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明
(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一本“迟到”的学术著作
——读沈光明《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张德明
(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1]沈光明.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K25
A
1673-1395(2012)06-0185-02
2012-04 -11
张德明(1967-),男,湖北天门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讨论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学与文化现代转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起到的作用,这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近40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就这个论题做过一定的探讨与阐发。新时期以来,贾植芳、彭安定、刘洪涛、李怡、郑春、王少杰等学者曾撰写了多篇论文来谈论留学生与现代文学的关系。自然,对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现代化关系聚焦最集中,论证最充分的著作,应该是沈光明教授新近出版的《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一书。不过,在我看来,沈光明教授的这部论著又是一部“迟到”的学术著作,其中隐含的特别意味值得我们深究。
我说这本书是“迟到”的学术著作,主要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方面,这是一本写作时间相对漫长的学术论著,它的降生应该远超过了作者的预期,也与当下高校项目化生存语境下的迅猛学术生产速度不相一致。根据该著的“后记”所记,这本书牵涉的论题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纳入到作者的思维框架之中,但形成文字却相对缓慢,最后成书竟是十多年后的事情。十年磨一剑,这本推迟降生的学术著作既反映了论题本身的复杂性、纠缠性,也显示出沈教授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肃、认真和谨慎态度。正因为思考既久,研究深入,论证缜密充分,该著在体系的完备性和观念的创新性上都做得相当不错,从而体现出某种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该著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留学生的作用有三:其一,重新厘定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找到了走向现代化的突破口与努力方向,即立国必先立人,立人首在精神,而能改变人之精神的最佳手段在文艺;其二,中国文学要想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尽可能地拥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背景,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文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造,才能既使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之中,又为中国文学自身带来多元竞争的繁荣态势;其三,文学要承担启蒙的大任,搭建起与世界文学平等对话的平台,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自身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是最为关键的。在这一点上,留学生的作用是最为显赫的,意义也最为突出。他们在译介西方文学经典,引进西方先进价值取向、文学理念和创作技法,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上述观念是建立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考察和留学生在其间所做的各种努力的细致分析等基础上的,因而显得较为精准和妥帖。同时,论者采取的由文化到文学再到留学生的逐步深化的思维逻辑和论述推进线路,也便于让留学生在中国文化与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不断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借助现代化这只重要的社会学和人文学聚光灯,也有利于将留学生这个知识群体所体现出的独特精神价值充分照亮。
从该著的篇章设置上看,我们不难发现,论者既粗略描述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又展示了留学生在促进社会现代化、文学现代化、文学现代性品格确定等各个层面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既将留学生作家群分为留日作家群、英美留学生作家群、法德留学生作家群、留苏作家群等四大谱系,分别概述他们的留学履历和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又从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的文体学角度,具体而切实地阐发了留学生在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留下的艰苦跋涉、积极探索的思想印痕和艺术踪迹。在此基础上,论著还列一章,从更为宏阔的背景上来概括和描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审视和追问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文学的命运,将学术思考的界域推向更旷远的社会际野和历史空间。由于思考精细,分析透辟,论著中精彩的学术结论不时闪现。如第2章关于留学生作家群与中国文学现代化关系的论述,作者既分别指出了各个群体的现代性特征,又在相互比照的基础上,归纳出各个群体对中国文学现代化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概括留日作家群的贡献时,论著指出:“留日作家群以其规模庞大的队伍,出类拔萃的人物,特色鲜明的群体,不仅丰富了中国新文学的内容,使之多姿多彩,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文学健康稳定的发展,保证了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方向。”[1](P42)对英美留学生作家群的独特贡献,论著概括为:“英美留学生作家群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文学活动的专业化、审美情感的贵族化、创作理念的自由化。而这些特点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新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如文学活动的专业化,这就保证了中国新文学的纯洁性;审美情感的贵族化,这就保证了中国新文学的丰富性;创作理念的自由化,这就保证了中国新文学的丰富性。”[1](P49)对以瞿秋白和蒋光慈为代表的留苏作家群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贡献,论著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留苏作家群最直接、最信达地翻译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为马克思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山作用,也为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起指导性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留苏作家群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贡献的意义在于,使中国新文学真正从‘五四’文学革命进入到了革命文学阶段,也使新文学有了与中国革命相生相伴的现实品格;第三,留苏作家群在革命文学创作方面的探索不仅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也为革命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很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艺术范式。”[1](P64—65)上述论述既使各个留学生群体不同的现代性特征和各自的现代化贡献得到了分别的呈现,又共同拼合出近现代所有留学生在中国文学现代化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的完整版图。总体来看,该著注重群体与个体结合,宏观与微观兼顾,文学观念阐发与文学文本分析并重,显得结构合理,体系完善,论述疏密有度,学术含量较足。
另一方面,说这部著作是“迟到”的,是指它所阐述的论题稍显陈旧,而部分结论已有些过时。我一向赞成克罗奇的这一历史哲学观点:“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也习惯以这种观念来审视学术研究和理论著述。在我看来,学术研究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应该是对当下现实的某种回应,是对时代提出的某些历史问题做出的一种回答,虽然这种回答方式是间接的和侧面的,所提交的答案也并非是完全准确的和直截了当的,但有了文学研究的当下性,我们的学术研究或许更有意义,理论价值也更大一些。回顾新时期以来的学术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对文学现代化问题的探讨是20世纪80—90年代乃至21世纪头几年的一种显学,之所以探讨文学现代化问题构成了那一时期的显学,是因为这一话题与文革之后中华民族现代化诉求再次激发、中国社会现代化方略重新设置的文化语境相契合的。然而最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自身携带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出来,它的正面性价值早已为人所认可和习惯,而其负面性影响则不断强化着当代国人的焦虑和忧愤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来大谈特谈现代化的优势,实有时过境迁之感。同时,近些年来,伴随着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的大量引入,学界对现代化反思的力度和深度都大大加强,对于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文化和文学现代化路径的历史功过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更为准确的认知,过去那种一味从正面来肯定知识分子行动的价值判断模式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乃至摒弃。在此基础上,这部著作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降生就显得稍微“迟到”了些,它的“迟到”也无形之中影响到了论著中某些观念的正确性和妥帖性。好在中国的现代化远不成熟和完善,现代化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对于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将始终是当代知识分子必不可少的日常功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就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还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