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进士刘景、刘瞻里籍考

2012-04-01 17:45刘范弟
城市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桂阳桂阳县汝城

刘范弟

(长沙理工大学 学报编辑部,长沙 410004)

刘景、刘瞻父子是唐代后期的两位进士,刘景曾在唐中央和地方任职,刘瞻则曾在唐懿宗和唐僖宗朝两度担任宰相。两《唐书》为刘瞻立有专传,对刘瞻的生平仕履有所记述,对其父刘景则仅记载了名字。关于他们的里籍,两《唐书》刘瞻本传说是“彭城人”,①《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刘瞻传”。或说“其先出彭城,后徙桂阳”,②《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一“刘瞻传”。看来彭城是指其郡望,而桂阳则是指其里籍了。由于历史上桂阳所指不一,地域多有变化,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另有《历史桂阳考述》一文进行考察。故而导致古代方志和今日学者对刘景、刘瞻里籍有广东连州和湖南郴州两种不同说法。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认为刘景、刘瞻的里籍有极大可能就是郴州汝城。

2000年6月,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袁钟仁先生发表文章,认定刘瞻是广东连州人,其依据是:“清朝广东阮元《广东通志·列传》确认刘瞻是‘今连州(即连县)人。’”④见《罕为人知的岭南唐朝贤相刘瞻》一文,刊于《岭南文史》2000年第2 期;《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所载刘志勇《唐代岭南道进士考述》一文也持类似看法。2006年出版的《连州历代名人》一书,专列《唐代贤相刘瞻》一节,图文并茂介绍刘瞻;⑤曹春生《连州历代名人》,研究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曹春生在“后记”中说:“清远市委副书记邓光荣为此书题写了书名,连州市长林文钊为此书作序,连州市政协主席周永信为此书的出版奔走敦促,足见他们对连州市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对本人的信任与厚爱。”“百度百科”介绍刘瞻:“刘瞻,字几之,唐代连州人。父亲刘景曾就教于诗人刘禹锡。刘景进士及第,开了连州学子进士之先例。”⑥“百度百科·刘瞻”http://baike.baidu.com/view/212593.htm。看来连州市对刘瞻、刘景父子是当地历史名人这点是确定无疑的;在古代方志中,刘瞻父子是连州人也有记载。如同治《连州志》就将刘瞻列为连州第一位进士(不知为何没将刘瞻之父刘景列为第一位),⑦同治《连州志》卷之三“选举志·进士”。在“人物志”中也列有刘瞻的专传,介绍说:“刘瞻,字几之,其先本彭城,后徙桂阳(原注:“今连州。”)。”⑧同治《连州志》卷之七“人物志·刘瞻传”。还有一些方志有刘瞻墓在连州的记载。⑨看来清朝连州人对刘瞻父子是他们家乡人这点也确信无疑。

那么,刘瞻父子是连州人的根据是什么呢?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史料根据的,这个史料根据就是五代(宋)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三》中的记载:“唐相国刘公瞻,其先人讳景,本连州人。少为汉南郑司徒掌笺札,因题商山驿侧泉石,荥阳奇之,勉以进修,俾前驿换麻衣。执贽之后,致解荐,擢进士第。”这是今天可见到的明确说刘瞻父子是连州人的清代以前唯一史料。除孙光宪《北梦琐言》外,尚有北宋王谠《唐语林·卷三:赏誉》有几乎完全相同的记载,王谠生活年代比孙光宪晚几十年,他的记载完全抄自《北梦琐言》,故可置而不论。其他有关唐代的一些基本史料都只说他是彭城人或桂阳人。如《旧唐书》刘瞻本传说:“刘瞻,字几之,彭城人。”《新唐书》刘瞻本传说:“刘瞻,字几之,其先出彭城,后徙桂阳。”孙光宪生活时代距刘景时已有100多年,他说刘景是连州人,但他记载的刘景故事并非从某种确切资料中得来,而是得自传闻,据他自己在此条记事后的小注,乃是“王屋匡一上人”为之“细话之”的结果。那么,说刘景是连州人的其实就是这位“上人”,也就是一位和尚或道士之类的人士。这位“上人”似乎见到过刘景为连州人的材料(当然孙光宪也应该见过),这个材料应该就是刘禹锡为贺刘景登进士第而写的《赠刘景擢第》诗,诗云:“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①诗见《刘宾客文集·外集》卷八、《万首唐人绝句》卷六和《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新唐书》刘瞻本传说“刘瞻,字几之,其先出彭城,后徙桂阳”,与刘禹锡诗说刘景“住桂阳”其义相同,但《新唐书》作者欧阳修比《北梦琐言》作者孙光宪年代要晚,孙光宪不可能是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断定刘景是连州人。极有可能《新唐书》“后徙桂阳”的记载也出自刘禹锡的“住桂阳”。诗称刘景“住桂阳”,如果此处的桂阳作为一个县域,那就是当时的连州治所所在地——桂阳县(也就是今日的广东省连州市),据此,这位“上人”(孙光宪也应该同意)就断定刘景“本连州人”。然而要作出这个判断,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必须肯定刘禹锡诗中所说的“桂阳”是一个县名。我们姑且假定“桂阳”在此就是一个县名,这位“上人”(包括孙光宪)据此作出刘景是连州人这个判断也偷换了一个概念,即将作为县名的“桂阳”偷换成了作为州名的“连州”了,要知道连州当时可是下辖三县的州郡一级的行政地域,桂阳、连州二者是很难等同一视的。②《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舆地考五·连州”:隋炀帝初,置熙平郡,唐改为连州或为连山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宋同)。宋开宝四年,以广州浛光来属,六年以浛光隶英州,属广东路……领县三,治桂阳:桂阳、阳山、连山。”《宋史·地理六·广南东路》:“连州……县三:桂阳、阳山、连山。”

