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姜老——纪念姜椿芳同志百岁诞辰

2012-04-01 15:28孙关龙
辞书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第一版百科全书体例

孙关龙

一转眼,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创建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一任总编辑姜椿芳逝世25年了。今年是他诞辰百年,他的优秀品质和动人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我今天补充说一下过去较少提及的姜老的一个非常可贵的品质——富有创造精神。

姜老对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创新是全方位的,下面我讲五个方面。

1969年1月至1975年4月,在北京市北郊秦城监狱的一间狭窄的小屋内,关押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儒雅老者,他就是我国著名学者、革命家、翻译家姜椿芳。姜老在此关押六年多,受尽折磨,由黑发变成白发,从正常血压变成高血压,由轻微的青光眼变为双目近乎失明……但他没有屈服,也没有消沉,时时以一个革命家和学者的良知、使命感,苦苦地思索着祖国未来的命运,思考着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延续整整十年、颠倒黑白的“文化大革命”。他与一些有识之士殊途同归,得出了同一个结论:国家贫困落后,知识的贫乏,思想的愚昧,造成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悲剧,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于是,他在狱中“昂然做着未来的梦”,决心出狱后创编一部类似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的启蒙巨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杨哲,宋敏2007:241—242),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启迪人们的思想,加快中国现代化步伐。姜老的梦,承继了约一百五十年前中国近代第一代学者徐寿等在19世纪60年代就想翻译《泰西大类编》(即《大英百科全书》第8版),并在全国“各省设院讲习,使人明此各书”,强盛国家的梦想(孙关龙2006a:91—92);也传承了上世纪以来王云五、李石曾、胡愈之等知识精英热盼中国能有自己的现代百科全书的祈望和行动(孙关龙2006b:14—15)。这是一个何等奇异的“梦”,一个源于“监狱”中的伟大而稀罕的创见。然而,正是姜老这个不可思议、梦幻般的创见,加上1975年4月19日姜老出狱后不遗余力的宣传、推进,以及胡乔木和大批学者的支持,经邓小平及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批准,终于在1978年变成实际行动,并提升为国家行为,成就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这个中国20世纪最大的文化工程,造就了1978年以来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

1978年10月7日,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主任、副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胡乔木主任出席并主持会议,副主任于光远、陈翰伯、周扬、张友渔、裴丽生、姜椿芳等出席会议。会议中心内容是确定编辑方针。会上姜老介绍了8月份编辑部内部讨论编辑方针的情况,当时最大的焦点:是按学科分卷,立即动手编纂,编好一卷出版一卷,还是先用几年时间搞调查研究、编制总体框架方案后,再动手编纂,然后一次性出版。姜老明确指出,中国首次编纂现代大百科全书,缺乏经验,缺乏人才,应该采取比较容易、切实可行的方法,一个一个学科分类编纂,编好一卷,出版一卷,这样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也能及时抢救老专家头脑中的宝贵财富。如果等待调查研究、编制出总体框架方案再动手编纂,势必旷日持久,空耗专家学者的热情,而且许多老专家的身体状况也难等待(杨哲,宋敏2007:278—280)。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经过热烈争论,最终同意姜老的分类分卷编纂出版的方案,于1980年写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前言》,向世人颁布[1]。

姜老不但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勇于创新,在不堪忍受的狱中“昂然做起未来的梦”;他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善于创新,从实际出发,所制订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分类分卷编纂出版的方针,即是一个最好的实例。他的这个想法,不是在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会议上讨论时才有,也不是两个月前的编辑部讨论时才有,而是在当年一季度他代国家出版局党组、中国科学院党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起草的给党中央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求报告》中,已十分明确地提出: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初步设想是……先出分科性百科丛书,分科分类编写,编好一本即出一本”,以后“再出版综合性百科全书”[2]。

