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8时40分,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缓缓驶入青岛奥帆基地码头。至此,为期近50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标志着“蛟龙”号历时十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青岛市政府、中国大洋协会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庆祝“蛟龙”号胜利返航。
在欢迎仪式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的贺电。李克强在贺电中指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成功,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对于提升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继续弘扬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传统,不断攀登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新高峰。
近日,新疆三塘湖煤田三塘湖4个勘查区煤炭资源地质详查报告通过专家评审。4个勘查区包括石头梅区、条湖区、汉水泉区和库木苏区,共探明煤炭资源量247.4亿吨,预测资源量87.6亿吨。
专家认为,三塘湖勘查区地质报告对勘查区4个区块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已查明井田地层构造、煤质特征及可采煤层结构和煤层分布范围等情况,明确了井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能客观综合反映勘探成果,可作为矿区总规和井田划分的依据。根据勘查结果,4个勘查区共探明煤炭资源量247.4亿吨,预测资源量87.6亿吨。
北京时间7月1日晚22时30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喜讯,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投票表决,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澄江动物化石地是我国著名国家地质公园和东亚优先一等古生物遗址,是展示5.3亿年前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状况的“窗口”。据了解,这是我国已经入选的9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唯一的化石产地,填补了中国没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当代科学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未解之谜。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侯先光,在云南澄江东山区帽天山西坡首次发现了澄江动物群的标志性化石——纳罗虫,从而揭开了深埋地底5.3亿年前早期生命演化事件的神秘面纱,被国际科学界誉为“20世纪最拨动人心的发现”。
7月13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通报:北京市土地成交价回归,土地市场交易量明显下降,宏观调控成效明显。通报称,北京市今年住宅用地供应仍然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地放在首位,全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700公顷,其中850公顷用于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
通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北京市土地市场交易住宅用地共49宗,625公顷,截至今年6月30日,成交的住宅用地为29宗,约317公顷,成交额约256亿元,成交地块大部分以交易起始价成交;因长期无人参与竞买,已取消交易的住宅用地有14宗,约220公顷,平均楼面单价约5540元/平方米。与往年同期相比,土地市场交易量明显下降,市场需求降低。进入4月份后,个别规模较小、位置较优的地块出现竞争情况。
2012年上半年住宅楼面单价为4528元/平方米,较2011年全年住宅楼面单价4908元/平方米下降7%。土地价格回归到2009年前期水平,宏观调控成效明显。
通报表示,下半年,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的基础上,做好经营性用地的供应工作。
经过15个昼夜紧张艰苦工作,7月25日夜间,“海洋六号”全面完成中国大洋第27航次第二航段第一座海山的调查任务。在第一座海山,“海洋六号”共布放了7套环境调查设备锚泊系统,构建了一个海洋环境长期监测体系,这在我国远洋科考中尚属首次。
“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刘方兰说,这次布放的7套锚系,分处于海山的迎流面和背流面,最长的1100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这些锚系将在一年后收回,所获取的资料不仅能够为今后矿区的开采提供环境依据,还有助于研究海洋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对成矿的影响等。布放锚系工作烦琐,程序复杂。为确保万无一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的科考人员多次研究布放方法和作业流程,精心组织,成功完成了全部布放任务。
除锚系之外,“海洋六号”在这一地区还开展了深海摄像、深海浅钻、CTD、生物拖网、箱式取样、多管取样、重力活塞取样等多项作业,全面完成设计任务量,所取样品全部符合规范要求,达到了环境调查和资源调查的目标。
2012年7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总体情况。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了地质灾害3893起,造成175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7.2亿元。国土环境司司长关凤峻说,今年总体看,全国地质灾害的形势,要比去年更加严峻一些,且雨线有往北移、往西移的趋势,要加强巡查排查。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投入过百亿,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7起,避免人员伤亡6987人,避免了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7月30日,“资源三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等用户将充分利用该卫星数据,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据介绍,“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突破了我国遥感卫星的诸多技术瓶颈,实现了多项国内第一,将为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稳定的卫星遥感资料。
据《2012年国外石油科技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总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其中我国约占资源总量的20%,为360825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
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约占20%)、美国(约占13%)、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
近日,国土资源部通报了2011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2011年度全国整体上占补平衡有余,98%的建设项目做到了先补后占。经过考核,河北、重庆、广东、山东、天津等省(市)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较好。
通报指出,2011年度全国整体落实了占补平衡任务,全面实行了“先补后占”;同时,也存在部分补充耕地项目报备信息不完整、地类变更不及时,部分项目补充耕地质量不高,个别省份补充耕地未足额落实等问题。
对此,通报也提出了改进措施:一要转变管理方式,树立“以补定占”的观念。二要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三要继续做好备案工作,实时掌握补充耕地信息。四要持续改进考核方法,将工作着力点从一年一度集中考核转变为强化日常监管。
7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指出,上半年,全国的违法用地呈现“两降一升”态势,违法用地面积同比下降36.5%,今年新发生的违法用地面积同比下降31.1%,但今年新发生的违法用地面积逐月上升。
其中,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2.9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7.7万亩,涉及耕地6.4万亩,同比分别下降2.3%、36.5%和32.3%;其中,本年新发生违法用地行为2.3万件,涉及土地面积9.2万亩(耕地3.8万亩),同比分别下降0.1%、31.1%(24.6%)。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1.5万件,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2760件,共有185名责任人受到党纪处分,82名责任人受到政纪处分,46名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国土部执法监察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多数省份违法用地面积下降,局部地区上升;大宗违法用地减少,农民建房等小宗违法用地增加;违法用地以未报即用、边报边用为主,矿产资源领域违法以无证开采为主;以设施农业等为名的非农业建设违法用地行为有增多的趋势。
日前我国锡、钼、镍、锰、铬、银、锂、硫、萤石、菱镁矿、硼、重晶石等12个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已进入全面验收阶段,今年省级层面要完成资源潜力评价与成果汇总工作。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自2007年启动以来,部省两级共有47个项目组、20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2011年结束的13个矿种潜力评价,新固定一批预测区和找矿靶区,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整装勘查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今年12个矿种潜力评价工作的完成,今后,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依据也将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