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悦
(中共汝城县委员会,湖南 汝城 424100)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稳定,经济繁荣,人才辈出的一个王朝。作为偏僻小县的汝城也人才鼎盛,对明朝的事业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汝城明代的举人和进士,提出并初略探讨明代汝城人才群。
明代汝城共中举人54名,其中又中进士者15名。按明朝始于1368年,止于1644年共276年时间计算,平均每5.1年中举人1名,每18年中进士1名。如果从1384年第一个举人宋仁贵至1621年最后中举的严师237年时间计算,平均每4.4年中举人1名,每16年中进士1名。
先看举人,明代汝城所属的湖广行省,辖15府学、16州学、110县学。按照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的廪生数规定,全省共有廪生3280名。每三年一次科举乡试,前期录取举人60名,后期增至83名,平均不足72名,每届平均是约46个廪生名额取1名举人,每县平均要7年才有1个中举名额,汝城平均只有34名举人名额,而汝城平均每4.4年中举一人,举人数远高于全省平均数。
再看进士,明朝共有140府、193州、1138县,统计录取进士24566名。因为府、州为较县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大部分府、州下辖有县——直隶州等除外,故府、州与县同时计算进士,便有部分重复计算的可能,因此实际录取的进士数可能要少些。如果将府、州、县按同等水平计算,平均每个府、州、县录取进士 16.7名,如果将府、州按二倍于县取进士计算,平均每县录取进士 13.6名。明朝人口在7千至8千万左右,而作为偏远山区的汝城只有数千户,人口1.5万左右,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二,可见汝城能取进士者15名应该是在全国中上水平。
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在位31年,举人1人并中进士;成祖朱棣永乐年在位22年,举人5人;宣宗朱瞻基宣德年在位10年,举人3人;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年在位22年,举人5人又中进士4人;代宗朱祁钰景泰年在位8年,举人3人又中进士1人;宪宗朱见深成化年在位23年,举人7人又中进士2人;孝宗朱佑樘弘冶年在位18年,举人4人又中进士3人;武宗朱厚照正德年在位16年,举人6人又中进士3人;世宗朱厚熜嘉靖年在位45年,举人15人又中进士1人;神宗朱翊钧万历年在位48年,举人2人;熹宗朱由校天启年在位7年,举人2人;另仁宗朱高炽洪熙年在位1年、光宗朱常洛泰昌年在位1年无科考;惠宗朱允文建文年在位4年、穆宗朱载垕隆庆年在位6年、思宗朱由检崇祯年在位17年三朝期间汝城无举人及进士。
正统、天顺、成化、正德、嘉靖几朝较为突出。
汝城15位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尚书的2人,布政使3人,布政、布政司参议2人,郎中2人,御史、按察使6人;其余的举人官至通判5人,知府、知州、同知5人,县令、知县13人,国子监助教1人,教谕、训导3人,推官2人。主要在京城及福建、云南、陕西、广东、广西、山东、山西、四川、江西等地任地方官吏,均政绩显赫,留下有很好的声名。
明代汝城还有副举3人、拔贡10人、岁贡211人,其中有史记载的127人,官至吏部主事1人,知州、同知、知事各3人,御史2人,州判6人,府判1人,通判11人,知县16人,县丞、主薄10人,教谕17人,训导39人,教授11人,学正4人,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明代汝城人才之盛。
