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例

2012-04-02 05:42赵曼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借书证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赵曼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10046)

1 序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性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相继建立,图书馆界资源共享意识愈加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认识到依靠单个图书馆自身力量很难满足读者所有的文献信息需求。馆际互借服务正是针对这一背景,依靠联盟内成员馆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联盟图书馆之间以及用户的双赢。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作为国内较为典型的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联盟[1],自1997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馆际互借服务的大力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成绩斐然,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重点分析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各阶段的实践探索,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的实践与探索

2.1 手工阶段的实践与探索

1995-2004年,即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成立之初,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完全处于手工管理层面,依靠在全省发行的通用借书证实现馆际互借。手工阶段的馆际互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纸质资源的借还全部需要手工登记并且手续复杂,从而给服务提供馆带来很大工作压力;另一方面,通用借书证的领取和办理工作繁琐、成本高,并且一年的有效期很容易失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读者的热情;此外,纯手工管理方式,使得省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信息无法便利互通,给提供服务馆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随着馆际互借规模的不断扩大,成员数量不断增加,读者要求不断提高,手工阶段的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越来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2]。

2.2 电子阶段的实践与探索

从2004年12月开始,作为“十五”期间JALIS二期工程“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子项目之一,JALIS区域流通管理系统(Lib-PassPort,又称“电子通用证”)开始启动实施[3],利用“区域流通管理系统”,本省读者只要申请一张“Lib-PassPort通用借书证”就可以在全省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查询并借阅他们所需的文献,还可以利用“区域流通管理系统”的服务平台,查询个人在各个图书馆当前的借阅情况、借阅历史以及违章处理等信息,为各校师生获取文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区域流通管理系统”的使用,改进了对持证人的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书纸本文献馆际互借的自动化管理。

电子通用借书证的使用让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在手工管理阶段出现的许多问题得以改进。自2004年运行至今取得了很大成效,读者办证量逐年增加。然而在其成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以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区域流通管理系统的使用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1)通用借书证总体利用率较低。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区域流通管理系统的使用统计:从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发放通用借书证46624本。和发证数相比,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实际使用的通用借书证仅为11754本,占总发证数的25.21%;在总计136家参与江苏省高校通用借书证服务的成员馆中,有借出记录的仅为47家,占总成员单位的34.56%,其余89家成员馆的文献借出记录为0。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通用借书证虽然申办的数量比较多,但是实际利用率却不高。

(2)各成员单位之间文献利用不均衡。截至2011年12月,参加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科研院所和军队院校共有15所,占成员单位总数的11.03%,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比例却均接近50%,科院院所和军队院校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比例较高;本科院校共有69所,占成员总数的50.73%,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比例仅有26.53%,其中有4所本科院校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比例为0,本科院校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比例偏低;高职高专院校共有49所,占成员单位总数的36.03%,超过成员单位总数的1/3,但通用借书证的使用比例却仅有10.51% 。由此可见,各成员馆之间利用文献极不平衡,通用借书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3)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参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单位所在行政区域为对象进行统计发现:截至2011年12月,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南京地区在图书纸本文献馆际互借使用的各项统计中居首位,尤其是该地区的总借入量和总借出量分别占全省借入和借出总量的95.87%和92.42%,其他12个地区,除徐州和扬州稍好外,其余10个地区的数据均不甚理想,特别是泰州和宿迁两个地区,各项数据竟然为0。由此可见,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主要发生在南京地区的高校院所,尽管这与南京地区高校数量众多,文献资料丰富,读者数量多有一定关系,但是巨大的数据反差,暴露出馆际互借服务在江苏省内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4]。

2.3 在教学联合体内的实践与探索

从2004年开始,JALIS先后在江苏境内成立了13个区域教学联合体,这些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成立,让地理位置相近的高校之间实现联合建设,资源共享,也让联合体内的图书馆之间形成小范围图书馆区域联盟。全省通用的高校借书证在现阶段的使用过程中,借书和还书都必须读者亲自前往办理。因此,基于交通便利程度和时间、人力成本等因素的考虑,读者往往会更倾向于在地理位置较近的几家图书馆借阅图书文献,这些区域联盟图书馆之间的通用借书证使用率往往很高,能够更好地体现图书纸本文献馆际互借服务的实用价值。

部分区域教学联合体通过发放区域联合体通用借书证,制定联合体内馆际互借规则,扩大通用借书证的读者适用范围和使用权限。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在联合体内新发放的联合体通用借书证,在使用范围、借阅册次、借阅期限和总借阅量等方面均进行重新得到设定。此外,区域教学联合体内馆际互借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在图书纸本文献馆际互借的基础上,尝试进行通借通还,甚至借助物流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于2009年11月在南航、南理工、南农三校区推出校际图书通借通还服务,以物流方式连接三馆馆藏纸质资源,真正实现“服务本地化,书动人不动”[5]。

2.4 实施效益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自开展以来,不仅让全省范围内的文献资源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网络,满足用户各方面的文献需求,而且使各成员单位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全省范围内的图书馆联盟,应用效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馆际间共享资源。江苏省高校通用借书证的使用,不仅让中小型图书馆读者通过馆际互借获取自己喜欢的文献,也让大馆读者从中小型馆的特色馆藏里获取本馆所没有的文献,使许多闲置和利用率低的文献资源重新利用。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据2010年1—12月馆际互借服务统计报表显示,2010年全年,我馆读者就近向南京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借入图书500余册,我馆短缺的人文社会科学、外语及计算机专业的书刊需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2)为读者提供了方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快速检索查询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凭一张“通用借书证”,读者可以进入省内任一所高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此外,随着通用借书证发放对象的扩展,部分教学联合体内的普通在校学生也可以享受该服务,给普通读者带来了便利;(3)对成员馆服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各馆服务质量。如:各馆的网络资源必须保证24小时正常利用,各馆的阅览时间和借还书时间均要根据需要增加和延长;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观念和服务技能均在接受来自全省各高校师生检验中得到提高[6]。

