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人的发展

2012-04-02 09:01:10丁士彬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国学大师民族

● 丁士彬

学习经典是人类攀登更高文明的阶梯,是个人开发和增长智慧的捷径,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诵读在我国传统蒙学中,是先生教给蒙童的主要读书方法。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力,增强语感。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背诵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背诵是语文学习中“记忆力体操”,长期适度训练,可以开发、强化人的记忆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瑰宝,是承载民族精神的历史河床,是历代读书人的文化故乡。现代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育意义的失落和教育人文价值的危机,教育自身的“惟科学化”与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非但不可能拯救教育的“意义危机”于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与工业主义的泥潭,反而会加速教育“意义”的解魅和精神的失落,因为在民族经典文化缺席的现代教育体制内,越是单凭科学理性来解决意义问题,越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科学在“解魅”教育的神圣性和超越性的同时,也板结、破坏了教育意义生成的价值土壤与文化生态。因此,构筑教育的意义世界,离不开经典文化的精神支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加上近年来在大陆和台湾甚至全球掀起的经典诵读热,使我们深深认识到经典诵读,尤其是青少年的经典诵读对于青少儿智力的开发、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青少年诵读经典,能使其终身受益。之所以中国近现代涌现出一大批像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黄侃、罗振玉、吴宓、陈寅恪、钱穆、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和钱伟长、钱学森、杨振宁等大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就诵读了大量的国学经典,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再一次提醒我们:科技和经济只能解决人的生活问题,而不能解决做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儿童教育抓起。真正关心后代成长的家长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推进精神混乱的火坑而置光明健康的人生大道于不顾的。让儿童从一开始就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系统地诵读数千年来由我们的祖先精心创造、总结并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生智慧和人格理想,来帮助儿童从小就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人格和智慧基础,这不仅会使每个受过这种教育的孩子将来终身受用,而且也会使整个中华民族真正长期受益。可以说,北京重开国学启蒙馆,给整个社会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开了一个好头。将来,真正能够让中华民族强盛并能够为人类带来祥和和希望的,除了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之外,还应有独特的华夏文明。丢掉了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使科技经济再发达,也只能算是一个跟着别人跑的没有根的民族,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长期做到与西方民族平起平坐。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为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中国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特别注重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母语教育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中国语文一直重视古诗文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古典教育。虽颇多曲折,却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立身处世、为人修养)资源、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哲学资源、语言资源,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根本源泉。但新教育以来,我们否定了传统文化,也否定了经典。近几年从国家领导人到许多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反思在否定我们民族自己的经典之后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从而意识到对民族经典诵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传统经典有大量原创性著作,这是一般书籍所无法企及的。古代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高科技战争的指导原则。古代的《学记》、《大学》等文献仍然是当代教育的理论依据。容易老化的知识之所以不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的创造力弱,后劲不足,内功不够,薄积厚发,泡沫太多。而经典之所以叫做经典,是因为他们创造力强,后劲十足,内功精深,厚积薄发,高度浓缩,因此不容易老化。经典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杨振宁热爱中国经典,爱因斯坦钟爱哲学,马克思盛赞古希腊神话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他们是激发人类创造力不断迸发、永不枯竭的源泉。一个人只要熟读经典,对其他书就势如破竹了,可谓以一当十。有了经典做底子,信息爆炸和知识老化就不那么可怕了。可惜,现代学校很少有重视经典的,二三流著作充斥于教科书,图书馆里也缺乏古典,以至我们到了硕士、博士的时候,对于本专业的经典还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其他领域的经典和通典了。

一个人要想成为绘画、音乐、文学、建筑、物理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的顶尖级人才、创造性大师,没有经典的熟读和积累,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不是非常困难,而是几乎就不可能。这在我国很多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和著名科学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很多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上世纪末本世纪前半期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老舍、钱钟书、任继愈、季羡林等,小时候大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这个阶段为他们打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2009年7月11日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在同一天去世以后,有人提出,“大师的时代已经结束,从此以后国无大师”。我们姑且不谈此说是否耸人听闻,是否正确,仅就季羡林在“三辞桂冠”中的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离大师的距离有多远——“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沉浸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尽管这是季老很谦虚的说法,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学生时代的诵读在国文教学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对其后来的发展直至成为国学大师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经典诵读成就中外英才,经典文化支撑非凡人生。倡导经典诵读,传播经典文化,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在当前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影视时代、网络时代,更需要强调经典阅读,强化经典教学,把经典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把根留住,扎得深、站得稳、长得高。这无论是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新,对多元文化的借鉴、整合,对文化人格的建构、优化,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静态的语言知识的传递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为他们打下强大的精神底子,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内心变得温暖而充盈,增强他们的人格力量,帮助他们建立起内心的价值系统,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生命支撑和最大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国学大师民族
我们的民族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大师剪我也剪
少儿美术(2021年2期)2021-04-26 14:10:1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中国化妆品(2018年3期)2018-06-28 06:21:20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大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