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晓牧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佟晓牧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特点和制约大学生与英语口语提高的因素,并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三种策略,即增加可理解性语料的输入量,强化输出训练及建立互动学习环境,以期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语习得;口语教学;输入;输出;互动
2007年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包含三方面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听说能力,因此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才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而如何改革英语口语教学,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此教学目的的关键。本文将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特点和制约大学生与英语口语提高的因素,并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三种策略,即增加可理解性语料的输入量,强化输出训练和建立互动学习环境,以期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首先,经过6年初中和高中系统的英语学习,大学生已经能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词汇和较为完善的语法体系,完全具备了说的能力;其次,相对于其他学习者,大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体验和更为丰富的生活经历,对政治、体育、文学、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和独特的见解和看法,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说的素材,更容易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发现,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哑巴英语”现象仍旧普遍存在,许多学生存在英语表达上的瓶颈。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许多学生口语表达流利度较差,语言形式单一,对语法和句型过度关注,再有,许多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畏惧心理,害怕犯错误,认为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用了错误的词汇,语法或是发音不准确是件很丢人的事。其次,学生接触真实英语的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相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增加可理解性的语料输入量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模仿到逐步学会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语料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础。正如飞机、汽车需要燃料,语言学习者也需要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并在实践中不断模仿和运用这些信息,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因此语言习得首先是输入。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Stephen Krashen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二语习得模式,他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强调输入,认为“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指出应在输入过程中加强对输入材料和输入对象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启动习得者在二语习得过程的“自然”习得能力。“可理解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输入信息应该稍稍超过一点学习者现有水平,即“i+l”的输入方式,i表示现有习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当输入的信息和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中间出现了一个“差距”,并且被学习者自身所意识,语言习得才会发生。这意味着,理解性输入与学者自身的语言的“差距”对于二语习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一“差距”应该刚好满足阶段“i”到阶段“i+1”这一区间的差异,只有当这一条件被满足时,二语习得才会发生。对学生而言“不可理”(Incomprehensible input)等同于噪音。因此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1]Krashen认为流利的说的能力是在获得足够的语言能力后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流利的输出前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输入。[2](P69)按照此理论,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第一步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被理解的信息,帮助学生获得可理解的语料输入。Kashen曾这样表达他对语言输入的要求:“给外语学习者好的语言输入应当把学习者的社会需要考虑进去,内容上应有所选择,形式上和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变更。结构上倾向于简单,重复多。”[2](P92)因此在口语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兴趣,提供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增加可理解性的语料输入。其次,背诵输入也是获得可理解性的语料输入的重要途径。背诵的语料首先是可理解的,学生通过可理解的语料输入所获得的语言知识是比较巩固的。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固定的信息,观念,储存在自己大脑的语料库,并作用于今后的语言学习。学生可把原先掌握的语料从记忆中提起,并进行调整,扩充,整理,再运用到新的语境中去,通过反复的运用和操练,最终促进语言的习得。再有,背诵可让学生迅速地适应语言的语法,句式,语言的内在的逻辑习惯,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选择背诵输入的素材,加强学生的背诵输入。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输入量毕竟是有限的,如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另一问题。网络作为一丰富的信息载体,其迅速发展为优化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它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型语言输入积累的自主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其较强的直观性和交互性为英语习得创造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扩大语料输入量,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有选择的输入。网络资源可让学习者更直接地了解到目的语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交际情景,有效地理解语料的意义和交际功能,感知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
在选择输入语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其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树立学习信心。
(二)强化输出训练
输入就需有输出,输入与输出是相互并举的。多伦多大学教授Swain认为Krashen的输入假设没有考虑到可理解性输出的重要性,指出可理解性输入尽管很重要,但并不是语言习得产生的必要和足够条件,理解语言和产生语言是不同的技巧,语言的习得只有通过学习者产出输出才能获得。[3](P101)从而提出了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假设理论,认为当学习者交流遇到障碍时,输出会推动学习者做不同的尝试以便能够准确,连贯和适当地传递信息。在交际压力下,学习者不得不反复检验和调整语言规则假设和表达,做到更准确,更连贯,更恰当。语言输出过程中,学习者从关注语义理解到都关注语义表达,及对输出信息加工,最终都通过语言输出来检验。可理解性输出给学习者提供机会进行对照、检验、反思及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输出信息和所想表达内容之间是否有差距,进一步分析并讨论问题,从而巩固已有知识并获取新的知识。
