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方文
目前在临床上孤立性肺结节可以由不同性质的疾病导致而产生,现阶段影像学家大多数是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性的分析与研究[1]。为了对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使临床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为其临床诊断提供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使该类患者的病情能够在就诊的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定性,从而能够采用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2008年7月~2011年7月这段时间以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确诊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CT扫描技术和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以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报告。
1.1 一般资料 在2008年7月~2011年7月这3年的时间内,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6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例。在A组患者中包含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2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4.7岁左右;在B组患者中包含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最大83岁,最小2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7.2岁。患者的病症主要包括肺癌、肺结核以及肺炎性结节等。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都是经过一些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得以确诊,并且由患者本人或者是其家属在研究同意书上进行签字。
1.2 方法 对于A组患者而言在治疗前采用常规CT技术进行诊断;对于B组患者而言在治疗前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并对两组患者的诊断以及病例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在A组中的33例患者中确诊病例为22例,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在66.7%左右;在B组中33例患者确诊病例为31例,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在93.9%左右。对于临床诊断准确率和对病情的定性效果而言B组患者要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得出,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的符合率为93.9%,由此可知采用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性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肺孤立结节的强化特点:肺炎性结节在影像学的表现方面主要以重度强化为主要治疗内容,净增值大多数情况下是在60HU(本次研究过程中有1例患者高达110HU)以上;肺癌一般主要以轻、中度强化为其最为主要表现形式,大多数情况下净增值会在20~60HU;肺结核球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轻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一般会在20HU以下。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有3例患者患有肺错构瘤,全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强化表现。最终的检测结果是:良性病灶的净增值在20HU以下,恶性结节的净增值在20~60HU之间,肺炎性结节的净增值在60HU以上,本次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与过去的一些相关文献所报道的数据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这一现象能够对在动态CT增强之后,肺孤立结节的强化程度能够对净增值的相应变化情况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予以充分说明,但是强化净增值的高低与实际病灶内的微血管密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2)肺孤立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肺炎性结节呈现出逐渐上升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多数情况下其强化高峰会在135s左右的位置;然而肺癌则是呈现出缓慢持续升高的表现形式,其强化的高峰一般会从75s的位置开始;结核球一般呈现出平坦的表现形式,不存在比较特别明显的强化高峰。因此,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可以将肺孤立结节动态增强后的净增值和时间-密度曲线作为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的一项主要依据,能够对临床上大多数的肺孤立结节患者进行定性的诊断,这就说明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患有肺孤立结节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动态增强中CT净增值的主要增加规律,虽然会对大多数患有肺孤立结节患者的良性或者是恶性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该检查的准确率还是没有达到100%的程度,对三维表面重建技术予以及时采用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能够使动态CT净增值的不足得到充分的弥补[5]。
总而言之,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能够在相对比较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可以为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能够使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现象得到有效地预防与避免。
[1]刘士远,周康荣,肖湘生,等.周围型肺癌CT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6(17):171-172.
[2]阮凌翔,许顺良,邓先定,等.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研究的关系.CT-病理对照观察[J].浙江医学,2008,22(10):590-591.
[3]储成凤,徐秋贞,杨明,等.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球的同层CT动态增强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19(13):113-114.
[4]范国华,陆之安,龚建平,等.孤立性肺结节三维重建成像的CT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1(14):237-236.
[5]刘淑萍,苏秉亮,刘丽芬,等.螺旋CT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2(1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