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晓慧,陈 敏
(1.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2.重庆市石柱县财政局,重庆石柱 409100)
“大学精神”视域下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研究
印晓慧1,陈 敏2
(1.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2.重庆市石柱县财政局,重庆石柱 409100)
在分析现有研究状况及其不足的基础上,以“大学精神”为视域,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进行剖析,指出由于“大学精神”的缺失而造成的自主意识的失落,是引发考试作弊的重要根源之一。提出恢复、重塑和弘扬大学精神的相应对策,以遏制和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蔓延。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精神;对策
近些年来,考试作弊在高校大行其道,甚至演变成一种校园文化。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育教学质量,其危害性越来越大。如何遏制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考试作弊作为一种现象和文化,一直都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相关的学术探讨层出不穷,研究文献众多,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开拓,研究既有规范性的,也有实证的。归纳起来,高校考试作弊呈现出“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普遍”、“羞耻感减弱”、“社会上协助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不法组织日益增多”等现象[1]。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也呈现多元性,学校、学生及社会中的不良风气,都有可能成为学生铤而走险的诱因。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影响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因素有“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学习动力,担心不合格,追求高分、虚荣心强,存在侥幸心理,自制力差,习惯作弊,存在从众心理”、“考风考纪不严,同伴间影响,外界干扰因素多,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风差,外界压力(父母、老师等),试卷难度过大,补考风险高。”[2]对于解决考试作弊的对策,大多数研究认为应从外力因素着手,先遏制学生的作弊,然后从根本上解决作弊这种不良的校园文化,杜绝各类作弊行为。应当说,现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学生作弊的现状,对作弊原因的分析也比较透彻,意见中肯。
另一方面,当前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外在的因素分析之上的。这种分析忽略了校园文化本身的独立之处,即“大学精神”对不良行为的自觉抵制和反思。“大学精神”作为校园的存在物,是大学得以立足并成为社会助推器的保证。“大学精神”代表着文人风骨和学究精神,历来成为创新、进步、自由及批判等精神的代名词。而“大学精神”的失落,对校园学习积极性的腐蚀十分严重;“大学精神”的缺失,更导致高校不能有效阻止包括作弊文化在内的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害。在此,笔者尝试以“大学精神”为视域来分析高校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并提出合理的针对性对策。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3]。大学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众多栋梁之才,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主要在于大学有积极健康的精神。中国古代就有“大学之道在于明德”的大学精神,众多学子苦读圣贤书,只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洪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即教学与科研的相统一,确立学术自由与创新精神。“辛亥革命使越来越多的学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以报国作为精神归向,其中一部分杰出分子进而确立民主、科学的理念。”[4]总体说来,大学精神包括独立、创新、自由、批判和人文关怀精神。正是因为大学精神的存在,大学才能培养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这些年,大学精神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走向急功近利。本源性的大学精神逐步缺失和失落,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呼唤大学精神的回归,成为社会的紧迫需求。
从大学精神的视角来看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精神能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如今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精神的缺失而造成学生自主意识的失落,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廉耻感,缺乏对作弊冲动的自我控制,更缺乏对作弊的批判认识引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相当多的大学都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心态,急于追逐短期利益,无论是科研还是学科建设,注重短期化收益都表现得比较明显。为获得各种成果,高校、教师及学生往往弄虚作假,使得诚信等正面意识集体缺失。大学精神本来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及价值观,对学生行为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而它的缺失,使得这种导向作用随之消失,学生的行为往往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致使不良的校园文化大行其道,考试弄虚作假、论文抄袭、逃课现象等日益严重。根据相关调查,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有过作弊行为,甚至帮助过其他学生作弊。
大学精神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良好的反作用力。当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浸淫校园时,大学精神能够指导学生自觉辨别这种不良行为,自觉做出抵制。即使有学生误入歧途,教师及其他同学也能通过包括谈话、劝说、示范等方式,让当事人改正及改变这种做法,甚至通过比较强烈的批评、举报等方式,促使部分学生放弃不良做法。而大学精神的缺失,造成大多学生对包括考试作弊在内的不良行为见怪不怪,甚至参与、帮助他人作弊。
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创新、进步和批判意识,使之成为社会的助推器。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学生本应恪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格言,读“圣贤之书”,完善自身,提高自己。而大学精神的失落,造成学生不是将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作为第一要务,而是充斥着对各种利益的考量,对奖学金、荣誉称号等虚名的追求,最终导致有些学生做出丧失人格的事,考试作弊就是这种意识指导下的个案。
要从根本上遏制并杜绝考试作弊,就需要从恢复、重塑和弘扬大学精神着手,以内在精神文化扭转当前高校不良的考试文化。