因此仅有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输入不能使学习者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两者应相互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口语课堂就应该是一个给学生提供将输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输出的实践平台。因此在口语教学设计时,教师课前要提前布置口头陈述,小组讨论或预设了交际情景相关的语言输入任务,让学生做好准备。在口语课堂上,根据所输入的资料,设置与此相关的交际情景和任务,促使学生将新输入的语言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对已输出的语料进行加工,组合后进行输出表达。
Swain还认为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三大功能,注意功能,检测功能和元语言功能。[4](P125)注意功能是指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评议和输出注意到自己语言输出的差异,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输出的准确性。检测功能是指输出促使学习者主动检测和修正语言的输出。元语言功能指学习者在输出中从关注意义理解到关注语义表达,获得对语言形成和句法结构知识,从而加强语言知识的内化。因此可以看出语言输出在习得中起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正如王荣英所指出的“语言输出教学的核心就是加强学生语言产出技能的培养,最大限度的引导甚至强迫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输出。”[5](P27)因此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多元输出训练,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辩论、演讲,或让学生扮演角色,以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输出。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文复述是促进有效输出的一种方式,每个单元的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把课文固定的语料作为基础,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地运用本单元新学的词,短语、句型结构,发挥自己语言组织的能力复述课文。由于有了固定的语料,同临场发挥式的口语训练相比,这种形式减少了学生犯错误的几率,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三)建立互动学习环境
互动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口语表达和输出的机会。Long(1983)的“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包括了输入和输出,同时强调了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性,指出习得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得的。Long认为学习者对所输入的信息内容不断加工修改,输入才更有效。[6]互动既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对输入内容进行加工,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将输入内容输出。交流过程中一旦出现交流障碍,互动调整的重要性就会体现出来。对话双方会及时找出问题,进一步调整语言,以此适合对方的语言能力。Long的“互动假说”同时强调输入和输出,进一步探讨了学习过程中互动调整、语言输入与习得的关系,指出输出过程中的语法修正与会话调整大大增加了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促进了语言习得。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语言学习交际目的的重要性。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运用Long的互动假说理论,教师可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互动的学习环境。但不难发现现实很难为学习者提供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环境,习者的语言环境是有限的,除了课堂,学生几乎很难找到使用英语的环境。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如何为学生创造语境,如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但互动不应仅仅是简单的提问与回答,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对输入输出的信息不断进行加工、修改,从而提高输入输出的有效性。为了保证学生输入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准确性,师生会话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会话技巧和交际策略去组织、检验,进一步修复学生的反馈信息,但要避免打击学习者学习兴趣。目前的教学尽管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但大部分老师和学生们仍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首要任务,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互动假说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多启示。教师设计课堂互动活动时应具有技巧性,力求通过多形式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在互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所犯的错误,教师切忌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可以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如重塑反馈、负面反馈、重复等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
Stephen Krashen的“输入假设”强调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性。Swain指出可理解性输入尽管很重要,但并不是语言习得产生的必要和足够条件,理解语言和产生语言是不同的技巧,语言的习得只有通过学习者产出输出才能获得。而Long的“互动假说”包括了输入和输出,强调习得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得的。这些理论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具有很深的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口语教学中,加强习得过程中语料的输入,输出,互动环节的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与学的效率。
[1]李楠楠.Michael Long的互动假说评述[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9).
[2] Krashen,S.P.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 Press.1981.
[3]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 and Beyond:Mediating acquisition through collaborative dialogue[A].In J.P.Lantolf (Ed.),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G.Cook&B.Seidlhofer(Ed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r of H.G.Widdows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教学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Long,M.H.Native speaker/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Comprehensible Input[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4).
(责任编辑 高 霞)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SLA Theory
TONG Xiao-mu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in oral teaching,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nglish speaking and obstacles to their improvement.Then it offers three effective methods in or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comprehensive input,strengthening output and construct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ral teaching;input;output;interaction
H319.9
A
1671-7406(2012)07-0080-04
2012-04-10
佟晓牧 (1974—),女,江苏铜山人,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