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娴 徐 鹏
(大连市长春路小学,辽宁 大连 116011)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念,赵亚平先生早在《文化行》一书中就进行过很好的诠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是一种追求。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追求不等同于简单层面上的物质追求。应该通过教师的合理疏导,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敢于拼搏、敢于奉献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品格。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奋斗和改革中大思路、大动作的意义。进而形成兼具长远的考虑、创新的思维和全局设计的行为追求。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不应该畏首畏尾,只要是能兼顾到学生发展特点和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都要大胆尝试。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是一种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一种理念,驱动教师践行这一理念的动力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教育当做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应在驱动力理解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欲望,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教育工作者拥有施教的权利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的公平应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每个细微之处。教育工作者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而对学生有所取舍和保留。“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需要对信念的秉承和坚持,使其在挫折和阻力面前无悔的誓言越发可贵。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是一种工作方式,而不是口号。要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每天用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着学生,使课堂内外充满了欢声笑语;用丰富的知识在巧妙方法的支撑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用高尚的人格熏陶着学生的心灵,使真诚有礼内化成他们自觉的言行;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学生的小闹剧,使宽容大度、合作共赢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教育工作者应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化解孩子成长中的小麻烦,使在模仿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愿意与学生共同分享成长快乐的人。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是一种判断标准。学校教育中要努力摒弃社会上流行的功利化和世俗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所以这里的成功就不仅仅是一把“尺子”,而应该是多把“尺子”在共同发挥着作用。不能单纯的用量化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评价机制应该实现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赵亚平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构建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学生培养机制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笔者所带领的教学团队在整合多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对学生培养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以感动教育为依托,以开放式教育为创新点,以特殊关怀教育为保障和以学生互助式教育为延伸,五个方面互相渗透,有机互动的“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的设想。
每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一定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就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这一教育理念作为依托,在实践层面上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活动进行的有效探索。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清楚的是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有些人也许在观念上能够认识到,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采取的是“工具”的方式。在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关注教育主体的独特性、复杂性和个别性。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活动是人创设、发展和参与的过程。人的行为并非都是完全可量化的、能被客观测量的。所以用固有的、先验性的自然科学研究物的方法是无法应用于复杂的教育现象的。教育活动不仅是复杂的而且还是变化着的。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也是人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教育活动包含了人类的历史经验,包含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而且这种经验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变化着、更新着。
与自然科学的绝对真理相比,教育主体的个别性也决定了教育的过程和结论更具独特性和非典型性。所以在教育中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让每一个人、每一个教育主体都成功。这种成功应该是一种多重维度的考量。单一维度的考量或者量化的标准会导致对成功界定标准的绝对化和单一化,这样无助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一个成功的支点。总之,只有基于对人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完全的。能否让有梦想的学生实现梦想,能否尽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是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只有少数人的成功不是成功,有了每个人的成功才是成功。”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受益的总是少数学生,学校和教师关注的往往也是少数学生,而学习有困难、生活有困难或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关爱和帮助。这种现象有悖于公平教育的理念。[1]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同的成才机会和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在成长中的特殊问题,有的放矢的营造一个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时刻坚持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念。
学校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可以说,在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丰富而充实的校园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笔。如果把学生在校园中的发展概括为“学习”,那么这种学习是与校园生活的全部交织在一起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工厂与产品,教育应该是蕴藏在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中。
学校内所有教育者的个人行为,学校中发生的一切教学、管理、服务事态,学校对各类事物的态度、决定都会集聚起来构成教育氛围的一部分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2]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为例,教师的素质和言行对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品格的塑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说:“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3]我曾经多次同我的学生进行过交谈,有的学生虽然已经离校多年,但是仍然对小学某教师的言行记忆犹新。而且小学期间所形成的朴素的世界观往往会对其造成较长时间的影响,有的甚至终生难忘。
大众媒体的高度发达,社会信息的多维度传播,使得我们形成一种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的错误认识,有的时候我也非常感慨于孩子们的“语出惊人”。但是语言上的成人化不能代表心智上的成熟。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形成对人生和社会一些极端的、错误的认识。一些教师不重视个人素质的提高,往往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经历和消极的处事方式传达给学生。看似无所谓的只言片语,却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对于一名教师而言,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教育是个体与价值之间的规范,是学校教师把学生带进社会智慧和道德价值中取得传递和转换的过程。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一切“教育”都应是源于人的内心、都应是关爱的美德、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体验。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醒我们“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4]”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用科学和理性思维将学生们的兴趣点构建为知识点,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施教者与受教者真诚交流,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一种平等和包容的心态进行有效的互动。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避免两种倾向的发生。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注重学生管教,不了解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承和记忆,而是受教育者在继承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这种自我价值体系的建构不仅体现在知识上、还体现在心理和人格上。教育工作者的施教活动为学生自我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信息源。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对信息源进行深加工,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创造性的思维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学校教育最重要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都得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惑。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和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关心和照顾。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学校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而不是搞一些形式主义。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成立不同的部门。老师要将学生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有效分类,并且通过各种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有的放矢的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这种互助的机制应该贯穿到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成为一种常态。大家从相互帮助中各取所需,实现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为了方便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暂且将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以感动教育为依托,以开放式教育为创新点,以特殊关怀教育为保障和以学生互助式教育为延伸的教育教学体系称为 “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这要从一个“樱梅桃李”的典故说开。在同一片树林中,四种不同类型的树造型各异却又相得益彰,构建出和谐共生的氛围。对培养学生也要坚持“樱梅桃李”的精神。“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首先看重的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新加坡的一次学习经历给予笔者很大的启示。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资源也略显匮乏,但是其在亚洲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却不容小觑。在教育领域,新加坡崇尚精英教育,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和需要是这个国家教育理念的主基调。一个学生从小学到走进社会要进行数次分流,但是这种分流并不是单一标准或是绝对的。比如说虽然在小学已经基于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力发展情况等多方面考虑进行了初次分流,但是经过分流之后的学生还必须参加统一的考试和考核,然后根据考试和考核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再次分流。单一评价标准在一次次分流中被弱化,基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念为新加坡教育模式提供了科学性和可能性。
