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起义后李根源离滇北上的原因

2012-03-28 15:01张根生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蔡锷军政府冲突

张根生

(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昆明 650500)

重九起义后李根源离滇北上的原因

张根生

(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昆明 650500)

李根源是云南重九起义的中坚人物,在革命成功初期是军政府的实际领导人。由于与思想倾向改良的蔡锷政见有别,以处理腾榆冲突为由离开决策中心,随后蔡锷通过组党的方式使云南革命势力纳入改良的旗下,作为同盟会领导人的李根源不得已离滇北上。

纷争;平川固滇;经营迤西;辞职

一、军政府内部纷争与李根源西巡

历来论者谈到云南重九起义及建设上的成功,未尝不归为精诚团结、和衷共济。但云南军政府内部在大政方略上到底存在不存在分歧呢?到底有没有纷争和冲突呢?

其实,早在云南重九起义之前,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云南革命力量内部就已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形成以李根源、罗佩金、殷承瓛等为首和以蔡锷、唐继尧、李鸿祥、雷飚等为首的对垒双方,最后蔡锷一方获取胜利。然革命成功之后的军政府内部还有没有分歧?还存在不存在纷争和冲突呢?

事实上,在军政府成立之初的权力分配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冲突。这在英国驻云南总领事额必廉给驻华公使朱尔典的报告中有所体现。他在电报中说:“云南为云南人所有的思想占支配地位的,因此在领导者中间发生了意见分歧。云南政府的首领是一位湖南人,因为库存中缺少现银,他正在失去权力”〔1〕68。随后他再次强化了这种认识:“尽管王先生向我保证说,革命军政府的成员们都是很好的朋友,在行政工作中绝对团结一致,但是我有一切理由相信,事实是相反的。有一次,由于激烈争吵的结果,湖南籍的都督坚持把主管职责交给云南籍的二号人物李根源”〔1〕284。不过,额必廉不是云南省军政府的当事人,道听途说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去事实真相甚远。但他还是执著地强化这一认识,在上报给英外交大臣格雷的信中仍持这一看法:“某些有权势的云南人因蔡锷都督系湖南人而提出反对意见,一度很可能导致严重骚乱,而蔡锷本人明白表示想要离开云南府前往湖南原籍,这些都幸亏没有成为事实”〔1〕507。

从军政府核心人物李鸿祥后来的回忆来看,军政府内部纷争是客观存在的:“军都督府成立伊始,需要人才甚亟,复以我与谢幼臣(指谢汝冀)急须出发援川,蔡锷乃委殷充任参谋部长,罗充任军政部长。……援川回师后,二人虽免职,但甫阅数月,蔡即保举罗任民政长,……李根源于光复后因罗下蒙自而代罗任军政部长一星期有余。以李办理不善,调罗回任,派李率兵一营赴迤西,仍以办理不善被免职,嗣后蔡锷始终未再用李根源”〔2〕。李鸿祥的回忆显然不合乎史实,但其对殷、罗、李(根源)的偏见根深蒂固,尤其对李根源甚至可以说是敌意。雷飙对李(根源)、罗等同样不客气:“蔡公于辛亥年九月一日约同志刘云峰、刘存厚、唐继尧、沈石泉、韩凤楼、殷承瓛及飙等歃血为盟(罗佩金标统颇畏惧,事先运动赴河口接收军械,二十四标(有误,为七十四标——引者)事由蔡兼摄,直接主持一切,更为便利)”〔3〕410。李(鸿祥)、雷等固然有些意气用事,但革命前所存在的纷争,在革命成功后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随着革命的深入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

