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顾国龙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症,是目眩和头昏的总称[1]。《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刘完素《素问病机原病式》认为风火致眩,“风火皆属于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3],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强调“无痰不作眩”[4]的理论,而明代张景岳则指出“无虚不作眩”[5]的论治。前人多认为眩晕是风病,一般常用平肝熄风,调补肝肾之法,固然是多见,临床亦有效。但眩晕亦不尽是风病,不全属于肝阳。临床虚证眩晕并不少见,尤其脾胃不足之体,最易罹患。李东垣《兰室秘藏·头痛》所论“食不能停,痰唾稠黏,涌出不止,眼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而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中……”[6]即是脾胃气虚,浊痰上逆之头痛眩晕。中医诊病讲究求本溯源,审证求因,脾胃为后天之本,眩晕的致病之“本”可诉之为脾胃的运化失常。从脾胃治疗眩晕为我们临床诊病提供思路。
1.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2]“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五脏六腑,四肢肌肉,皆赖脾胃化生之气血营养。任何疾病发生的基础是正气亏虚,眩晕病的发生亦不例外,根据《内经》“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培补中土,有其理论依据。
1.2 脾胃衰而百病生 《脾胃论》的作者李东垣,秉承《内经》有关脾胃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7]的著名论点。李东垣[7]认为“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外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及各空窍是也。若胃气一虚无所秉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为人后天之本,人的元气虽然秉受先天,但是也需要水谷精微的充养。若脾胃之气受损,元气得不到充养,随之也将衰败,由此,五脏六腑,经脉九窍等皆由于失去滋养而产生各种疾病。因而我们治疗眩晕的时候,可以从调养脾胃着手。
1.3 土虚木摇理论的运用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2]《柳选四家医案·评选静香楼医案》说:“四肢禀气于脾胃,脾胃虚衰,无气以禀,则为振颤。土虚木必摇,故头晕也”。[8]
脾土虚弱,生化之源不足,一则不能滋荣脏腑,润养筋脉,筋急而生风;再则,肝木主克土,土虚则肝木过旺,必犯脾土而扰中宫,以致土虚木摇,内风动越,而出现头昏,震颤。
熄风多从肝入手,或清肝热以熄风,或镇肝以熄风,或滋肝以熄风,或养肝血以熄风。然脾虚无以化生阴血,肝木失养,要是只是滋肝阴以熄风,很难有疗效,其治当“求之于本”,在健脾方中稍佐以熄风之品,常可有效果。
2.1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2]多为思虑劳倦,伤及于脾,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于脑,发为眩晕。症见头晕耳鸣,头部昏蒙,时轻时重,每因劳累诱发,休息暂减,呼吸气短,声低气怯,神疲乏力,脘腹坠胀久泻不止,舌淡苔薄,脉弱。治宜补中益气,升清止眩。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出自“内伤气虚之人,烦劳过度,清气不升,忽然昏冒也。”[9]故用补中益气,升发清阳之气。
2.2 气血不足,清窍失养 《景岳全书·眩运》[5]:“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有赖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的培养和补养,才能充盈。本证多由于素体脾胃气虚,营血无以升化,而渐至气血两虚,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而致头昏目眩。
症见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则止,重者如坐舟船,伴恶心呕吐,耳鸣,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舌质淡紫,脉细无力。治以补气和血,调理脾胃法,多用于眩晕反复发作者,方选归脾汤,八珍汤等加减益心脾补气血。
2.3 脾阳不振,水湿停滞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2]脾主运化水谷,为生痰之源。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脾阳不振,水湿停滞。若常常嗜酒肥甘,饥饱无常,或思虑劳倦,伤及于脾,使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闭清窍,发为眩晕[10]。
症见眩晕频作,伴视物昏花,面青肢冷,呕吐清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神疲乏力,时有耳鸣,口干不欲饮,舌胖有齿痕,舌淡苔白,脉沉迟滑。治以温脾化痰、利湿祛浊法,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金匮要略》载:“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11]
2.4 脾不健运,痰浊中阻 《丹溪心法·头眩》[4]中强调“无痰不作眩”的理论。痰属于病理产物,究其生痰之源,则归咎于脾。脾为阴土,主运化,喜燥恶湿。脾运化失职聚湿成痰,清阳不升,精不上承,而致眩晕。
症见头晕,目眩,欲呕,发作时自觉周围景物晃动,须闭目卧床,饮食欠佳,大便溏泄,脉弦滑无力,舌质淡,苔白腻。治以健脾和胃,利湿化痰,方选六君子汤加减。
近代名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提出“头晕虚多实少”[12]。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中气亏虚,是眩晕发生之本。治病必求于本,从调理脾胃治疗眩晕,对临床诊病思路也有启发。在治病的同时,嘱咐病人劳逸结合,节制饮食。另外“眩晕者中风之渐也”[13],我们对眩晕的治疗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这也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路。
[1]上海中医学院.内科学[S].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2]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M].袁思芳,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
[4]朱震亨.丹溪心法[M].赵建新,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35.
[5]明·张介宾.张景岳医学全书[M].李志庸,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095.
[6]金·李东垣.兰室秘藏[M].张年顺,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
[7]金·李东垣.脾胃论[M].张年顺,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64.
[8]清·尤在泾,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3.
[9]清·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78.
[10]李烨.孙兰军教授运用脏腑辨证治疗颈性眩晕[J].吉林中医药,2011,31(2):105-107.
[11]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范永升,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56.
[12]秦伯未,李岩,张田仁,等.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
[13]明·虞抟.医学正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