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视野下“大思政”教育模式构想

2012-04-01 09:07杜伦芳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整体

杜伦芳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思政课部,湖北 武汉 430223)

整体视野下“大思政”教育模式构想

杜伦芳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思政课部,湖北 武汉 430223)

在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启示下,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思政”的教育模式。从领导结构一体化、师资队伍整体化、课程建设综合化、育人资源统合化四个方面,构建全员参与、时空延展、体系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教育观;教育模式;整体观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整体性思想日益受到“思政”学界的青睐。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部门和少数人的力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这必然要求思政教育朝着整合化方向发展。鉴于此,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为指导,提出“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初步构想,构建思政教育全方位、多渠道、整合化的育人格局。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视野下思政教育现状

在中外哲学史上,“整体”是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把客观物质世界视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整体”范畴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说,是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从狭义上说,是指客观事物的各方面和各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体,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整体的客观性,指物质世界是客观的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二,整体的相对性,指整体规定是有条件的,并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三,整体的层次性,由部分或局部构成的整体,不是杂乱的堆积和简单的拼凑,而是在高低层次之间形成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即形成在量上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四,整体功能的非加合型,各个局部、部分构成整体后,就使整体具有了自己的性质,即整体性。[1]这四个特征说明整体与局部是辨证统一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马克思主义整体观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树立整体思想,处理好各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整体推进思政教育教学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整体视野下审视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教学部门脱节。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主要由思政课教学和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两个部门负责。前者主要负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侧重理论教育,归属教务部门管理;后者主要负责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行为教育,归属学工部门管理。由于两大部门行政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同时在学校层面上没有形成有力的协调机制,很难把学生的情况相互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教育教学人员分离。思政课专职教学人员与党务人员、团委人员和辅导员(简称党团辅)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很好衔接,不能优势互补。比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常常是学工与思政部门分开进行,不仅活动内容出现重复,而且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党团辅有了解学生情况多的优势,专职教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前者不能参与教学,后者难以深入了解学生,长期形成思政教育与教学分离现象。

第三,教育教学资源零碎。目前思政课教育主要依托课堂教学资源,对课外的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比如校园文化、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刊、黑板报、公告栏、作品展等;主要依托教学育人,忽视了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主要依托学校教育,对校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紧密结合。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二、“大思政”教育模式建构

“大思政”是大思想政治的简称。“大思政”教育观是指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作用、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环境载体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宽阔的视域。立足高校实际,“大思政”教育模式可以从领导机构、师资队伍、课程建设、育人资源四个维度进行构建。

(一)领导机构一体化

为加强对思政教育的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领导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担任,分管学工和教学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由党群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教务处处长、学工处处长、校团委书记、招生就业处处长和思政课部主任作为领导成员。该领导组统一领导、协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思政教育教学在各个组织环节上能达到统一,组织机构之间才不会出现相互推诿以致形成管理上的漏洞。

(二)师资队伍整体化

把党团辅纳入思政教育系统。党团辅是思政教育很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历,有与学生交往的经验,把他们归属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方面能把专职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党团辅人员的工作拓展,尤其是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5月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辅导员既承担着主阵地育人的职责,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身份。[2]党团辅人员与思政专职教师的结合将是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建设综合化

把思政基础课与拓展课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思政课程体系。当前高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等内容。基础课提供社会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本准则等最基本的内容。但仅有这些课程是不够的,因为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社会的发展必然对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应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及时改变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课主要包括以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国际意识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3]思政基础课与拓展课的结合,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四)育人资源综合化

育人资源综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大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思政育人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应充分有效地综合利用。除了课堂这一显性教育资源外,还有许多隐性教育资源应该充分挖掘。比如校园文化、网络、校园广播、电视、校报刊、黑板报、公告栏、作品展等。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学校特定的文化、心理内容集中反应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它是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的,使学校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磁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4]因此,把育人的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有机统一起来,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各个环节之中,而且遵循了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力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5]

[1]李国庆,张乾元.论马克思主义整体观[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周济.提高认识科学定位扎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

[3]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论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

[4]黎琳.论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5]张耀灿.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3).

G641

A

1673-1395(2012)09-0120-02

2012-07-08

杜伦芳(1966-),女,湖北公安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整体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