自南朝到唐宋,一般撰述中介绍某人籍贯,如果具体到县,通常要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或州名)。如《后汉书》卷一百六“许荆传”:“许荆,字少张,会稽阳羡人也”;《晋书》卷八十四“杨佺期传”:“杨佺期,弘农华阴人”;《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刘毅,字希乐,彭城沛人也”;《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传”:“魏征,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旧唐书》卷一百“毕构传”: “毕构,河南偃师人也”;宋·张九成《横浦集》卷二十《廖守墓志铭》:“公讳某,字某,世为连州桂阳人”。如果介绍中仅出现一个地名,那么这通常是其人籍贯所在的州郡,至于究竟是这个州郡辖下的哪个县,则是不清楚的。③为何不写明具体县名,或许撰文者也不清楚,或许其所写之人名气太大无须指实到县,隋唐以来一种喜称郡望的习气对此也有影响。当时无论自称还是他称籍贯,所指常常并非现居之地而是其姓族(通常为名门或攀附名门)发派之地,亦即所谓“郡望”。刘知几《史通·因习篇》在“州郡则废置无恒,名目则古今各异,而作者为人立传,每云某所人也,其地皆取旧号施之于今”句下自注中说:“近代史为王氏传云‘琅琊临沂人’,为李氏传曰‘陇西成纪人’之类是也。非惟王李二族久离本居,亦自当时无此郡县,皆是晋魏已前旧名号”,然后感叹:“欲求实录,不亦难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九《高常侍集》提要指出:“考唐代士人多题郡望,史传亦复因之,往往失其现籍。”并就此类现象举了很多例子,录几条于下:卷一百五十《刘宾客文集》提要“《唐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同卷《昌谷集》提要“李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案贺系出郑王,故自以郡望称陇西,实则家于昌谷。昌谷地近洛阳,于唐为福昌县,今为宜阳县地,集中屡言归昌谷。宋《张耒集》有《春游昌谷访长吉故宅》诗,又《福昌怀古诗》中亦有《李贺宅》一首,其明证矣”,卷一百十二《益州名画录》提要“宋黄休复撰,前有景德三年李畋序,称江夏黄氏……宋初或沿唐五代馀习,题黄氏郡望亦未可知,未必果生于是地也”。如《后汉书·蔡伦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如果是桂阳县,那蔡伦就是广东连州人了,显然不是,只能是桂阳郡,究竟是桂阳郡所辖的哪个县,则不清楚,所以今日耒阳市和桂阳县都说蔡伦是他们那里的。又如《晋书·卷八十四:殷仲堪传》:“殷仲堪,陈郡人也”;《旧唐书·卷一百十四:鲁炅传》:“鲁炅,范阳人也”;《旧唐书·卷一百十五:崔瓘传》:“崔瓘,博陵人也”;等等。以上两种介绍籍贯的方式,有时甚至会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如韩愈曾为一位刘公写过一篇墓志铭:“公讳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大父巨敖……为太原晋阳令,再世宦北方,乐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阳曲。”④《昌黎文集》卷二十九《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前面说“本彭城人”,是指彭城郡,不清楚其县,后面则说“太原之阳曲”,郡名县名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回到《北梦琐言》关于刘瞻是连州人的断定。前面已说到这个断定可能是根据刘禹锡《赠刘景擢第》诗而作出的,但那位“上人”(包括孙光宪)在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这个错误或许是无心,但更大的可能是有心犯的,因为这位“上人”(包括孙光宪)如果不偷换,那就违反了当时介绍人物籍贯通常的惯例,于是这位“上人”(包括孙光宪)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按惯例,刘禹锡诗中的“桂阳”是指桂阳郡,那就不能指实刘瞻是连州人;而要将刘瞻指实为连州人,就必须把刘禹锡诗中的“桂阳”认定为县名,而这又违反了惯例。也就是说,这位“上人”(包括孙光宪)说刘景“本连州人”,这是遵守了惯例,但他作出这个断定的前提,则是违反惯例的:这正是这位“上人”(包括孙光宪)自相矛盾的地方。

