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黄帝、赤帝辨析

2012-03-31 03:06刘存棣
关键词:神农氏部族炎帝

何 冰,刘存棣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中国史籍中关于上古汉民族的主体民族——夏族的重要领袖人物炎帝、黄帝、赤帝的记载存在诸多混乱,有些甚至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笔者基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和发现,对距今9 000 年前羌族到距今4 000 年前夏族的华夏人类迁徙线路、社会形态、宗教崇拜、婚姻变化、墓葬形式、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等文化遗存进行了比较研究,力求厘清汉族的主体民族——夏族成长史上的一些事件和领袖人物的脉络,期望得到各位学者的批评与指正。

一、夏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大约距今9 000 年前,以盘古伏羲·女娲部族为代表的羌语族群,跟踪羊、驴等迁徙中的食草动物,从今阿富汗一带出发经帕米尔河谷等通道、南疆和青藏高原来到今陕甘一带,一部分迁徙定居到今晋、冀、鄂、豫一带,这是汉藏语系民族传说的最早时期。《说文解字》解释羌:西方牧羊人,从人,从羊,羊亦声。因在猎羊、牧羊驱赶羊群时吆喝:去(qi,西北口音)羊!因而被东夷、鸟夷和后来的商帝国称为羌。当时的甘、陕、晋、豫一带气候温润、森林茂密、河流纵横、草场辽阔,羌语族群在此区域过着采集、渔猎和狩猎并重的生活。距今6 000 多年前,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牛羊的驯化、气候和环境向干凉的方向发展,大约在今甘肃天水一带有一条不明显的界线:西边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和南疆盆地南麓的羌语族群发展是以牧羊为主的游牧族群;东边陇东、陕、晋、豫、鄂西北一带的羌语族群发展是以农业种植和渔猎为主的农业族群,主要种植粟、黍等农作物,人们焚烧灌木植被,刀耕火种,自称烈山氏。距今5 000 年前,定居在今宝鸡市姜水流域的有姜氏(姜羌)和今天巩义洛河流域的有崇氏(崇羌)的农业最为发达,先后分别被周边的众烈山氏尊称为神农氏。自距今8 000 年前开始,有姜氏(姜羌)集团创造了老官台文化、有崇氏(崇羌)集团创造了裴李岗文化、有太氏(太羌)则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创造了磁山文化。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羌语农业族群人丁兴旺,关中一带形成了以今宝鸡市姜姓神农氏为中心的夏文明奥区,洛阳、郑州一带形成了以有崇氏为中心的夏文明亚奥区,并且产生了早期的卜文符号。为区别于落后的羌语游牧族群,甘东及陕、晋、豫、鄂一带从事农业的羌语族群始称夏族。夏者,大也,多也,至此夏族从羌语族群中不明显地分离出来。一个烈山氏部落一个姓,当时有近百个烈山氏,自称诸夏“百姓”,这是“百姓”一词的最早来历,夏族从此进入信史时代。

二、炎 帝

位于今陕西宝鸡市姜水一带,有姜氏(姜羌)神农氏部落自然而然地成为烈山氏诸部族的核心,由于姜部族是一个世袭的女权制部族,部族的女长老被众烈山氏尊为共主,称炎,即太阳王,负责祭祀、占卜和内部事务,主掌部族乃至整个集团大权;外姓入赘的丈夫成为男性长老,负责农事、渔猎和打仗,处于从属地位,世袭神农氏称号。不同民族,社会形态发展也不相同。在宋朝时期已崛起并建立亚欧大帝国的蒙古族人,到了解放前夕一些部落还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传说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感女登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此传说中7 个炎帝都有名有姓,从第一代炎帝姜石年开始,依次还有姜临魁、姜承、姜明、姜宜、姜来、姜裹6 位炎帝,而男性王只知最后一位因起兵反抗黄帝,被后世称为刑天(王)的。《史记·封禅书》是最早记载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的中国古籍,诸“百姓”也相应成了神农氏集团松散统治下的一个个司土(笔者认为“后”字系对甲骨文“司”字识别错误)。

