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诣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浅析中国传统宗祠的发展及其现代影响
曾 诣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宗祠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传统宗祠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血缘崇拜和祖先崇拜、宋以后儒家宗法思想的进一步普及、庶族地位兴起以及小农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建设中国现代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对于宗祠所代表的传统宗族观念要批判性地继承。
宗祠;传统文化;宗法制度
宗祠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都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传统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秩序均建立在血缘伦理关系的基础之上,而宗祠则是血缘伦理关系制度化、仪式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可以说,宗祠之兴衰就是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兴衰的镜子。
中国的先民祖先崇拜意识很强烈,从上古开始就存在祭祀祖先的各种活动和相关的礼仪法典,而这些祭祀活动一般都会在特定的场所——祠庙里进行,所以祠庙可以说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宗祠或祠堂的前身。[1]
从较早的文字记载——甲骨卜辞中可以了解到,殷商时期的统治阶级已经形成关于祭祀祖先的一套礼仪制度,并且十分重视宗祠的建造,而且在那个时候,同姓的人有共同的 “宗庙”,同宗的人有共同的 “祖庙”,同族的人则有共同的 “祢庙”。[2]6
到了周代,随着宗法制度的推行,关于宗祠的各种礼制发展到完备的状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有士大夫阶层所在的统治集团才可设立自己族姓的正式祠堂,所以还没有出现民间宗祠与统治阶级宗庙的区分,并且其建制体现着严格的政治等级意识。如 《礼记·王制》中关于周代庙制的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从中可以看到,统治集团的宗祠建设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不可逾越了礼制的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出现了 “礼崩乐坏”的状况,但是沿袭自周代宗祠祭祀方面的活动依旧流行。据 《左传·桓公二年》:“冬,公至自唐,告于庙也。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当时的天子和诸侯每遇出行、会盟或征伐大事时,在启程之前与返程后都要亲自祭祀宗庙,这叫做 “告庙”。[2]11而这种 “告庙”礼俗的盛行,恰恰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宗祠建设比较繁荣。
两汉时期的宗祠建设较前代来说仍然是以继承先制为主,并且士族政治凸显的魏晋时期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出现过多的变化。
总体而言,唐以前的中国传统宗祠建设基本就是统治阶级宗庙建设的过程,而且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体现着鲜明政治等级划分的宗祠建制亦基本成熟。这对后世的宗庙建设与民间宗祠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直到秦汉时期为止,中国传统的宗祠基本上只属于统治阶级。到了西汉,宗祠开始在民间发展起来。这不仅是对之前宗庙建设的延续,更是奠定了中国传统宗祠文化中天子宗庙与百姓祠堂并行发展的格局。但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东汉以后到魏晋隋唐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民间宗祠的发展仍处于缓慢状态。[2]14一直到倡导 “三纲五常”的宋代,才迎来了民间宗祠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积极倡导程朱理学,南宋大儒朱熹为响应理学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在其著作 《家礼》中倡导民间应该大力兴建宗祠:“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因此,自南宋时期起到清代晚期,民间宗祠一直处于繁荣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聚族而居的南方地区,其民间宗祠建设十分普及。以江西省为例,根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统计,全省同一族姓建造的大宗祠有89处,各地一族独建的小宗祠有8994处。省内78州县几乎所有村镇都有宗祠。[2]19由此可见,当时全国范围内民间宗祠建设的情况是多么繁荣。
总之,自宋代起一直到清代晚期,统治阶级承继前朝宗祠建设的水平,将皇族太庙的建设水准推向高峰,与此并行的民间祠堂建设亦迅速兴盛发展起来,形成了庞大的规模。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进一步深入,西方思潮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观念。尤其是有留学背景的激进知识分子对儒家文化的批判,冲淡了社会上关于宗祠建设的意识。而且,伴随着近代化的起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城市逐渐兴起。传统宗祠开始失去其存在的条件,不仅宗庙建设完全废止,民间宗祠建设亦走向衰落。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宗祠建设才有所恢复,在个别地区还形成了不小的热潮。但这时的宗祠建设,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构建,其原有的种种作用基本上亦不复存在,而更多的是出于发展旅游经济或保存文化传统的需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和阿立哌唑被研究证明对难治疗抑郁症患者能起到疗效,因此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重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喹硫平是5-HT 2A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阿立哌唑对5-HT 1A和D2受体具有部分激动活性,并对5-HT 2A受体具有拮抗活性。因此,两者的生理活性与典型抗抑郁药的有较大不同。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宗祠的文化内涵在近代的衰落过程中渐渐流散,并且在新的文化背景下逐步实现其文化内涵的转型更新,以更合理的姿态融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中。
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缘由,而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中国传统宗祠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之所以出现并且一直延绵至今,正是因为受到中国传统社会独有的一些因素的影响。
