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暨南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侨乡女性,顾名思义,即指华侨故乡的女性,这一群体或是归侨女性,或是家中有直系亲属移民出洋,如有子女出洋,有丈夫出洋,有父母出洋,有兄弟姐妹出洋等。虽然女性移居海外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但是中国人口移民海外的历史早在秦汉就已开始,因此关于侨乡社会和侨乡民众的研究也就随之产生了。长期以来,相对于男性移民问题研究来说,研究者对侨乡女性关注不多,只有少数论文和专著论及侨乡女性问题,如陈达在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一书中虽然特别分析了侨乡女性的地位、婚姻状态、教育情况及其活动的状况,但此书的重点并不在此,书中对侨乡女性的论述可以说只是为了全书讲求调查的细致与全面,以及解读深入与系统的要求;而范若兰 《近代中国女性人口的国际迁移 (1860-1949年)》一文,在分析中国女性出洋的原因、规模与流向时,虽然不可避免地以闽粤传统侨乡地区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但文章主要是针对中国女性出洋原因、中国女性移民人数和规模作出的初步研究。可见对于侨乡女性的研究是散乱和零碎的,而系统地梳理有关侨乡女性的研究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通过介绍侨乡女性研究的历程及具体课题,试图对侨乡女性的研究作出较全面梳理并进行简短述评。
关于侨乡女性的叙述可追溯至古代中国。自古代至今,侨乡女性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主要指自有确切记载华人出国的汉代[1]24至20世纪初。这一期间关于侨乡女性的叙述多记载于典籍、游记及相关华人笔记、政策规定等文本中,其内容主要有两大块:
一是聚焦于少量妇女移民海外的原因及事迹。这些妇女或者为被掠卖、或因战乱或海难而滞留或避居当地。如 《梁书·王僧孺》中就有叙述南北朝期间岭南女性移民海外多因作为奴婢身份遭遇被卖,载文为:“(王僧孺)出为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 (奴婢)及海舶,每岁数至。外国人贾人以通货物。旧时州郡以半价就市,又买而即卖。其利数倍,历世为常”[1]32;或者因家人打工、贸易、经商而随家迁徙。闽南蔡永蒹 《西山杂志》中便有“唐开元八年……林銮试舟至渤泥,往来有利,沿海畲家人俱从之去……”[1]3419世纪末英国殖民地为避免华工买妓,鼓励华工出国携带女性,奥丁斯有招工通启载文为 “如出洋之人自愿携眷一同出洋,则该人可得专为奖励……其数额为携带妻室一个给二十元,子女每人五元”[2]。
二是聚焦侨乡贞女烈女纪事。侨乡各地县志、族谱文献等便记载有大量关于男性出洋女性在家守其家业、丈夫在外未归亦未再嫁之事,还有一些妇女贞烈之事。民国 《开平县志》卷35《列女略》记载,清传胪司徒煦妻何氏,“性婉淑而贞静,涉猎书史,素明大义”,婚后 “事姑以孝闻”。后来丈夫因病而亡, “氏悲痛欲绝,勺饮不入口者十三日,家人环劝之,终不肯进食,断舌而死,年三十六”。[3]36
主要指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期间侨乡女性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开拓:首先是民国期间人们重视华侨研究,众多新闻媒体、研究机构、政府文史部门开始关注侨乡,侨乡女性的各种情况纷纷刊于报纸、书籍上。其中 《竹秀园月报》便是描述侨乡妇女情况的重地。民国9年 (1920年)其登有 《论我乡妇女之坐食》一文便描述了侨乡女性生活状况,即 “我乡古代,业农者众……男女常共耕作,田园庐圃,彼此各任其能。农隙之余,男则采薪而小贩,女则缝衣而织麻……降自今日,营业日艰,生计困苦,男则有出洋之举,女则有辍耕之行……一家数口,皆赡仰外洋之资,甚至以懒惰不事为清闲,赌博浪游为消遣术,……故婢仆亦纷纷购请,……好言高远,新名词语,冲口而出,……不惜男子远涉重洋之艰苦,日望汇金之有无。”报中所述妇女,其生计方式由 “耕作”转为“不耕而购请婢仆”,可见其对出洋夫的依赖。另,各研究机构、政府文史部门收集的民间歌谣亦反映了侨乡女性的生活面貌。如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发行的 “民俗学丛书”中就编有 《广州儿歌甲集》、《台山歌谣集》等。其次是30年代侨乡研究的开拓,打开了侨乡女性研究的大门。1938年,陈达通过比较侨区、非侨区及南洋华侨社区,分析南洋华侨对闽粤社会的影响,发表了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成为侨乡研究的拓荒作品。在该书中,陈达特别分析了侨乡女性的地位、婚姻状态、教育情况及其活动的状况,为研究侨乡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及生计状况等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处在酝酿和萌芽期中的侨乡女性研究遭遇停滞。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福建等地开始建立海外华人研究机构,出版了大量关于南洋华侨等的文章,但对侨乡特别是侨乡女性的研究涉及较少。“文化大革命”期间,华侨研究更因事局受阻。
