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云
(江汉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56)
学术论文论点创新发生机制与创新方式
陈青云
(江汉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56)
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感受、理解、解释的过程。写作者在提炼论点时,必须根据论点形成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提炼论点。论点创新的方法包括细化、分化、质疑、深化。学术论文论点的表述实际上是认识、思维由内在到外化的过程,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才能实现,选择恰当的概念和明确论点存在的条件对论点的表述很重要。
学术论文;论点创新;发生机制
学术论文的论点是写作者在一定的学术范围(这个范围表现为选题)内运用自己的学术积累,对聚集的材料进行思考鉴别所得到的学术见解。依据心理学关于认识发生的理论,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写作者而言,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是由模糊、朦胧逐渐向清晰、明确发展的,其过程表现为如下模式:感受→理解→解释。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感受不同于心理学中的感觉,表现为:感受对客体的反映是主动的而感觉可以是被动的;感受对客体的反映程度高于感觉,接近于知觉,既不像感觉那样单一,也不像知觉那样完整。在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过程中,感受表现为对问题的关注、发现和提出,最终结果是论文选题的确立,它至始至终都是写作主体有意识的精神活动。
选题是学术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始。选题一旦确定,其中就包含有形成论点的元素,而这些元素正是引起论文写作者强烈感受的因素。感受的形成有三种形式。第一,迁移。受其他理论、模型、方法等的启发,写作者欲将其用于解释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第二,质疑,表现为对已有观点的不认同或不完全认同。一位作者在读书札记中这样写道:
今日翻阅《预审学术论文集》和《侦查心理研究》时,发现没有一篇关于侦查讯问的文章。个别文章中偶尔提及侦查讯问的概念,但都与侦查中的询问和采取强制措施后的讯问相混淆。我觉得侦查讯问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概念,它与询问和审讯有着明显的区别。[1]
这段文字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描述了立论的感受过程。作者提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显然不是论点,但却极有可能发展成论点。这就是论点形成的开始——感受。第三,求深求明,表现为写作者认同已有的观点,但觉得已有的观点阐述得不够透彻深入和全面,须做进一步的研究。
理解是感受的深入,如果说感受中兼有感性与理性的成分,那么,理解中居多的是对研究对象的把握和思考。理解是以感受为基础的,是感受的深化。理解是写作者在选题的基础上,围绕形成论点的元素进行思考、分析,并结合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而得到的基本观点。在理解阶段,论点表现为写作者对研究对象所持基本观点的内在把握,它以内部语言的形式存在。它是感受的深入,相对于解释,它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解释是理解的外化和具体化,它表现为写作者将自己的学术论点付诸规范性的文字。解释总是以一定的理解为基础的,而理解通常导致一定的解释,并在解释的推动中不断深化。
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在认识的特点上表现为由浅入深,由混到明;在思维的特点上表现为由零散到系统,由现象到本质;在语言的表述上表现为从内在到外化,从含混到确切。写作者在提炼论点时,必须根据论点形成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提炼论点。论点提炼的方法包括:细化,分化,质疑,深化。
论文选题选定的是一个范围,有时是一个较宽泛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有的问题“前人之述备矣”,有的问题属写作者不太熟悉的领域。因此,在确立论点时,写作者应该把范围适当缩小,在他人较少涉猎又适合自己的前提下,拟定出有学术价值的论点。如:如果将“高校学报的读者意识”作为论文的选题的话,这一选题的背景是,读者意识乃国外期刊一直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期刊也较关注。关于期刊的读者意识已有较多的论述,但读者意识一直是高校学报的薄弱点,因此,必须将“期刊的读者意识”这一选题细化,将论点聚焦在高校学报的读者意识上。这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又能缩小读者意识的外延而丰富其内涵。
有时,我们的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混杂在一起,纠缠不清。研究者应该选择一定的视角,用心将所需要的内容从混合体中分离出来,进而对分离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分化的方法。用分化的方法提炼论点,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横向迁移,第二种是纵向溯源。
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之影响”[2](P153)。可见,迁移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种情境,另一种情境,影响。论点形成过程中的横向迁移,即将其他学科的理论、模型、方法迁移到写作者研究的范围内,从而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公共行政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探讨的是政治学中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表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政治活动中代议民主制的缺陷及改革措施,作者将经济学中的管理模式委托-代理关系引入政治学的范畴,形成了新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有利于文章论证的展开和深入。
纵向溯源即以时间为线索,从众多材料中找出有关的文字、例据,梳理出某一理论、学说形成的脉络,进而形成作者的观点。例如《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及特点》(谭晓曙《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采用了分化的方法,在理清“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后,总结出中共对台政策的特点,也就是作者的观点。
在选题范围内,写作者对某一观点不认同或不完全认同,论点的提炼表现为质疑。这种方法在商榷和学术争鸣类的文章中常见。《“解释学的转向”还是“解释的转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对西方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中,“解释学转向”是一个常常被提到的话题。不少研究者认为,以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自然科学中的理解问题,从而实现了科学哲学发展的“解释学转向”。笔者认为,这种见解是非常值得怀疑的。贴切地说,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历史主义学派实现的并不是“解释学转向”,而是“解释的转向”。[3]