继人文始祖伏羲氏之后,炎帝和神农氏在农业等诸多方面是对华夏民族有颇多贡献的传说而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系列领袖人物。神农氏们娴熟农耕、不事征伐,“无有相害之心”[1]。“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亡。”[2]宝鸡神农氏一族发展缓慢,大约到了距今4 300 年前已是夏族父系社会末期,神农氏一族还是女王制,所以黄帝崛起之时“神农世衰”[3]。黄帝发起统一夏族战争时炎帝才感到威胁,末代神农氏“刑天与帝(黄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尚)羊山[4]。

羌语族群第一崇拜的是太阳,第二崇拜的是蛇(鱼)龙,第三崇拜的是昆仑山,第四崇拜的是年,第五崇拜的是羊。常羊山是炎帝的灵山,常(shang)古指尚,崇拜、崇尚之意,常羊山即尚羊山,其尚后来成为藏官的名称。

位于今宝鸡市祠南蒙峪口的常(尚)羊山,是炎帝部族的公共墓地,有历代炎帝和神农氏栖息的陵冢,被称为西炎帝陵。考古发掘表明,距今6 000 多年前,羌语族群仍处于走婚阶段,男人们被称为伏羲氏或开明氏。此后进入对偶婚阶段,男到女家,男子死后两次迁移回本部族公共墓地进行单人葬或集体葬。距今4 800 年前,自炎帝时期开始,一夫一妻制家庭确立,盛行夫妻合葬或男子死后埋葬在女方部族的墓地里,无须两次迁葬,黄帝葬神农氏“刑天”于常(尚)羊山炎帝部族的公共墓地,表示对炎帝、神农氏和炎夏集团的尊重。实际上,西炎帝陵是传说中的诸炎帝——至少7 位炎帝的真正陵寝。

黄帝打败炎帝后,有姜氏部族的大多数并没有归顺,七世炎帝姜裹有一个女儿叫节茎,两个孙女。一个孙女克率众追随者上了青藏高原。考古表明,距今4 300 年前左右,关中彩陶文化有向西、向南运动的痕迹,他们上青藏高原后,公元前2 200~前1 700年,在今青海河湟地区发展为齐家文化,后来适应了高原气候,渐渐演变为半农半牧的辛店文化,最后过渡为游牧性质的卡约文化。流亡到青藏高原上的姜克(姜葛)建立了大羊同国,被后来的华夏帝王称为“元夷”,种植早熟禾科大麦即青稞被称为元麦。“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国,北直于阗,东西千里,胜兵八九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地多风雨,冰厚丈余,物产与吐蕃同,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国事。”[5]“其国世以女为王。夫亦为王,不知国政,男夫征战种田而已。”[6]传说中的西王母就是大羊同国的一个女王。唐朝后期开始,吐蕃发起统一青藏高原的战争,战争持续了300 年左右,炎帝的一些后裔战败后又沿川藏边界来到滇藏一带,这里很多汉藏语系族群如景颇族、跟着舅舅的民族基诺族等都有炎帝部族的血统,而今康定县讲羌语支鱼通方言的葛羌人等则是炎帝族系的直系后裔。当然作为吐蕃最初崛起的结盟部族象雄(大羊同)大多数留在了青藏高原,经长期融合形成了藏族的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炎帝是汉藏语系民族的重要祖先之一。另一个孙女戏率一部向西逃到今天甘肃敦煌一带。春秋时期,生活在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姜姓夏人依然保持着神农氏时代的传统,十分勤劳。