再看刘禹锡《赠刘景擢第》诗本身,应该说,刘景是什么地方人诗中已说得非常明白。“湘中才子是刘郎”,诗一开头就点出刘景是“湘中”人,湘中是哪里?当然不可能是珠江流域的广东连州,从古至今都找不到这种解释。如东晋罗含《湘中记》一书,其内容涉及地域全部在湘江流域,无一条关乎岭南之珠江流域;①《湘中记》是方志的早期代表作,此书约于南宋末亡佚,《说郛》、《麓山精舍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等书辑有佚文,今人鲍远航《罗含〈湘中记〉考》(刊于《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 期)亦补辑了数条。从现存《湘中记》佚文的内容看,其涉及地域全部在湘江流域,无一条关乎岭南之珠江流域。唐及以后凡说湘中,亦是如此。约比刘禹锡早半个世纪出生的刘长卿,曾写有以《湘中纪行》为题的十首诗,内容也全是描写湘江流域的景物和传说,②见《刘随州集》卷四、《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八。可见唐代对“湘中”所指有严格界定。由于历史上连州曾属设在郴州的桂阳郡所管辖,刘禹锡诗中有时也会将连州归入“湘南”范围,③如在连州写的《元日感怀》: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刘宾客文集·外集》卷八);又如《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以诗见赠率尔酬之》: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如今暂寄尊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刘宾客文集·外集》卷五),都是如此。但从没有将连州归入“湘中”范围。他是读过罗含《湘中记》的,他曾写过一首《送周鲁儒赴举诗》,是送湖南九嶷山举子周鲁儒赴京考试而作,诗前小引说周鲁儒前来拜访,刘禹锡与之交谈,周鲁儒介绍了九嶷山一带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名山秀水,都是“罗含所未记”,“咸得之于生”,刘禹锡很高兴,对周鲁儒“以二千石客之”,④《刘宾客文集·外集》卷八《送周鲁儒赴举诗并引》。并在其赴京考进士时,写此诗为他送行。

今日坚持刘瞻故里在连州的人“无法解释刘禹锡为什么说刘景是湖南人”;只好曲加解释:“为什么刘禹锡要称刘景是‘湘中才子’呢?很大可能是因为刘景‘望在长沙”,即他的“原籍郡望”是在长沙,所以可称为“湘中才子”。⑤“水石连州论坛”http://bbs.lztour.com/bbs/index.php《我对“桂阳”和〈赠刘景擢第〉理解》一帖。但两《唐书》刘瞻本传明确说他是“彭城人”或其“先出彭城”,其郡望是彭城而非长沙,故上述解释是无法说通的。其实,“住桂阳”,就是指刘景是桂阳郡(实际上当时已改为郴州)人,⑥刘禹锡写《赠刘景擢第》诗时桂阳郡已改为郴州(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桂阳郡复改为郴州),但人们习惯上仍可将郴州称为桂阳郡。当时桂阳郡(郴州)几乎全部范围在湘江流域,所以刘禹锡要说刘景是“湘中才子”。既然“望在长沙”不是说刘景郡望在长沙,那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在此提出一种解释:可能是指刘景当时参加进士考试是挂籍于潭州(即长沙)而由潭州解荐的。当时参加礼部进士考试要由籍贯所在的州郡推荐,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通过一定的考试后,然后“举其成者送尚书省(后为礼部)”参加进士考试,⑦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这就是所谓的“乡贡”和“解送”。由于各州“解送”名额有多少之别,同时能否被“解送”也并非全在考试成绩,有时考生为了增加机会,常跑到非籍贯所在州参加“乡贡”,到唐中后期乡贡已“率多寄应者”,⑧《唐摭言》卷一“乡贡”。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刘景或许就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由潭州“解送”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的。