不过云南革命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间的纷争乃至冲突。杨琼在《李印泉先生传》有这样的记述:“方事之初……尤莫难于用人。……先生察其贤否,量材能,从人望,虚意延纳,任以事皆办。其后,人冗进,皆觊权柄,新旧争于廷,主客攻于下,用人者多嫌疑。先生独持议以谓:‘今日争省界,忘国之原,宜先去此见,乃可谋国。犹患旧人不知更张,新者不习为治,今宜取旧人有学问、新进有经验者,别其操行短长用之,亦何所嫌疑’”〔4〕277。可见军政府的确引入大量旧人、外省籍人等。现就时在军政府就职的人员来看,旧人不少,然外省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诸如张一鹏、熊铁崖、韩建铎、沈汪度、郑溱、杨福璋、周沆、刘显治、刘锐恒、袁玉锡、李佛育、刘辉祖、刘云峰、李凤楼、曲同丰、韩凤楼、雷飚、刘存厚等不一而足;而吴琨、陈价、席聘臣、陈度、赵蕃、李增、段宇清、孙光庭、袁嘉谷、赵鲸、陈均、朱朝瑛等皆受过旧式教育,多为举人、进士出身。二者相加在军政府内部确占据半壁江山。不过,三部一院之长大都为同盟会员所占据,军政部长为李根源,次长为李曰垓、唐继尧,参谋部长是殷承瓛,次长为谢汝冀、唐继尧,参议院院长为李根源,此皆为同盟会会员,只有军务部长韩建铎在革命前为非同盟会员,但次长为沈汪度,亦是同盟会员,可见整个军政府的主导权皆掌握在同盟会员手中,而作为同盟会云南支部长的李根源自然成为军政府的核心。正如谢本书先生评论说:“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名义上的二把手李根源却又变成了实际上的一把手”〔5〕,可谓中肯之至。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作为都督府的一把手蔡锷对此心有何感呢?我们不得而知。但蔡锷的建国治省思想主张是否有别于李根源等人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蔡锷是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实际领导者,他主张共和,献身革命事业,但正如曾业英所评论说,蔡锷“由于长期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跳出改良派的轨道”〔6〕3。雷飙后来的回忆有“蔡公旋即亲赴法领事谒李经曦请其出维大局”〔3〕411之说。当北洋高官王振畿被杀后,“蔡锷闻讯之后,曾抱着王振畿的尸体大哭”〔3〕371。可见蔡锷的思想倾向是一目了然的。由于时局所需,军政府内部大量引进了一批旧官僚和立宪派人士,其政治主见虽与蔡有一定的差距,但要比之与李根源等来说还是要近得多。然这些人多为李所引进,在李蔡纷争中虽倾向蔡,但在明处却又不愿得罪李。故当腾榆冲突爆发后,促使李西巡迤西——解决腾榆冲突——实为上上之策。

出巡迤西并非李的本意。腾榆冲突发生后,蔡、李等十分关切事态的发展。1911年11月25日,李曾致电张文光云:“根源本欲亲赴军前,一图良晤,缘省中之事,蔡都督虽主军政,一切之事均由源主持。又拟与吕志伊同往鄂中一行,共商组织中央政府事宜,因此不克分身,良深歉仄”〔4〕65。可见,李本没有前往迤西的打算,似乎奔赴武昌极有可能。不过奇怪的是,省军政府在同一天也有一封电报致迤西,内有“现复商派军政部长李印泉西上,与诸君接洽一切,不日即发”〔4〕64。这封电报由张的部下彭蓂从永昌转发而来,按《滇复先事录》的编辑体例来看,此电似乎要早于李致张电。如果此推测属实的话,李离省赴迤西一事就颇值得玩味了。当然李有优于他人出巡迤西的有利条件,比如是其桑梓之地,才干卓著等等。但此时李因劳累过度而致呕血,如此重任放在一个病人的身上能说得过去吗?另外,吕志伊在《杜韩甫事略》中曾提及到这一点:“大理驻军亦多同志,闻昆明光复,即通电表示响应,但与腾永军消息隔阂,致生误会,几起冲突。志伊与蔡锷密商,派李根源率师西巡”〔4〕225。既然是密商,恐怕是背着李所做的决定了。李也明白地说“群议以余出任西事”〔7〕43。以此观之,李出迤西实无奈之举。