神农氏首先是有姜氏部族的称号,可以确切地说历代炎帝都是女人,入赘的夫君均被称为神农氏,炎帝和神农氏是夫妻二人,不是一个人。战国时期,人们还能将炎帝和神农氏区分开来,但由于处于传说和信史时代,后人对于炎帝和神农氏仅有模糊的概念。司马迁之后,人们往往把神农氏部族和神农氏部族的炎帝、其夫君神农氏传说与事迹混为一谈,笼统地称炎帝神农氏,或称炎帝、或称神农氏,炎帝和神农氏逐渐在后人心目中就变成一个人了。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7]“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8]“古之人民皆食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神农也。”[9]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先民所避实。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情。”[10]“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时尝。”[10]神农氏部落率先创造和发展了先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历代炎帝和神农氏都有德有功于诸夏民族。因此,后来黄帝虽然取得了胜利,统一了诸夏,但是炎帝和神农氏在诸夏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不管他们迁徙走到哪里,都自称“炎黄子孙”。

炎夏人虽然勤劳、勇敢,但是不思革新,发展停滞。至解放初期,有炎夏血统的西南汉藏语系个别少数民族仍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炎帝系夏人的悲剧似乎是解放前多灾多难中华民族的缩影,当然西北炎夏集团的大部分融入了华夏族,成为发展中的夏族的主要源泉。

三、黄 帝

黄帝出生于天水秦州的齐寿山一带。氐羌集团有氐氏公孙部族活动在古氐水一带,黄帝建立华夏国后,有氐氏被夏人尊称为有祗氏即地神,氐水后来被人们称为祗水(今甘肃清水县牛头河上游的大祗水和小祗水)。“渭水又东南合泾谷水,……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11]东汉时南安郡人姚瞻考证认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11]。晋代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认为,“黄帝生于寿丘”[12]。《路史》:“寿丘在上邽”[13]。《史记》称寿丘(今齐寿山)为“日所入处之山”。轩辕谷下游为花羊峪,可能是上古氐羌集团的核心地区,花即华,意为华丽、高贵之意;氐者,人之根本。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氐羌公孙集团争夺诸夏统治权的野心一直在增长。公元前4 300 多年前,西羌语族群分支苏美尔流民的加入,为氐羌集团带来了先进的战车制造术、金属冶炼术和大小麦种子等,氐羌集团军事实力骤然增强。公孙可能是西羌(苏美尔语)“恩孙”即贵族、祭祀的转音,公孙在汉语中也是贵族之意。有蟜(娇、桥、乔)氏(姬姓先祖)是氐羌集团的核心部族之一,活动在今甘肃正宁县一带,黄帝公孙氏就入赘于这一部族,在与匈奴祖先狁(狄、犬戎)、大月氏(雅利安人)祖先斗争中,黄帝脱颖而出,被推举为氐羌集团的炎即太阳王,打败西羌狁、大月氏等异部族后,成为这些部族的共主,在甘肃天水一带建氐人国,徽记为伏羲、女娲交尾图。“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面而鱼身,无足。”[4]“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4]这是关于氐人国的最早记载。建国以来,在甘肃考古发掘出大批人面鱼身或蛇身彩陶,佐证了传记的真实性。黄帝采取和亲办法,使不同部族之间通婚和解,氐人国迅速强大起来,黄帝则被众部族称为天王或桃花石可汗,如有刘氏(刘羌)是一个以战斧为兵器的羌部落,除大部分融入中原形成汉族外,融合形成藏族的有卡隆系20 多个贵族大家族,至今仍沿袭刘氏徽号,所以,很多少数民族也认为黄帝是他们的祖先,同样祭拜黄帝。黄帝打败炎帝统一陕甘后,以华山为灵山,以熊、虎为总图腾,改夏为华夏,意为“高贵的大人”。

四、华夏民族入主中原和中国的诞生

黄帝建立华夏国后,远在中原的一部分诸夏部族推举以嵩山为灵山的东神农氏有崇氏自称中央氏男性王榆罔氏为炎帝,史称炎帝八世。榆罔氏定都于今新郑县具茨山一带,并取名“会”,意为天地之中、四方朝觐之地。《说文解字》解释榆:榆皮赤色。为与炎帝、黄帝区分,战国时改称赤帝。黄帝决定御驾东征,在今河南灵宝的阳平建太阳都城,作为东征的桥头堡。

