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2-04-01 00:38沈爱莲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电控检修实训

沈爱莲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浙江临海 317000)

自2009年起,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销售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维修、检测、运输、配件等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也呈逐年扩大之势,为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步伐加快,新的维修设备、检测仪器等高科技含量的电子设备在汽车维修服务业中大量使用,以及汽车新技术、新标准的层出不穷,也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

1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前提。近年来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出现,对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随之不断调整与完善。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从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需求来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有:汽车机电维修或技术主管、车辆技术管理员或技术主管、车辆监测工或技术主管、车辆维修检验员或技术主管、汽车检修设备员或技术主管等。

学生的就业岗位涉及到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各个环节,因此,要求毕业生不但要具有较强的汽车维修能力、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能力、汽车维修质量的检验能力、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能力、各种汽车理论知识和汽车维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合作意识等。毕业生不但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汽车维修、保养、检测等任务,还要具备在生产现场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规范操作的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汽车维修服务行业所需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即高知识、高技能、高素养的一线汽车维修技术和管理人员。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吉利集团的资源优势,创新并完善了原有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训,第三学年在企业里进行定岗实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学年,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到校举办职业知识讲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学生一进入校门就意识到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和岗位,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在完成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交替完成汽车维修初级工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

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聘请汽车企业、行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一定量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养成进行指导,完成汽车维修中级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

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为期两至三个月的轮岗实习,把本专业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校学习,另一部分到企业轮岗实习,同时完成汽车维修高级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

第三学年,根据就业协议,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汽车维修技能岗前培训的定岗实习。校企双方联合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培养计划和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学习。并通过“导师制”,校企双方各为每位学生安排一名成长导师,指导其学习、工作。经过一年的实习后,这些学生能够满足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能够做到毕业就能上岗,从而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式链接”。

3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课程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不同特点,确定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设计该专业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由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的行业企业专家以及技术能手、管理人员和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行业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进行周密的分析后,构建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质分析与公共课程、职业能力分析与专业课程、可扩展的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等三个模块。

3.1 课程的设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等。它所对应的课程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与保健》、《心理咨询》等。

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应该是:汽车维护保养(包括汽车发动机维护、汽车底盘维护、汽车电器维护)、汽车系统修理(包括汽车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修理、汽车电器设备修理、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维修)、汽车检测诊断(包括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其对应的课程分别是:《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理实一体化)、《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理实一体化)、《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电控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控底盘检测与维修》、《电控汽车车身附件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排除》(实训)、《汽车电控底盘故障排除》(实训)、《电控汽车车身附件故障排除》(实训)等。

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扩展能力有:汽车美容、汽车营销、汽车维修信息等,其相应的课程设置有:《汽车钣金与喷涂工艺》、《汽车营销技术》、《汽车维修专业英语》等。

3.2 课程的实施

坚持素质教育领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公共课程占到了总学时的1/4,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新生入学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同时,结合每门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构建模块化的理论教学体系和项目化的实训教学体系。把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原有的《汽车构造》、《汽车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10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根据任职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以机械为主的三个模块。它们分别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以电子控制为主的三个模块:《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底盘构造与检修》、《电控汽车车身附件检测与维修》。并以此构建理论教育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把汽车拆装、维护、修理、诊断与检测等实训内容,设置成生产性实训项目,形成实训教学技能体系的项目化。

除了构建模块化的理论教学体系和项目化的实训技能体系之外,在这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创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这三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进行授课,形成了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情境,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4 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确保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与吉利集团共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它包括:内容体系、标准体系和过程监控体系。取消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成立由教师、学生、院系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多方参与、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多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实践考核)、D(结业测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教师、学生、院系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中来,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的审视,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校内评价、校外评价等结合起来,并考虑到不同评价者的层次、角度不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有所侧重,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此外,毕业生实施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即“国家高级汽车维修工证书”+“毕业证书”,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权威性。

[1]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2] 张庆尧,武文侠,李松林.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3] 胡国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猜你喜欢
电控检修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检修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ECAS空气悬架电控系统介绍
茂名式大修
东风雪铁龙C5各电控系统电路图解析(九)——ESP电控系统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