人性”的不同含义,二者都是指人的本性。这给人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并延续到对《淮南子》的研究。孔、孟、荀影响深远,唐代韩愈仍在读“性三品”、“情三品”,可见唐代还没有自觉区别“性”与“人性”的差异。直到宋代的张载才提出“三性归一”,最终把二者分开。张载把“性”拔高到万物之源的高度,提出“性”有天性、物性、人性三大部分。[2]再后,朱熹发挥了张载天地之性的观点,认为“性”即“天地之性”,专指“理”而言,成为程朱理学的基石。

一、《淮南子》人性观的结构

《淮南子》人性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性安静”,一是“民性善”。《淮南子》的人性观是建立在宇宙观基础上的。关于《淮南子》的宇宙观,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观点基本一致,大都认为是发展演进的宇宙观,即“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1]《天文训》或者“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1]《天文训》此观点基本是沿袭《老子》的思想并有所发展:第一,变《老子》的“道生一”为“道始于一”以及“道始于虚廓”,并增添了一个“气”的环节,使得道起源论更加完善;第二,变《老子》的“二”为“阴阳”;第三,变《老子》的“三”为“四时”。以此为基调,《淮南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秦汉以前就有很多学者对人性做过论述,这对《淮南子》有一定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的本性生来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才逐渐相差很大的。之后,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了人性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并以为这四端人人都有,至于社会上有凶恶残暴之徒,那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与孟子同时的告子则有不同的看法:“食色,性也。”即人性就像饮食男女一样,并无善与不善之分。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在《荀子·性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也。进而指出,人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要使人性遵守封建礼义,就必须用教育的方法对其加以改造和节制。

庄子认为,人受命之初处于素朴的状态,并无善恶之分。《庄子·马蹄》篇说:“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盗跖》说:“无转而行,无成而义,将失而所为。无赴而富,无殉而成,将弃而天。”这告诉人们,不要执著地追求仁义富贵,只会让你失去自己的天性。《庄子·庚桑楚》又指出:“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可见,人的天性就是正静明虚,即一种宁静、自然的状态。

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淮南子》这样描述人性的根源:“是故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静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1]《精神训》就是说,人要效法天地阴阳,顺应四时,保持清净。由此得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1]《原道训》“清净恬愉,人之性也。”[1]《人间训》“水之性真情,而土汩之;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1]《俶真训》意为人的本性是一种清静无为、自我满足的自然状态,并无善恶之分。此种观点与老庄以来的道家人性观一脉相承。需要指出的是,“人性安静”仅仅是指人性的自然属性。金春峰在研究汉代思想时,认为《淮南子》人性思想的基本点是把人看成是自然人,任何环境是统一的,而人性的内容是自然属性。[3]这当是有道理的。

再来探讨《淮南子》“民性善”的内容。《淮南子》以前,“善”就已经成为儒家所追求的道德标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表明,儒家的“善”内容丰富,包括个人具体的善良的言行举止,也包括国家社会层面的善政善策,因此才会有“至善”一词出现。此外,《老子》也曾对“善”做过阐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处的“善”意为善良、善行。

《淮南子·本经训》说:“心反其初,而民性善。”“则民性可善,而风俗可美矣。”从这里可以得出:第一,“人性”与“民性”的关系不是平行并列的;第二,“人性安静”与“民性善”的关系是递进的,前者是前提是根本,后者是延伸是可能;第三,“民性”与风俗直接相关,说明“民性”呈现在社会中。因此,“人性”与“民性”不同,“清净恬愉”指人的本性,即人呈现在自然界中的属性;而“民性善”则指社会中的人所表现出的善良本性,即人呈现在社会中的特质。这一点,现在研究《淮南子》的学者多没有注意到。刘爱敏在论及《淮南子》关于人的本性时,把人性的本质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人性虚静,二是“明确提出了民性善的命题”,三是“持人性不等和人性可塑论”。他得出结论:“可以看出,《淮南子》的人性论带有典型的务实风格:一方面,基于现实,承认人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又不将这种说法绝对化,从而强调从现实入手施以教化。”[4]此论点未能阐述“人性虚静”与“人性不等”的关系,给读者自相矛盾的感觉。陈静则从人性真伪的角度出发来展开研究,持“清净恬愉,人之性也”[5]的观点。这忽视了“民性善”的重要命题,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环,无法完整地阐明《淮南子》的人性观。