明代汝城54名举人及进士中,2人同时中举人的有14次,3人同时中举人的有2次,2人同时中进士的有2次,举人及进士中有祖孙关系1对,父子关系9对,族兄弟以上关系10对,叔侄关系11对。人才群落崛起明显,结构清晰,形成较为突出的有4个人才群。
明朝立国之初,需要大批管理国家的人才,举人进士不足,只有从基层选拔,汝城出现了一批由县学生员和岁贡出身的中初级官员。如云南都司断事曹荣启,山西道御史的孙逢吉,浙江道御史欧阳正禧,吏部主事欧阳必永,建昌府府判朱愈昂,山西都司断事何文恕,永川知县邓禧应,平乐府教授邓立仁,高州府通判朱思恭,汀州、莱州府通判朱曜,成都府通判何试惠,大理寺历正朱愈胜及知县邓思谦、朱友宪等。洪武、永乐两朝,生员、岁贡出身的中初级官员达20多位,永乐年间,何怀辉以吏员身份选拔擢升为通政司右参议。
洪武十七年,宋仁贵中举人,次年会试中试,取为贡士,因贡士参加殿试,将全额取为进士,因此宋仁贵虽然因故未参加殿试,但古志中仍列入进士,官授行人,两试江广,这是汝城明代第一个科举人才。此后,汝城科举人才崭露头角。
自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四年(1429),24年间汝城出举人8人, 这是明代汝城第一个人才群。永乐二十一年宋思宦及何浩、宣德四年胡廷芳及李都均同时中举,何浩之子何珪于其父30年后也中举人,交趾车来县令何试保,其《交趾任谕子书》一文传世,对明代初期汝城培育民风、学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统——成化人才群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始于正统六年(1441)朱海中举,直到成化十九年(1483)朱守蒙及李安中举,42年间,中15位举人,其中又中进士者8人。正统年间朱海与朱英同宗兄弟俱中进士,景泰四年朱试昌及何圭、成化十六年朱正谊及曹琚、成化十九年朱守蒙及李安俱双双中举。
明代中期的这群汝城人,可以说是一批国家精英,也是汝城近二千年历史的人文代表。
朱海与朱英同宗兄弟俱中进士,一时名噪京师,被誉为“双凤”。朱海担任过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司佥事。朱英担任过监察御史、广东布政司参议、参政、福建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总督兼理巡抚、右都御史,成化二十年入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少保,卒赠太子太保,位极人臣,明史有传,有《认真子集》等专著传世,尤其《勉男守孚书》对后世学子致力文科进取有重要指导作用。
欧阳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是继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之后的最高学位,担任过兵部主事、员外郎、泉州知府,泉州人立生祠纪念他。
曾鉴担任过刑部主事、通政司右通政、太仆寺卿、工部右侍郎、左侍郎、尚书,卒赠太子太保。
随后,朱英子朱守孚、朱守蒙先后中进士及举人,朱守孚担任过刑部主事、刑部郎中,朱守蒙仕镇江府通判。朱海子朱守恕中进士,担任过武涉、修武知县、南京道监察御史、云南按察司佥事。朱氏家族一门四进土一举人,自古传为佳话。
郭秉昭中进士担任过户部主事、徐州知州、江西学政、江西按察司佥事。
一个数千户的边陲小县,42年竟15位举人又有8位中进士,两个位重直至宰相,赠太子太保,一位翰林院庶吉士,两位按察司佥事,一位刑部郎中,诸多重臣,世所罕见。
弘治——正德人才群始于弘治二年(1489)范渊中举并于弘治九年与曹琚同中进士,直至正德十四年(1520)祝泳中举,31年间出举人10人,其中又中进士者5人。