距今4 300 年前,由于水患导致积贫积弱的少昊联邦(治所在今江苏淮阴)被举族北上的属下黎国男性王蚩尤灭掉,蚩尤又攻占太昊国都城宛丘(陈),灭掉太昊国,向西侵入中原诸夏,攻占东炎帝都城会(今河南新郑),并定都于会,夫人吴回称祝融,蚩尤称大王,建立祝融奴隶制帝国。《逸周书·尝麦解》载:“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8]“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8]《庄子·盗跖》释文“榆罔与黄帝合谋”[1]。涿鹿城在今河北北部。

黄帝亲驾战车率“五吉六兽”氐羌军队和“嘎达玛琦”、“狐獐八鹫”等部族士兵东征。“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4]因中原人不知黄帝的氏号,以部族名称氐羌来称呼黄帝,帝江即氐羌;黄囊、六足四翼,为来自苏美尔工艺的太阳车,而黄帝的别号轩辕氏也源于此。黄帝与蚩尤的联军三苗夸父战于叙(yu,同“豫”,今洛阳一带),黄帝大败,“夸父逐日”、“入日”一直打到今陕西境内。第二年春上桃花盛开的季节,黄帝终于打败夸父。于是,黄帝大军东出王屋,北上涿鹿。“黄帝……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1]《黄帝元女战法》载:“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14]战争持续7 年之久。黄帝采取联姻办法在今河南淇县桥盟一带和东夷太昊部族、南下的商(玄鸟)部族结为军事联盟,因黄帝是有娇氏或有桥氏首领,史称桥盟,终于在一个秋末冬初枫叶正红的季节战胜了蚩尤。夸父和蚩尤虽是苗黎人,但也是汉民族的重要祖先之一。

蚩尤既灭,“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教熊、罴(熊的一个种类)、貔貅(犀牛)、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3]。“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貔貅、豹、虎为前驱,雕、鹘、鸢、鹰、茑为旗帜。”[15]阪泉位于今河北涿鹿附近,熊、罴、豹、虎为黄帝氐羌军队,雕、鹘、鸢、鹰、茑为北亚南阿尔泰部族军队。在阪泉之野经过3 次较大规模的战斗,龙争虎斗,虎熊图腾的黄帝最终打败了鱼龙图腾的赤帝,并将榆罔氏及其贵族、不归顺的崇、叙、祁、醴、邵烈山氏的百姓流放到南方炎热的地方。这里的炎帝指赤帝榆罔。

和亲政策是黄帝赢得战争和巩固统治的基石。黄帝取得政权后,更加重视联姻和和亲政策。通过联姻与和亲途径,巩固统治,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安定,以保子子孙孙万世基业。

苗黎民和中原诸夏百姓被打败后,成为从事生产劳动的平民、奴隶(黎民百姓),而东夷太昊族从黄帝时代开始到商代1 000 多年间,一直是中原统治帝王的通婚与和亲的对象,东夷诸伯成为历代帝王统治的靠山和基石。东夷太昊族倒向黄帝是夏族战胜九黎族的关键,也就是说,因为夷的缘故,夏族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化险为夷”成语的最早出处。按照当时婚俗,黄帝把自己的多个儿子入赘到东夷诸国,为表示对女方父王的敬重,以东夷太昊灵山——泰山(同岱)来称谓,称女方父王为泰山或岳父,这便是“泰山”、“岳父”称谓的来历。这种姻亲关系被称为青龙白虎(后为狭义概念),和则两利,斗则俱败。由于太昊人自称“夷(yin)”,即“善于搭弓射箭之人”,女人自称姨,所以华夏人便称东夷母亲和妻子的姊妹为“姨”,这便是“姨”称谓的来历。古山东地界一时成为华夏联邦的统治中心,近半数国君也出自黄帝的东夷后裔,所以山东一带关于黄帝的记载和传说也很多。

