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怀宇 程光文 丁 宇 龚 园
(1.武汉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81;2.武汉科技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430081)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①有关创新的定义参见http://www.iponline.cn/thread-76275-1-1.html,2012年3月25日访问。。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三层含义②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2012年3月25日访问。。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常规戒律。
创新能力的构成极其复杂。理论界对创新能力的构成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岳晓东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的内容[1]。朱清时认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由“他的智力”和“善于发现机遇并抓住机遇的能力”两部分组成的[2]。孙奎贞等提出,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想象能力、洞察能力、记忆能力、联想能力、直觉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能力、沟通能力、预见能力、决断能力、推动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3]。笔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
创新能力是人才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它符合国家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指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应该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今天之所以能发展成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有多种因素,其中不断吸引外来高素质移民和大量培养本国创新型人才是主要因素。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能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新世纪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2000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这是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通途。关键是要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2011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由此可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新世纪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影响与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较多,从宏观来看,创新能力与环境、性格、理念、体制等因素相关;从个体来看,与创新意识、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经历等因素有关。以高校管理者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思想上不够重视、教学管理体制僵化、教学方式单一、实践环节缺失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第一,思想上不够重视。创新意识是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创新意识的主体是人,在整个创新活动中,主体人是不可或缺的。首先,高校管理者及教师在思想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缺乏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机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正确引导。其次,学生自身缺乏创新能力自我培养和锻炼的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实践过程,需要学生自身有意识地养成主动进行创新的习惯。
第二,教学管理体制僵化。教学管理体制也是制约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国教学管理模式都遵循标准口径,采用统一化、规范化的培养模式,特别在高等教育阶段,是知识累积最为迅速、思维方式养成固化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延续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是教师传授课本知识的主渠道。但多年来,很多高校过多地依赖课堂教学,甚至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加之部分高校以学科为本位,将理论课、实习课分段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认识并逐渐产生出创新意识。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思想重视程度、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实践单位管理、实践时间、实习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的高校为了节约教育成本,完全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没有能真正贯彻下去,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和锻炼机会。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现,应从影响创新能力的多个因素入手。在主体上,要强化主体创新意识;在体制机制上,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在环境上,要形成弘扬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思想认识是一切行动的指南。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者还是广大教师和学生都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只有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到主动创新的重要性,主体的主动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并由被动创新逐渐转化为主动创新,从而在行动上达成一致,最终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开展试验班计划。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很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教育厅也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班以及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这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应积极开展试验班计划,根据各自实际,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行完全学分制。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自由选课,学生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完全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改进教学方式
教与学是沟通、交流、领悟、理解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获得课堂上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尤为重要。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好地促进学与思的结合,带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维互动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教师要增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贯通,引导学生更深刻系统地看待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也要更多注重专业知识的精通与融合,提出综合性设计选题,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注重实践教学
搭建协同实践平台。在高校层面上,要通过建立高校和合作单位共同进行联合培养以及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研合作、校区合作等搭建协同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实践渠道,消除实践教学环节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如时间量缩水、实践环节走马观花等,夯实学生实践实习环节,使学生善观察、勤动手、可理解、能完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建立协同实践机制。协同实践机制是一项保障机制,即将高校所确立的协同实践平台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延续下去,如总体目标、体制确立、实践培养方式、政策支持、管理模式、经费保障等,让高校能够与更多的单位开展合作,以创新能力提高为内在出发点,打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协同保障机制。
增加通识教育或第二课堂课程。结构合理的知识累积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几乎不存在没有知识的创新,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将创新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概括成这样两句互相矛盾的话:“首先,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多,他越有可能对新问题有创见性;其次,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少,他的创见性就越大。”[4]因此,通过增加通识教育或第二课堂课程,可以让学生除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外,有更多的机会摄入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4.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建立以创新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帮助学生克服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和树立信心。学校要将创新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每一位获得学位的学生都要求获得一定量的创新学分,学校也要出台相应的文件,根据创新成果来确定创新学分。而且对于毕业要求之外的创新学分能够冲抵学生的任选课学分,创新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可被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了量化管理的体系内,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由被迫创新向自发创新过渡,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热情。
1.开展创新思考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件事情,连续坚持21天以上,就能初步养成习惯,而这个习惯能使许多人在短时期内收益无穷,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坚持开展“一日一设想”创新思考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或培养创新思维环境,有助于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鼓励创新精神
开展以鼓励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对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各项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大力宣传,并形成完整的奖励制度,在校园里形成积极创新的氛围,使创新精神能够不断积累和沉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这种创新精神的存在,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热情。
[1] 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
[2] 何勇向.论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5(12):80.
[3] 孙奎贞,等.国家公务员创新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7-31.
[4] 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利维森,等著.心理学纲要:上册 [M].周先庚,林传鼎,张述祖,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