腾榆冲突的确不是件小事,但腾越的张文光光明磊落,负责大理的赵蕃精明老到,因此解决腾榆冲突并非难事。省府派人仅不过是居中调解、化解误会,实现一致。断非必须是李根源,至于授李为第二师师长之后又加委“总统迤西陆防各军,并节制迤西各属文武”更令人生疑:本就是省军政府的二号人物有必要拥有这个头衔吗?此举虽有便利事情解决的考虑,但亦隐含了要李长期驻守迤西的目的。1911年12月2日,李抱病由昆明出发,“师行,空城送焉,人或惜先生去军政部蚤,未究其用者”〔4〕277。这不仅是李在军政民等各阶层人中威望的展现,而且间接地暗示了李离开军政府的本因。

二、蔡、李“平川固滇”战略的分歧

李西巡本身就为腾榆冲突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腾榆冲突发生后,张文光要求和平解决冲突的态度是明朗而又积极的,当军政府委赵蕃为迤西巡按使,节制迤西诸镇时,张对此决策不是很满意,故张就企盼省府派要人来解决冲突。张在致省府的电文中说:“屡接永昌彭统带转电均称,滇西大事省都督已为赵蕃统制全局,并兼理腾镇事物。军民人等一律遵照云云。现西事大局已定,治理待人,光碌碌蠢材,诚难胜任且出力无多,恒恐舆情不洽,遗诮将来。若果得贤能接理,光得以置身事外,实为幸事”〔4〕64。随后张在得知李来时又致电蔡、李说,“李印泉来,极欢迎。……印泉阁家均吉”〔4〕67。并请李父李大茂作为代表腾永军出使大理,以示诚意。其积极配合的态度既赢得了李的信任,又博得了蔡的好感。蔡在给赵蕃、李根源的电文中说:“张文光倡义腾、永,商民安堵,又能顾全大局,共保治安,卓著勤劳,实堪嘉尚”〔7〕133。至此腾榆之冲突和平大端已定,惟所难者,为裁兵事。

这才是李此来所要解决问题的重心。由于腾军各将领无限制地扩军,致使腾军已达23营之多。关于如何裁兵,蔡锷曾有明确指示:“惟求将腾永所立之营切实淘汰,缩小范围,所有人数必以所有军械为准,至多不可超过七营之数,每营以三百员为限。此实目前最切要之着,不可稍有迁就”〔8〕。但这是一件不易解决之事,因为诸多军人大多来自游手好闲或穷困潦倒无以为业之村勇,如处理不当,必然引起混乱。故此李主张裁汰小部分不守军纪等无赖之徒,而将大部腾军加以改组,移师入川,既能有效解决迤西事件,又能支持川陕湘鄂等省革命事业。然蔡却认为迤西乃云南西部大门,经营巩固迤西,既能固滇,又能抵制外国入侵,实是全滇第一大事:“滇边辽阔,逼处强邻,土司蠢蠢,不能自立,闻多外向,经营两边边务,以巩固滇疆,亦一大事业”〔6〕128。以此看来,蔡让李处理迤西事件仅是表,而经营迤西才是核心。但李却认为移师入川才是迤西事件最佳的解决方案。因而致电请求蔡准允实施这一方略。但蔡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蔡此举让老成持重的赵蕃莫名其妙,他深知移师入川确是解决问题的上策。于是,赵蕃乃致电蔡,云王典章、王香余、赵舒怡、赵荃等川地官佐“俱旧属,存感情,可专函招来。……川人傒望我军,机不可失。而榆屯多军,志在立功,置闲觖望,亦虞生事。以进取为消纳,且可粮于川,计亦良碍”〔9〕。然蔡毫不退让,在复赵电文中仍力阻援川:“惟此间连接会理州杨德修、宁远自治局公文暨建昌董镇、宁远王守等来电,皆云川省独立,各属均已遵照反正,地方安谧,滇以唇齿相依,自应力主共和政体,请滇军无庸入川”〔6〕128。随后他又致赵李电,将阻李赵出川的原因明白地说出:“滇边辽阔,逼处强邻,……若非及早经营,不特土舍居民永沦獉狉,且外人诊视,寖撤藩篱,日紧一日。……印公(指李根源)规模宏远,熟悉边情,将来改抚辑馁,使皆回面内向较之率师援蜀,其功甚伟。……援军到川,蜀人颇怀疑忌,而宁远、会理阻止滇军之电文了,乃一日数至……故出师宁远之说,不能不熟筹也”〔6〕128。

