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道广(北京大学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设计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农耕手工业历史阶段发展了“工艺美术设计”;机器工业历史阶段产生了“工业设计”。机器工业生产成熟于欧洲,在最早的工业国家英国得到发展,是由两大因素促成的。1.社会生产实践和政府推动
从15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正是从宗教神学时期转向科学时期,当时的科学并没有和哲学分离,哲学是指一种知识的探索,不论具体的科学探索还是哲学探索,都是知识的探索。不同的是,这个时期一些热衷于哲学探索的人已经开始倾向重视通过实验加以证明某些探索对象的规律,预示着科学分支将要出现。
一个时代有兴趣于哲学探索的人毕竟是少数,欧洲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经济生产和贸易,这一点在今天欧洲尚未形成政治地理格局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已成立。285年,晋太康六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把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即东罗马、西罗马。东部罗马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地理位置上在西亚。来自北方、东方的蛮族在相对富足和强大经济、军事的东罗马面前,不能顺利取得胜利,只有向西罗马挤压。在蛮族中,日耳曼人是较早皈依基督教的民族,于是西罗马教廷在非基督教蛮族威胁下,需要向已经皈依基督教的日耳曼人求援,查理曼由此成为日耳曼神圣罗马皇帝,这就是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几乎统一了罗马的早先全部领土,但他去世后,三个孙子很快瓜分了各自势力范围,分别出现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北部三大块,基本奠定了西欧主要政治地理格局。
法兰克王国和东罗马即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外敌是波斯,法兰克和拜占廷之间又有宗教的分歧和冲突,教皇神权和皇帝世俗权矛盾时缓时烈,但社会经济生产与贸易未有中断。当时的农耕生产水平不高,社会行政制度简单,基本围绕税收展开。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去世后清点遗产,极为简陋:除了土地、城堡外,劳动工具只有大、小镰刀及铲子各两把;财富和拜占廷不能相比。622年,中国唐高祖武德五年,穆斯林“希吉拉”迁徙之后,势力迅速崛起,拜占廷和波斯都不是他的对手,阿拉伯半岛上众多部族纷纷皈依穆斯林,波斯也臣服阿拉伯,并且成为人口众多的穆斯林国家。阿拉伯穆斯林的强盛切断了罗马、拜占廷的海上贸易交通线,沿地中海市场不稳定,迫使欧洲人另觅海上运输线,开始了寻找海外市场的热潮,先后有恩里克、哥伦布、麦哲伦的海上探险。海外市场刺激了手工业社会生产,其中葡萄牙、西班牙首获其利,英国后来居上。传统手工作坊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工场,因为要提高生产力,改进手工劳动的效率,出现了机器生产的雏形。这一改进意义深远,首先是机器的精确化,然后是机器批量生产必须要求产品实现规格化。反过来,又进一步要求机器的精密化程度有所提高,于是工作母机的设计与制造十分重要。很显然,这些机器的设计、功能改进都是在“技术经验”积累基础上逐渐完成的。
在蒸汽机被发明之前的主要技术改进是采矿业和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
16世纪的欧洲城市有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供水系统和更早的殴洲釆矿业提排矿井积水的泵技术有关系,至1558年,德国不来梅等城市公共及民用水的供水系统已经完成,17世纪的旅行家描述奧格斯堡的“活塞泵”工作情况是:“给该城市供水的塔也很稀奇,这些塔位于一个叫作红港的城门附近,在流经该市的莱克河的一条支流沿岸,河水激流推动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带动了许多水泵,它们通过很大的钢管把水提升到这些塔的最高层的若干水塔内,其中一个水塔通过较小的管道把水送到城市各个公共水池,其它水塔把水供给城市中的千家万户。”出现的问题是水压对水管的压力过大会导致水管破裂,这个问题一时不能解决,在1564年腓力二世的阿尔坎塔拉桥工程中,由胡阿内洛的提水机回避了。1582年,英国请德国工程师彼得·莫里斯设计制造5台提水泵安装在泰晤士河伦敦桥附近,河水经由联动的水泵提升很高,市长和参议员们看到他把水喷射到圣马格纳斯教堂尖顶上面的情景时都感到很惊讶,因为在此之前,英国人从来不知道竟可把水提升到如此高度。
