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208)
人才输出视阈下高职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初探
黄建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208)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带动了对海外人才的极大需求,这种人才需求空缺给处在成长期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机会。本文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的实践为切入点,从海外人才培养的目标、海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海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高职教育专业创新的措施。
海外人才;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海外人才”是指符合国际化需要的、高素质的、通晓国际业务和国际规则的、能够熟练使用国际语言的国际型人才。目前,对于海外人才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人才来源的角度出发,认为“海外人才”指从海外引进的并在我国工作的人才;二是从人才输送的角度出发,认为“海外人才”指面向海外市场培养出来的并在海外就业的人才。本文所述的“海外人才”,主要是指面向海外市场培养出来的并在海外就业的人才,亦可称之为“海外拓展人才”。
入世十年,我国出口规模增长4.9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多,从当时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伴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我国对国际输出的主体逐步从产品输出、劳力输出扩展到资本和智力输出。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拓展业务。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曾对全国13个省市、102家中国企业的高层领导进行了调查,其中有48.4%的企业表示将在两年内在海外进行投资,实施“全球化、国际化”进程,70%左右表示4年内将会为扩展海外业务做好准备,20%的企业预期其海外投资总额将逾1千万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带动了中国企业对海外人才的需求,给国内人才市场带来显著影响。就湖南省来讲,伴随着“四化两型”的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工程机械产业湘军海外业务与投资不断拓展(如三一重工在美国、印度投资项目,中联重科并购CIFA),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国际化的格局初现,造成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海外发展人才需求的极大空缺。类似湖南工程机械海外发展人才需求空缺的这种情况,在通信、IT、家用电器等其他行业中也存在,海外职位正成为极具潜力的人才需求增长点。而这种人才需求空缺,给处在成长期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机会。这种机会主要表现在为高职教育开拓了新的就业市场,扩展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为高职教育创新专业设置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职教育对接产业发展提供了多维方向,为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促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高职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此契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集团”平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长单位),通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海外人才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目前,学院为适应海外人才在综合素质方面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专门化的定向培养。如与国际化本土企业中联重工、询真工贸、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合作开办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市场营销、商务英语3个试点专业的海外拓展人才班,与外资企业如“博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德资)”共同开设博世(海外)班,以“订单班”开展海外拓展人才的合作,并按照合作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营销专业为例,具体阐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外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
(一)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的目标界定
作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外人才培养的试点专业之一,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向着培养符合企业国际化成长所需的新型人才的目标迈进。根据调查显示——企业营销海外人才的需求主要有:海外市场总监、国际销售代表、海外销售管理、海外企划助理等相关职位。其职位职能要求主要有:(1)从国际营销角度考虑各市场的市场计划,网点建设等事务,开拓潜在市场,或协助成熟市场提高销量;(2)筛选、评估经销商,能有效的管理并维护与经销商关系;(3)提供海外市场品牌建设及推广建议,收集并反馈当地市场信息,为制定市场发展战略提供有效信息。(4)参加市场营销分析会,负责海外渠道的拓展、客户资源的挖掘和关系维护。企业营销海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1)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影响力、计划与执行能力;(2)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善于学习,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为人正直,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很快的融入销售团队;(3)国际市场调研分析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国际市场传播能力;(4)竞争性商业情报搜集分析能力、对贸易伙伴法律和国际规则的运用能力、企业之间针对维权问题的合作能力;(5)英语读、写、听、说等能力。基于以上调研结论,综合考虑湖南企业需求,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的目标界定为:以企业国际化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海外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于湖南装备制造业海外业务拓展为导向,培养国际意识、双语素质、营销技能三位一体的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注重自我认识及自信心培养,注重诚信意识及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语言能力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营销技能和现代信息管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嵌入装备制造业相关知识,以培养符合企业国际化成长所需的新型高素质营销人才为目标,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人力资源供给。
(二)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
考虑到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国际意识、双语素质、营销技能三位一体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在重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采取了以理论教学、素质及意识培养、实践操作并行的“三维阶进互动模式”为依据构建,其中三维度体现在开发与理论教学、素质及意识培养、实践操作相关课程,阶进式体现为营销意识及素质——基本营销能力——综合营销能力三个阶梯。打造懂理论、优素质、强能力的全方位立体的海外人才。此外,强化打造学生成为合格海外人才(机电产品营销方向)所需能力的课程建设,增强国际市场营销与策划、国际市场调查、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四门课程的教学力度。增开工业认知、国际市场传播、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现代信息管理、国际商法、外国文化和创新能力等课程和其它相关辅助课程,每一门课程的强化和增设都分别对应一种海外工作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国际意识、双语素质、营销技能全方位立体的海外人才夯实基础。