因此,《北梦琐言》关于刘景、刘瞻父子是连州人的断定是难以成立的。此外,史志中尚有刘瞻是桂州(今广西桂林)人的记载。这种说法来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这种说法唯一出处也是《资治通鉴》,⑨《广西通志》卷七十选举志“进士”:“刘瞻,桂州人,集贤殿大学士。”同书卷七十六“人物志·刘瞻传”:“刘瞻,字几之,桂州人,登大中初进士,四年又登博学宏词科,累官至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唐纪:“咸通十年……六月……癸卯,以翰林学士承旨戸部侍郎刘瞻同平章事。瞻,桂州人也。”《广西通志》卷七十六“刘瞻传”注:“案《唐书》作彭城人,今从《通鉴》。”所据唯一出处就是《通鉴》。而不见于其他任何史料,应该是司马光的误判,在此不拟对之深加辨析。

那么,刘景、刘瞻父子就只能是湘江流域的桂阳郡(郴州)人了,这是肯定无疑的。然而唐后期桂阳郡(郴州)下辖八县:郴、高亭、资兴、义章、蓝山、义昌、髙平、临武,⑩《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舆地考五·郴州”“领县八”注。按《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说“天宝领县八”,但只列了七个县名,《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桂阳郡”说“领县八,郴、髙亭、蓝山、义昌、资兴、义章、临武”,也只列了七县,《文献通考》注则列出了八个县名:郴、南亭、资兴、义章、蓝山、义昌、髙平、临武,但却将《通典》和《旧唐书》的“高亭”错成了“南亭”。《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髙亭,汉便县地,属桂阳郡。晋省,陈复置,隋废。开元十三年,宇文融析郴县北界四乡置安陵县,天宝元年改为髙亭,取县东山名。”他们究竟是哪个县的人呢?

刘华寿《郴州历代名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有《刘瞻》一文,断定刘瞻是“唐朝郴州城厢人”,据文末注释,作者作出这个断定的文献依据仅一种,即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刘瞻传》,这是否太简单了些?

其实一些更早的方志并不认为刘瞻是郴县人,而只说他是郴人或郴州人。如明万历《郴州志》(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影印本,据明万历四年刻本影印)卷四“科贡表·进士”,列刘瞻在“州”下,此表按州县分列,如确知为某县人,则列入某县下,如陈清,就列在“永兴”县下,朱辂列在“桂阳”县下,可知万历《郴州志》只认为刘瞻是郴州人;在此志“人物志”的刘瞻传中,也只是说“刘瞻字几之,郴人”。康熙《郴州总志》卷八“选举志·进士”“刘瞻”名下注明“郴州,官宰相,有传”,此志各进士名下,都注明了所属县,如陈清注明“永兴”,朱辂注明“桂阳”,可知康熙《郴州总志》也只认为刘瞻是郴州人,而在此志的“人物志”中也仅是说“刘瞻,字几之”,未说何处人,显然是笼统作为州人入传。