此外,为了提升水位,欧洲人作了大量实验,其中蒸汽动力的运用对后来工业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动力源;同时,因为早在查理曼时代就达到的机械钟表的“精密仪器”机械加工能力,所以,“蒸汽机”的机械加工技术经验可以有不断改进,最终导致瓦特的四联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说明欧洲人已经成功地把热能转化为动能,但这时候还仅仅是技术经验本身的积累所致,不是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结果。事实上,18世纪前主要是技术经验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在自身内容上不断修正改善。瓦特1769年获得蒸汽机发明专利之后近100年,焦耳从实验中加以理论总结,在1847年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
市场需求的刺激,生产技术经验的不断改进,带动了欧洲机械工业的升级换代,釆矿业、毛纺业、金属治炼业、机械制造业发展很快,与之相辅的科学技术如伽里略的望远镜、莱布尼茨的机械计算器技术,对欧洲工业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发表《新工具论》,从根本上总结了过去时代的欧洲学术研究,包括技术经验总结的方法,指出其缺陷和不足,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是能够使人们从依赖“占星术”、“巫术”以至“权威”的陷阱中脱离出来,发现客观对象的变化规律,从而有更多有目标的发明和创造,帮助人类摆脱穷困、愚昧和黑暗。他提出科学研究的方法先从丢弃成见开始,所谓丢弃成见,是要明白科学研究不需要先预设一个“权威”的标准,而须从不带偏见的观察入手。他列举出4种假象,即4种偏见:“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需要说明的是,培根归纳的4种假相,是一种譬喻,如其所谓“种族假相”的“种族”,乃指一切“共有”的认识形态,有种族的、家族的、社区的、或者是集体潜意识形成的思想方法,是一种没有个人独立见解、从众成分为主的认识方法;“洞穴假相”的“洞穴”,指个人从自身经验、喜好等原因出发观察世界的方法,有点类似中国成语“井底之蛙”的观察方法;“市场假相”的“市场”,指由语言表示的对象与实质存在不统一现象,玄虚一些的如“命运”,实在一点的如对同一个对象的不同命名、翻译;有点类似中国魏晋玄学中“言”、“意”是否统一问题。“剧场假相”的“剧场”,指研究前先有一个思想框架或意识存在。例如,某个问题先有所谓某“权威”研究结论存在,或先承认一个神学的体系。培根认为哲学都是在“舞台”上根据不同的“布景”进行表演的“戏剧”,所以用“剧场假相”譬喻这种思想方法的不足。
从1564年伽利略出生,到1727年牛顿去世之间的163年中,欧洲产生影响世界的科学家、哲学家至少不下10位:
1564年,明嘉靖43年——1642年,明崇祯15年:伽俐略,出生于意大利;成就在天文学领域,及自由落体定律、摆的振动、抛射体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虛速度原理,等等。他去世的第2年,明朝灭亡。
1561年,明嘉靖40年——1626年,明天启6年: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英国。成就在建立科学研究程序的准则,使任何具备常识的人都能通过程序准则的努力学习有所科学的发明和发现。
1588年,明万历16年——1679年,清康熙18年:托马斯·霍布斯生于英国。强调精神也是一种物质,“一切变化全在于运动。”
1596年,明万历24年——1650年,清顺治7年:勒内·笛卡尔生于法国。1649年,清顺治6年,赴斯德哥尔摩任女王克里斯蒂娜的老师。数学家和哲学家,
1614年,明万历24年——1687年,清康熙26年:亨利·莫尔出生于英国。哲学家,被称为“剑桥柏拉图主义者”主张灵魂与精神皆为实体。
1630年,明崇祯3年——1677年,清康熙16年:伊萨克·巴罗生于英国。数学家,1669年辞去剑桥大学首任数学卢卡斯教授,以便让他的学生牛顿接任。
1632年,明崇祯5年——1677年,清康熙16年,斯宾诺莎出生于荷兰。哲学家。
1632年,明崇祯5年——1704年,清康熙43年:约翰·洛克出生于英国。哲学家。
