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

2012-04-02 20:20刘晓霞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荆轲意识探究

● 刘晓霞

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

● 刘晓霞

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中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探究能力,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从“让兴趣领航,激发探究欲望”、“设自由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亲近生活,养成探究习惯”、“体验成功,享受探究的乐趣”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策略。

课堂教学;探究意识;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思想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需要。

一、让兴趣领航,激发探究欲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1918-1970)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第一要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发挥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要善于用问题来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优化问题的设计,巧设悬念。

在教授文言课文《孙膑》时,教师课前先请同学谈一下自己的名字都有什么寓意,其中有位叫高岩的学生说父母是借这个名字希望自己能像高山上的岩石一样拥有坚忍不拔的可贵品质;有个叫房向阳的孩子说,长辈是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像向阳的房子一样永远充满阳光……一番探讨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那么孙膑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呢?鉴于“膑”字相对比较生僻,教师就请同学们查字典解决。《现代汉语词典》对“膑”字有两种解释:“①膝盖骨。②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也作髌。”接下来教师请同学考虑:通常人们取名字都图吉利,寄予某种美好的愿望,他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请同学到文本中寻求答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到这样一个段落: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然后就向教师求证:孙膑的得名该不会是因为他受过膑刑吧?教师就为同学解疑:燕山出版社文白对照版《太史公自序》记载“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孙膑,可能是因受膑刑(挖去膝盖骨之刑)而得名。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顺势提出下一个问题:孙膑遭受庞涓这样的算计,他会善罢甘休吗?学生就带着这样的悬念饶有兴趣地继续探究文本,得到 “孙膑于魏惠王三十年在马陵大败庞涓逼其自刭”的信息。

学生用这种方式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自然比由教师泛泛地讲解印象来得深刻。文言文的学习历来是中学师生比较头痛的模块,而如果教师能够优化问题的设计,巧设悬念,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还是可以提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

教师还可以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矛盾处设置问题上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授《荆轲》一文时,教师先请学生总结出荆轲接受“刺秦”任务之前都有什么作为:“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斥之,荆轲默而逃去,遂不复会”。在请学生找出荆轲这一系列作为后,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判断: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一番讨论,教师请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有同学认为荆轲就是怯懦无能,而有同学则认为荆轲能够忍常人之不能忍,绝非等闲之辈,甚至举出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来加以佐证。那么究竟哪种观点正确呢?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被委以刺秦王的重任呢?看来只有到文本中进一步探究答案了。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文本就会收到比较不错的阅读效果。通过进一步探究文本,学生会发现荆轲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他的“勇”体现在:(1)接受田光委托,担当起刺秦王的重担。(2)在秦宫殿上,年十三就杀过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之时,笑着为其开脱。(3)刺秦之事败露,仍逐刺秦王。(4)被八创后,仍掷刺秦王。(5)知“事不就”后,仍“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他的“谋”体现在:(1)说服樊於期交出头颅作为自己见秦王的礼物,以期得到秦王的信任,增加胜算的可能性。(2)豫求天下之利匕首。(3)在太子丹为自己安排秦舞阳为副后,仍等待得力的助手 “与俱”。

至此,荆轲的为人便明朗化了,同学们解决了认知与本质的矛盾后,释然之愉悦溢于言表。可见,在看似矛盾的焦点上适当地设置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设自由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探究意识的养成有赖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而学生主体性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得到形成。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曾说,对于人们 “研究问题神圣的好奇心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2]。对于中学生而言,自由、宽松的教与学的环境,源于民主的教学秩序。课堂教学中民主、和谐、平等、自由和宽松的教学气氛是自主探究、知识碰撞、思想冲突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正是在这种条件下的探究、碰撞、冲突,才能使学生获得合理的认知,完成对新信息的加工。只有在不拘束的情况下,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容易活跃起来,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发表见解,敢于讨论、争论、辩论。很难想象,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课堂应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与教师、文本的探究式对话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主体性发展。