“依据先民朴素的直观感觉,血具有一种奇妙的传承性,它来于先人,传至后世,也就是一脉相承。人类本身的再生产,以血脉承传不断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既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又是物质生产的目的,因此,对血脉的崇拜与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一种崇拜与信仰。”[2]2正因为对于血缘有这样一种天然的信仰依赖,所以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慢慢出现。而根据摩尔根 《古代社会》对氏族组织的表述:“氏族组织给我们显示了人类的一种时代最古、流行最广的制度。……氏族制度是社会赖以组织和维系的手段。”[3]可以推断出上古先民对于自己氏族的依赖性是很强烈的,这种对于自己氏族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就成为宗祠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基础,加之原始政权的内涵其实就是不同氏族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所以在商周时期,对血缘氏族的巩固也就是对政权的加强。也就是说,强化氏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强化氏族的团结将直接影响政治关系的变迁。因此,为了加强氏族本身的团结、组织和动员能力,就必须彰显氏族内部的身份世系,并且借此来强化同一氏族内部成员之间的血缘认同和建立在血缘秩序基础上的等级阶层,而这一点正是宗祠出现的社会基础。
血缘氏族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也衍生出了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原始宗教信仰——祖先崇拜。这里把祖先崇拜单独列为影响中国传统宗祠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的祖先崇拜与世界其他地区民族的祖先崇拜相比较更为特殊,并且由此直接推动了传统宗祠的产生。
祖先崇拜是世界文明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过的信仰,但是随着原始社会的终结,祖先崇拜逐步被抽象的、形而上的神取代,各文明区域、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也随着文化交融、外族入侵和民族融合而不断更替消亡,只有中华民族一直在民族认同感中延续发展着他们在原始社会产生的祖先崇拜。[4]可以这么理解:于外,古代中国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发展进程,受外界的影响较小;于内,古代中国没有经历过像西欧中世纪那样的宗教文明,仅仅以由原始文明发展而来的原始崇拜为自身的信仰。因此,对于氏族的尊崇意识比世界其他民族都要强烈,这是中国传统宗祠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宗法制的正式确立是在西周初年,随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削弱、秦汉时期残余势力的铲除、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门阀政治的复苏、隋唐时期的再度衰落、宋代开始源自民间的重建、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真可谓几经浮沉,延续千年而不绝。所以,宗法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宗法意识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宗祠的存在与发展有了制度上和意识上的保障;而且,伴随着宗法制度和宗法意识而产生的儒家伦理思想也对中国传统宗祠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先秦儒家倡导的“忠孝”,还是日后宋明理学所推崇的 “三纲五常”,占据中国传统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家一直都奉行着维护宗祠发展的伦理思想。
此外,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完善,为下层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途径。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大力兴办教育,使得文化权利进一步扩散至全社会。可以说从宋代开始,贵族阶级的地位持续下降而庶族阶级的社会地位却得到逐渐提高。这些都直接促成了宗祠建设的民间化,开启了中国传统宗祠繁盛发展的局面。
《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女修蚕织,则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有着十分发达的家庭综合经济,即小农经济。因为这样一种经济形式适应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所以从春秋战国到近代,这样一种 “男耕女织”的综合性小农经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十分深远。[5]
正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都依赖于这样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基础,所以整个社会对于各自家族的依赖性很强,这极大地促进了氏族意识的发展,进而巩固了中国传统宗祠的地位。
中国传统宗祠源远流长,一直承载着特有的历史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面对现代社会新的发展,需要用批判继承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宗祠,理性对待其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近年来,社会对于宗祠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加强了对重要宗祠的修葺维护,现存宗祠的用途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这些都体现了各地对于中国传统宗祠这一文化现象及其价值的重视。由于中国人很重视体现着民族祖先崇拜信仰的宗祠,所以对于宗祠的建构是很费心思的。皇族太庙的建构,其规模之恢弘与做工之精细自然不在话下,从北京明清两朝的太庙建筑就能看到代表中国传统皇族太庙建筑最高水平的风貌。民间宗祠建筑虽没有皇族太庙的气派,但也是一件件艺术瑰宝。以广州的陈家祠为例,可以看到整座宗祠体现并保存着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壁画和铜铁铸等多种不同风格的传统技艺。所以说,传统的宗祠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是人类传统工艺的宝库。
再者,中国有着千年 “德治”、 “礼治”的传统。其倡导的是通过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的途径实现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7]的状态,而中国传统宗祠背后宣扬的正是与传统法制形式相契合的以 “忠孝”为首的传统美德与教化。这不仅对于构建现代社会公共伦理道德有着积极的意义,其维护不同家族内部和谐的作用还使得整个社会趋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同时,传统 “德治”、“礼治”中合理的部分更是对当下我国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补充、借鉴作用。