(三)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中教学方法的更新
1.将“合作学习”贯穿于教学当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十分重视知识目标,而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近年来许多企业在招聘、引进人才时,往往把合作精神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鉴于此,我们在营销专业海外人才培养中推广“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意义上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拓展为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交流,通过划分小组,让学生们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并在奖励结构中,把以往表面上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却鼓励人际竞争的奖励形式改变为面向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性奖励。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认知获得,建立起了积极的社会人际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使他们更贴近企业对海外人才的要求。
2.使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在海外实践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适时采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即学生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教师通过提供外向型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
3.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增设外教课程。在国际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听力和口语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应对各种场景的英语。因此,我们增设了外教口语课,并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使用双语教学,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熟悉与营销相关的英文专业词汇和语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我们目前正着手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如电子商务交验中心、国际商务谈判模拟中心等,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能力。另外,还将通过产学结合和校企结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派遣学生到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并寻找自身差距,循环促进学生在校内的知识学习和在工作环境下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营销专业国际化师资力量的建设
随着教学目标、课程和方式的转变,对营销专业教师的素质和国际化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师资力量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将“所有”与“所用”互为补充,发挥外籍教师、工学结合课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资源作用,扩展外向型企业或其对外事务部门作为学院实习基地,将企业对外技术、服务和贸易部门人员纳入兼职教师队伍;二是加强对专业教师英语的培训,以目标考核提高专业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三是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四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让专业教师参与国际营销活动,以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
为了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在国际市场上应用的意识,根据本专业内容,聘请企业相关人员举办讲座,解析相关指标,探讨根据这些指标判断企业在国际项目运作中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市场意识。定期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加强与企业联合,并尝试让学生亲自参加一些运作项目。在国际化趋势日趋强烈的今天,校企联合积极促进了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与国内及国际企业间的联合,进一步整合了优质校企资源,并根据需求共同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的国际型人才。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型企业林立的态势下,对海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海外人才的培养也要向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和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拓步。高职教育在培养海外人才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如高职专业设置更贴近于实践,学制上较为灵活,培养人才的周期较短,订单式教学较为成熟,能够较为迅速地为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储备资源。因此,高职教育应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和体制时,也要根据国情省情,做出一定的创新和调整之处,找到着重点、切入点,更好的整合资源,办出专业特色。近年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湖南“新型工业化建设”及工程机械产业湘军海外业务与投资不断扩大的契机,率先进行了海外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培养出124名毕业生在机电产品外贸企业从业(如中兴通信驻巴黎的商务代表胡南成等),至此,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海外人才计划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前进之中。本文奉上的仅仅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创新中的一些摸索,希望能给友校的专业创新和学院发展提供借鉴。
[1]张汉林.入世十年看中国经济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2]廖洪元,卢文涛,成 涛.论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外向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于湖南工程机械海外业务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3]Gulch.Collaborative Learning:Underlying Processes and Effective Techniques[M].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4.
[4]胡玲凤.基于国际合作教育的海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11(8).
G642.3
A
1674-5884(2012)07-0123-03
2012-04-16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0C0124)
黄 建(1973-),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研究。
(责任编校 游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