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教研室(244000) 章小明
“问题研究”课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受课时限制及应试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它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教师重视不够,形同虚设,上与不上,由教师随意确定。在最近安徽省优质课评选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更是令人忧虑,感到没有上出探究课的味道,与平常课没有多大的区别,多数教师还是把它当成传授知识的课型。借着这次“安徽省特级教师讲师团赴皖北巡回讲学”的机会,作为团员,我上了一节“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问题研究示范课,下面就该类课题如何上,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每一个“问题研究”都是与前面章节某一知识相关联的,它既是巩固拓展,更可以利用该知识作为探究的资料,教师要善于挖掘。如“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与本章第一节的“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等知识密切相关,在探究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时,相关知识可作为铺垫,在师生共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探究。
“问题研究”重在思路和方法。应以教方法为主,教知识为辅,因为思路决定出路。但在省级优质课评选课中,没有一位教师讲方法和思路,一上来就直扑主题,开始了知识传授,这与平常上课有什么区别?
我在讲“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时,特别强调了研究思路的重要性,面对这样的课题,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研究步骤?最后,启发学生得出:“列举事实—寻找原因—探究影响—解决问题”这一探究思路。思路的确立不仅有利于本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而且,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均可采用这样的研究思路。我在本课结束后,安排了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近些年来,我国的部分城市会夏季出现内涝?”以达到知识、方法迁移运用的目的,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思路”“方法”对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分析,决不是走过场。我认为问题研究课的“结论”,80%以上应由学生探究获得,但在这次省级优质课评选课中,面对合肥一中的优秀学生,教师却组织不起来讨论,每次讨论,现场都很冷清,没有“热度”。教师只好“讲”探究。何故?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提供的资料少或不到位,二是缺乏教师对资料运用的引导。没有资料或资料不全面,或资料太少,学生的讨论将无法深入探究下去。有了资料,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积极引导,不断点拨,而不是袖手旁观。
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依据资料,设置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我在教材“图2.33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中,根据气温曲线分布特点,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状态,设置问题:“何处高?何处低?何处波动大?何处波动小?”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层层分解,激起学生的思考。在探究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时,不仅利用城市与乡村景观差异照片资料,还增加了从网上搜集的资料发给学生,并把前面“图2.1地面辐射使空气增温”也拿来组合,帮助学生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是这些因素?”使学生讨论分析有落脚点。为使学生的讨论分析有深度、有广度,我还借用《死海不死》这篇初中所学课文,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死海不死的表象入手,再从本质(深度)和多角度(广度)来探究“死海”及“不死”的形成原因。受此启发,四个小组讨论很热烈,最终学生探究出的“热岛效应”形成原因的结论,既有深度,又注意到了广度。我只是提醒同学们对自己的探究“成果”要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不零乱。在这里,认识热岛效应的原因是次要的,而用什么方法和思路进行探究是主要的。
探究课是以问题为引路的,没有问题,何以探究?但教材中的问题过大、过难,故对教材中“资料分析”设置的问题,教师应换一个角度重新改编,以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习惯。要把大问题变成若干小问题,降低难度,形成梯度、或增加文字,或重新编写,使之通俗化,为学生的探究扫除障碍,铺平道路。如“资料1”中的第1问“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我把它改写成“根据气温曲线分布特点,分析气温分布的空间状态”。“资料2”的两问中,我在“对比以上两幅照片……”后面增加了“景观差异”文字,使学生对比有“目标”;“除了照片上提示的原因外,想想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热岛效应”,为降低该题难度,我增加了“大气受热过程”图,并配有设问:“影响大气受热的因素有哪些?”“资料3”的第2问“这种环流会对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学生不好回答,而实际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大气质量。故我把这句话改为“从气流运行的角度来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对城市大气环境,是加剧污染还是净化环境?”这一问,有思考角度、有方法、有目的,通俗易懂,学生的讨论分析很热烈,也有深度。也使得探究最后第3问“如何避免这种影响”所采取的措施水到渠成。
问题研究可以独立思考,共同完成,也可以肢解问题,分工合作,以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我就根据问题研究的内容把全班分成四个组,在探究“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时,前两个组为一个任务,主要探究“城乡下垫面的景观差异有什么区别?这一差异是如何造成城乡气温不同的?”后两个组主要探究城乡景观差异之外的因素是如何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可提示学生从城市与农村人类活动的差异角度来考虑。在分析应对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时,四个组可分别命名为“规划组”“建筑师组”“企业组”“市民组”,提示同学们从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中提出好的建议和应对措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组要指定一个书记员,他是该组的核心,起一个领头的作用,大家围绕他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这样,小组的讨论就不会“松散”。要求用书面语言交流,是因为经过思考所写的东西在交流时显得较为完整。值得提醒的是:由于“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属于“结构性不良问题”,故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拓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评价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时,要留有“余地”,避免标准化。
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要不断产生新的问题。问题层出不穷,是探究课的灵魂。学生问题提得越多,越有疑问,则是探究课成功的重要标志。当学生没有质疑时,老师也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在探究“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后,我提出:“城市水泥建筑、柏油路面比热小,吸热快,在白天快速增温是没有疑问的,但到了晚上,它们放热快,降温也快,就如同沙漠白天热,晚上很冷一样,如此,在夜晚‘城市热岛效应’是不是应该不存在了?”再如,我提出:“城市热岛环流在一定条件下会净化城市大气污染物,这‘一定条件’应该是指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问题,都会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研究最终是要解决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每一个“问题研究”内容不同,落实地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应有所区别。“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要落实的人地关系观,应当是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弱“城市热岛效应”,要使学生看到希望。在课的最后,根据学生提出建议,我特别强调:“只要我们行为正确,措施到位,城市化,不仅会使城市的酷暑难熬消失,还会使人们享受现代化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真正实现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总之,探究课是以问题为核心,教师的引导应体现在对问题的设置,要使“问题”简单化,具体化,使学生容易接受;资料的分析提示要有针对性;思路与方法的启发要具有迁移功能;确立的教学目标,是探究思路与方法的获得和对资料的运用分析,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