在国际上亦有分类分卷出版的综合性大百科全书,例如日本1972—1976年出版的《万有百科大事典》(注:日本的百科事典即为百科全书)。全书24卷,6万个条目,3600万字,除索引、地图等4卷外,20卷正文包括日本地理、日本历史各两卷,世界地理、世界历史、文学、美术、音乐和戏剧、哲学和宗教、政治和社会、经济和产业、生活各一卷,物理和数学、化学、宇宙和地球、植物、动物、医学、工程技术各一卷。它们是先出版统编的《大日本百科事典》后,再把条目重新编排分类分卷出版的。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没有先进行统编再分类分卷出版的条件,姜老当时实事求是地说:第一版“分类分卷编纂和出版”的方针,“不可避免地要带来许多缺点,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这种做法”(姜椿芳1990:26)。然而,笔者认为这个方针却是当时最具智慧、也最切合实际的做法,是从中国当时实际出发的又一个创新。因为:①经过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前的专家都老了,新的专家群还没有形成,不及时抢救老一辈学者的学术财富,不抓紧编纂工作,很可能编不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由于实施了姜老的这个方针,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在文化断层的边缘及时抢救了一批稍纵即逝的学术财富”(卢新宁1993)。②这个方针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编纂工作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最切合当时中国编纂现代百科全书缺乏经验、缺乏人才的实际情况,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很快走上正路,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既保证了第一版在15年内出齐,又保证了各卷较好的质量,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结束了没有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综合性百科全书的历史。1995年,笔者在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总体设计工作中深感统编总体设计之难,因此愈加认识到姜老的第一版“分类分卷编纂出版”决策之正确和价值。当时要不是采取这个正确决策,“决不可能在15年内铸造出这座中华文化的丰碑,也不可能这么快地锻铸出一支百科全书的编辑队伍,使现代百科之火在古老的中华土地上燃烧起来。要不是这个正确的决策,我们这个有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有5000年历史之久的文化之邦,可能至今还掉落在苏里南等国之后,被摒弃于世界百科全书行列之外”(孙关龙2006c)。③第一版各卷各学科都很全面、系统,因此不但具有查检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阅读功能,成为人们教学和自学的重要工具。故而它兼作了学科性百科全书,填补了当时我国一系列学科性辞书的空白领域。例如,198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是中国第一部天文学辞书,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是中国第一部考古学辞书。第一版分卷分学科出版,大大缓解了当时我国专业性辞书长期缺乏的状况。而且,分类分卷出版便于读者单卷购买,截至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共发行260万册,平均每卷3.6万册(梅益 1996:1),一定程度满足了当时读书界的迫切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1979年3月12日,姜老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在京编委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富有创见地指出:“我们设想我们百科全书的各个学科卷是这样的:开头先有一篇科学总论,或叫学科概观性文章,让读者对这门学科得到一个概貌的了解;然后是条目分类目录,使读者对于这一学科的内容和体系有更进一步的全面了解,同时也可以按这个体系查检想要得到的知识;再后才是全卷的主体,即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的条目;主体之后是一个重要的附录——学科大事记,它也是按时序检索历史事实的工具;最后是几种索引,包括条目汉字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和内容分析索引。”“为了查阅的方便,在中、长条目的释文内还要设置适当的小标题(即层次标题)。”“我们不赞成把马列主义挂在嘴上,不赞成抄几句马列主义词句和毛泽东同志语录,而是赞成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把各种观点全面介绍给读者,而不是定于一家之言。”以后又陆续讲:“我们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要打破一些陈规旧律”,指明活人要上书,“反面人物,在历史上有着重大作用的,也要设置条目”,等等。(孙关龙 2006a:132,136)