黄帝及其儿子的多次入赘开辟了中国嫔妃制度之先河。《商君书·画类》:“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配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2]《史记·五帝本纪》:“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3]《程子》:“黄帝之治天下也,百神出而受职于明堂之廷。”[13]《帝王世纪》:“黄帝……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16]《通典·州郡·序目》:“昔黄帝方治天下,主为万国”[5],代替炎帝成为天下共主、中央大帝和天王(神)。黄帝统一天下后,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华夏奴隶制联邦国家。

黄帝代炎帝榆罔统一北方后,在颛国(今濮阳境内)建东都阳丘(帝丘),作为南征的基地。统一天下后,在联邦国家的中心位置即赤帝榆罔政治统治中心、蚩尤都城祝融之墟具茨山(今新郑轩辕山)建太阳城阳墟。黄帝以德治国,巡视各地,教化万民,《绎史》卷5 引《易林》:“黄帝出游,驾龙乘凤,东上泰山,南游齐鲁,邦国咸喜,命匠官带领工匠教民建筑房屋,制作辕车,任九黎之后仓颉为史官”[17]。仓颉之作书,盖依类象形,古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为之字。实际上,仓颉是原生活在今陕西、后沿洛河迁居到洛阳一带仓颉(筮或史)部族的头人。华夏文字在东夷人南迁的线路上以及在今水族文字中还可以看到一些。

史书记载了黄帝的贡献:一是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祠庙、占卜等。二是建立了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一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 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以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任命力牧担任法官、司土(归附黄帝的炎夏诸侯)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放,罪大恶极者判处斩首等。三是有许多创造发明,农业生产方面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在缝织方面,发明机杼、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在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在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在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在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在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在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当然,这些记载多是后人牵强附会。但黄帝入主中原后,给中原带来了青铜冶炼术、车辆制造工艺、酿酒工艺以及小麦种子。小麦的种植推广和青铜冶炼术、车辆制造术、酿酒术一起极大地推动了华夏农业文明的大发展,黄帝缔造了中国,使夏族(华夏族、汉族)、华夏文明在东方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辉。

由于男性到女家入赘风俗,黄帝制定了禅让制度,他死后由华山的有扈氏、嵩山的有崇氏、恒山的陶唐氏、泰山的有易氏等强大的四岳伯共同推荐他在各部族的后裔中有德有能者轮流坐庄,以保子子孙孙万事基业,史称“禅让制”。黄帝一共传七世,如颛顼、喾、尧、舜、禹等加上他自己正好是八世,大约300 年。

传说农历9 月9 日重阳节是黄帝乘龙升天的日子。黄帝死后,真身葬在今河南省淇县桥盟乡一带,称天子坟或轩辕丘。按照当时社会的风俗,男子死后必须埋到女方部族的公共墓地。由于路途遥远,无法长途跋涉,大臣们便以黄帝衣冠代替真身运回今甘肃正宁县,葬在有娇氏叫桥山的公共墓地。这种死后回归女方部族墓地的习俗至少在大禹时期还存在。西陵是指黄帝在西边的陵冢,相对于东陵(淇县轩辕丘)而言,后来人们也就把有娇氏部族叫做西陵氏。“黄帝崩,葬桥山”[3]。皇览:“黄帝冢在上郡桥山”[18]。《汉书·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19]。《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20],即今甘肃庆阳地区正宁县五顷塬乡。由于黄帝陵寝处于华夷边界线上,给祭典和保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西陵氏或姬姓后人东迁时把黄帝陵冢和郊祭场所迁到了今陕西黄陵县,把黄帝陵坐落的小山仍叫做“桥山”。

