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属性及特殊效能

2012-03-19 11:34刘华才刘晓云
关键词:理论课辅导员政治

刘华才 刘晓云

(1.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430081;2.武汉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8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结合,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紧密配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辅导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最终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的采用有其必要性[2]。基于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内涵、属性和特殊效能开展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属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充分发挥各自的工作职能,通过课堂教学、日常教育管理的有机统一,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既是育人队伍的相互融合,又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补充和有机统一。无论是从理论价值还是现实意义来看,这种教学模式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属性,对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就社会属性而言,“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针对性的必然选择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育人作为根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标。当前,受市场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了解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针对性。

(二)就作用属性而言,“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是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手段的重要保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掌握相应技能为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概念、联系、判断等逻辑形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学生一般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对教师传递的内容进行信息接收,教学手段相对单薄。而“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各自的优势,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连接,可以通过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也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等活动,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更符合时代特点,更能把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

(三)就关系属性而言,“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是加强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分工不同,存在着协调不够、沟通不强、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只要上好课就行了,习惯了上课来下课走,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不太了解;而辅导员虽然与学生接触紧密,但忙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几乎成为学生工作的“办事员”、“勤杂工”,缺少学习时间,没有上讲台的机会,致使他们缺乏理论水平和应有的发展空间[3]。“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则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又可以完善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拓宽其发展空间,实实在在地体现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同时,“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以往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各自为政的状况,有效地促进教师、辅导员队伍的融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形有魂。

(四)就现实属性而言,“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当前,在校大学生仍以青年群体为主,绝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时代特征鲜明。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条件下,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中“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奋斗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不坚定”等问题较为突出,学生更加关注就业、考研、奖助学金评定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新事物更加方便、快捷,传统的课堂说教、理想信念教育、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自身发展的结合,不仅关注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注重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而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注重情感、意志、兴趣等个性需求的指导,为有效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作出了积极有益探索。

二、“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的特殊效能

(一)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相结合,充实教学队伍

伴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量陡增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且多以合班的方式开展教学,导致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更没有精力学习进修及开展教学研究。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由于工作难度大、职业归属感低、“非职业化”现象突出,导致高校学生辅导员呈现出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大的特点。这种现状不仅削弱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和高效性。“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教学,辅导员走上讲台参与理论教学,通过教师与辅导员的紧密配合,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队伍,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助于辅导员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和管理水平,从实际上确立辅导员的教师地位。特别是该模式中的辅导员助课制度,让辅导员以助教的身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压力、拓展了辅导员的工作广度,又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

(二)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战场,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风建设、党团组织、宿舍文化等日常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适合青年学生特点和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学的教学内容,如围绕教学大纲组织专家讲座,观看影视资料,讨论、演讲和辩论,撰写读书报告、论文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些活动正是辅导员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不仅能够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的实现提供平台。另外,将共青团、学生会开展的活动移至课堂,站在理论教学的高度对其进行指导和点评,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积极性。

(三)考核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规范教学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首先,从教学制度上规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考核,如将考核形式分为期末考试、平时考察和实践表现,分别占总成绩的50%、20%和30%,从制度导向上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撰写论文等多种方式,打破传统的格式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行为习惯。其次,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将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去,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四)厘清思想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关键是“进头脑”,而进头脑的核心在于贴近学生思想实际。通常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拘泥于课本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局限性强;而辅导员侧重于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治标不治本。实施“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需要两支队伍密切配合,在提高理论教育效果的同时,可以切实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4]。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大学生反映出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密切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考研就业、心理健康、奖助学金评定等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在课堂和实践活动中,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积极给予解答,帮助大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1] 张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探臣责[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66-67.

[2] 陈再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结合[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97-99.

[3] 高芳放.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8):101-102.

[4] 刘时新.浅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致性——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1(9):60-62.

猜你喜欢
理论课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