姜老非常重视百科全书体例,1979年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试点卷)编纂委员会成立后,便一再强调体例的重要性:“一部篇章浩繁的大书……编撰工作中的体例”,“尤为重要”;“百科全书的体例是指导全书选条、撰写、审稿和编辑加工以至成书编辑的一整套规范要求”;“各学科、各分卷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要殊途同归”,即“有一点不可变更,就是体例要统一,规范要统一,方针要统一”。不然,“编出来的书就不是一部合格的百科全书”(姜椿芳1990:72,80—90)。因此,他日夜思考和研究体例,上述1979年3月12日等的讲话表明了他对体例思考和研究之深度。同时,他专门组织人力制订《中国大百科全书》体例。据笔者统计,1979年8月起草出《中国大百科全书体例》(试行本),这是一个“有体无例”的本子,当时基本上还没有百科全书的编纂实践,但为了便于开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等卷编纂工作,制订了一系列规定。1980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出版,有了不少经验和体会,于是对试行本修改,于1981年春形成新的有体有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例》,俗称活页本。随着各卷的编纂工作深入,不断加以补充修改,于1982年6月修订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条例》(草稿),俗称白皮本。1983年9月,制订《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条例》(修订本),俗称为黄皮本。1984年,又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条例的补充规定》,俗称补充本。1985年3月出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条例汇编》,俗称汇编本。1986年3月,又制订《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书编辑体例》,俗称成书本。从1979年的试行本,到1981年的活页本、1982年的白皮本、1983年的黄皮本、1984年的补充本、1985年的汇编本、1986年的成书本,八年间至少七易其稿,除1980年外,基本上是一年一个修订本。这都是在姜老直接领导下制订的(阎明复同志也参加了领导工作),并均由他最后定稿。它是中国第一套现代百科全书体例,有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规范和质量,也对中国百科全书事业、辞书事业的发展和当时的拨乱反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从1979年的试行本开始即规定:“历史上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的人物,不论政治地位和政治观点如何,都应有适当的介绍。”根据这一规定:①活人要上书。中国是一个富有历史情感的国家,2000多年的史学传统、千余年的方志体例都规定“生不立传”。作为总结历史经验的史学著作,供人系统阅读的资料性书籍的志书,有这样的规定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这一原则被推广到了其他一系列领域,包括工具书在内。工具书是供人们解惑答疑用的,对在世的著名人物,人们同样需要查检,而且其检索率一般高于不在世的著名人物。工具书不能满足读者要求,便不是名副其实的工具书。因此姜老早在1979年初就决定,《中国大百科全书》按国际百科全书的惯例办,生要立传,活人要上书。198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在中国工具书界率先突破“生不立传”的框框,收有中外在世天文学家30人,其中中国在世天文学家5人[3]。②否决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观。按过去狭隘的政治观,历史上有所谓“污点”的科学家成就再大都是不能上书的,更不能立传。《中国大百科全书体例》的上述规定坚决地摒弃了这个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左”的思潮仍然十分流行的年代,姜老做出这样的规定,不但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更需要足够大的政治勇气,他是为了中国的百科全书事业,横下了一个不怕再次坐牢的决心。编纂天文学卷时,有一位名为“张云”的著名中国天文学家,按其学术成就应该立传,然而他是国民党员,做过国民党的高官,解放前夕又去了台湾(后在香港过世)。“文化大革命”中,大陆不少天文学者因与他的关系受牵连和审查,因此天文学卷的专家一提起他就心有余悸,在相关条目中不提他的成就和贡献,更不愿表态同意为他立传。姜老果断地决定为他立传[4],并说:业务上你们专家把关,政治上由我负责。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敢于实事求是的声誉流传于学术界。

加上体例中有条目释文“应作客观介绍,兼容并蓄,不贴政治标签,不缀空泛的、一般化的政治性导语和结语”等一系列规定,它在中国倡导“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不搞大批判,不用“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等大批判语词,不搞大表扬,不用“伟大”、“英明”等颂扬性词汇,避免宣传性语言……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体例“在中国倡导和建立了一整套实事求是的学术规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学术界拨乱反正起了重大影响,并将长时期地影响下去”(孙关龙2006c:57)。

1981年5月,世纪老人、语言学家周有光发表《“知识爆炸”和“大海捞针”》一文。文中指出:“《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的索引给我国的索引技术,开辟了新的境界。”“《天文学》从头到尾都是索引……有如下6种索引”:①条目分类目录,是分类索引;②条目汉字笔画索引;③条目外文索引;④内容分析索引,即主题索引;⑤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⑥正文按条目的读音(汉语拼音字母)排列,使全书成为一个音序索引。周老接着说,“有了以上各种索引,查检起来就‘路路通’了”;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的旧书大都没有索引,索引的重要性一向没有得到充分注意,这是传播知识的一大障碍。”“《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出版是我国出版事业的创举,其中的‘路路通’索引方法是我国索引技术的创举。”(周有光1981)

据笔者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检索系统除周老文中说的六种外,还有几种辅助性检索系统:①大事年表,为时序检索系统;②层次标题,为释文中内容的检索工具;③参见系统,是书内相关知识的检索工具;④条目末列的参考书目或推荐书目,是书目检索工具;⑤彩图插页目录,是图照检索工具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这套“路路通”索引方法的创造,是姜老亲自设计并最终审定的。例如,正文采用音序排列是姜老“煞费了一番苦心……结论是:音序法的优点大大多于部首法。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决定采用音序法”(周有光,张允和2008)。正文前要有分类目录;正文后要有大事年表,有条目汉字笔画索引、内容分析索引,有条目外文索引、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内容分析索引数量为“条目数的4~5倍”;重要条目释文内要有层次标题、条目末要附推荐书目,乃至编辑人员要上书等,都是姜老首先想到,并提出来的(姚以恩等2008:231,302)。创造这一“路路通”索引系统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最终审定者也是姜老。姜老十分重视文献检索工作,还写有一篇专文《文献检索的一把钥匙》。(姜椿芳1981)