黄帝称“炎”前,只是入赘部族女性长老岐伯嫘祖的丈夫。据西北一带民间传说,轩辕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识、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过占卜选来的首领,后来与族内嫘祖结为夫妻。歧,通岐,屈原在《楚辞·天问》中说:“女歧无合夫,焉生九子?”实际上,这一时期的歧伯为有娇氏集团的女头人,尊称岐伯,其统治核心区称青羊沟,“青”的意思为青睐、崇尚之意。“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21]岐伯庙在今庆阳县城南,《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后世尊称岐伯和黄帝为岐黄、他们的中医理论为岐黄之术。实际上黄帝到中原打拼天下数十年,陪伴左右的这个岐伯应该是嫘祖。后来,有娇氏一个部落经青海进入四川,被称为西陵氏的部落留在陕甘一带发展为姬周。作为男性黄帝很难留下名字,中原夏人更不认识这位新炎帝,称他为帝江即氐羌,所以黄帝是氐羌集团公孙氏部落一位长老的儿子、有娇氏部落的女婿,这方面大致可以肯定,至于轩辕氏或缙云氏都是后人对黄帝的美称。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经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华夷之分明确,华夏民族、华夏意识完全形成,人们追忆黄帝的功劳,为区别起见才将这位同称“炎”帝又不知名字的伟人称做黄帝。无论人们漂泊到哪里,都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实际上黄帝是今汉、蒙、满、藏等中华民族诸多成员的共同祖先。

五、赤 帝

距今8 000 多年前,随着农业发展的成熟,沿洛河东迁来到河洛交汇处即今焦作到巩义、登封、新郑一带的有崇氏(崇羌)也被周边的烈山氏称为神农氏。距今4 300 年前在今焦作、洛阳、郑州、平顶山、许昌一带形成夏文明一个副中心,其东有东夷太昊氏,西有炎夏神农氏,北有太羌共工氏,南有少昊空桑氏和三苗夸娥氏。随着势力的壮大,有崇氏部族统治周边的信心也与日见长,自封中央氏,以今嵩山为灵山,命名为崇山即万山之宗,正如《诗·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22],成为崇山峻岭成语的最早出处,都城取名“会”。黄帝称炎代炎帝建立华夏国后,中央氏榆罔得到少数烈山氏的拥护,亦在中原称炎,东汉张衡称之为:“与黄比崇。”[23]但是中原多数烈山氏并不拥戴他为炎,于是榆罔决定予以惩罚,榆罔“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兼并无亲,交无所占,智士寒心”[8]。中原“百姓”怨声载道,留下了“赤日炎炎”、“置若罔闻”、“学而不思则罔”等成语、典故。罔本为绳网之意,后来成了贬义词迷惑、不正直、欺骗的同义词。

由于东南部江淮一带长期水患、太昊和少昊松散联邦积贫积弱,都濒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少昊属下成员国黎国(治所在今浙江会稽山)强大起来,举族北迁,任少昊火正祝融的吴回及其夫君蚩尤大王伐空桑、灭宛丘后向西打败榆罔氏,占领“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帝国——祝融帝国,赤帝榆罔被蚩尤军队逐至今河北北部建涿鹿城据守。

蚩尤既灭,黄帝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赤帝榆罔战败。榆罔氏及烈山氏部族百姓被流放到南方炎热的地方。这样赤帝的贵族百姓们和战败依附赤帝的苗黎民向南辗转迁徙,越过浑水河(黄河)、大清江(长江),经神农架大山在宜昌平原稍息停留后,来到了湖南衡阳一带定居下来,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系统,把衡山作为部族的灵山,赤帝一族也就成了湖南境内最早的汉族“元夷”,至今这一带还保存有炎夏时代很多风俗,如妇女特有的女书、盛行卜卦占卜、巫术等以及炎帝陵、祝融峰、赤帝峰、凤凰古城等古迹。而随赤帝南迁的苗黎民继续向西融入骆越族,形成今天的侗族。湘西侗族在《族源歌》中唱道:“中原出了个轩辕大黄帝,能呼风唤雨,要管东西南北,……南方炎帝号神农,领着我们众族的前身回次州武陵和会稽山。”[24]