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需要重塑或者重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有其一贯的真谛,但每个时代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要很好地回答“大学生如何在市场主义、功利主义主导下的行为功利化、短期化、利益化的社会中保持自身的独立”,还需要回答“对于信仰缺失、没个性、没创新、没批评的时代如何保持自我并对社会的进步和革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只有大学精神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对大学生的正确定位,包括考试作弊在内的不良行为才能受到大学生的共同批判,学生才会拒绝参与或协助考试作弊。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大学精神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地沉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从遏制考试作弊这个角度来谈大学精神的建设,就是要求大学精神重新唤醒高校教师、学生及高校管理者的独立人格、批判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只有具备了独立的人格,教师和学生才能自觉抵制和拒绝作弊。教师将尽量减少泄题和监考不严的现象。学生不参与也不协助他人作弊。而有了批判精神的存在,高校考试作弊才能成为众矢之的,提高考试作弊的风险。责任担当赋予高校成员打击考试作弊的责任心和决心,想办设法防止作弊的发生,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打击作弊,这些都成为减少考试作弊的重要推动力。
恢复、重塑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大学精神的内涵,就是独立、创新、自由、批判和人文关怀精神。大学的管理者要重塑学校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各高校在形式建设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内涵,要通过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为理想奋斗。高校尤其是新建院校要注意将大学精神嵌入建筑物及各种标语。如“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还可以仿效哈佛的做法,弄些比较浅显但意义深刻的标语,如“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其次,有计划地开展以“大学精神”为主题的讲座,在师生间共同传播大学的精神和气质,对师生进行共同的渲染和启发。
大学不能空有“大学精神”,而是需要让学生践行“大学精神”,成为那种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的人。在功利主义比较盛行的今天,大学管理层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措施激活“大学精神”,激发出师生的“大学精神”情怀。首先,大学应坚持民主办学,坚持“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方针,在“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引导下,鼓励各种健康的思潮、各种创新意识、各种合理的批判思维顺利发展,为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和繁荣创造积极的条件。其次,大学在通识课程的安排上,在人文主义课程的讲学上,都要尽力做到创新、创造和变革,努力改变当前大学人文主义课程教学的不利局面。第三,不要随意否定和压制大学里的“异见”。大学作为知识及精神交流的中心,必然伴随着各种批判精神、批判思潮和批判意见,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学校的主流观点和宣传有所区别,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批判的观点没有意义或者不值得推崇。它们与其他思想一起,都在推动着大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不能简单对待这些异见,而是应当合理引导,以推动“大学精神”的更好实现。在遏制考试作弊第一线的师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大学的管理层要学会倾听和采纳各种有益的意见。要充分运用本校的BBS论坛、学生比较关注的网站、微博等工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第四,通过宽严适度的规章制度来维护大学精神。大学要有适当的规章制度将大学精神具体化,为学生的行为选择提供具体的指导。
遏制考试作弊已成为当前高校重要的治理任务。为更好地推进学生的自觉反作弊,高校的反作弊宣传应考虑以“大学精神”为主导和主题,向全体学生灌输“考试作弊违背了大学精神”、“参与或者协助作弊,既违犯校规校纪,也不符合大学精神的内涵”、“对考试作弊监管不严、知而不报是对大学精神的玷污”、“要恪守大学精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按照大学精神要求恪守诚信人格、敢于批判的素养和勇气,对参与或者协助考试作弊敢于说‘不’,敢于拒绝”等思想。只有将大学精神牢牢地深刻印入学生的大脑,影响学生的行为,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自觉抵制作弊。而对于发现的考试作弊,要能以“大学精神”为主题做好批评教育;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作弊违背了大学原则、宗旨,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批评,甚至是退学的处分;并要让作弊者意识到“考试作弊被发现是全体有责任的师生为恪守大学精神而做出的努力,并不是个人运气不好而被抓的”。
总之,在遏制考试作弊方面,大学应当用好“大学精神”这根精神指挥棒,提高全体师生的精神气质,为彻底拒绝考试作弊打好坚实的基础。
[1] 李永,邵凤雨,王涛.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透析与防范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7).
[2] 刘健,江文,张敏强,等.大学生考试作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7):86.
[3]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
[4] 储朝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A Study on the Issue of Cheating in Ex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University Spirit”
YIN Xiao-hui1,CHEN Min2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701,China;2.Shizhu Bureau of Finance of Chongqing,Shizhu Chongqing 4091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current researches on the issue of cheating in exam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ir deficienc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university spirit”,this essay analyzes the issu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lack of a sense of autonomy caused by the lack of“university spirit”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oots of cheating in exams.Besides,this essay also presents relevant solutions to regain,rebuild and promote it,to restrain and eradicate the phenomenon of cheating in exam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cheating in exams;university spirit;solutions
G647.36
A
1008-8032(2012)02-0007-03
2012-03-12
2010年度上海政法学院“大思政”项目课题资助(DSZ10013)
印晓慧(1978-),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