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坪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镇人民政府,湖北 宜都 443300)
汪发元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宜都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熊建坪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镇人民政府,湖北 宜都 443300)
汪发元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为了促进茶农增收,加快宜都市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湖北省宜都市茶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因此提出了实现宜都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调查显示,影响宜都市茶叶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品牌优势不强、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茶叶品质有待提高、加工技术有待加强等。因此,应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发展龙头企业,提高科技创新,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
宜都市;茶叶发展;产业化
茶叶不仅是现代人健康生活的优质饮品,而且茶叶生产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湖北省宜都市是全国茶叶区划中优势区域之一,但茶叶品牌不强、产业优势不明显。因此,如何实现宜都市茶叶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在分析宜都市茶叶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增加茶农收入。
宜都茶叶历史悠久,声誉较好。早在1200多年前,以“金黄色、绿豆汤、甘凉味、芬芳香”四绝闻名的“洪山茶”在清代曾作贡茶入宫。目前茶业已成为宜都市农业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宜都茶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基地建设,狠抓核心区高效茶园示范带动,着力培育“宜红茶”和“天然富锌茶”2个品牌,努力提升茶叶品质,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宜都市仅次于柑桔的农业种植业的第二大优势产业。到2012年底,全市茶园面积将近6666.7hm2,年产量将达到1.1万吨以上,茶叶农业产值2.8亿元左右,系列产值近10亿元以上。
宜都市茶叶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茶叶产业化发展提高了茶农收入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据宜都市统计年鉴显示,宜都全市2010年茶叶总面积5346.7hm2,比2005年的3860hm2增加1486.7hm2,增长38.51%,其中采摘面积4926.7hm2,比2005年的2566.7hm2增加2360hm2,增长了91.95%;2010年干茶产量达到8500吨,比2005年的2698吨增长了215.05%;茶叶农业产值为1.7亿元,比2005的3777万元增长了350.09%;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4.465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1508亿元,增长了338.10%,可见茶叶产业化极大地提高了茶农的收入,对农民增产增收有重大的意义。
(2)茶叶产业化发展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良好 茶叶本身就是绿色产业,在山区进行茶叶生产有利于宜都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茶叶加工厂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加工,少量废弃物采用人工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有机肥料还田,既保证了茶叶清洁卫生、质量安全,又保护了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系统措施实现了宜都茶叶产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还能有效满足消费者对茶叶这一绿色天然保健饮品的需求,提高了茶农的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是茶农致富的长效和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发展建设,带动茶农年增收入(农业产值)3.6亿元,全市茶业产值年增加6.4亿元,吸纳3万茶农就业。
(3)茶叶产业化发展提升了茶业综合竞争能力,带动了茶业发展 到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效茶叶样板点4个,总面积1333.3hm2。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等,围绕“品种、品质、品牌”,在园区办改树、改土、改管,增施有机肥,合理剪、采、留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样板,加快了先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茶园集约化生产水平,推进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组织化运行和产业化经营,茶区的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另外,全市高效茶园已经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的开发成为茶叶生产的亮点,推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应用,茶叶安全质量得到提高,茶叶产业化全面提升了茶叶综合生产力和产业竞争能力,有效地带动了全市茶产业的发展。据调查,高效茶园平均亩收入达到4000元,高出全市平均茶园近1倍。
从对宜都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宜都市的茶叶产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在茶叶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茶园基础设施落后,管理粗放
近年来,全市上下加大对茶园的投入力度,但总体上看,茶园基础设施仍较落后,突出表现为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机械化程度低,导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加上对茶园基础设施存在重争取、轻建设,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茶园基础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效益不明显,大部分茶农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茶园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体系,管理体制混乱。茶叶生产与加工、流通被分割在不同管理部门。茶园的管理大多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低下。而茶叶经营企业也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效率较低。
2.2 茶叶品牌优势不强,知名度低
宜都茶叶品类繁多,很多在省内甚至国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茶叶加工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导致品牌多而杂,竞争无序,使宜都茶叶品牌整体形象模糊不清,没有形成市场影响力,市场占有份额小,知名度较低,大多数品牌的产品销量较少,市场覆盖面狭窄,国内市场开拓也不够,导致国内销售也举步维艰,加上各企业对品牌宣传的投入较少,不能形成有效的宣传力度,短期内很难带动该市茶叶步入“快车道”,严重影响了茶叶产业化的发展。