在教授白行简的传奇小说《李娃传》时,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教师拟定教学目标是分析李娃这一人物形象后,指导预习时便建议学生自主探究这样一个问题:李娃对荥阳生究竟有没有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以辩论赛的方式来共同探究这一问题,认为有真情的为一组,认为没真情的为一组,然后展开辩论,要求从文本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做到以理服人。辩论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预习比较充分,对文本内容挖掘较细,并且参与热情高涨,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总结了一下,认为有真情的一方共提供了如下证据:(1)初见李娃,荥阳生“乃召其家僮,持双缣,请以备一宵之馔”,而李娃拒绝了,认为“宾主之仪,且不然也。今夕之费,愿以贫窭之家,随其粗粝以进之。其余以俟他辰”。(2)与李娃叙谈时,生曰:前偶过卿门,遇卿适在屏间。厥后心常勤念,虽寝与食,未尝或舍。娃亦答曰:“我心亦如之。”(3)岁余,资财仆马荡然。迩来姥意渐怠,娃情弥笃。(4)当偶然听到荥阳生乞食之音时,“娃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并悉心调理。“卒岁,平愈如初”。(5)李娃“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并督促荥阳生读书参加科考,最终取得成功。(6)在荥阳生功成名就之时,李娃选择离开,让其另娶名媛。认为没有真情一方也提供了如下证据:(1)李娃初见荥阳生便“回眸凝睇,情甚相慕”,是妓女勾引男子的手段。(2)一年后,当荥阳生资财散尽时,李娃与姨设计甩了荥阳生。(3)荥阳生颠沛流离日久,李娃从没有主动寻找过他。辩论最终,持“有真情一方”略占上风,但也不能彻底推翻对方的观点。这时,教师出面与学生共同解决这一矛盾,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李娃“老练、精明、沉稳、果断、有眼光、有气度”的形象特点后,教师趁机补充:李娃是一支浓丽芬芳的鲜花,虽然被世俗所染,但她的人性并没有泯灭,她还有善良的心地,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暂时被掩藏起来而已,但一经外物撞击就会闪出动人的火花。李娃是一个拥有丰富立体感和性格多侧面的、沦落风尘的美丽女子的形象。对任何人物形象我们都要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做学问如此,做人也要这样。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设置探究情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更主动、更投入地开展阅读与思考,而且能满足学生探究与发现的深层需要,进而积淀学生关注、思考、探究未知事物的浓厚兴趣、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

三、亲近生活,养成探究习惯

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J.W.von Goethe,1749-1832)在《浮士德》中说,“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3]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与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近生活,把生活资源转化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从生活、社会中发现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自主、深入地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语文的角度来看,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引导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看待生活,用生活的眼光看待语文是激活探究意识的有效途径。就语文学科特点来看,语文探究性学习呈开放的学习态势。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地开发、挖掘资源,努力创设一个可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如探究家乡民俗风情的形成和演变原因,街头广告标语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写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等等。通过探究学习,学生领略了自然文化的博大精神,确立了大语文观念,认识到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探究”的思想逐渐深入了学生的意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四、体验成功,享受探究的乐趣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认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其中,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指个人的潜在能力、天资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实现,是使命的完成,是个人对自身的内在价值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马斯洛认为,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全部潜能,即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工作,有发明,有创造,成为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心理愉悦,才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探究意识的培养是情感的激活和维持,从而形成持久的内驱力。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对调动、维持学生的探究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教学评价在正确判定教学状态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种促进和鼓舞,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迈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对优生,要激起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激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有自卑情绪的,要亮化其闪光点;对在探究学习中受到暂时挫折的,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

探究性学习在关注探究结果的同时,更关注探究的过程,关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体验。因此,对探究学习的评价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

在教授文言课文《郅都》时,教师布置预习环节就强调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意疏通环节,将疑难点记录下来。课堂上,教师将全班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按语文水平上中下三部分搭配),前二十分钟组内解决疑难,后二十分钟由小组长抓阄翻译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六段材料(为增加难度,教师将标点去掉,这点事先对同学们作了说明),每组在答题时选一名同学主讲,亲友团(组内其他成员)可以随时补充,翻译完毕由教师和其他五组给出分数。这样的课堂气氛热烈,平时懒于学习的同学也都动起来,甚至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同学们建议教师课间不休息了,让大家多展示一些,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事实证明,对微小进步的肯定和所获得成绩的赞赏,能促使学生去更加努力地获取更大的成功。教师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课程改革的新思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要善于设计出不同的项目、不同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注重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能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激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学习不是靠我们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探究、自我构建而获得的。广大教师要善于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1][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86.

[2]爱因斯坦.自述[A].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8.

[3][德]歌德.浮士德[M].绿原译.歌德文集(第 1 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57.

刘晓霞/山东省平度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荆轲意识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文言实词小课堂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荆轲刺秦王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