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坤
(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人民日报》在2011年11月5日发表文章提出要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为当下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建设敲响了警钟。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结合适度,必会实现双赢的目的,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结合过度,却会使文化失去了精神属性,产生大量文化垃圾。
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有一定的必然性。虽然文化本身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却能够大大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这样一来,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就变得水到渠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自从文化被视为一种产业以后,更加顺理成章地具有了商业的属性、盈利的目的。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适度,无疑会给文化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促进思想解放,成果辈出,然而,在当下文化的“后现代”转变时期,经济利益的诱导使文化原本的精神属性渐趋让位于商业属性。文化“过度的商业化”越演越烈,各种恶搞,带来的是价值的失范、信仰的崩解。迎合人性中的欲望,无视权威和传统、混淆是非,都无疑是鼓动人们形成一种玩世不恭的消极态度。文化不仅仅是愉悦身心,更是有着教育的意义,过度的商业化不仅使文化教育领域的学者无法潜心钻研,而且对于大众的文化导向也会产生偏差。价值标准何在,道德底线何在,不仅使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位的青少年迷茫,甚至连成年人也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
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有利益有弊,二者的结合有其自身的必然性,然而其结合的程度、结合过程中文化的精神属性与商业属性所占比重却是可以人为掌控的。如何将二者结合适度、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的良性作用是当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郑永富在《群众文化学》中将群众文化定义为:“人们职业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结合当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文化”概念,群众文化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与拓展。在原有概念所包含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新闻出版、文物考古等广义文化的内容,拓展群众文化研究的领域,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含。群众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前提就在于需要在较好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展成为形成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机制,包括自我创新、自我选择、自我淘汰的机制。此外,群众文化还需要对群众文化的对象进行细分,把群众文化的针对性做好,因为现代社会出现了人群不断分化的趋势,基于不同的旨趣、爱好以及阶层背景会出现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对文化的选择会有不同倾向性。只有做好细分,才会有文化产业的发达。
最重要的是群众文化需要用高尚文化引领群众文化的旨趣,培育群众文化的高雅精神,注重群众的文化素质的熏陶,特别是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要做好世界文化、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的普及工作同时,做好文化的基层工作也非常重要,以多样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样式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进行引领,是一条效果显著的途径。要真正做到群众文化贴近群众,就需要生活在群众中间,想他们所想,文化的追求和他们一样。
当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日渐为人们所重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提升自身竞争力也逐渐成为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群众文化的发展基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城市的文化定位十分重要。在这里,城市与文化的互动决定了城市的群众文化的走向。群众文化需要城市这个大背景,把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群众文化的城市特征。以辽宁为例,一提到群众文化,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二人转。外地人来辽宁,如果不看上一场二人转表演,似乎就等于没来过。如今,刘老根大舞台开到了全国各地,“二人转”即将“转”往台湾……二人转由人们农闲时节,田间地头的一种娱乐形式,转变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文化产业,不能不说是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从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人转源自东北,在其骨子里透着东北的“土”味。作为一种地方戏曲样式,在不长的时间内进入全国人们的视野,发展迅速的背后是其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属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对于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特征并没有直接的表达。
事实上群众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重要载体,更多强调的是文化的精神属性。无论从历史角度、传承角度还是从共同特征来看,民族民间文化都植根于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二者息息相通。既有主体——广大群众的高度一致性,也有主体参与目的都是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服务对象都是全体人民群众,都体现出自主性和自我性的特点,所以二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的,而且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都融汇着民族的文化意识、民风习俗,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各民族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总是表现着一定民族的关系和维系着该民族的社会心理、群体意识,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地域性来说,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产生、演变与一定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群众文化活动也由于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二人转源于地方这无可非议,其风行伊始也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传统韵味,然而在其逐渐进驻各个剧院和剧场与经济效益挂钩之后,二人转的本来面目就被扭曲甚至是低俗化了,原因就在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毫无底线地迎合,这样不仅丑化了“二人转”这样的传统艺术,而且有损于辽宁的地域形象。