实际上在中原称“炎”的是有崇氏(崇羌)部族的男性王榆罔。有崇氏也称神农氏,又称中央氏,是中原百姓即诸夏的核心,为中原的农业发展和社会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清楚炎帝和赤帝不是一个人,但两者部族都称神农氏和“炎”,随着华夏民族主体入主中原、民族融合、战乱以及历史变迁等,人们渐渐把两者混淆起来。有崇氏部族入赘的男性王占主导地位,女性头人已演化为部族的女巫,主要从事内务和占卜。榆罔是指用榆树皮做的结实的网,当时女人称姓、男子称氏号,榆罔氏很可能是今洛阳一带有叙(豫)氏(豫羌)或今平顶山一带有应氏(又称彤鱼氏,应羌)部族人,仅从名和氏就可以看出赤帝是一位男性尊者。

赤帝榆罔及烈山氏部族百姓与南迁的苗黎祝融遗民们在这里通婚和睦相处。传说赤帝榆罔后来在衡山降真峰下采尝药草时中毒身亡,流民怀念他,把一座山峰称为赤帝峰,后来道教封他为南岳大帝。东方朔《神异经》:“南岳神姓崇,讳。”[25]宋人罗泌:“榆罔崩葬长沙茶乡之屋,是曰茶陵。”[13]赤帝榆罔死后葬在今湖南炎陵县城西南15 km 的唐田乡鹿原坡,俗称“天子坟”,陵区被称为“皇山”,今称炎帝陵。赤帝是汉族和苗族的共同祖先,因为赤帝和他所统治的“天地之中”的缘故,战国时亦称中原一带为赤县,后引申为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有“长夜难眠赤县天”的诗句。

六、结 语

距今4 300 年前,定居在今陇东、陕、晋、豫和鄂西北等地的夏族形成2 个文明奥区:一个以今陕西关中为中心,核心部族是有姜氏(姜羌)神农氏,部族世袭女长老被众烈山氏尊崇为“炎”;另一个以今河南嵩山为副中心,核心部族是有崇氏(崇羌)神农氏,尊崇西炎帝为领袖。距今4 300 年前左右,炎夏集团分裂为姜、氐两大集团,入赘到今甘肃北部有娇氏(娇羌,姬周先祖)部族的公孙氏统一今甘肃中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南部和宁夏一带,建氐人国,进而打败炎夏,统一陕甘,建立强大的华夏国。在中原逐鹿中,先后打败夸父、蚩尤和赤帝,统一夏族,缔造了中国。炎帝是夏族早期系列女性领袖的尊称,黄帝是夏族历史上第一位男性领袖,而远在中原自立为炎帝的有崇氏(崇羌)部族入赘的男性王榆罔氏,史称赤帝。炎帝、黄帝、赤帝都是历史上夏族的领袖人物,既是汉民族的祖先,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为夏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石 磊.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方 韬.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杜 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道 宣.释迦方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史仲文.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8]孔 晁.逸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班 固.白虎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0]刘 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郦道元.水经注[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2]皇甫谧.历代帝王世纪[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罗 泌.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6.

[14]李 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6]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17]马 骕.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8]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9]司马贞.史记索隐[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0]张守节.史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1]庆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2]盛广智.诗经三百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3]萧 统.文选:第1 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4]陶 阳,牟钟秀.中国创世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5]佚 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神农氏部族炎帝
神农氏
一、卫拉特蒙古与天山北麓各部族
部落里的秘密
民族寓言与部族叙事——阿来创作简论
神农氏尝百草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炎帝 星耀美加
炎帝 筑健康新长城
神农氏的清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