为了说明上述见解,需要从理解和解释的关系以及科学哲学的历史进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解释学转向”的结论要得以成立,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理解和解释能够截然分开;第二,历史主义学派之前的科学哲学仅仅关注了自然科学中的解释问题,而让理解成为解释学的专利,以致可以把历史主义对理解问题的关注称之为“解释学转向”。作者认为,这两个前提本身是站不住脚的。在这里,作者对既有的观点“解释学转向”提出了异议和质疑。“解释学转向”这一观点是建立在“自然需要解释,人则需要理解”的基础上的。“解释学转向”这一观点把理解和解释看成是截然分开的对立关系。在大量分析科学哲学家和解释学家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理解和解释本身即是相通相融的,解释总是以一定的理解为基础的,而理解通常导致一定的解释并在解释的推动中不断深化。既然理解和解释无法截然分开,那么科学哲学家们就很难撇开理解而孤独地探讨自然科学中的解释问题。因此,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进程中,历史主义学派所实现的不是“解释学转向”而是“解释的转向”。即是说,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在对科学解释和理解问题的探讨中,从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客观性的迷恋转向了对科学主观性的渲染。
在选题范围内,写作者对一系列散在的个别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这些现象所共有的本质特征,或隐含在现象之中的规律,也就是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新华文摘》2000年第11期)一文,作者将选题锁定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上,透过几十项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重大科学发现、发明以及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探索出科技原始创新的一些规律。这对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进一步推进观念、体制与管理创新,建设创新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会很有好处。这就是用深化的方法提炼学术论文的论点。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使提炼的论点有深度,有新意,有指导意义。
学术论文论点的表述,实际上是认识、思维由内在到外化的过程,它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才能实现。
学术论文的论点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论点中的概念必须明确、严密,其内涵、外延必须有准确鲜明的界定。学术研究贵在创新,这种创新有时候体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产生新的概念(学术研究的另一途径,是根据已有概念对客体事物进行分析研究。相对来讲,这已有概念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的,它有很严密很稳定的内涵和外延);甚至有时写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常常是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楚了才确立自己的论点。因此,论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赖于作者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表达。《学派化与思想创新》(《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一文论述了学派化在思想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论点中有两个关键的概念——“学派”和“学派化”。“学派”是原创性思想的集体生产者,“学派化”指的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一种境界。由于作者对这两个概念有明确的理解和解释,因此,整个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明白充分。
同时,论点中的概念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必须是对研究对象所表现的种种表象或所包含的众多个体的本质把握和准确提炼。如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称、高学历、高学位者被用于从事普通技工、普通职员就能胜任的工作岗位,一些普通的没有专业性、技术性可言的岗位在招聘时,动辄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等现象,《从筛选理论浅析我国人才高消费》(《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0期)一文用“人才高消费”这一概念来表述,可谓用语准确,概括性强。作者对“人才高消费”做了明确的界定:“所谓人才高消费,是指企业倾向于用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人来从事本来只需要教育水平或技能较低的人就可以胜任的工作。”
学术论文的论点即是判断,而且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判断。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复杂多样的,同时事物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主体对它的认识是相对的,仅仅反映事物发展某一阶段或事物某一层面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写作者在表述论点时,必须阐明论点在什么条件什么范围内才是成立的,这样,才能防止论文失之空泛或粗疏。《学派化与思想创新》一文在确立“学派化在思想创新中的作用和意义”这一论点之前,首先说明了论点成立的客观条件:
20世纪的中国文化虽然经历了戏剧性的转折,但以汉语为本体的思想创新却与人们的深厚期待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在探索20世纪中国的思想创新之路时,不能不首先对20世纪中国思想史进行反思。在对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检讨中,下列因素被认作阻碍思想创新的力量:(1)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语境使中国知识分子丧失了独立的立场;(2)意识形态的动荡和挤压使中国知识分子无暇或无法从事创造性的建构;(3)汉语文化的断裂使汉语思想的内在可能性空间被忽略和遗忘了。但上述因素对思想主体的影响必然曾经具体化为思想主体的工作方式,从思想主体的工作方式来反思20世纪中国思想的欠缺将使我们的追问落到实处。从思想主体的工作方式来看,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欠缺是学派的极端稀少。[4]
在这些条件的限定之下,文章所推出的论点是真实可信的,也是具体可证的。
[1]李华文.论学术论文论点形成的思维机制[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组.现代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彭启福.“解释学的转向”还是“解释的转向”[J].浙江学刊,2003(1).
[4]王晓华.学派化与思想创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责任编辑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C01
A
1673-1395(2012)06-0158-03
2012-05-10
陈青云(1965-),女,湖北孝感人,副编审,主要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