“人性安静”与“民性善”,人性是基础,正因为人性安静,才可以为善。在《淮南子》看来,社会中人都具有善良的本性。“天下莫易于为善,而莫难于为不善也。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适情辞余,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于己,故曰为善易。越城郭,逾险塞,奸符节,盗管金,篡弑矫诬,非人之性也,故曰唯不善难。”[1]《氾论训》“能善小,斯能善大矣。”[1]《缪称训》对社会上的人来说,为善是最基本的事,因此“善”被看成是人性异于天性、物性等他性的集中表现,作为人性在社会中的特殊呈现。

那么,《淮南子》为何会创造性地提出人具有人性和民性两种特性呢?这要从《淮南子》的创作目的“纪纲道德,经纬人事”说起,即此书的理论要为政治服务,要成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因此,其服务对象是统治者,但研究和论述的对象则是包括统治者在内的全体国民,既要研究君主如何治国,臣下如何效忠,也要研究老百姓的生活,还要研究人们之间交流的准则与方式。只有找出一个全体国民都具有的普遍的社会属性,他的理论才有价值,才有实行的可能。而仅仅一个“人性安静”的观点,显然与现实世界距离太远,和先秦儒家的性善论没有多大区别,也就不具备实际的指导作用。

“民性善”的提出,应该是汲取了儒家思想成分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但有些学者说“民性善”是儒道融合的结果,这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因为“汲取”与“融合”二词在含义上有很大区别:“汲取”意味着道家思想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从其他学派吸收有益的思想来发展与完善自己;融合则是在说道儒思想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靠拢,并最终会走向统一,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儒道自诞生至今一直都是各自独立,从未出现过融合为一的情况,即使是后来传入我国的佛教也是一样。

“民性善”在《淮南子》的治国理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联系着哲学层面的“道”、“人性”理论与现实层面的“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治国之术,是《淮南子》治国理论的创新,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关于“欲”与“反性”

《淮南子》认为,不管“人性安静”,还是“民性善”,现实生活中,人的本性会受到社会的影响——“欲”的影响,即“嗜欲者,性之累也”。“欲”是指单纯的“欲望”,而“嗜欲”则指“过分的欲望”。作者并非主张不欲或是无欲,而是说不能“嗜欲”,也就是要“节欲”或是“省欲”。《本经训》说:“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歌舞节则禽兽跳矣。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人之性,有浸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发怒则有所释憾矣。”可见,《淮南子》并不反对“欲”,相反还高度重视“欲”,提出应该满足人的基本之“欲”。对君主来说,依据法律满足臣下升官得赏的正常欲望是必须的,否则臣下就会离心离德,国家也会面临危机;满足百姓生活富足的正常欲望是必须的,否则百姓就会逃离,甚至会奋起反抗。

过分的追求“欲”,即“嗜欲”或“无穷之欲”,《淮南子》又是明确表示反对与批判的,如“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1]《主术训》“晚世风流俗败,嗜欲多,礼义废”。[1]《本经训》《本经训》还从“木水土金火”五个方面对君主过分追求贪欲的表现作了大篇幅的批评:“若贪主暴君,桡于其下,侵渔其民,以适无穷之欲,则百姓无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1]《主术训》《道应训》举例说,白公胜贪财不肯把得到的府库财物分给众人,十几天后,白公被叶公捉住,结果因贪财而失财。《淮南子》还认为,即使是大家都认为是好的事与物,也不能去过分索取:比如赏赐臣民很好,但是赏赐无度就不好。如果“无功而厚赏,无劳而高爵,则守职者懈于官,而游居者亟于进矣”;[1]《主术训》礼义学识很好,但是过分的追求就不好。“夫颜回、季路、子夏、冉伯牛,孔子之通学也。然颜渊夭死,季路菹于卫,子夏失明,冉伯牛为厉,此皆迫性拂情,而不得其和也。”[1]《精神训》

因此,《淮南子》强调节欲、省欲。“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廉俭守节,则地升之财。”[1]《主术训》国君治理国家,只有虚心而弱志,才能使臣下奉献出他们的全部智慧。《主术训》还从正面论述:“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简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简则民不怨矣。”

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欲”的过分追求,道德日衰,人性堕落,世风日下。《淮南子·俶真训》把自远古到汉代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没有把作者身处的汉代放进去(见表1)。另外,《览冥训》也有与以上大致相同的六阶段的历史分期,只是提到了“当今之时”,即武帝其时,并且把此时描述成政治清平时期。此处说法,与本书他处明显不一致,当属阿谀之词,不能看成是作者的本意。《俶真训》和《览冥训》的历史分期,其目的在于通过古今比较,为我们描绘出道德日衰、人性堕落的景象。

