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农村家校教育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2012-04-02 05:31王江南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5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农村

王江南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论西部农村家校教育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王江南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校教育合作面临一些困境:家校教育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内容单调,过多关注学习;农村家校组织机构松散;合作计划性差。摆脱西部农村农校教育合作的困境,必须加强农村家校教育合作观念:转变家长教育意识,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家校教育合作渠道;建立合理的家校教育合作制度;丰富家校教育合作内容。

西部农村;家校教育合作;困境;出路

家校合作围绕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校教育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十六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农村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人从出生至上学之前的成长时光基本上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生活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其接受学校教育奠定了坚石的基础。特别是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孩子,虽已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但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独立性差、是非观念模糊,还必须接受家庭教育。从家庭教育的内容看,其教育内容与学校教育相比,虽然十分简单、初级,但如果没有家庭教育所传授的那些知识、本领作基础,学校教育就难以进行。家庭教育既是最初的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及至整个教育的基石,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是主导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1]:(1)较强的目的性。学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的比较明确统一,其教育目的与社会主导性的要求比较一致。(2)较强的系统性。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规范的活动,其全面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内容、结构完整的教育队伍使它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更有条件实施全面的教育。(3)较强的选择性。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选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学校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4)较强的专门性。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具有专门学科知识、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辩证统一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能不能截然分开,而应当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应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家庭道德的建立也有赖于学校和老师对家长进行大量和深入细致的指导工作。只有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充分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性,才能完成教育人、培养人的艰巨任务,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好,使他们成为可用之才。

二 西部农村家校教育合作的困境

(一)农村家校教育合作意识淡薄

一方面一些西部农村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认为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是家长的责任,而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职责,没有认识到参与家校教育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他们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忽视了孩子的学业品德,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对孩子的学习不督促。另外一方面,部分农村教师是民转公的当地教师或当地的民办教师,很少有机会吸收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更认识不到家校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由于我国师资培训课程中很少涉及对农村教师进行家校教育整合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因此,农村教师对家校教育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极为缺乏的。

(二)农村家校教育合作方式单一

家校教育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社会活动,是家长和教师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但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文化知识普遍偏低,绝大多数的精力都用于维持生计,无法与教师保持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以学校为中心,教师单项灌输,家长被动接受,是现在家校教育合作的真实写照,目前农村家校教育合作方式主要是电话、家长会、家访、家长主动到学校,这些方式都属于低层次参与[3]合作渠道过于单一,如有的教师只是简单灌输方法。

(三)农村家校教育合作内容单调,过多关注学习

“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传统思想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具有“献身主义”精神的农村父母,他们对子女寄予过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升入重点高中,考上大学,这使得家长越俎代庖,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关注上。另外,“应试教育”使升学率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指标。学校把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纳入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一味要求家长在对子女的智能培养上与学校同步,配合学校狠抓学生文化成绩,在家长会上按考试分数公布学生成绩名次,向家长施加压力,放弃学校本身的责任,而且引导、要求家长为子女请家庭教师辅导功课[4]。使得家庭教育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分数指挥棒转。

(四)农村家校组织机构松散,合作计划性差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无健全的政策法规来支持和保障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而且由于西部农村学校受经济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发展并不完善,大多数学校没有统一、正规的家校合作组织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家校合作活动也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组织机构松散、制度不完善,缺乏家校教育合作的整体计划,在合作的次数上教师也只是在每学期的开始和结束时与家长交流,校、年级、班各层面上的家校教育合作难以相互配合,严重影响了家校教育合作的顺利开展,还有一些家校教育合作的目的不明确,准备不充分,组织不得力,效果不明显。

三 西部农村家校教育合作的出路

(一)加强农村家校教育合作观念

1.转变家长教育意识。西部落后的经济条件使很多农村家长产生一些传统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因此,要促进家校合作的进行,必须大力开展家庭教育的宣传,使家长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吸取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关注有关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信息。对家长来说,首先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注意养教结合、严爱结合、言传身教结合。其次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相互了解,沟通情况,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

2.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应把家校教育合作作为期末教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采用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着实提高教师文化内涵和教学素养。同时,教师应树立家校教育合作理念,加强合作意识,提升自身素养,端正合作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家校合作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拓宽家校教育合作渠道

1.集体形式。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是家长和学校、班主任沟通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使各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听取或征求家长意见;按需要召开的家长接待日,满足部分家长与学校联系的个别需要。通过深入细致地研讨家长对学校教育或老师教学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及时向家长反馈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个别形式。个别形式是指教师或家长就个别学生在学校或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开展的个别交流,有面访、电访和信访等日常联系。教师进行家访、家长到校走访教师,通过电话或者书面形式联系,以使家长或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个别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对某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特别关照或需要家校相互配合教育的问题,能够及时沟通,并因材施教[5]。

(三)丰富家校教育合作内容

一方面,受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重智轻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的道德和情感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迫于学生的升学率无形中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以致家校合作内容常集中于学生的学习,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因此,教师和家长从小就应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使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和家长还应长期主动的沟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实际和潜在的问题,同时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小变化,正确引导来帮助孩子处理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来提高孩子的问题处理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6]。

(四)建立合理的家校教育合作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形成专门的有关家校教育合作的法律政策和法规,尤其是针对西部农村地区情况的更是少之又少。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权利及义务和家长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责任,使家校合作走上有法可依的法制化轨道。其次,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方农村教育发展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最后,在学校层面上,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适合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家校合作政策,要从制度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7]。

[1]扈中平,李 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 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3]左东方.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以四川省富顺县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黄河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教育评论,2001(4).

[5]李 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途径[J].教研探索,2009(26).

[6]张丽竞.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G459

A

1674-5884(2012)05-0008-02

2012-03-17

王江南(1987-),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责任编校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