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侨乡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侨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相继创立;与侨乡有关的学术会议频繁举行;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山东、浙江等各大侨乡亦开始大量出版各地史料、各地方志、各地方华侨志;出版了大量关于侨乡研究的论述,既有综合性论述,也有专门性论述。侨乡研究亦成系统,而侨乡女性作为侨乡研究的一个专题内容亦在这一系统中兴起。侨乡女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分析侨乡女性的历史状况与历史变迁,如刘正刚、魏珂通过对地方志的分析,从贞烈情操与纺织生计模式两个角度论述了清代开平侨乡女性的留守生活[3]35-39;范若兰以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女性国际迁移为研究对象,从中看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道德对侨乡女性人口迁移规模和类型的影响[4];王静通过对侨刊的分析,从教育、男女交往、婚姻及家庭的角度切入,描述了开平侨乡女性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生活状况[5];熊蔚霞、郑甫弘则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叙述抗战前后闽粤侨乡女性的生活由“赋闲”转为 “潦倒”的情况,并从侨汇等角度分析了这一变化的原因[6]。二是专题性分析侨乡女性的移民、婚姻、家庭、经济、教育、心理、地位及价值观念等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的研究尚处于兴起阶段,却是侨乡女性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侨乡女性研究开始受到大量关注,其研究课题主要有女性出洋、婚姻、家庭、生计、地位及教育等。
女性出洋近年来受到许多海外华人学者的关注,也是侨乡研究的一大课题。传统侨乡女性出洋的人数远远少于男性,一方面,王朝法令约束着侨乡女性出洋,云愉民分析海南人禁止女性出洋原因为 “以其宗法思想丰富,故守男治外女治内之古训,并且恐有其妇女出洋,被人诱拐,沦为娼妓,与体面有攸关,其禁律之严,古今中外,罕有其匹”[7];另一方面,女性出洋受传统思想、女性地位等影响,令孤萍指出儒家传统思想及社会经济约束使女性屈从于男性,加上身体条件的束缚如缠足等限制了女性出洋[8]。
尽管受到多重限制,女性出洋仍然存在。早期女性出洋多是 “被动型移民”,其或者为奴,或者为妓。刘正刚与王丽娃的分析强调了晚清女性出洋的 “被诱拐性”,李雯则描述了20世纪初期盛行的中国女性作为 “妹仔”被卖给新加坡从事家庭劳役[9],黄贤强指出早期侨乡亦有拐卖女性出洋为妓的现象,同时,他还比较了闽粤琼三个侨乡女性出洋为妓的情况,指出广东女性出洋为妓的比例大于闽琼,缘于 “虽然闽粤琼三地同样贫困,但闽琼两地保守的社会风气和当地官吏比较严厉的执法,减少了闽琼妇女出洋去当妓女的机会。广东妇女则因社会风气较开放和官吏的默许,而且出洋交通方便,因此海外华人的娼妓业几乎是被粤籍人士所垄断[7]68。由此可见,出洋为妓的女性除被拐卖外,亦有自愿为妓之况。侨乡女性 “主动移民”多出于家庭经济贫困、丈夫在外及自我经济独立的原因。范若兰认为,晚清至民国时期,闽粤社会男性出洋谋生后致富,使不少贫困女性亦跟着出洋;另外,她还指出当时女性出洋还缘于宗族担心丈夫在外与“番婆”结婚会带来血缘不纯、损坏宗族制度的结果[10]69。陈印陶、方地通过分析侨乡顺德的 “自梳女”出洋的自身认识与心理准备,指出其出洋多出于自我经济独立的原因[11]。综合侨乡女性出洋的各种动机,范若兰将妇女移民模式总结为被动型移民、依附型移民及主动型移民,认为女性出洋多源于被拐卖、丈夫在外、家庭贫困及自我需要[10]68。
除了对传统女性出洋进行研究外,女性新移民亦是个日渐受关注的话题。女性新移出侨乡亦是侨乡研究可关注的话题。李其荣讨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女性新移民出现趋势、原因、移出后职业及工作条件、社会权利等,认为女性移民具有双重影响,应当受到国家及学者的重视[12];李明欢亦通过评介 《通向希望之路:妇女与国际移民》一书,强调女性移民已渐成国际关注的热点,值得进行大量研究[13]。
侨乡出洋的背景塑造了侨乡不同的婚姻价值观,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在婚姻对象选择上,不同的侨乡有不同的态度。谭雅伦通过分析珠三角侨乡的传统歌谣,发觉侨乡女子有 “有女莫嫁金山客”之心态,许多侨乡女子认为嫁金山客即随之为其 “活守寡”,需忍受留守家中的精神痛苦[14]。正如民谣所唱的:
青春守生寡,枕冷令人怕。
想来想去乱如麻,千里遥遥难共话?