蔡阻止李赵入川的理由是颇有道理的,尤其是置边经营之策让李无言置辩。不过仅就处理腾榆事件来看,李主张移师入川之策,未必不是一条良策。试想在弹丸之地裁军数万人之多,况又在战乱之时,要确保无事,其难度可想而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见多识广的赵蕃之所以鼎力支持李的真正原因恰在于此。但蔡意在置李于迤西,故坚拒李“平川固滇”之策。李不得已,只能留住迤西,但当西事初上轨道之际,李却突然提出辞职。

三、入藏平叛壮志难酬

“平川固滇”的战略未能蔡所纳,李内心不快是毫无疑问的。此是李辞职的一个原因,但绝非主因。李之所以提出辞职,其真正原因乃是因其自觉其已远离权力中心,在省政大事决策上,虽然还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但对决策已不再起多大影响,不觉心灰意冷,故在大事初定之初提出辞职,虽也含有以退为进的意图,但随着滇府政局的变化,辞去军政要职,已是他的无奈之举了。

李知晓自己在军政府中决策影响力下降是从唐继尧率师入黔开始的,其实唐率军北伐原本在李未出巡迤西之前就有所动议,且进军路线是由川入陕、鄂。但在李到迤西后,蔡突然推翻前议,主张由黔入湘直奔武昌。缘由可能是贵州省革命内部宪政派在与自治派(革命派)争斗失利,蔡为帮助与其主张相近的宪政派而主张入黔。李持异议,主张仍按原议:“余颇持异议,谓滇黔唇齿,当地国基未定,武汉战急,只能维持现状,出以调和,矫正不宜走入极端。蔡公信熊、刘言,待余西行,以唐继尧编一军,率之入黔。”从上述争议中可以看出,李、蔡二人政见约略分途已明。然李已远离决策中心,对此只能发出“恨五华山头余言之不用也”〔7〕46的慨叹!此次纷争又随“平川固滇”战略争论而恶化,直至李入藏平叛又未再能如愿后,李已深知其在省府已无居轻重,再呆在云南已与事无补了,转而谋求新的发展已是李的最迫切的选择了,故借入藏未能如愿而西事已粗定大端之际,提出辞职。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见有机可乘,力图分裂西藏。英印总督便同流亡印度的达赖密议,遣达桑占东回西藏策划武装叛乱。西藏部分大农奴主受其蛊惑,随起而响应。战火蔓延,使正在迤西李根源心急如焚,请缨平乱。但再次为蔡拒绝:“入藏之行,事体重大,请从缓议”〔6〕260。到1912年5月,李再次致电蔡,痛言西藏时局不容坐视:“藏事再诿谢观望,全局完矣,恢复愈难矣。源已准备数月,愿率所部,直趋扎什伦布,缚达赖喇嘛以献,否则请以军令从事”〔7〕51。然蔡以缺乏中央支持为由回李:“藏事危急,关系滇、川。我军训练夙精,若之以防剿藏乱,必可得力。……边荒之地,无粮可因〔运〕,而本省财政奇窘,巨饷万难筹措,非得中央接济,不敢轻于一行”〔6〕473。这不能不使李大为伤感,电蔡请求去职。蔡知李此次辞职并非意气用事,遂邀约殷、罗、沈等督府要员致电李:“夫留执事以拥高位席〔享〕厚禄,此可辞也,留执事以消祸乱保治安,宁可辞耶!近时皙种(指西方人)多訾我国人只知破坏,不知建设,尤愿与执事一雪此言也”〔6〕484。蔡还觉慰藉李之心不够,又代沈汪度、陈价等拟电慰留李:“兄为一身计,固属高洁,然国若亡,身将安附?兄独不为全滇计及共和前途计乎?……祈稍为布置,从速旋省筹划一切,同人等馨香祝之矣”〔6〕485。此函确有一定的杀伤力,一下子点中李根源辞职之要害:让你回省城再主持一切大政好不好?