3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进一步发展措施

3.1 不断争取主管部门领导支持和各高校成员馆的积极参与

JALIS一、二、三期的建设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无不得益于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的宏观指导、经费资助和政策支持,馆际互借作为一个子项目受惠其中。可以说,自始至终,馆际互借工作得到了省教育部门领导和图工委领导及各图书馆领导多方面的大力帮助,馆际互借进一步发展更是离不开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此外,各高校成员馆作为馆际互借服务的实施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公平、互惠合作,信守协议是馆际互借服务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当然,大型图书馆和中心图书馆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是成败的关键。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首的大馆和各中心馆以大局为重,摒弃本位观念,把推动全省高校的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看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起到了很好的领头羊作用。

3.2 进一步拓展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功能

现阶段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致命性问题。如:服务面窄、办理手续繁杂;服务方式、服务功能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因此:(1)进一步拓宽通用借书证的服务对象,简化办理手续,借鉴“联合体”的做法,将服务对象扩大至全省的本、专科学生,同时简化办理手续,设置延期功能;(2)不断拓宽服务范围,除了纸质文献的借阅,还要增加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知识推送等一些深层次的服务功能,以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要;(3)变单一的直接借阅模式为直接借阅、委托借阅等相结合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彻底克服地域和时间所带来的限制。只有在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的新领域里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功能,馆际互借服务才可能随着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在江苏省文献资源共享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进一步整合区域流通管理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是通过在全省各高校广泛应用的汇文管理系统和JALIS区域流通管理系统来共同完成的。其中汇文系统负责图书的借阅,区域流通管理系统负责读者的认证、统计、读者借阅信息查阅等功能。两个平台共同管理的缺点在于读者借还图书的操作必须到提供馆,无法使用网络进行通借通还,这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可以借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BALIS)和“南京城东高校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的馆际互借系统的做法[7-8],通过一站式管理模式,将网络注册、检索和馆际借阅集于一体,实现统一检索界面上的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献获取服务。因此,要提高馆际互借服务水平,整合JALIS区域流通管理系统平台就成为必要。

3.4 加强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难题

江苏省馆际互借服务由手工向电子操作的第一次飞跃源于JALIS区域流通管理系统的成功研发与实施。未来,依据JALIS建设计划,江苏省图书纸本文献的馆际互借要想进一步实现发展目标,无不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重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没有安装本地系统馆的数据上传问题、未违章读者通用证延期问题、开发通用借书证手机短信服务问题、预充值问题以及异地授权问题等等。

3.5 将第三方物流引入馆际互借服务,实现全省通借通还

目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采取的还是“人动书不动”的直接借阅模式,即读者使用手中的通用借书证到各个成员馆去借书,看完后再回到借阅馆归还。它的最大优点是拒借率低,成员馆付出的成本也低。但是缺点也很突出,即借阅量和利用率会受到距离和交通的影响,之前的统计数据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可以借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BALIS)和“南京城东高校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的馆际互借模式,它们采取的是“书动人不动”的委托借阅模式,即:先通过本馆OPAC系统检索到所需书目,再以向自己所在学校图书馆委托借还的方式完成文献借还程序。这其中第三方物流是实现委托借阅服务的重要环节,通过物流公司运送图书,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共享外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这种方式节省了读者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但是也要看到,第三方物流的使用也会给成员馆带来成本、费用增加的问题。因此,两种方式宜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为通用借书证区域流通发展开辟新路。

4 结语

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改变了依靠单个图书馆解决用户需求的状况,克服了信息资源共享的体制性障碍,又是全国性联盟的基础和补充。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区域馆际互借的发展,实现更为有效的资源共享[9]。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成功尝试,自实行以来为江苏省文献资源共享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远没有被时代淘汰,只要不断转变观念,拓展服务功能,加大技术更新步伐,馆际互借服务一定会真正满足各个层面读者的不同需求,促进文献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共知共建共享。

[1]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心:http://202.119.47.16/NTPT-web.

[2]朱晓菁.高校通用借书证发展趋势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9,(10):39 -42.

[3]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区域流通管理系统使用统计[EB/OL].http://202.119.47.112/tongyong/tongji.php,2012-02-16.

[4]曾征宇.直接借阅模式对区域馆际互借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67 -72.

[5]段 梅,赵 晖.高校图书馆联合服务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建设,2010,(8):78 -80.

[6]黄玉华,王永喜,安邦建.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服务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3):47-49.

[7]北京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http://202.112.118.46/index.html.

[8]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资源共知,服务共享——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服务创新探索[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617 add 7b9 f3f 90 f76 c61b1c.html.

[9]徐 速,杨广锋.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服务分析[J].情报科学,2011,(5):742 -746.?

猜你喜欢
借书证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区域联盟共建共享服务的研究与思考
——以JALIS江苏高校通用借书证为例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新年忙“充电”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浅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及其启示
影响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