主要有: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广州、梧州知府曹琚;云南布政司副使范渊;云南按察司副使邓文壁;福建学政、四川右布政使范永銮;光州、宏州知州邓皋;御史、福建布政使范辂;四川夔州府通判何广;郎中欧阳绍说;陕西布政司参议祝泳等。
弘治——正德人才群虽没正统——成化人才群显赫,但群起现象更为明显,且文气更重。曹琚、范渊二人同中进士;范永銮及邓皋,范辂及何广二人,欧阳绍说、朱瓛及曾宥之三人同中举人;同时,曹琚、李安、范渊三位是少年同学,范氏家族中,范渊、范辂、范永銮连续三代进士,可谓代表范氏一代文风,也是汝城范氏族谱的创修者。
嘉靖在位的45年,汝城又出现了一个举人群,共出15位举人,但只有2位再中进士,一位是正德十四年中举、 嘉靖八年中进士的陕西布政司参议祝泳,另一位是嘉靖三十四年中举、嘉靖三十八年中进士的陕西左布政使朱炳如,两人均在陕西供职,渊源可朔。举人代表人物有江西九江府推官范永宇、临江府通判范永官,广东惠州府通判何志实,南京江宁县知县何价,徐州知州祝完,国子监助教何都,广东香山县知县朱伦,陕西布政彭定守。
嘉靖元年(1522)曹直及范辂次子范永宇双双中举,嘉靖元年、四年、七年,范永宇、范永銮之弟范永锡、范辂长子即范永宇长兄范永官相续中举,此范氏三子再掀范氏文风。嘉靖七年,范永官还同时与朱希贤及曾瀚中举,其中朱希贤是进士朱炳如父亲,曾瀚是进士曾鉴侄子。嘉靖十九年何志实及何价,嘉靖二十二年祝完及何正儒,嘉靖二十八年何都及朱以乘,嘉靖三十四年朱炳如及彭定守均双双中举,朱希贤朱炳如父子分别是举人及进士,相差27年。
嘉靖年后,汝城人才开始凋零。万历四年(1576) 祝完之子祝来庆中举人,任河南孟津教谕、知县,随后,直到36年后的万历四十年,才有举人朱成文。泰昌、天启、崇祯三朝,汝城人才再无大的建树。不过这一时期,汝城还出了些杰出的副举、岁贡。嘉靖岁贡朱永鹍任安庆府同知;隆庆岁贡何景文任宾州府通判;万历岁贡何应鳌任浔州府通判、何皋任平越府通判、何琏任州判、曹论、何孟潜、朱孔默、朱孔潜任知县。
北宋期间,理学鼻祖周敦颐莅汝治县,其博学力行,光风霁月,兴修水利,创办县学,蕴创《太极图说》,传授理学,开凿爱莲池,吟弄垂钓,对汝城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宋宁宗嘉定十三(1220)年,赐谥周敦颐“元公”,同年,汝城县令周思诚于县署大成殿右庑西南始建濂溪祠,以祀周敦颐。宋理宗宝佑元(1253)年,又建祠于学宫前,颜曰“希濂堂”,以祀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张栻、朱熹,名曰“六君子祠”。明嘉靖年间,正式定名濂溪书院。从南宋的濂溪祠一脉相承延续保护发展为现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濂溪书院,曾四易其址,十度修葺,近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可见濂溪在汝城之深远影响,濂溪遗韵之历久弥光,以及汝城人对濂溪书院进而是对周敦颐之代代瞻仰。宋朝县令周思诚有“濂溪祠记”,明刑部侍郎刘节有“重修濂溪阁记”,翰林院编修、状元罗洪先有“濂溪书院记”,清高佑已有“重修濂溪书院记”,邹杰有“重修濂溪祠记”,范毓珠有“濂溪书院记”等遗世
汝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置县,但宋以前人文沉寂,仅有记载的一位进士是唐朝宰相宋申赐。周敦颐莅汝治县,汝城的官风、民风、文风为之一振。
官风方面,由于有濂溪理学的核心引导,濂溪书院的延绵教益,“爱莲守拙、正道直行”的院训,清正廉洁、不沾不染之思想始终影响汝城士子。宋明时代,汝城先后出35位进士,其中大都是理学名臣,并有十多位颇有声名的监察御史,朱海、朱英、范辂等都是御史出身,青史留名。历届县令上任,都会去拜谒濂溪先生之灵位,以宏扬和继承濂溪思想。宋朝的周思诚,清朝的鹿宾、徐兆先、盛民誉等县令在濂溪书院史上都有过浓重的痕迹。
