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育观的探讨

2012-04-02 18:37孙新红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9期
关键词:院校智能高职

● 孙新红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教育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教学观、学生观及评价观都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育观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持有较低的认同感

高职教育从理论上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实际上,高职教育似乎长期总与“次等教育”、培养“高级蓝领”相关联。由于缺乏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进而导致高职院校地位较低,也缺乏有利的社会支持,致使许多高职教师对高职教育缺乏信心;个人成就感偏低,职业认同感不足;组织归属感不强,受重视感较低等,因而工作动力明显不足。[1]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感,而这种倦怠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目前,高等教育随着规模扩大和连年扩招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也随之提升,这便造成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相对较低。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使得英语教师们产生“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高职生来说,无法使英语教师的知识完全应用到教学,更无法对他们形成挑战,激发对英语知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不能正视每个学生的优势点、不能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策略、不能欣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体会学生的感受、更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不但对学校没有较强的归属感,对学生的认同感也很低。

(二)教学模式比较传统,缺乏创新

据调查,英语教学虽然有理论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打破只“重”教,不“重”学的模式。[2]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普通高校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不是根据学生智能的特点和具体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造成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焦虑等心理困扰。[3]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被动记忆仍然存在,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轻视学生的其它智能、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原因,使教师无法认识到学生各自的优势点、无法激励学生,更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教学模式的单一归根到底在于教师本人,由于不能认同学生的潜能,就不能开拓思路去寻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也不能顾及学生的“吃不饱”和“消化不掉”的感受,无法进行“因材施教”,更不能使英语教学模式多样化。

(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长期以来,高校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总以量化的考试结果为评价依据,很少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发展。[4]尤其在高职院校,教学目的单一也导致评价方式的单一。“一张试卷”和量化的结果无法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无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无法找到每个学生的智能组合、更无法考察到每个学生的优势所在。

二、高职英语教师应持有的教育观

(一)尊重差异,寻找学生的优势点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程、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从这一认识出发,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方法及在教学中对教学对象采取的态度。而教师面对的是形形色色、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教师只要找准每个学生的优势点、尊重个体差异、公平看待每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引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l.找出闪光点,激发学习动机

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就学校情景下的学习来说,大多数要靠动机来支撑。教师只有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出学生的优势点,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本,进行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因此每个人的智力特点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既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进行英语分层级教学以利于语言智能的培养;也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教师本身应重视教学中的反思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同时按照学生各自的优势点、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可能性和适应性。

3.强化智能多元化,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能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存在的,因此智能组合的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式也就不同。针对具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智能组合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促进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的开发和发展。

(二)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低,导致学生的英语知识也相应欠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之英语基础较差,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日趋降低,有的甚至放弃学习。在此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师从内心感到,高职学生素质越来越低,英语运用能力也越来越差。这种从内心对学生能力的不承认、对学生素质的不认可、对学生具有各自潜力的不认同导致很多英语教师应付备课、上课,更谈不上反思性教学。

但教师不能一味地过分强调较差的生源质量,也不能将一切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所谓“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况且,一次高考成绩不能全面、详尽、公正的考核出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应本着“教学相长”的态度,面对现实,调整好心态,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奥妙之处,才有可能找出学生身上的优势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潜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算得上一名合格的教师。

英语教师应当以激发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目标,不断创新,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以“教学相长”的原则,深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应用欣赏和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应形成正确的智力观;应改变以往“一把尺子、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标准;应重新认识每位学生的潜力和智能;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向善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才”。只要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力和智能,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激励,所有学生都能够成功。

(三)树立多元评价观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也使得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有所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既要关注老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同时也要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外在和心理的环境。对学生的评价而言,其内容既包括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包括其价值观、情感及态度;评价既要反映出学生的智力水平,也要体现出其情感状态。[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种激励的方法,就多一个优秀的学生。”因此,教师不能单靠书面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发展。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应该舍弃以单一的书面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评价观,从而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在学生原有智能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挖掘学生的其他智能组合。例如,设立多种单项奖以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其他智能,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在受到相应的激励之后,可增强自信心,突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独特性,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促进人的智力的、非智力的优势点的迁移和渗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弱点,并以此作为服务学生的出发点,作为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依据。

[1]陆晓燕,刘要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成因及干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9).

[2][4]赵旭.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2,(9).

[3]丁翠玲.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5]周国宝.浅谈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多元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猜你喜欢
院校智能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