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晓燕 刘要悟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成因及干预策略
● 陆晓燕 刘要悟
高职教育定位不准,社会支持不够,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低;院校内部管理欠缺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教师的组织归属感和受重视感较低;教师对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要求的角色转换或适应困难、焦虑过度,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一般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的干预策略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实施可持续的职业生涯管理;教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注重积极的自我预防和调适。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一般成因;干预策略
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和笔者的调查[1]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具体表现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情感衰竭,轻度非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偏低,而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骨干教师群体个人成就感偏低。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深思。那么,这种状况的一般成因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呢?
规模扩大和连续扩招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走向了大众化阶段,然而,随之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高职院校究竟该怎样定位,在我国尚不甚明确。
“高职院校”这个称谓应该是我国自己的创造,但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却由来已久。引起世人普遍关注的高等职业教育源于德国二战后的经济腾飞。为使战后德国的经济尽快复苏和发展,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大批职业性“高等专科”学校出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大批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出炉,使工程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德国经济也因而急剧增长。德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科技应用大学”视为与培养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或理论型传统大学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区别仅仅在于发展方向或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时至今日,德国的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其经验亦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广。从理论上讲,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但从实践上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似乎总是与“次等教育”、培养“高级监领”挂钩,并被崇尚“劳力者治于人”者所鄙视,缺乏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地位较低,缺乏强大的社会支持,许多教师对高职教育缺乏信心,对高职教师缺乏职业认同,工作动力明显不足。如此,职业倦怠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
从管理学角度看,组织公平与组织支持对职业倦怠有不同的影响。有研究发现[2],组织公平各维度均与教师的情感衰竭、非人性化呈显著负相关;分配公平、领导公平与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即组织公平感越高,教师的情感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就越低,个人成就感就越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向来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人们对组织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因而也特别关注自身与组织的关系,对组织中的不公平也尤为敏感。长期感受到不公平的教师会感到孤立无助、不受重视,对组织不再信任,因而会减少对工作的投入并产生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调查显示[3],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组织公平感处于偏低水平,这似乎暗示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工作评价、绩效评估、激励方式及各种管理制度等都还不完善,导致教师在许多方面产生了不公平的认知或体验。
在组织公平的三个维度中,领导公平对职业倦怠影响最大,它对职业倦怠的三个表征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分配公平对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程序公平对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领导公平代表的是与物质利益分配公平相对的“精神分配公平”,教师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的需要也处于较高层次,他们不仅希望工作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更渴望能够获得领导的尊重和重视,而领导不公则会给教师造成沉重打击,使教师感到一种存在意义的丧失,进而引发职业倦怠;分配不公会让教师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回报,不能产生成就感或时常产生挫折感,从而感到身心疲惫,产生情感衰竭现象;当教师对组织运行中的执行程序或执行过程感到不公平时,就会对资源分配的过程产生怀疑和怨言,久而久之,就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一种冷漠、疏离的态度,出现非人性化现象。
国外的研究也表明[4],那些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是来自学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的教师更少产生职业倦怠。领导的支持可显著地预测教师的非人性化行为和个人的成就感,这是因为领导支持除了让教师感到在组织中受到重视、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外,还可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其成就感。同事支持也是教师抵抗倦怠的一种有利资源,高的同事支持意味着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学校的组织气氛较好,工作中更多地体验到愉悦,精神愉悦可有效降低教师的情感疲惫。
中国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而重义轻利,安贫乐道,但随着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出现冲突,一些教师的失望、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油然而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应当为人师表,这种角色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时刻要精神饱满地站在学生面前,既要教书还要育人。然而,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使得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高职学生也不得不面对纷繁复杂的飞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和多元价值观并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学生在对学校、对老师寄予极高期望的同时,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学校办学的失误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低效。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部分教师感到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在高期望与低效能的矛盾中,在多重角色与单一工作的矛盾中出现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从而产生倦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它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然而,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我国高职教育自身条件的制约和一些主客观原因,使得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受尊重、求归属的需求无法得到最大的满足,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角色适应或转换以求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了,于是职业倦怠的产生便不可避免。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和教师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就应把高职院校教师置于一个多因素交错的背景中,从社会、组织和个人多个方面寻求方策。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使一些教师在与其他行业从业者或同行在诸如经济待遇、职业声望、社会权益等方面的社会比较中心理失衡,导致职业倦怠。对此,较直接的解决方策就是在整体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特别是经济待遇的同时,给高职院校教师以一定的特殊政策。国家应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办法,使高职院校教师在经济方面足以维持充裕的生活,有专业服务的愉快心情。这不仅有利于公众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认可他们的互动,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度、工作满意度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倦怠产生的概率。当然,通过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来提升其社会地位仅仅只是一种外在的、肤浅的方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切实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权益,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教师培训部门也应探索和构建有效的培训机制,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使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得相应的社会评价,争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如此,才能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职业倦怠也就会随之缓解或消失。