1646年,清顺治3年——1716年,清康熙55年,戈·威·莱布尼茨出生于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1642年,明崇祯15年——1727年,清雍正5年,伊萨克·牛顿生于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上述10位科学家、哲学家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哲学家之间的学术观点不尽相同,有的意见相反,但都能以严谨的逻辑和实验数据阐释自己的见解,予别人以新启发。当科学昌明,平均15年诞生一位顶级科学家的时代来临时,原来技术经验依靠自身积累而获得的工业生产进步就可以在科学方法引导下大步前行了。
英国皇室和政府在这一期间也适时地颁布了多种法律和措施推动工业社会的早日实现。1624年,政府实施《垄断法规》,规定专利法的对象、时限,切实保护技术发明知识产权,到1851年颁布的各项专利已达到13023项;重大传统产业领域如纺织业、采矿业的发明者可以获得5000至1万英镑的奖金,以及爵士名位。1837年,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她在6月20日举行登基典礼时被告之“什么都不须做”,就是说君主立宪的国体下她只是国家的象征,一切“国家”事务都由首相领导的政府负责。维多利亚女王是个明智的国王,或者说是个单纯的女生,1840年21岁的她在首相内阁的安排下宣布和大表兄阿尔伯特亲王结婚,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不是像罗马、拜占廷曾有过的“双王制”,阿尔伯特亲王只是女王的丈夫,不是“王”。这也许反而给他个人兴趣提供了更多自由的空间,阿尔伯特亲王的兴趣在当时工业社会初期科学与技术带来的火车、建筑、桥梁、起重机、水压机、工作母机等等各种“新事物”领域。在他的影响下,维多利亚女王也改变了一般女生对“工业产品”不大感兴趣的常态,开始关注工业产品的现状。典型事例是她参加了1851年5月1日,在阿尔伯特亲王提议下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式,并且参观了十多万件产品。这些产品由世界各地14000家参展者提供,这次展览会成为工业设计正式登台亮相的序幕,人类新的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开始了。
从伽俐略到维多利亚的1851年,在中国正值明中期至清中期,农耕手工业生产依然是唯一的社会经济手段,皇帝和政府朝廷实行文化高度管制,宗法伦理道德教育不断强化,工艺美术在陶瓷、髹漆、织品、印染等领域还有发展,但技术形态仍属个人经验性质。由于没有“专利法”等相应法规,个人技术极易湮没,所以生产技艺的进展有限。
综而言之,工业设计从逻辑上和历史事实上说,都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历史没有发展到工业社会阶段,没有产生工业设计也是历史的事实。
1840年之后,英国的工业设计正处于呼之欲出的历史时刻,中国正处于清代农耕经济日趋凋萎的时期,农耕技术陈旧,物种缺乏改良筛选,工具无改进;人口日见增多,农田在自然灾荒下实际减少。农村流失的劳动力,进入城镇,廉价劳力反而刺激了城镇经济的一时发展。手工业中唯有织品及印染尚有一定生产能力外,陶瓷维持中低挡市场水平外,髹漆、金工的生产与市场都太小,地区性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是中国社会主导形态。
西方经济发展迅速,寻求海外市场的要求成为必然,通商、贸易的要求行不通,就伴随着各种“阴谋诡计”,或“借地晒货”,租借土地,建立经济据点,进行商业渗透。或制造事端,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市场大门,进行商品销售。当时,西方列强的舰炮之外,真正打垮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的生产体系,还是西方工业机器生产产品的低廉价格和商品品质。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几千年的印染手工业,在明代中期,“印染”已经与“织作”在各自独立前提下规模已经相当大,手工业行业分工也细化到出现“行会”、“行规”的社会组织程度。传统印染用染料最多的是靛青,山蓝、蓼蓝、木蓝、菘蓝等植物沉淀发酵的提取物。印染成蓝色织品后还要经过“砑”,即用石“元宝”反复碾压布面,把短小纤维压平压“光”,这一工序又叫“踹布”,在明中期已经从“染坊”中独立,成为一个专门行业。
欧洲棉织品的印染使用他们已经相当发达的化学工业研发的化学染剂,“阴丹士林”,有“阴丹士林蓝”、“阴丹士林红”等种种不同,色相丰富。中国历来是一个宗法伦理道德社会,尊卑等级对服装染色的规定已经约定俗成,西方化学染中只有“蓝”会被中国市场接受,但仅此一项,化学染蓝的简易操作方式,以及价格的低廉,在不长时间内把中国传统植物染市场压缩到西南边远地区,最发达的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印染业很快普及了德国、英国的化学染材。紧接着英国的织品同样以价格和品质优势横扫中国市场,纺织机械也同步进入,中国传统木机遂有灭顶之灾。这一切的发生,并不完全在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真正的原因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的操纵: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是“价廉物美”。生产者、消费者自发地选择商品必然是以自己的“低成本”要求角度。所以从朝廷的“官方政府”方面看,接受欧洲商品市场的现状是“被迫”、“被动”的;但从生产者、消费者来看,接受舶来品却是“主动”的。