民风方面,汝城人以周敦颐过化之地为荣,诚实守信、拙朴无华,奉行以“汝”为中心的价值取何,明理崇德,玉汝于成,吃亏是福,和气大度,热衷于教育后人,代代涌现舍家兴学的世家大族和开明绅士。明宣德年间,汝城范袁二姓族人将计划兴建祠堂的建材全部捐献修建县学。自洪武年间开始,先后有彭氏、孙氏、周氏、宗氏等家族为县学义让地基,有20余家文课会为修建县学考棚捐款。还有修建文塔、培植文运,设立学田制度、文课会制度、功名奖励制度,修县志以资政育人等。如城南之津江村,宋宝佑年间始办私塾,后扩大办朱氏族塾,明洪武年间,家族置学田建学馆,扩大办成“问津书屋”,并延请名儒教授弟子,光绪年间,改“问津书屋”为储能高等小学堂,解放后办为城郊中学,曾是全县最大规模的初中。朱氏家族助学兴教的很多义举,影响深远。至今朱氏祠堂中仍保留有二块不同凡响的匾额,一是民国时期曾任湖南省督军的赵恒惕书赠的“敬学劝教”匾,二是解放前夕蒋中正书赠的“热心教育”匾。
文风方面,较早形成了县学、乡学、私塾一齐上的办学格局。县学除濂溪书院,还有云头书院等,现存的还有始建于乾隆14年的朝阳书院。较早的乡学有环绿书院、相公书院、白石书院等,相公书院可追索到唐朝宰相宋申锡结庐读书的相公岩,环绿书院始于宋朝。私塾有元末外沙村隐仕朱希尹创办“竹园书屋”延名师教子弟,让后代读书继世,明太子太保朱英即发蒙于此。明代三拱门范家有“思诚堂”为读书地,后明进士杨升庵题名“紫徽堂”。到清中期,汝城私塾达百余处。从汝城明代进士及举人姓氏分布情况看,朱姓16人,何姓8人,范姓6人,李邓曹祝四姓各3人,宋胡曾三姓各2人,黄郭彭严四姓各1人,体现了汝城朱、何、范三大姓氏人口众多但多姓氏居住普遍重视教育的特点。
永乐年间举人何试保,可说是永乐——宣德人才群的代表,其在交趾车来任县令时,曾寄信给儿子鼓励读书致仕,后人将其整理为《交趾任谕子书》。
正统年进士朱海、朱英,可说是正统——成化人才群代表,为家乡主修了《朱氏族谱》;朱英中举时的考卷《见贤思齐焉》被收入《励学斋选本》,作为范文供天下学子观摩。朱英曾写信给儿朱守孚、侄朱守恕,不仅言传读书心德,教作诗作文,更鼓励后辈,持之以恒,立德立身,后人将其整理为《勉男守孚书》。
曾鉴虽是在京城中的进士,但为县留下《修城池记》。
很多仕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为家乡培植文运,先后修过文庙、六君子祠、桂枝岭文塔、平政桥文塔、予乐亭,请解缙留下了《寿江水记》,李东阳留下了《龟鹤轩记》《桂枝岭塔记》,罗洪先留下了《濂溪书院记》等。
弘治——正德人才群中,曹琚晚年回乡主修县志;“铁面御史”范辂不惧安危参劾南京王朱辰濠,曾任明兵部尚书的毛伯温为纪念范辂而兴建的绣衣坊,全国有名;范渊与明朝前七子相唱和,与王阳明等人交往至深,有《君山诗稿》及《民训》等行世。福建学政、四川右布政使范永銮在外居官时节,自购《春秋传》《左传》《两汉书》《朱子大全》等20余种书籍送给县学,供应试士子阅读,年迈辞官回乡,热衷家乡教育。
据汝城县志统计,至民国三十二(1943)年,汝城濂溪、朝阳、云头、白石四大书院共有90人著书139本459卷,其中濂溪学子有64人著书100本329卷留世。
科举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明朝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明王朝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进士,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也正因为有明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才有明王朝人才的鼎盛,最后才有明王朝的鼎盛。
明代初期,百废俱兴,需要各种人才,科举进仕始于复兴状态。明代中期,经济繁荣,政局相对稳定,科举走上正规,有利于人才的正常发展。明代末年,内忧外患,人才凋零,最后王朝覆没。
明代汝城的人才群正是合这样的节拍而诞生的。既是明代科举制度完善的结果,也是明朝历史的缩影和折射。
有趣的是明代汝城的人才出得多的几个时段,皇上却都不怎么样!