但蔡真的想让李回省城吗?事实并非如此。两天后蔡急忙致电赵蕃等迤西官吏,嘱之切实要挽留李:“西事转危为安,全借李师长之力。惟积劳致病,悬系殊深。屡接来电乞归,此间皆劝其来省,借资调摄,并可随事协商。顷闻西事粗安,危机犹伏,已于有日,切电慰留李师长暂行驻榆镇慑。俟西陲大定,仍赴省垣。李师长夙具热诚,当能力疾从事。仍望就近敦促,勉顺群情为幸”〔6〕489。此函电别有意味,把李留在迤西就是核心,至于李何时回到省城,乃是其筹组政党情况而定。蔡锷拒绝援藏缘由是滇省财政紧缺,但他为筹组政党竟然一出手就是10万元,而入藏每月所“需银四万五六千两”〔6〕537,何以不能援藏呢?可见在蔡心中筹组政党远在援藏之上。致李满腔怨火引向中央:“我生不辰髫龄时,遭缅越之沦丧;今又睹西藏之颠危,力能救而不得救,其天也欤”〔7〕52。故此,内不能决策,外不能平乱,不辞职又能怎样呢?

四、统一共和党的组建与李根源离滇

蔡何以留李于迤西呢?难道仅仅是将他排挤出军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蔡锷来说组建政党并以此指导建国才是其宏愿,使李这个同盟会负责人滞留迤西又一目的是为其组建政党提供有利条件。故在此背景下,蔡为组党可谓不计成本,在滇财政极其窘困之时竟然拿出10万元作为筹党经费,可谓一掷万金。当然,投资的回报是丰厚的,不但在短短几个月内,该党(即统一共和党——引者)一跃而成为国内第三大党,而且云南从省府到地方各级政府之要员,已多为该党所网矣。在该党云南支部的38位发起人中,省军政府要员已有22人之巨!而为李引荐的周钟岳以及滇省同盟会员核心成员李曰垓都成了该党的发起人!殷承瓛虽不是发起人,但也是中坚人物。该党以国权为核心并以牺牲民权为代价建立集权于中央的主张显然与同盟会(国民党)政见有着明显的分歧,虽蔡随即退出该党、该党又与国民党合并,但蔡之主张始终成为滇省官方主流思想。况援川回滇、手握军权的李鸿祥、谢汝冀等人更是对李不敬,李虽为国民党云南省支部长,但此时已无影响力可言,除了随波逐流之外又有何作为呢?

由是以观,李离滇北上,既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变计,又是颇为明智的一种选择。然李离滇北上,更加剧了云南军政府倒向袁世凯的步伐,故在“二次革命”中,云南军政府紧追袁世凯,积极镇压革命,已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1〕胡滨.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53.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谢本书,李成森.民国元老:李根源〔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141.

〔6〕曾业英.蔡松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王云五.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14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8〕毛注青.蔡锷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97.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183.

(责任编辑 袁登学)

Cause Analysis of LI Genyuan's Departure from Yunnan after Chongjiu Uprising

ZHANG Gensheng
(Department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LI Genyuan,the nucleus in the Yunnan Chongjiu Uprsing,is the real leader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volution.LI held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s from Cai E,who was then improvement-oriented,and thus left decision-making center on the occasion of Tengyu Conflict between Tengchong and Dali.Afterwards,since CAI E improved the Yunnan revolution forces by constructing parties,as the leader of the Chinese Alliance,LI Genyuan had to leave for Beijing.

dispute;put down a rebellion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strengthen Yunnan Province;operate Yixi;resign

K81.82

A

1672-2345(2012)05-0057-05

2012-02-28

张根生,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蔡锷军政府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与军政府关系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少儿蔡锷》讲述励志故事
美担忧特朗普内阁成“军政府”
小蔡锷对对获四宝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蔡锷与《五省边防计画》
浅谈蔡锷的治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