此外,一些方志中还记载了郴州及附近有关刘瞻的一些遗迹。如记刘瞻墓:“在郡南三十里良田铺侧。唐平章事刘公瞻葬此,明年夏,暴雨坟陷,视其尸与柩俱解矣”;记刘瞻祠:“在州学。瞻,唐相,宋大观初,郡人思其风烈,立祠祀之”;记刘瞻读书堂,“读书堂,在州城东,唐相刘瞻尝读书于此。宋刘彭老诗:湖光渺渺浸朝霞,十里中曾旧相家”;记刘瞻故里:“唐相刘东山故里,在今河街乌石矶,刻‘刘平章故里’五字,今字迹尚存”等。①分别见万历《郴州志》卷之七“提封志下·陵墓”、《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六“郴州·寺观”、雍正《湖广通志》卷七十九“古迹志·郴州”、嘉庆《郴州总志》卷之七“古迹”。其实,如果根据这些遗迹就肯定刘瞻故里在今郴州城区,恐怕也难成定论。因为刘瞻之父已是进士,入仕后虽未致显要,但也官“历台省”,②《北梦琐言》卷三。无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都有能力让刘瞻到州城居住和读书,居住过和读过书,就称为刘瞻故里,恐难立论,还需其他证据才行。正如不能因为毛泽东在湘乡东山读过书,在长沙清水塘住过,就说毛泽东是湘乡人、长沙人,我们也不可根据刘瞻在郴州居住过读过书而说他就是“郴州城厢人”。至于刘瞻之墓在郴州,③刘华寿《郴州历代名人》对此言之凿凿,说:“乾符元年(874年),僖宗即位,刘瞻被召回京师……是年,便病死了。死后,葬于郴县南四十里的良田大鹅岭左琉璃江(今良田镇鲁塘岭村)。乾符六年(879年),司空郑畋自梧州迁任郴州刺史,曾营其墓。”但据新、旧《唐书》“刘瞻传”、“郑畋传”、“僖宗本纪”以及《资治通鉴》“唐纪”,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八月,刘瞻因谏言同昌公主事被贬出为荆南节度使,郑畋亦受此事牵连同时被贬出任梧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元年,二人都被召回朝廷任职,刘瞻于是年去世。郑畋则一路升官,由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又升宰相(同平章事),到乾符四年“进加中书侍郎进阶特进转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直到乾符六年,才因与宰相卢携争执如何应对黄巢之事失态,而被“罢政事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即罢宰相到洛阳任职,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回到长安,其间并无乾符六年从梧州到郴州任刺史之事。即使就算他到梧州任刺史不久又转任郴州刺史,但乾符元年他与刘瞻都被召回长安,他又怎能在郴州为刘瞻营墓?《郴州历代名人》所言乃据嘉庆《郴县县志》,可见方志所记,如果没有其他佐证,是要谨慎对待的。这也难说,刘瞻死在长安,未必会葬回郴州,即使真的葬“在郡南三十里良田铺侧”,也未必就能说明刘瞻就是“郴州城厢人”。曾国藩是湘乡(双峰)荷叶人,但他却葬在长沙, 这种例子多的是。何况在广东的方志记载中连州也有刘瞻墓 、刘瞻祠的记载,据之我们就可说刘瞻是连州人么?

在另一些方志文献中,则有明确记载表明刘瞻是汝城人。如《大明一统志》在“郴州·人物”中说:“刘瞻,桂阳人。举进士、博学宏词,历官翰林学士、中书平章。”《大明一统志》的“人物志”对入传人物的籍贯是明确到县的,看看刘瞻前后的郴州人物之传就可确知,如刘瞻传前面记“孟琯,郴人,元和中进士,尝著《岭南异物志》”,后面记“陈纯夫,永兴人,元丰初监举第一,寻以《易经》魁省试”,记“杜唐卿,宜章人,举进士”,记“朱英,桂阳人,正统乙丑进士”。这些郴州人士,其籍贯都明确了县籍:郴县、永兴县、宜章县,那么说刘瞻是“桂阳人”,当然是说他为郴州辖下的桂阳县人,即今汝城人。《大明一统志》由明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等奉明英宗之命编撰,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编成奏上,英宗亲撰序文,并赐名《大明一统志》,是国家级志书,当然具有权威性,其认定刘瞻是桂阳县(汝城)人应该有一定的根据。又万历《湖广总志》“历代进士表”,刘瞻名下注云“桂阳人”,而孟琯名下则注作“郴州人”,万历《湖广总志》“献征志三”有刘瞻和孟琯之传,记刘瞻为“桂阳人”,记孟琯为“郴州人”,“桂阳”、“郴州”并列,可见作为官修万历《湖广总志》编撰者也断定刘瞻就是桂阳县(汝城)人。

再看清代几部省级通志中的记载。

康熙《湖广通志》“选举志”:“刘瞻,桂阳人。”此志对进士的籍贯也是记载到县的,如记“李郃,宁远人,刺史,太和初擢第一”,记“陈瞻,湘乡人”,记“文元望,攸人”;对当时的桂阳县(今汝城县)和桂阳州(今桂阳县)也有很明白的区分,这两地的进士都明记为“桂阳”或“桂阳州”,如记“胡凤,桂阳人,主事,乙未科陈循榜”,记“罗以礼,桂阳州人,知府,乙未科陈循榜”。 胡、罗二人为同年进士,胡为桂阳县人,罗为桂阳州人,记载毫不含糊;如果不清楚具体县籍则会笼统记为某州人,如记“孟琯,郴州人”。可见康熙《湖广通志》“选举志”明确认为刘瞻是桂阳县(汝城)人而非郴县人。康熙《湖广通志》“人物志”对刘瞻的记载则有些含糊,只说他是“郴州人”,未明确说他是“桂阳人”。