2.3 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
将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者组织起来,适度规模经营是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前提。而目前宜都市茶叶经营比较分散,全市有0.53万hm2茶园,有23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业主),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却只有10来个,少数还不能按专业合作社运作,这种分散种植的小规模经营方式造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宜都茶叶发展。加之大多数小规模模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经济效益也不是很理想,因此茶农在经营茶叶时仍然承担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2.4 茶叶生产加工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
宜都茶产品种类繁多,但存在产品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程度低。虽然全市0.53万hm2茶园基地全部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但夏秋茶依然存在农药残留;非生产季节实施清园消毒的不足20%;采用农业综合防治病虫害的不足30%,有机肥的施用量也严重不足。全市23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只有14家办有(或正在办)“生产许可证”,占6% ;通过有机认证4家,占1.74%;通过(或正在办)无公害产品认证9家,占3.9%。目前还无绿色食品茶认证企业,23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中,卫生达标不到50%,加工人员持证加工不足30%,严重制约了宜都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叶产量
加快选育优质茶树良种,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提高茶园的整体出叶率。逐步实现茶园机械化耕作和机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降低茶叶农药残留。加大茶叶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积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1]。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和市级财政对茶园标准化建设的投入,按规划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适当提高标准化茶园建设标准,种植基地向山区宜茶优势区域集中,保持茶叶面积稳中有增,抓好优势茶区茶园的改造升级,力争创建清洁栽培、省力栽培、标准化的茶园。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基地无性系良种率;二是要改善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增加有机肥等生物建造工程;三是要完善喷灌系统,升级改造硬底化机耕路主干道,促进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发展龙头茶企
要想提高宜都茶叶的整体形象,获得知名度,就要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一是精心组织策划各类大型茶事活动,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提高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二是联合文化部门,积极挖掘当地的茶文化,并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三是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茶叶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推进行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集中,增强产业联动效应,提高茶农和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推出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份额、高效益的茶叶产品,达到创立名牌、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目的,让宜都茶叶逐步走出特色鲜明、品牌独特的经营之路。
3.3 提高茶叶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进行生产加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进农户调整生产产品结构,研发和推广资本性技术在茶叶生产尤其是采摘过程中的运用,才能改善当前绿茶种植经营中的规模负效应[2]。探索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的新模式,建立无公害、绿色环保的规范化生产经营方式是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一是聘请茶叶研究专家为技术顾问,做好茶叶安全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二要推行清洁化生产,扶持建设清洁化标准初制加工厂,改造提升精制加工厂,重视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生态安全型茶叶食品,积极应对茶叶产品推行市场准入的挑战。三要引进名优茶加工先进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茶农增产。
3.4 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
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管理,强化责、权、利挂钩,形成市级科技人员指导到乡,网络重点示范到户,乡镇农技人员全覆盖的技术队伍与推广体系。一是加大对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民成立自负盈亏、自我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二是努力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扩大流通渠道。三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协调、行业自律、维护企业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切实增加茶农收入。四是积极支持各行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茶文化、宣传茶文化,拉动茶消费,发展茶经济。
[1]丁登花.茶叶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模式[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42.
[2]柳 萍.农户茶叶经营规模效益研究—基于浙江绿茶种植户的调查与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40.
2012-10-20
熊建坪(1979-),女,湖北枝江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管理。
汪发元,E-mail:wangfayuan315@sina.com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2.013
F326.12
A
1673-1409(2012)12-S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