当然,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有效地整合,并注入灵动的活力。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单纯依靠政府扶持的文化发展难以具备持久的内在潜力。因此在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这个过程中,单纯地就文化论文化是难以想象的。文化与商业适度的结合可以以文化为中心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持久的良性循环。因此不能因为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的负面作用就因噎废食,完全否定商业在文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我们倡导的应该是要趋利避害,把握好文化的精神属性,把文化商业属性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赋予文化发展以生命力,由被动的政府扶持转向充满生命活力的主动繁荣。就群众文化自身而言,群众是文化消费的低端群体,群众文化的受众多、覆盖面广、受众主体辨识力不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导向作用,适度利用商业的推手作用。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晰地域性群众文化标识。以辽宁为例,虽然当下辽宁的“二人转”家喻户晓,然而作为代表地方文化、地方形象的标识,“二人转”并非是很好选择。学者张学昕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时曾说:“现在,无论在关内关外,还是大江南北,只要一提起东北或者辽宁的地方文化优势和特色,人们立即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指出就是‘二人转’。有自己的优势项目固然不错,但我总觉得‘二人转’充其量只能是地方文化中具有民间性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终究不是我们辽宁文化的主流或主体。我不相信,一个迷恋‘二人转’的民族会是一个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民族。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为什么喜欢交响乐,喜欢‘美声’而较少流行歌曲,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和觉悟。”他认为,民众在喜爱民间艺术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具有较高品位的艺术形式,“从低俗、通俗逐渐走向高雅,才是我们地方乃至一个民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1]这里我们对于“二人转”的雅俗问题姑且不论,只是被“过度商业化”的文化在繁荣背后,或多或少地都会失去了原本文化的意味,作为地域性的文化标识应该具有彰显地域人文精神、鼓舞人、引导人的积极作用,所以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明晰能够彰显地域文化的人文标识,而过度商业化后的文化至多只能称之为“文化消费品”这样的消费品即使知名度再大也体现不了人们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精神。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平台。充分利用好宣传文化的平台,并不意味着一定事事都要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标准。以辽宁为例,充分利用好各类文化宣传平台就是要将辽海讲坛等公益性文化平台作为宣传地域文化、增强民众凝聚力、自豪感的有力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积极完善从博物馆、文化站到社区活动室的文化宣传链条,鼓励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能够动员民众参与、培养文化自觉意识的文化活动。支持大学文化进乡村、进社区,鼓励大学生自愿者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开展文化宣传实践活动。鼓励省内文化、艺术团体开展公益演出、讲座。鼓励企业或个人捐赠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开创网络化数字化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例如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演出等等。全面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加快高雅文化下移。
第三,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将社区与志愿者结合起来。街道、社区的管理干部是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力量,要稳定个壮大群众文化队伍应该能从群众中善于发现、挖掘和培养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建立一支年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合理的社区工作管理干部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促进管理人员对群众人员进行更好的交流,保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另外,要积极倡导文化志愿者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的管理、服务机制,鼓励文化下基层活动的开展,并努力实现经常性、长期性。
群众文化的建设塑造的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而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恰恰是指当前文化领域内一种一味追求商业价值,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过度商业化”又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都汇集到了一起,制造了一个个文化的垃圾箱。文化领域从底层到高端都贯穿着一条“唯利是图”的主线。争腥逐臭,丑态百出,贪得无厌,俗不可耐。[2]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恰恰是毁损文化形象的做法,这种的侵蚀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群众文化中的影响不可低估。它不仅降低人们的文化素质,而且动摇固有的道德标准。因此在地域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采取上述建设性措施之外,还要在指导思想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舆论导向,突出主旋律、弘扬真善美。广泛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循序渐进地让群众广泛接受。让恶搞、低俗的文化糟粕无生存空间。
第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一定要回归文化的精神属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文化工作者都时刻牢记的。[3]
第三,在高雅文化下移的过程中,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降低群众接受高雅文化的经济门槛,使得更大范围内的群众都得以感受高雅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
第四,在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始终要以文化内涵作为贯穿始终精神内核。以宣传地域优秀文化,塑造地域文化品牌形象为目的,杜绝迎合低级趣味、唯利是图谋取暴利的行为。
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是这个地区的人文气质所在,这种感染力是由内而外的,除了悠久的历史,坚实的经济基础、丰厚的内涵积淀之外,还需要由更多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恰好也正体现着这一地区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在对地域群众文化品牌的追求的过程中把握好文化与商业之间的结合关系,权衡好精神属性与商业属性的比重,无疑是当下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所在。
[1]王研.专家:迷恋“二人转”的民族不是高品位的民族[EB/OL].china.com.cn
[2]赵士林.“过度商业化”已经使中国文化面临灭顶之灾[N].中国青年报,2011-08-09.
[3]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N].人民日报,20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