表1 《俶真训》及《览冥训》历史分期表

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在《诠言训》中有言:“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淮南子》的为治之本归根结底在于去载反性,即抛去外表的粉饰,使人性返回到清静平和的状态,“则民性可善,而风俗可美矣”,从而最终达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政治清平。

《淮南子》非常重视反性。据统计,“反”在《淮南子》中出现了196次,如再加上“返”,则更多。[5]如何才能返归“清净恬愉”的理想人性呢?《淮南子·人间训》指出,人性出于道。即来自于天地,形成于自然,要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就必须放弃身外的欲望。即“遊心于恬,舍形放佚,以俟天命;自乐于内,无急于外”。[1]《诠言训》前文已述,“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反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去载”,即可以理解为省欲、节欲。抛弃世俗的种种诱惑累赘是反性之初的第一步,然后就要“体道”。因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人性也不能例外,因此“性合于道”。至于如何“体道”,《精神训》说:“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本抱神,以游于天地之樊,芒然仿佯于尘垢之外,而逍遥于无事之业。”人的行为要以“道”为标准,顺应自然,不要因世俗之事拖累自己的形体和心神。此外,《修务训》还提到,教化学习也是反性的途径:“欲弃学而循性,是谓犹释船而碾水也。”

三、《淮南子》人性观的政治效用与现代启示

《淮南子》的治国理论从人性观出发,提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管理链。《诠言训》说:“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泰族训》在重述此观点时,省略了最后的“反性之本,在于去载”,但大意未变。即治国方法包括安民、足用、勿夺时、省事、节欲、反性,抑或还有去载等几个紧密相连的环节。以现代思维来理解它可以合为四个环节。

其一,反性去载可理解为搞好个人修养,是对所有人而言的。要想治理好国家,搞好个人修养是首要的,国君如此,大臣如此,普通百姓也是如此。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以仁义为规范、以道德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

其二,省事节欲,主要是针对君主与官吏的。社会安定,秩序良好,这要求管理者一定要以节俭行事,不能好大喜功,也不能大兴土木奢侈浪费,对国君来说,尤为重要。

其三,勿夺时与足用,这是关于经济的政策。《淮南子》明确提出:“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衣食住行是百姓的生存之本,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必须得到满足的。要满足百姓的日常需要,就得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粮食耕作,打渔狩猎,都要遵循农时。

其四,安民,指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是治国的目的,也是需要时时刻刻谨慎维护的状态。要想保持社会安定,除以上所述外,作为君主还要善于因势利导,让百姓因地制宜,即“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1]《齐俗训》

总之,《淮南子》从人性观出发的治国理论包括一系列的政策与策略,既有针对个人的,也有针对社会的;既有针对百姓的,也有针对君主和官吏的;既有针对政治问题的,也有针对经济问题的;既有针对物质层面的,也有针对精神层面的,如此等等。

现在,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以民为本,这就要求凡事都要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让老百姓能够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是《淮南子》的理想,不也正是我国现在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吗?其次,关于个人道德修养,《淮南子》人性观也有重要启示,告诉我们要保持清静淡泊,不要为外界的金钱权势所迷惑,要“反性于初”,要清清白白地生活,干干净净地做人。最后,对于管理者而言,现代政府官员要时时注意克制自己的奢欲,不能因为要出政绩,就不加规划、不顾科学发展规律,而盲目地上马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结果只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与财富的浪费。

[1]陈广忠.淮南子斠诠[M].合肥:黄山书社,2008.

[2]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刘爱敏.《淮南子》儒道融合的人性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4):103-109.

[5]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The Latest Study on the Humanity of“Huainanzi”

CHEN Hui

(Department of History,Anhui University,Hefei230031,China)

Views on the human nature in“Huainanzi”has two:natural attributes of human and social attributes of human.The humanity is connected with reality by the social attributes of human,which paves the wa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theory to a policy practice.“Huainanzi”proposes some theories for the rule of his state.In modern society,the humanity embodied in Huainanzi still has positive revelation.

“Huainanzi”;natural attributes of human;social attributes of human

B234.4

A

1672-3910(2012)03-0049-04

2011-12-01

陈辉(1971-),男,安徽蚌埠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秦汉史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欢
性善淮南子人性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题柿子树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处境与心境
功能与人性
传承与转化:《淮南子》核心价值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