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璇华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经贸科,广东 广州 510320)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林璇华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经贸科,广东 广州 510320)
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不仅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就需要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于外贸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FDI;溢出效应;创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是指“为在一个国外企业获得持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在管理中拥有实际发言权。”[1]国内学者通常习惯将外国直接投资(FDI)与国际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不加区别地使用,实际上FDI在英文文献中既可以指内向的外国直接投资(inward FDI)即引进外资,也可以指外向直接投资(outward FDI)即对外投资。笔者从中国作为东道国引进外资的角度研究FDI对我国的技术转移及溢出效应,因此FDI是指内向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和引进外资含义相同。对于“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中的定义是:“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2]。该定义明确了技术转移的标的是“软件”技术,而单纯的不带有任何“软件”技术的“硬件”转移不属于“技术转移”的范畴。技术外溢是指技术拥有者的活动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其他主体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技术所有者无法取得全部的收益,它是技术外部性的表现。技术进步除了可以通过主动地引进、学习和模仿、发明创造获得以外,还可以由技术外溢被动地得到。
1992年,我国在利用外资领域就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近年来,我国又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虽然这些战略有些实践效果还不明显,有的还在实施过程之中,但是,这些都反映出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广义而言,一国技术进步来源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模仿及学习[3]。FDI作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它是否对中国技术进步产生了促进作用,是哪些因素影响了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积极作用的发挥,如何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们对于我国积极有效地引进外资,实现长期稳定的内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及溢出效应。
(一)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计量分析过程中基于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选取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2000~2006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的数据是全部37个工业行业共7年的数据。其中,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笔者排除了数据不全的样本和由于一些行业产业政策或者其他原因FDI不能进入或者进入程度很低的样本,这些行业的性质就可能与那些FDI进入程度较高的行业有所不同。而主要目的是分析FDI对于各个行业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集中分析那些FDI进入程度较高的行业,这样做将能使我们的分析结果更准确、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从全部37个样本行业中挑选出外资进入程度较高的28个行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二)模型的构造与变量的选取
笔者关于FDI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数据是面板数据。对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最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在三个模型中可能影响参数估计值的因素也并不一样。一般来说,因为面板数据同时包含了横截面因素和时间序列因素,所以参数估计值可能会同时受到两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一种是不同组别数据之间的差异,称作组间效应(between effect,在我们的数据里就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另一种是同一组数据内部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化,称作组内效应(within effect,在我们的数据里就是指同一个行业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在固定效应模型中,所有的组间效应都已经通过固定影响消除掉,参数估计值只取决于组内效应。混合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因为根本就没有考虑行业差异,所以参数估计值同时由组内效应和组间效应决定。而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尽管考虑了行业之间的差异,但只有当行业之间的差异服从正态分布时,参数估计值才会完全不受组间效应的影响,一旦这个假定不成立,参数估计值也可能会受到组间效应的影响。根据上面的分析,混合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是假定组间差异不明显,即当各组间的差异没有或很小时,采用混合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将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笔者研究的是行业面板数据,而在行业面板数据当中,各行业的差距还是较大的,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将比采用混合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效果更好。
在具体的数据分析过程中,为了全面而准确的反映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笔者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确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时,参考了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4]。总体上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成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两大类指标。
(三)计量分析结果
1.FDI对我国企业创新投入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FDI影响我国企业创新投入能力的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是FDI的进入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计量回归结果显示,FDI对国内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资企业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每提高1%,内资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内资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就提高0.014%~0.015%,内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内资企业全部员工比重提高0.045%~0.046%。二是FDI对内资企业创新投入总额有微弱的副作用。计量回归结果显示,FDI对国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总额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的危害程度不是很大。首先,FDI对国内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影响较小。其次,FDI对内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影响也较小,但是FDI还是在10%的显著下减少了内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最后,FDI对内资企业总的销售收入影响很大,外资的进入显著的减少了内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三资企业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每提高1%,则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减少1.9%~2.0%。