新加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的人才需求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诸如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诸如此类的结构性矛盾在新加坡是不会出现的。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的现状不免让人有些痛心疾首。工厂化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可以说是个性全无,个性的舒展早已在一次次的批评和打击中被藐杀。教育本来应该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为基准的,但是可悲的是由教育的疏漏而引发的价值观迷失让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无不陷入了“非教育的吊诡”。
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互助成为了可能。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中,只有将每名学生的个性都挖掘出来,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是有的放矢的。只有每个学生都 “樱梅桃李”各不相同才能促使每个学生吸取他人的优点,自己也愿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帮助他人。但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并非是没有限定的个性。这种个性是要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符合社会规范,并且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教育应该是感动的。感动是人情感世界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所需要的。感动指“受外界事物影响而引起内心激动”,“感动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情感能力,是“人对真善美的事物产生‘为之动容’的情绪反应”。[5]但是感动并不是抽象的。感动可以来自教师的一句鼓励,同学的一句问候,甚至是陌生人的一个微笑。2005年4月份,连战访问大陆并在北京大学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北京大学将连战母亲的成绩册作为礼物赠送给了连战,这件事情给了作者很大的启发。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带走完善的人格和一颗感恩社会的心。学校从学生身上得到的也不应该仅仅是升学率,更应该是一份感动、一份骄傲。
“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中最为人性化的部分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践行“感动式”的教育模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为应届毕业生设计“感动式”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不是一个形式化的典礼,而是要贯穿于六年级的整个学年。学校要在最后这一个学年内记录每一个学生的笑脸和属于他们自己的 “辉煌时刻”,并制作成光盘作为礼物送给毕业生。与此同时,孩子们要将写着自己梦想的纸条折叠成一个个许愿星赠送给学校,为的是将来能与母校一起分享实现梦想时的喜悦。
开放式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非正式教育,70年代中后期相继在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21世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首倡中国开放式教育的先河,进行10年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体系。开放式学校教育是一种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的教育方式。开放式学校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教育,开放式教育是一种在公开和无限制的环境中,允许自由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教育。
开放式学校教育更是一种态度,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活动,允许儿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孩子有相当多的自由,基本的读写仍受重视,孩子在大家共同协商的行为指导范围内,可以自由交谈,参与有兴趣的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成人并不是一直站在讲台上,而是鼓励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开放式教育通过对学校的时间、空间、课程、教学、组织等因素的改革与调整,确保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特殊关怀教育面向的主要群体是指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可以分为几类,有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生活困难等。困难学生是否真正得到关爱,是检验一个教育工作者、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教育理念的关键。对于困难学生的帮助问题,初步的设想是成立由校长、班主任老师和困难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伴随”互助小组。小组成立的目的是在交流互助中共同探讨帮助困难学生的方法,同时以互助组为基点,帮助教师认识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对困难学生的帮助需要缜密的部署。在开展对困难学生关怀教育的伊始一定要先做好困难学生家长的工作。我们要让家长们明白成立“伴随”互助小组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需要特殊关怀的学生接受正常的教育。同时,仅有热情还远远不够,应积极邀请教育专家普及困难学生关怀教育的知识。教育实践活动因其不可逆转性,所以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格外的慎重。教育专家的帮助不仅会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有章可循,同时也增加了操作性。在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实施阶段,具体的做法是请教育专家和家长、老师为每一个困难学生“量身定做”一套教育方案,为开展特殊关怀教育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困难学生在学校里毕竟是占很小比例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教育使教师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不同的成功标准的观念。更重要的是由困难学生推而广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真正的教育、完全的教育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系统。我们之前更为关注的是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互动,而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却少有研究。通过实际教学活动的摸索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产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比其他方式更为有效。为了让学生之间逐步形成“传、帮、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摸索和建立有助于学生间互助的教育氛围。
在“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有几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仅以学生就餐为例。就学生的就餐行为本身而言貌似不具备什么教育点,但是在“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就餐就成为了实施学生互助式教育绝佳的机会。学校的餐厅应该是混合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尽可能的将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混编在一起,并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的学生收拾餐具,清理餐桌。实践证明,这种互助式的教育尝试收效是十分显著的。
这种学生互助还可以体现在学生社团、运动会混合编队、学习互助、生活互助等方方面面。在教学实践中,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是这个支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帮助的学生在这种互助学习中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奉献。接受帮助的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学会感恩和自立。教育工作者们更是能够从中体会到由“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教育理念而带来的巨大喜悦。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念为“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中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擦亮了眼睛,让他们认识到“无处不教育、无时不教育”。通过对“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教育理念的内化,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伟大信仰。“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的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不仅体现在学生是受教的主体,还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实践层面的“少教多学”。笔者认为仅对“五配合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在理论层面作探索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看在现实教学活动中能否更好地完善和践行这一学生发展支持体系。这是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
[1]赵亚平.大学文化建设构想[J].文化学刊,2006,(1):36.
[2][美]查尔斯·维斯特.一流大学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M].蓝劲松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8.
[3]叶圣陶.听叶圣陶谈师德[J].上海教育,1983,(11):39.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二[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朱俊华,崔学森.教育需要创造感动[J].文化学刊,20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