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如何突破美国337调查贸易壁垒

2012-04-01 19:04于凯旋
电子知识产权 2012年9期
关键词:条款专利知识产权

文 / 于凯旋

在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和苹果三星针尖对麦芒的专利诉讼大战背景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宣布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4家IT企业发起大规模337调查。这次被调查的企业包括中国大陆的华为、中兴,中国台湾的HTC等,被调查的产品涉及进口到美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览器等电子产品。

337调查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免受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损害,它具有一定的保护主义色彩,客观上对进口产品设置了贸易壁垒。实际上,诸多国家曾指责美国的“337条款”违反GATT国民待遇原则,认为它是一种不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案,实质是一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2012这样的美国大选年份,337调查更可以成为政党们大做文章的工具,因此今年调查规模格外庞大。但美国一直坚称很大一部分337案件最终做出了否定裁决,也就是起诉方败诉;更多的案件都达成了和解,仅有一小部分案件最后以发布排除令或者禁止令的方式结案。

自2002年以来,中国企业一直是美国337调查榜单上的常客,美国共发起对华调查112起。在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下,337调查的制裁结果可能涵盖某个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因此337调查打击的对象不仅是针对某项产品,而是针对整个产业链。337调查正日益演变为一种竞争手段,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考验。

美国利用自己第一进口大国的地位,抑制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并利用这个筹码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你侵犯了我的专利,那么你就别想进我的市场。现在这种企业间的竞争,确实在技术层面和知识产权层面竞争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过去的竞争可能更重要的是靠价格,现在的竞争则完全改弦易辙了。对美国企业来说,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技术优势,所以美国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在这种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竞争力,因此美国利用337调查的手段就越来越频繁,施压的意味大于实际意义。这次调查涉及到的专利都是一些元器件的专利,所以这个影响面可能会比较大,可能会对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信息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中美双方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专利技术科技含量的快速提高,美国对华发起337调查的频率一定会迅速增加。在难以绕开的核心技术上,企业产品如果吸收和借鉴了国外技术,事先协商是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企业通过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来获得技术,这样做既提前防范了风险,又体现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中国企业也可以利用美国游戏规则和美国人进行博弈,化被动为主动。337条款并非专门针对亚洲或者中国,如果一家中国企业在美国建立公司或者并购公司,并申请了相关专利,那么它可以利用337条款来起诉竞争对手。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利用337条款这个武器来对付其他公司,日本企业深谙此道。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前,一定要做好自由运营分析,要评估是否会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做出可能打337调查官司的打算;此外,要对可能侵犯哪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心中有数,进而有针对性地购买涵盖对方公司产品的专利,一旦发生纠纷,就可能在和对方的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迫使对方与自己进行专利交叉许可。中国企业如果被起诉,一定要找有经验的熟悉USITC法律和程序的律师,这有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法律体系内得到公平对待。

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必然会改变既定的市场格局,由此带来各种反击也不可避免,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当然,应对337调查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加强专利保护,运用专利武器对对手进行反制。只有中国企业做到足够强大,对方就会有足够的忌惮,应对相关调查自然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条款专利知识产权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订若干争议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专利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发明与专利
On Knock-for-Knock Principle:Analysis of SUPPLYTIME 2017 Clause 14(a)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制定一般反滥用条款:达成平衡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