欧洲工业国家的工业量产的商品当然比同类手工生产的产品成本低而品质好,市场占有额度自然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资本积累迅速增长,从业者收入增加了,国家税收也增加,欧洲列强先后相对进入“民富国强”状态。
计量模型中每个主要解释变量间有可能隐含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采用Pearson方法逐次计算了每个主要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所有主要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4,可知每个主要解释变量间不具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中国从清末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经济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形态变化有限,1950年到1958年代,要把小农生产形式“革命”为“现代大农业生产”形式被理解为从“个体”占有土地生产转变为“集体占有土地生产”,而不是西方工业社会已经实现的“机械化农耕”和科学的社会管理公司分工;于是先从“互助组”、“合作社”,后到“人民公社”,又提出“以粮为纲”国策,当时水稻亩产能达到800斤,就已经要“报喜”,可见农耕技术水平的低下。十年“文化大革命”,要从“思想”上统一到“千秋万代不变色”的重要性期间,世界工业生产依赖的科学技术有了重大革新,数字技术引发又一次工业革命,国际工业比重格局及市场占有份额都在发生变化,原先为主要经济支柱的钢铁和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让位给新兴的电子和生化、医药产业,同时文化产业又在蓄势待发中。“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997年之后,又隔了几年的“拨乱反正”,中国才从现实中看到世界工业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带来的人类文化的变革、文明的提升。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策。于是一连串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改革任务和计划,用“科学”的“量化”指标去“格式化”一切行政、科研、教育、生产部门、领域的“考核”、“考绩”。一方面至少在社会硬件设施和统计数据上有相当大的改变和改善;另一方面在东、西,南、北广大区域间也出现了相当大的整体不平衡。这种整体不平衡,是从农耕手工业生产到工业生产分布的不平衡,更重要的是在工业生产为主体的地方经济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项目和贴牌代加工项目的不平衡。
细审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历程,应该知道任何新技术的功能,都要通过“产品”(即商品)的形态才能展现,都要依靠“设计”才能使其具有“社会”、“经济”的双重价值。在前者,是提升了生活品质;在后者,是实现了利益优化。综而言之,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提升,需要“工业设计”完成其基础任务。
如上述,中国早期的社会条件不可能产生“工业设计”,不等于中国不能有“工业设计”。只是中国的“工业设计”受牵制于社会现实整体框架,犹如“戴着枷锁的舞蹈”,虽在舞蹈,却很吃力,并不成功。这套“枷锁”有三个方面表现:
第一个是没有健全的“市场经济”,包括规章制度。
