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洁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44)
中国的翻译批评发展历史悠久,古即有之。早在三国时期,支谦便在《法句经序》中对翻译原则进行讨论;后历代佛经翻译家对翻译方法、技巧和性质等,均有过论述。进入近代以来,辜鸿铭、严复和林纾等人都有译论传世,后王国维、鲁迅和郭沫若等人皆写过译评。尤其是鲁迅先生在《为翻译辩护》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翻译批评的重要性。但这些评述和讨论多为经验总结和有感而发,缺乏系统体系和理论框架。
王恩冕(1993:7)在《论我国的翻译批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将当代翻译批评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1965年,本时期出现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推动了翻译批评的发展;随后出现了一批有关翻译批评的文章,其中以卞之琳等人的论诗歌翻译和傅雷的论文学翻译为代表。文革结束后的十年为第二个时期,以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林纾的翻译》和《中国翻译》的创刊为发展的标志。89年到98年是第三个时期,王恩冕对此段时期的评价是“忽冷忽热,缺乏规模”。这种以具体的年份和某具体刊物的创刊作为划分标准的分期方法似乎主观性过强,因而文军和刘萍(2006:38)在王恩冕的基础上,将当代翻译批评划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初期的翻译评论高潮、50年代后期到78年的相对停滞期、78年至90年的恢复期和90年至今的多元发展高潮期。此种分法相较合理,但仍有待考证。此外,定义当今为“多元发展高潮期”,“多元”尚可用辜正坤于1989年提出的“多元互补论”来理解,“高潮”未免言之过早。90年以后,关于翻译批评的文章虽在期刊发表的数量上明显增多,角度也趋于多样,但多数文章仍以探讨总结和主观评论为主,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因此笔者认为称作“多元发展新时期”更为妥当。
翻译批评分为不同的层次。杨晓荣(1993:7)将翻译批评分为“表层批评”和“深层批评”两个层次。表层批评主要指有关语言技巧性的批评;深层批评包括语言技巧的理论意义、总结翻译规律、深化理论意义三个方面。邵成军(2003:60)在此基础上将翻译进一步分为三个类型:微观批评,宏观批评与元批评。微观批评是对具体的译文、译事、译者进行分析评价;宏观批评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元批评是对翻译批评理论的批评。两种划分方法命名不同,但实则都体现了翻译批评的两方面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翻译批评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其对翻译活动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翻译批评作为翻译活动的后台反馈机制,是翻译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推动翻译教学,总结翻译理念,促进翻译审美的发展。翻译批评的理论意义在于,能够通过批评实践“丰富、完善乃至修正理论”(温秀颖2003:7)。
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条重要的纽带”(Peter Newmark 1988:184),翻译批评不仅在翻译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翻译批评可以通过对比研究同时期的不同译作和不同时期的相同译作折射出的不同理解角度,剖视不同国家民族在各自价值观体系下思想相观念的差异和不同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特点。
翻译批评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在我国有千年发展历史,然而却未形成完整的翻译批评理论系统,令人堪忧。杨晓荣在《对翻译评论的评论》认为“翻译批评的理论基础就是翻译理论”(1993:21),此种提法略显片面。笔者认为,翻译作为一个多元学科,不应只局限于翻译理论,而应打开视野,从多角度建立批评理论模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种个角度建立翻译批评理论模型。
1.哲学翻译批评模型。哈贝马斯将世界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三种不同类型的世界,“三个世界整个地构成了一个在交往中共同从属的关系体系”(哈贝马斯 2004:81)。翻译同样可以看成是一个三个世界的交往行为。原文和译文所需承载的信息为客观世界,信息转换为文字符号以译文的形式出现为社会世界,译者的主观选择和翻译的不同侧重可以看作为主观世界。通过对三者交往行为的分析和阐释,有助于从深层剖析译者和译作。现阶段有很多学者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翻译观,但以哲学理论为理论模型进行翻译批评尚为数不多。
2.语言学翻译批评模型。语言学作为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学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如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关联理论和转换生成理论等,都可以作为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弥补目前翻译批评发展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不足。现已有学者提出将系统功能引入翻译研究范式,但鲜有具体理论为模型进行翻译批评的实践。
3.心理学翻译批评模型。翻译活动的涉及到多方的心理过程,即作者、译者、原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一个优秀译作的重要评介标准,就是译文能否有效的传递原作信息,使其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和原语读者同等的效果。因此,批评者可以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分析讨论原作作者的心理意图,原语读者的心理接受效果,译者的心理选择过程和译入语读者的心理接受效果入手,进行翻译批评。现已有学者从格式塔理论角度探讨译者选择翻译材料的心理过程,但受专业背景和认识程度的限制,心理学翻译批评模型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翻译批评作为一项文化实践活动虽然历时久远,然而作为一门学科,还处在实践、探索和完善阶段”(林化平2006:100)。 为了使翻译批评“超越主观性,单向性或武断的判断”(House1998:200)的方向发展,其发展应有系统的理论模型支撑。笔者认为一个完备的翻译批评应如一个鲜活的人体:理论模型是骨骼框架,定量分析赋予其肌肉力量,定性评论补充其发肤模样。未来的翻译批评应朝着更加客观、系统和理论的方向发展。
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与翻译息息相关而又相对完备的学科,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理论模型的支撑。但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主张为翻译批评建立理论模型,并非认为某理论模型可以适用于所有翻译批评。在翻译批评中,应分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万不可生搬硬套。
本文在评述翻译批评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其层次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当今翻译批评发展的理论系统性不足,提出建立翻译批评理论模型的设想,并大胆地从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建构语言学模型的假设。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和参考。
Peter Newmark(1988).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ouse,J(1998).Quality of Translation[A].In Mona Baker(eds.)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哈贝马斯,曹卫东译(2004).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化平(2006).翻译批评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
邵成军(2003).翻译批评管窥[J].外语与外语教学。
王恩冕(1999).论我国的翻译批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
文军,刘萍(2006).中国翻译批评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甘肃社会科学。
温秀颖(2003).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翻译批评[J].上海科技翻译。
杨晓荣(1993).对翻译评论的评论[J].中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