1993年9月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专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编纂出版发表长篇通讯,并加了编者按语。编者按语指出:“经过学术界、出版界15年坚韧不拔的努力,74卷本、1.2亿字的巨型知识总汇——《中国大百科全书》面世,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也展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的精神风貌,被人们誉为‘大百科精神’。”“‘大百科精神’,是一种执著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主动开拓的创业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一种无私的精神。”

姜老既是“大百科精神”的首倡者,又是“大百科精神”最早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者。1975年4月19日,姜老出狱的第一天,面对来探望和慰问的老朋友、单位领导,一不谈过去多年的委屈,二不问回来的职务和工资待遇,三不说自己身体的各种疾病,关心的第一件事也是唯一的一件事,是问原单位中央编译局是否有力量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后直到去世的12年间的4625天中,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日夜奔走、操心,《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了他的生命:他不顾年老衰弱的病躯,去启动、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各卷的会议,还时而远赴上海分社、皖南印刷厂等地;他不顾近乎失明的双眼,坚持用放大镜审阅文件和各卷的重点条目,双目失明后还以耳听的方式审阅一些最为重要的稿件。他来到单位,只要有空就下到各编辑部去看望编辑,询问工作情况、有否困难、有哪些问题需要他解决,他允诺解决的问题,从不食言,也从不拖延。编辑部有事要向他请示,去办公室或去他家中、上班时间或下班时间,他都热情接待,并及时地处理。他为了抓好《天文学》卷的试点工作,“既做组织工作,又直接参加制定框架、分支审稿、条目加工、成书编辑每一过程,为编辑人员解决疑难问题”。“定稿发排后,他已年近古稀,但仍不顾体弱多病,忍受来回20多个小时长途汽车颠簸,从上海到皖南山区的海峰印刷厂。”(黄鸿森,张曼真2008:239)

当代学界泰斗季羡林生前专门著文说:“姜老是百科迷”,他“那种执著坚韧的精神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其他的人。我们仿佛看到他那颗为大百科拼博的赤诚的心”。“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应“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自己良心的事情”,实现“生命的价值”。“我认为,姜椿芳同志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季羡林1988)

姜老勇于创新,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编辑方针、体例及至检索系统等,都勇于打破“陈规旧律”,注重从实际出发。姜老又善于创新,善于做调查研究,善于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断,创造性地提出分类分卷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方针,创造性地主持制订中国的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例》,创造性地主持编制出中国第一套“路路通”的索引方法,创造性地塑造了“大百科精神”。他的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全面地开创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他不愧为“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之父”。

附 注

[1]《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前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2]《国务院转发国家出版局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国发[1978]239号文件,1978.

[3]《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第 2、5、10、19、25、28、35、36、46、167、184、194、203、204、209、214、247、283、317、319、325、334、374、426、428、431、490、513、550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4] 同[3],第550页.

1.黄鸿森,张曼真.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人.∥姜椿芳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季羡林.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人民日报,1988—02—03.

3.姜椿芳.文献检索的一把钥匙.百科知识,1981(12).

4.姜椿芳.从类书到百科全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

5.卢新宁.铸就中华文化的丰碑——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出版.人民日报,1993—09—06.

6.梅益.梅益论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孙关龙.再谈“百科全书”一词何时在中国出现.∥孙关龙百科全书论集·百科全书综论(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a.

8.孙关龙.百科全书历史.∥孙关龙百科全书论集·百科全书综论(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b.

9.孙关龙.立足一版,跳出一版——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总体设计及其有关工作的若干初步探讨之二.∥孙关龙百科全书论集·论综合性百科全书(第1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c.

10.杨哲,宋敏.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传·序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11.姚以恩,姜妮娜,姜杭生编.姜椿芳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12.周有光.“知识爆炸”和“大海捞针”.百科知识,1981(5).

13.周有光,张允和.厚今而不薄古的革命家.∥姜椿芳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第一版百科全书体例
注释体例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把头版让给老百姓——浅析《义乌商报》第一版改革实践
百科全书
特殊的“百科全书”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有关修订情况的解读
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