细想他,辗转犹然也。
虽在天边云脚下,三更还望但回家。
良人在北美,重利轻离别。
令奴寂寞守香闺,屈了风流年廿二。
真激气,衾寒难入寐。
挑灯又写家书寄,问郎曾否定归期。[15]2
这种惨状在台山侨乡随处可见可闻。另外,许敏发现,云南迤萨侨乡的女性认为嫁给出洋的男子可以过上层社会的生活,坚持 “有女要嫁迤萨巴(迤萨汉子),柴米油盐送到家”[16]。
在婚姻形态上,华侨妇女的成婚方式亦有不同。地方华侨志多有对地方婚姻形式的叙述,广东省华侨志介绍了侨乡 “隔山娶”、“娶番婆”、“公鸡娶妇”、 “嫁公鸡”、 “童养媳”的婚姻形态[17],对此,亦有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探析,如周建新、陈干华调查了梅县侨乡南口镇的女性婚姻后发现,出洋是童养媳婚姻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18]。对于侨乡女子来说,选择了出洋男子就意味着留守家乡,离婚、再婚、婚外情及守贞问题便成了研究侨乡女性婚姻的重大突破口。刘锦云则指出粤东地区多数留守家中的 “看家婆”一直守贞,待夫归来,成为“活寡妇”[19];钟晋兰则通过对族谱记载的分析发现侨乡女性其实存在民间寡妇再嫁现象,只是因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深厚,以寡妇再嫁为耻,族谱中存在对守贞的大量官方话语[20];沈惠芬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认为受国际移民和侨乡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侨乡女性婚姻呈现出多元性,婚姻状况亦因华侨夫妇的不同境况而异[21]。另外,亦有学者关注归侨女性的婚姻问题,陈云云在研究中发现归侨在 “华侨农场”中与本地人经历了不同的通婚时期,即归国初期归侨女子好嫁期,1975-1985年期间女子稍难嫁及1985年至今自由恋爱三个时期;同时,他还指出归侨男性亦会通过 “假结婚”外出又给侨乡女性带来了 “留守命运”[22]。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为 “男主外女主内”,但由于男子长期在外,侨乡女性已非传统的 “家内女主人”,而是凝聚家庭结构的主流力量。男性出洋改变了传统侨乡女性的家庭生活:在生计方式上,陈达指出,传统闽粤社会非华侨社区与华侨社区不同,前者以务农为主,后者依靠侨汇生存,兼顾农业;[23]62熊蔚霞、郑甫弘指出,抗战前闽粤侨乡女性多是借着侨汇以生存[6]39;而刘正刚、魏珂指出,男性出洋加重了女性在生计上的负担,清朝开平的女性既织又耕,成为乡村社会的多面手[3]38。在女性地位上,张运华从女性参与宗族活动与体育、娱乐等活动的视角上观照五邑侨乡社会的妇女,发现侨乡女性拥有各类社会权利,社会地位较其他女性不一般[15]1-6;陈达在比较华侨社区与非华侨社区间妻妾地位后,发觉华侨社区妻妾的儿子在财产继承上地位相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侨乡女性间的地位相对平等[23]139;陈英珣则分析侨乡女性财产继承模式后发现女性尊长具有财产分配的权利,而女性在传统继承习俗面前 “拥有法律规定以外的弹性空间”[24]。在家庭生活上,孙谦通过论述侨汇影响下清代侨乡生活方式向消遣型和堕落型转变,指出女性亦成了 “过奢华生活”的主体[25];沈惠芬通过对华侨妻子 “番客婶”的文学形象分析,指出番客婶的生活与形象均具有多样性与矛盾性,其时而不事劳作,时而操劳过度,时而孝顺婆婆,时而婆媳相闹[26]。
侨乡教育历来是侨乡研究者热衷的话题。侨乡教育在近代异常兴盛,特别是众多华侨重视教育,捐资兴办了大量的私立学校。但是,古代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男性,女性的教育受到忽视。王静通过分析侨刊中关于教育的报道,发现开平侨乡在民国时期开始重视侨乡女子教育,并从女子学校、教育体系、教育观念、研究展望及课堂讨论上指出侨乡女性教育的兴盛[5];肖文燕探讨了梅州侨乡女子接受教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的原因在于华侨认为女儿成长后同样可以帮忙经商,进而为家庭带来收入[27];郑甫弘关注到侨乡大量兴办的女子学校还特地开设了刺绣与织布等专业,培养侨乡女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其为社会所用,女子进学亦成为嫁夫的一种可行资本[28]。
总体而言,侨乡女性研究经历了一个记载、奠基、停滞及兴起的过程。目前,侨乡研究正处于兴起的时期,这将大大有利于促进侨乡研究,而侨乡女性的研究同时亦是研究中国女性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侨乡女性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方面:(1)研究投入不足,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欠缺,研究专著少;(2)侨乡女性的概念需要进行明确的定义,与侨乡中家庭无出洋经验的女性区分开来,对侨乡中传统侨乡女性、新一代侨乡女性及归侨进行界定; (3)丰富研究课题,拓宽研究内容,如加强对归侨女性的研究;(4)多学科视角下充实研究内容,如从历史学角度加大对侨乡女性的历史资料分析,以人类学方法扩充侨乡女性的口述史、田野调查资料,以社会学理论分析女性问题等等;(5)加大对其他侨乡的女性研究,重视非 “四大传统侨乡”的女性研究。笔者相信,侨乡研究者在改进与完善上述问题之后,侨乡女性研究亦能迎来发展期。
