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毅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场上不同角色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补偿效应分析研究
黄 毅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篮球运动各个位置对队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都有特别要求,这决定了其竞技能力因素某些方面的薄弱、不足。补偿效应是由高度发展的竞技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对缺陷能力的弥补代偿。从个体运动员用优势能力对缺陷能力的补偿、个体运动员对缺陷能力的加强训练、全队战术补强法、不同位置队员的互补不足等4个方面对场上不同角色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补偿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补偿效应
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竞技能力系统主要由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同样,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是由此5项构成要素组成。篮球运动各个位置对队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的特别要求,决定了其竞技能力因素某些方面的薄弱、不足。下面,笔者将具体介绍不同角色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
篮球运动是一项由5名队员对5名队员在规定的场地上进行控制球权的争夺并以投篮得分为目的的集体运动项目。球队组成的5名队员在场上有明确的位置打法,各司其职[2]。控球后卫是发动组织进攻及掌控全场信息的关键人物,判断准确,冷静观察、速度快、运球技术娴熟,灵活多变;得分后卫是后卫线上破坏力极强,具有强大的攻击力,突破能力要强,能协助控球后位控制进攻的节奏;小前锋具有灵活的移动能力、超强的运动素质,小前锋一般还是全队主要的得分手,担任这个角色的球员往往手感特别好,同时协助中锋保护好篮板球;大前锋有居中策应的能力,能攻、助守应面面俱到,应具备良好的中距离跳投能力、判断力、破坏力,也要协同中锋保护好前后场篮板球;中锋的主要活动范围在禁区,所需的体型越高大越好,应具备爆发力、平衡力、弹跳力、耐冲击力,中锋最靠近篮圈,应是进攻的首选,对每次防守来说中锋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但要防对方中锋,还要补防,破坏其他人的投篮,并担负抢篮板球的重任。
篮球运动各个位置对队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都有特别要求,这决定了其竞技能力因素某些方面的薄弱、不足[3]。如组织后卫要求具有快速的运球技术、准确的判断力和分配球的能力,具备这些素质的运动员身高就要求就比较矮,并且不能控球时间太长,以免发生失误和延误战机。代表世界篮球水平的NBA各个球队中控球后卫身高都是全队最矮的,大都在1.8~1.95m,当他们突破到篮下时,面对的都是2m以上的高大中锋,很难有出手投篮的机会,身高的限制在其竞技能力各要素中就是缺陷能力;中锋的位置竞技能力要求是身体要强壮高大,爆发力要好,篮下脚步动作扎实、灵活,受到体型的限制,中锋运球能力一般比较差,移动速度不快,篮下接球后不能做多余的运球动作,不然,容易被对手断球。所以,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是极不平衡的,位置需要带来的利弊是两方面并存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既保持位置需要的竞技能力同时又能发挥较高个人及全队的竞技水平,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呢?这就要发挥竞技能力的补偿效应了。补偿的程度是个人及球队取得较高成绩的关键因素。补偿效应是由高度发展的竞技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对缺陷能力的弥补代偿。
2.1个体运动员用优势能力对缺陷能力的补偿
篮球运动员从选材开始就要依据不同位置的竞技能力需要选择相对能力强的选手,并在以后的训练中强化所需竞技能力,在场上充分发挥优势能力,弥补竞技能力中的不足环节和因素。如后卫线上的运动员要充分发挥快速的移动能力、娴熟的运球技能、准确的判断、分配球,冲击对手的防守阵型、让对手来不及回防、打击对手猝不及防,以此来弥补控球后卫身高上的不足。
2.2个体运动员对缺陷能力的加强训练,弥补一定的不足
现代运动的不断发展,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深入化,要求运动员拥有全面的竞技能力和特色的竞技技巧,所以每一个运动员都要刻苦训练,在体能、技能、战术意识、心理因素、运动思维能力各个方面都要加强训练,不能留有明显的能力缺陷,在薄弱的竞技因素方面要特别加强训练,弥补一定的不足。NBA超级巨星沙奎尔·奥尼尔是一名高大、强壮、爆发力十足的篮球中锋,在篮球场上霸气十足,篮下攻击力、杀伤力非常强大。但他存在很大的技术缺陷—罚球命中率极低,对手在观察到其技术缺陷后,屡屡采取砍鲨战术,不让他在篮下轻松扣篮得分,而是让他站上罚球线。所以,每一名运动员都不能留给对手明显的竞技能力缺陷,要加强薄弱环节因素的训练。
2.3全队战术补强法
篮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是整体作战,场上5名队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球队的进攻、防守任务。防守中,由于队友的移动慢、判断失误等而造成漏防、错防时,要及时轮转防守位置,帮助队友加强防守,提高全队整体防守实力,对于对手进攻能力强的选手,个人防不住时,同队友要帮助协防,阻止其进攻。进攻中,身形高大的内线队员要会利用身体帮助投篮命中率高的队友挡拆,创造出好的投篮机会,提高命中率。充分利用基础战术配合,如策应配合、挡拆配合、传切配合等等,通过全队的战术配合、整体发挥的优势来弥补个人竞技能力不足带来的缺陷。
2.4不同位置队员互补不足
现代篮球的发展导致篮球场上的位置关系越来越模糊,如果锋线位置的队员不仅在锋线位置表现突出,还拥有清晰的判断力、不错的运球技术和到位的传球技能,他可以作为控球后卫出现在1、2号位置,以此来弥补后卫线上队员的不足,提高全队整体作战能力。同样后卫线上的队员如果拥有较高的空位投篮命中率,也可以利用队友的掩护,提高出手次数,发挥其优势。
1)篮球运动员从选材开始就要依据不同位置的竞技能力需要选择相对能力强的选手,并在以后的训练中强化所需竞技能力,在场上充分发挥优势能力,弥补竞技能力中的不足环节和因素。
2)每1名运动员都不能留给对手明显的竞技能力缺陷,要加强薄弱环节因素的训练。
3)篮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是整体作战,要通过全队的战术配合、整体发挥的优势来弥补个人竞技能力不足带来的缺陷。
4)现代篮球的发展导致篮球场上的位置关系越来越模糊,要不同位置队员互补不足。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106-108.
[2]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5.
[3]孙丽平.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体能结构浅析[J].体育教学,2005(2):36-37.
[编辑] 洪云飞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2.051
G841
A
1673-1409(2012)12-N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