所以,无论是文化技艺层面还是社会法制建设层面,中国传统宗祠所承载的文化精华都存在着巨大的价值,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
中国传统宗祠对于整个中国文化有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封建宗族意识,而这一意识又集中体现在 “家族本位”思想和 “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中。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体现着家族取向的社会,每个家族无论大小贵贱都有自己的祠堂,都有属于自己家族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观,个人的存在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的,他们以家族的存在为前提,个人最高价值就是为了家族鞠躬尽瘁。[8]从中可以知道,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庭血缘为本位、处于家族网络之中的每个人,在强大的家族权威面前往往感到主体性能力的缺乏。在传统里,突出强调家族的整体利益,个体自然就丧失了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中国古代的人们在这样一种宗祠文化背景下是缺乏个体独立性的。而这样一种个体意识缺失的传统将不利于我国现代法治的建设。
法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理性与人性的法律,要求公民具有坚定的法律信念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9]而这需要公民具有独立的社会身份和明确的主体意识。因为现代社会中的公民只有明确了自身所具有的独立社会性,才能进一步对个人的合法权益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对法律的遵行才会上升到一种自觉的状态,对法律的信仰才得以逐渐形成。同时,我国现时法治建设正处于大量移植外来相关法律观念的阶段,增强个体独立性和主体意识将是更好地实现法治本土化的关键。因此,要正视宗祠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汲取其养分,为现世服务。
另外,在 “家国同构”这样一种政治结构背景下发展的传统中国,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于氏族宗亲、侧重私利取向的法制意识。正如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所认为的,传统中国人存在有以家族取向和关系取向为特征的社会取向。[10]家族中的“族民”在行为中注重的是自己与本宗族、家族的关系而对自身与国家的关系则认识不清,法律至上的意识也相对淡薄。在我国,人们习惯于在法律之外寻求解决问题与纷争的途径,并且更偏向于依靠宗族等亲缘关系来处理社会问题。在传统中国,家法甚至具有法律效应,宗族判决得到官方的认可。所以,人们对法律存在着不信任、不了解与法不至上的认识。这些都给我国现代法治建设带来了阻力,不利于法制的进步。就拿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行以来,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推广实行,以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不断深入,逐步使农村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发展轨道,但个别地方农村宗族势力抬头并且运用选举的合法途径控制农村公共权力,宗祠也在其中起着负面的作用。故此,必须正视传统观念所产生的不合理现象,加强引导,积极普及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一种对于现代法律的信仰,同时致力于增强个体独立性和主体意识,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
[1]蔡丰明,窦昌荣.中国祠堂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2.
[2]刘黎明.祠堂·灵牌·家谱——中国传统血缘亲族习俗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 [M].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2.
[4]王玉芝.祖先崇拜与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 [J].红河学院学报,2006,4 (6):49.
[5]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107.
[6]论语注疏·为政 [G]//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1.
[7]礼记正义·经解G]//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1610-1611.
[8]张皎雯.初探宗法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 (12):185.
[9]蒋帅.法治国家构建中的基本问题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
[10]杨国枢,余安邦.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94.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an Temple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Modern Times
(by ZENG Yi)
The ancestral hall is a traditional cultural phenomenon of stro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ncestral hall is the cumulative result of primitive kinship and ancestor worship,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fucian patriarchal ideology,the rise of common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holder economy since the Song Dynasty.In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of modern Chinese legal society,the feudal patriarchal ideas represented by the ancestral hall should be critically inherited.
ancestral hall;traditional culture;patriarchal system
K203
A
1009-1513(2012)02-0063-04
2011-12-15
曾 诣 (1990—),女,广东蕉岭人,主要从事传统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李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