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二朝在位22年,汝城出举人5人,其中又中进士4人。英宗当皇帝不算光彩,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但英宗是一个好人,能任用贤臣,特别是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宪宗朱见深成化年在位23年,汝城举人7人,又中进士2人。朱见深是明英宗长子,命运几度起伏,正统十四年父皇被俘,皇太后命立他为皇太子,并立英宗弟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三年,代宗废其皇太子改封沂王。天顺元年,英宗复位,重新立为皇太子。朱见深是位糊涂皇帝和痴情皇帝,陪伴他的养母和宦官是他最依赖的人,一生迷恋比他年长18岁的万贵妃,任用宦官,热衷于书画。政坛上,成化皇帝默默无闻,无所作为,但却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意间“缔造”了一个充满活力、极富特色的时代。
武宗朱厚照正德年在位16年,汝城举人6人,又中进士3人。朱厚照在历史上很有争议。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虽然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不过也只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没有谁说他是一位好皇帝。
世宗朱厚熜嘉靖年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汝城出举人15人,又中进士1人。嘉靖帝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但不久因发生礼仪之争,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他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但同时日渐腐朽,滥用民力大事营建,移居西苑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在用人上,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杀害贬黜功臣直臣,尊道教、敬鬼神,迷信丹药方术,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假方士们炼制的丹药。嘉靖二十一年,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宫女们忍无可忍,差点将嘉靖勒死。
这些都是明史中有趣的一些方面,但也说明一个问题,人才的兴旺与否,决定于一个朝代的制度,而不是决定于皇帝是否贤明。
明代汝城人才群是汝城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元素,其价值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明代汝城的一批人才,在明代特别是明代中期的历史中,影响深远。朱海正直清廉,激浊扬清,是有“豸史”之称的监察御史。朱英,四朝元老,历左都御史、太子太保等官职,是著名理学家,特别是在景泰三年,敢于直谏阻止代宗废皇太子朱见深,可见其远见卓识。曾鉴,仕三部,累官工部尚书,与大学士李东阳等人同年,是明代中期的顶梁柱。至今,故宫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明朝礼部右侍郎谢铎所绘的“甲申十同年图”,所绘的是明甲申一科(1464年)进士出身,到弘治十六年(1503)绘制此图时,达“一大学士、一都御史、四尚书、四侍郎” 的十位同学,其中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工部尚书曾鉴、刑部尚书闵一、兵部尚书刘大夏等位列画中,可见证当时曾鉴等人的辉煌。“铁面御史”范辂不惧安危参劾南京王朱辰濠,降职降级不为所动,不愧为御史中的皎皎者。范渊,担任过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因不依附宦官刘瑾,贬四川威州知州,后任云南按察司佥事、学政、按察司副使。祝咏历官太平知府、两淮盐运同知、赣州知府、四川按察司副使。欧绍说历官户部郎中、知府,为官清正爱民,民为立生祠。他们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忠实捍卫者,勤政廉洁,忠于朝廷,刚正不阿,留下不朽声名。
明代汝城的学子,虽出于偏僻之地,不少还家境贫寒,但勤学苦读,终有所成,进入仕宦,不忘民本,为官清政,善始善终,不忘对家乡的报答,无愧濂溪过化之地声誉,大都颇有清声留名,对后代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明代汝城人才群留下了很多诗文及著作,轶闻趣事,有的在档案馆、图书馆残存,有的刊印成册,更多的是散落在民间,极有挖掘价值。主要有朱英《认真子集》诗文三卷、《澹庵纪年》、《诚庵奏稿》,以及后人为其整理的《朱诚庵荣哀录》,朱守孚《竹园诗文集》,范渊《民训》,曹琚《桂阳县志》、《诗说》,邓皋《金潭诗文集》,范永銮《大学衍义》、《燕射古礼全书》、《明儒警语》一卷、《天心仁爱录》、《明律例》三十卷,欧阳绍说《屏冈述史录》等。
与朱英有关联的人文景观有太保第、白石岩、白石书院、竹园书屋等;与朱海有关联的人文景观有豸史第等;与曾鉴有关联的人文景观有曾氏家庙等;与范渊、范辂、范永銮有关联的人文景观有绣衣坊、中丞公祠、义井、山峰伯侄桥等。而且明十五位进士中有十一位归葬于汝城,朱英葬马桥乡外沙村谢坡,朱诲葬卢阳镇津江村凤凰山,欧阳复葬马桥乡外沙村朱砂,朱守孚马桥乡外沙村陈家,朱守恕葬马桥乡外沙村朱砂,郭秉昭葬田庄乡开山勘下,曹琚葬附郭余家坳享堂,范渊葬附城高桥岭,范辂葬浙溪头,范永銮葬附郭璜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