[1]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2辑 [G].北京:中华书局,1981:200.
[3]刘正刚,魏珂.清代侨乡女性生活探析——以开平为例 [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范若兰.近代中国女性人口的国际迁移 [J].海交史研究,2002 (1):108.
[5]王静.1920-30年代的开平侨乡妇女——侨刊的视野[D].广州:中山大学,2008 (5).
[6]熊蔚霞,郑甫弘.抗日战争时期闽粤侨乡的侨眷生活[J].南洋问题研究,1992 (4):39.
[7]范若兰.新马华侨华人妇女史研究述评 [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 (2):66.
[8]令孤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5.
[9]李雯.身似断云零落——20世纪初期新加坡的妹仔[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 (1):48.
[10]范若兰.允许与严禁: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反应(1860-1949年)[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 (3).
[11]陈印陶,方地.广东省顺德县女性众人口国际迁移的原因及其特征 [J].南方人口,1987(2):40.
[12]李其荣.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女性移民 [J].社会科学,2008 (9):53.
[13]李明欢.女性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通向希望之路:妇女与国际移民》评介 [J].国外社会科学,2007(4):79.
[14]谭雅伦.弱群心声:“出洋子弟勿相配”——珠三角侨乡歌谣中的出洋传统与家庭意识 [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 (4):33.
[15]张运华.从文化视角观照五邑侨乡社会与妇女——兼与潮汕侨乡比较 [J].五邑大学学报,2008(1).
[16]许敏.迤萨守妇女的过去与现在 [C]//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356.
[17]广东省志·华侨志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80.
[18]周建新,陈干华.客家农村婚姻家庭稳定性的比较研究——以梅县南口益昌村的调查为例 [J].客家研究辑刊,2003 (1):64.
[19]刘锦云.客家民俗文化漫谈 [M].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5:112.
[20]钟晋兰.客家妇女的守志与再嫁——以族谱记载为中心的分析 [J].东南学术,2010 (4):157.
[21]沈惠芬.华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 [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 (2):68.
[22]陈云云.“他乡”与 “家乡”:归侨的归属感研究——以广西来宾市华侨农场归侨为例 [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 (2).
[23]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M].商务印书馆,1938.
[24]陈英珣.近世闽南 “海内外两头家”女性财产继承模式 [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9.
[25]孙谦.清代闽粤侨眷家庭的变化 [J].南洋问题研究,1996 (3):73.
[26]沈惠芬.论华侨妻子番客婶的文学形象和史学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 (4):137.
[27]肖文燕.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
[28]郑甫弘.海外移民与近代沿海侨乡教育结构的变迁[J].南洋问题研究,1996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