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缓解或预防职业倦怠。当代中国频繁的变革已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疏离,人际关系疏离又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之一,因此,建立一个以社会、家庭为主体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教师个体应对工作压力,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为此,首先,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对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公共信任、支持的社会氛围会使高职院校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视高等职业教育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其持积极、肯定的看法。其次,对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合理的期望。要客观地看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进步、存在的缺陷和受到的制约。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远远达不到人们的理想期望,更达不到未来教育的要求。如果期望过高,失望也就会更大。过高的期望会对高职院校教师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之过度焦虑,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要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重心应定位在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上,重视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教职员工的信心、组织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高职院校应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使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高职院校教师肯定自我价值,提高个人成就感,满足他们归属和受尊重的心理需求,从而预防或缓解职业倦怠。全体教师积极努力的工作反过来又能促进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使广大教师工作满意、心情愉悦、动力十足,高职院校还应注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管理者应从学校管理的主客体关系、学校权利的运用机制、学校评价方式的实施取向和组织文化的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建立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首先,管理者应充分发挥 “中层领导”在组织内沟通层面上的桥梁作用,通过对话达成共识,重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其次,管理者要善于授权,让教师在专业活动和专业发展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参与学校决策,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效能,责任感不断增强,从而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再次,学校管理既要强调严密性、系统性和精确性,也要兼顾教育性、伦理性和实用性,考核机制既要注重量化,也要运用质性评价,二者相互补充。第四,建设建立在信任、尊重、关心基础上的民主、合作、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学习型组织文化,以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疲惫。总之,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改变过去只强调教师的付出却忽视教师需求的错误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师不再是道德的传声筒和会说话的教科书,教师应该成为鲜活的、人格丰满的生活者。在共同体中,快乐地、充实地生活着。”[5]让教师真正体验到工作是幸福的,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历程。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和遭遇的问题不同,对工作的感受便不一样,产生的心态也各异。研究表明,多数教师都会经历一个专业成长的 “危机阶段”,自感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工作满意度下降,对教学生活的意义和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到怀疑,职业认同度降低,从而产生不胜负荷的职业倦怠感。因此,学校管理者应深入了解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处理,及时帮助处于“危机阶段”的教师,使之战胜困难,摆脱倦怠。对职业倦怠的积极干预也要求学校管理者注重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帮助教师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开发教师潜能,发挥教师作用,如何帮助教师自主发展、自我实现,提升个人成就感,从而有效预防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社团工作中,但是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未予以必要的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事实上,相关研究表明,有相当比例的教师的身心均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6];教师职业在最不和谐职业中名列第一[7]。高职院校教师也不例外。很多教师身陷职业倦怠之中自己却全然不知。这不仅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更为严重的是阻碍了教师教学教育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和干预机制,对高职院校教师诸如职业倦怠之类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咨询和干预。
高职院校教师应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和自身肩负的责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教师的行为不仅需要外部约束,也需要一个“自我监督”的机制,这个自我监督机制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信念。这种内在力量的心理机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良心,二是教师的责任感。强大的内在力量有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降低职业倦怠产生的几率。同时,教师也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面对职业倦怠,主动进行必要的自我预防和自我调适。教师应认识到,职业倦怠作为一种不良的“病症”会造成教育、教学品质低劣并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决不能听之任之。职业倦怠在教师行业中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正如一些研究者提出的那样:“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学会识别自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恢复平衡,而不需要一个很长的恢复时期。”[8]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掌握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自身的健康。不会正确地抑制每日每时的激动,不会掌握局面,是最折磨教师的心脏,消熬教师的神经系统的事。”[9]如果自感出现了职业倦怠的苗头或症状,如情感衰竭、非人性化或低成就感,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自我调适。
在充满竞争和日益制度化的现代社会里,压力无处不在,重复、枯燥、单调也比比皆是,引发职业倦怠的因素到处都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预防和自我调适呢?具体策略有:其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保护教学的激情。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并非来自业务方面的压力和困难,而是来自知识枯竭,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一些教师便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专业知能的学习。因此,通过参与专业发展活动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防止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其二,应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重复或教学任务重使得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使体格健康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及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枯燥的常规工作中寻求挑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个人成就感。其三,注重社会交往,乐于合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与学生交往,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乐趣,感受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会使教师产生成就感并增强自信心;多与同事相互交流,友好相处,主动与领导沟通,会使教师产生团队亲和力、组织归属感和身心愉悦感,并有助于改变自身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多与亲友、邻里接触,融于社区之中或以某种兴趣结合而成的群体,会使自己感到生活的美好和“自我”的价值。其四,进行自我归因训练,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教师。人格研究表明,内控型教师大多具有积极的心态,对工作中的成败能合理归因,从而在工作中显示出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五,学会管理时间,做好工作计划。管理好时间、掌握工作的节奏是对付高压力工作、重复性工作或枯燥工作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确定工作的优先顺序。脚踏实地的工作和阶段性目标的步步完成会不断产生个人成就感。同时,要学会利用闲暇,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享受工作之余的乐趣,才能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最后,对于已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而言,一方面应有意识地自我调整,同时也应主动寻求支持。可以向学校领导、家人、同事或朋友寻求支持,也可以向专业机构或心理咨询及诊疗人员寻求支持,尤其是后者,他们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和技术的层面给倦怠者以有效的帮助。
[1]陆晓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株、潭三市九所高职院校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3]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5).
[4]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2002,79.
[6]李超平.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教师生存状况分析[EB/OL].新浪网 http: //www.sina.com.cn[2005-09-09].
[7]李超平.2006年中国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报告[EB/OL].李超平博士学术团队http://www.lichaoping.com/[2006-05-15].
[8][9]俞国良.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5).
陆晓燕/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 刘要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及教师职业与教师发展理论
(责任编辑:刘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