工业设计当初在英国和欧洲的发展,借助于前述亚当·斯密这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和主张,也借助于英国、德国等政府对此观点的支持和推行;这些支持和推行,是通过“法律”的执行形式体现的,其中重视知识产权法规的执行,对拥有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的重大奖励,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等等,最为重要。因为一切新产品都要通过“设计”的过程才能进入生产的环节,完成生产环节才能进入市场流通。而“设计”的好与差、成功与否,取决于设计中对使用功能,如“造型”、“色彩”的外在形态,和应用功能,如产品的电子的、机械的性能综合形式的处理;由此综合形成市场对“工业设计”中“知识产权”的尊重和维护。所以市场不能出现像现在这样的商品推销广告(事实也如此)语:“免费设计”、“优惠设计”等忽视“设计”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另一方面,是市场消费者“没钱”。也就是说,在消费能力低下,市场买方支付能力低于购买欲求对象的价位时,卖方,资本方首先牺牲的是“设计”价值;紧接着就是降低设计者的薪资、福利待遇。如此循环造成“设计”职业的起薪点低,增薪幅度小、频率慢。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基础工业生产能力欠缺。
基础工业生产主要指产品的机械加工、材料加工、组装加工三个方面。今天的大多数产品都牵涉到电子、机械、材料三大领域。电子产品离不开机械设施,机械设施离不开材料品质。举一个还是名牌“海尔”微波炉的例子,点压式开关按钮启动机械转盘运动,有的产品使用不长时间后“暂停”点压式开关表面的塑料复膜片“老化”,使转盘运动不能“暂停”(除非切除电源)。另外,在一些品牌的“复读、收录放音”一体机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子部分功能无差,但旋钮、滑杆指针出现松弛、倾斜的状况太多;在一些产品表面质感的处理,注意到肌肤接触的感觉,却达不到视觉感触的要求,或反之,只能“远观”,不宜“近看”。微波炉、收录放一体机应该只是一般的产品,其精度都不能稳定保持在一个优秀的水平线上,可见社会基础工业加工能力水平之一般。
工业设计的产品要由技术工艺完成,技术工艺本身有材料、生产线及其工艺组成,每一套成熟的生产技术工艺都有一套相应的生产参数指标,这些指标对应着相关生产线的各环节。由此可以批量生产产品,产品越大,该生产线投入成本回收越快,利润回报也越快。所以一个成熟的生产线一旦投产,不会有改变的情况出现。但产品要更新换代,要开辟新市场,就必需借助“设计”的“创意”、“创新”。而新的创意设计产生后,小则改变模具,大则重建生产线,重立参数,对于企业主来说,都要投资。企业家因为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不够,往往吝于投入;另一方面操作工人因为对原有生产工艺已经熟悉,技术已经掌握,对新工艺、新技术也并不积极,因而形成机械技术、工程技术都习惯性地固步自封,于是“资本”方和“生产力”方无形中合成阻力,基础工业生产能力不能顺利发展,直接妨碍了产品精度、灵敏度和耐用度的提升。也妨碍了“工业设计”“创意”、“创新”的实践转化。
第三个方面是设计教育体系的混乱。
工业设计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在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工业设计属现代学术范畴,不是教授设计“经验”;工业设计不是“画效果图”的教育,工业设计是一个“系统”的教育。现实面对的情况是:中国历史上虽没有“工业设计”,但以“经验”传授为主要形式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工艺美术教育”历史长,改革开放以前的“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系”在各地均有,教授内容按品种区,大端有“染织系”、“装潢系”、“陶瓷系”、“金工系”等等;改革开放后这些名称先后换成“设计学院”、“设计系”;内容改为“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等等。
名称牌子可以一夜之间改变,但重要的教学内容、方法还沿着“工艺美术”的老规律进行,造成名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实际上只能画一张“效果图”(用电脑),对于所领到的任何案子都不能列出“设计”程序工作进度表,也拿不出验证设计物的具有统计学的数据。有无数据支持,也是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设计的一个不同点:前者有量化的数据作为设计的依据,设计品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用数据加以证明;后者则毋须量化的数据证明其本身的“合理”,数据相对“粗糙”。在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4年课程中,看不到“设计思维”教育、“设计方法”理论与实践训练、“永续发展设计”理念与实践训练,以及相关的“技术工艺”、“材料学”的知识结构。更看不到有关“社会学”、“伦理学”的知识课程。可见的课程常见的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绘图技法”、“概念设计”等等;有的连“设计史”、“设计学”都没有;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史”和“论”,就不可能成其为“学科”。我认为这就是“新瓶装旧酒”造成的教学课程系统混乱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国家专业目录的不足造成“工业设计”内容失衡。