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反映的是内资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也就是说内资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是减弱了。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总体上增强了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计量回归结果显示,FDI虽然导致部分内资企业被挤出,留下来的企业也有一部分因为竞争而减少了盈利,但是在竞争当中留下来的内资企业,迫于竞争压力,并没有降低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强度,相反,他们为了能够在竞争当中取胜,在产品销售收入当中,增加了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并逐渐增强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2.FDI对我国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FDI影响我国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计量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FDI的进入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益。计量回归结果显示,FDI每提高1%,则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提高1.5%~1.7%,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0.27%~0.28%。但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外资的进入对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的提高的参数估计在随机效应模型下只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在固定效应模型下更是只达到10%的显著性水平,而FDI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的提高的参数估计在两个模型下都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
同样是衡量国内企业创新产出效益的指标,但计算的结果却不是很一致,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有如下三个:一是此处的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是一种比值性指标,专利申请数量是总量上的指标,但是我们通过上一节对创新投入能力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到,由于外资的进入,内资企业在总量指标上的提升并不明显,甚至有可能产生负增长。二是考虑到我国目前技术创新的具体水平和特征,我国的产业创新更多的是引进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创新,是一种以模仿和技术追赶为主的学习性创新,这种创新现状的特征表现是新产品大量涌现,但是具有专利申请可能的原始性创新数量相对较少。相对于美国等占据产业技术前沿的技术创新不同,在我国目前这个阶段专利反映出上文所说的二次创新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更能反映出我国当前的这种二次创新能力。三是我国专利统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而且我国企业专利申请意识也是在逐步提高的过程当中,这方面的影响可能也会干扰其计算结果。通过以上三个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内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能更好的地说明我国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益,因此FDI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益。
第二,FDI的进入对国内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有限。计量回归结果显示,FDI有可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在目前看来还是相对较弱的。内资企业申请专利数与内资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比值和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内资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比值这两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反映在相同的投入经费下,国内企业是否会因为外商进入而获得了更大的产出。本来我们猜想由于外商的进入,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那国内企业有可能直接获得外国的技术,存在“免费搭便车”效应,而使得自身的效率提高。但是,通过计量回归显示,对α参数估计的显著性都不是很好,只有达到10%的显著性水平,特别是,当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内资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比值的影响的估计当中,可以看出FDI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内资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比值的影响是较小的。
出现上述与预期想法不一致的结果的原因如下:一是进入中国的外商企业较多的是生产型企业,这些FDI体现出明显的两头在外根植性差的特点,外资企业对于母公司有着强烈的技术依附关系,在华外资企业总体上技术活动并不活跃,他们更多的是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技术依附者和技术接受者,而并非是新技术的创新者,这些外资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已经物化在机器设备上,对于这种技术,要想通过“免费搭便车”实现自身技术创新效益的提升是很困难的。二是FDI几乎从来不参与当地的技术市场活动,既不在那里购入技术产品,也不在那里出售技术,与本地的企业技术联系非常微弱,他们的技术活动主要存在于公司的内部,因此,这增加了学习和模仿这些外资企业技术的成本,使得技术创新效益并没有随着外资的进入而提高。
第三,FDI的进入使国内企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技术依赖,降低了国内企业自主发展技术的能力。计量回归结果显示,FDI的进入使国内企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技术依赖,降低了国内企业自主发展技术的能力。三资企业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每提高1%,那么国内企业独立发展技术的能力则降低约0.28%~0.30%。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外资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国内企业沿着既定技术轨道向上攀升的速度越来越慢,阻力也越来越大,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遇到的技术约束也将会越来越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跨国公司享有技术和人才优势,而迫使国内一些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企业放弃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转而依赖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而那些没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是不敢冒巨大的风险搞技术开发而直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形成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就要求我们深刻反思通过FDI提升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研究表明,FDI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并在总体上增强了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同时也发现FDI对提高内资企业创新效率作用有限,并且使内资企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技术依赖。
[1]F.L.Rivera-Batiz and L.A.Rivera-Batiz.The Effects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Presence of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1(34).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3(9).
[4]Adams James D.Science,R&D,and Invention Potential Recharge:U.S.Eviden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
F830.59
A
1673-1395(2012)03-0040-03
2012-01-12
林璇华(1980-),女,广东廉江人,讲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