雍正《湖广通志》“选举志”:“刘瞻,桂阳人,平章事。”此志对进士的籍贯也是记载到县的,如记“周魯儒,宁远人”,记“拔野古,耒阳人,刺史”;却“桂阳”、“桂阳州”二者不分,凡这二地进士,笼统记为“桂阳人”。可以肯定的是,此志断定“刘瞻桂阳人”,说明雍正《湖广通志》“选举志”作者绝不认为刘瞻是郴州人,因为就在前文记孟琯,就说“孟琯,郴州人”,“桂阳”、“郴州”二者分得很清楚。所以,据此不能否定刘瞻是桂阳县(汝城)人。此志的“人物志”未收刘瞻,但在“职官志”和“乡贤志”中明确说刘瞻是“桂阳人”,而“乡贤志”中入传的其他郴属人士,也明确介绍了县籍,如曹靖“郴人”,杜唐卿“宜章人”,黄茂“桂东人”,可见雍正《湖广通志》“乡贤志”作者对刘瞻为桂阳人是确定无疑的。

嘉庆《湖南通志》“选举志”加上了刘景,记载说:“刘景,桂阳人,元和间及第……刘瞻,桂阳人,景子,咸通初及第,尚书同平章事。”此志对进士的籍贯亦记载到县,如记“陈光问,茶陵人”,记“邓进忠,湘阴人”;对“桂阳”、“桂阳州”二者也分得很清,甚至还区分了桂阳州的前身“桂阳军”,如记“黄植,桂阳军人,元丰二年己未时彦榜”,记“宋仁桂,桂阳人,洪武十八年乙丑丁显榜”,记“李思聪,桂阳州人,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张信榜”。此志“人物志”收了刘景,介绍说:“刘景,字司光,桂阳人。”而就在上文介绍孟琯,则说他是“郴州人”(该志“选举志”也明确记载孟琯是“郴州人”)。可见嘉庆《湖南通志》的编撰者明确认为刘景、刘瞻是桂阳县(汝城)人。

光绪《湖南通志》“选举志”:“刘景,桂阳人,元和间及第……刘瞻,桂阳人,景子,咸通初及第。”此志对进士的籍贯也记载到县,如记“周崇昌,延唐人”,记“陈谏,蓝山人”;对“桂阳”、“桂阳州”二者也分得很清,也区分了桂阳州的前身“桂阳军”,如记“黄照邻,桂阳军人,大中祥符八年乙卯蔡齐榜”,记“李思聪,桂阳州人,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张信榜”。此志“人物志”也收了刘景,介绍说:“刘景,字司光,桂阳人。”而就在上文介绍孟琯,则说他是“郴州人”(该志“选举志”也明确记载孟琯是“郴州人”)。 可见光绪《湖南通志》的编撰者也明确认为刘瞻是桂阳县(汝城)人。

乾隆《桂阳县志》“选举志”未收刘瞻,但该志“人物志”则列有刘瞻专传,可见乾隆《桂阳县志》的编撰者也是认为(虽不十分肯定)刘瞻是桂阳(汝城)人。

从上面这几部方志,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因为国家级和省级的方志明确排除了刘瞻是郴县人)的方志来看,刘瞻父子的故里在桂阳(汝城)比在郴县(郴州)的概率要大得多。由于历史上桂阳(汝城)地域由郴州管辖,桂阳(汝城)人是可以称为郴人或郴州人的,但郴人或郴州人决不可能称为桂阳(汝城)人。正如今日长沙市属下各县之人都可称为长沙人,但长沙市内之人却绝不可称为宁乡人或浏阳人。基于此,刘瞻虽有极大可能就是汝城人,但在古代文献中有时被称为郴人或郴州人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猜你喜欢
桂阳桂阳县汝城
精准施策桂阳县松材线虫病防控见成效
铸造汝城精神
睚 村
组织开展“感恩送贺卡”活动 桂阳小学关工委
传颂经典 与诗同行
深度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汝城案例与对策研究
鱼生于水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桂阳蔡伦
家乡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