在今天的专业目录中 “工业设计”其实找不到它的二级学科位置。一级学科“设计艺术学”下没有“工业设计”这一户口,有的是具体细分的方向:产品、环境艺术、平面设计,等等。
但“建筑设计”这一历史上、今天外国的学科教育上还是放在“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内的“艺术”,在学科目录上划归工学、归入到“工科”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中,正像“工业设计”归入到“工科”的“机械工程”中一样,都剝离了“艺术”。从建筑艺术说,建筑首先是以其外立面给人以“美感”,工程技术是为完成这一“美感”而服务。现在则反是:工程技术能达到功能的完成形式就是建筑的外观;对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昭示的节奏之美可说是“置之脑后”,而节奏之美由立面的点、线、面的大小、形状、色彩,以及周边景观物态的对比与协调才能和盘而出,这又岂是工程技术力所能及的内容?
试看1851年前后的英国工业产品包括建筑(第1届世博会会馆本身就是玻璃与金属不同材质的设计作品)、车床及各式日用品,其设计师大多是该产品的工程师。正因为此,好的技术和拙劣的设计对比明显,才引起设计家的关注。后来德国“包豪斯”的设计师本身就是建筑、家具、产品皆通的设计师。包豪斯设计学校也有建筑设计内容。如前述,成熟的工程技术都趋于程式化,稳定也保守。当建筑全部由建筑工程揽下,共同的工程技术必导致出现地不问南北的建筑外立面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普遍:这就是把“建筑”剥离“设计艺术”的结果之一是中国近年来建筑量为世界之最,但有特点、个性的建筑师及其作品又有多少?不需多说。
工程技术类学科把“设计艺术”纳入自己的领域,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今天设计艺术的教学已经生疏于材料、工艺、结构等必要知识的不满,另一方面也带来不同学科教学课程各有“偏重”的“失衡”,如大学建筑学院以工程为主,入学学生不加考“美术”,而建筑设计院也不创作“效果图”,需要出图时另找“设计公司”,“设计公司”的绘图员则来自大学“设计学院”的毕业生,造成“设计学院”的“设计”本科生等同于高职“设计技法”学生的事实。“产品设计”也同样,在今天机械产品很少没有结合微电子技术情况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工业设计”教学中侧重于机械功能的展示,对微电子高性能的应用和外观形式、色彩、触感设计的艺术要求比陌生。而今天设计艺术教学习惯于把“设计”按职业划分,如产品,平面等等;有的甚至有陶瓷、染织等工艺美术性质的方向也纳入其中。造成的后果之一是社会至今对“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混为一谈,还有更离奇地统称之为“美工”的现象。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的从业者不比“美工”高档多少,但身份不明却使之难以正常工作,处于尴尬地位,妨碍了工业设计带动社会生产前行的作用。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在社会中是生产轮子的中心,不是链条上的某一环。所以真正工业设计训练出来的设计师可以设计平面,也可以设计立面;设计移动电话的设计师也可以设计汽车。设计可口可乐玻璃瓶的设计师也可以设计波音飞机,而不是“只能”设计一种“职业”的产品。
综上所述,学科目录的制定本是为科学指导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服务,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划地为牢”的状况,导致课程系统无序。现代学术环境下的“设计艺术”、“工业设计”是指能够整合适宜的科技功能,以“产品”形态体现其社会、经济价值的学科。所以它强调的核心是一套设计的科学程序,从小写“d”进入到大写“D”,即从日常生活中运用设计思维提升普通人生活品质入手,使“设计”被认可为确是专业人士从事的神圣事业。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工业设计”才有可能并列为世界设计大国之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当下“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