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立立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所,北京100091)
“文化”这一概念的涵义极为复杂。正因其硕大的包容性,也极易造成歧义。学术界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文化的涵义是文治和教化。数百年间,文化一词像迷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同时也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求索者。目前较为各方所接受的定义,由《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1]
文化中最为稳定和抽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和机制化的传承后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结构,即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层面,是文化中最具连续性的部分。传统文化最为核心的特性就是其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性,是历史语境和历史积淀在各个时期的不断冲刷和累积、剔除和补充、丰富和提炼。传统文化是已经成形但永远不会定型的时间产物,是一份过去留给人们的历史遗产,并会在当前和未来不断地演进、发展。
具体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2]。从内容上看,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累的条件下,对各种文化体系不断继承、创新基础上建构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它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人文精神、道德理性、人格追求和和合理想”[3]。“中庸”、“和合”和“仁爱”等基本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形成了中华民族对于自我、社会、国家和世界乃至宇宙的价值判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影响,实际上就是讨论这些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结构性功能,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所谓研究文化,也就是研究价值;所谓了解文化,也就是了解价值。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系统,那么该文化系统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将不知有何意义,不过在时空中偶然碰在一起的一堆东西而已”[4]。
公共外交的概念具有极深的文化渊源。可以说,公共外交的最早形式就是以文化外交的形式体现的。196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埃蒙德·古里昂教授第一次使用“公共外交”一词来归纳国际社会上运用各种资源进行国际宣传的行为,认为:“公共外交(又译作公众外交——引者注)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含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一国私人利益集团与另一国的互动,外交使者与国外记者的联络等。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5]目前国内较权威性的定义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给出,他认为,“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社会精英是中坚,普通公众是基础。它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参与公共外交的各方从各种角度表达本国国情,说明国家的政策,以及解释外国对本国的不解之处,同时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了解对方的有关观点。通过公共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能更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利益,表达真实的国家形象”[6]。
实际上,公共外交作为外交实践的一种,早已有之。我国建国后的许多民间(民众)外交经典案例已经具备了公共外交的核心特性,即以影响和说服他国民众为主要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为实践中的公共外交提供了两方面的资源:一是成为中国向他国进行价值观宣传提供基本内涵支撑;二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外交战略的风格和理念。
建国以来,传统文化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影响与作用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建国之初,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公共外交实践的主要媒介和内涵。由于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这一新生政权采取敌视和封锁的态度,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打开外交局面。因此,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早期表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官方外交无法实现的交流和沟通。周恩来总理十分看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提出要利用中国文化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和联系,促成政务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明确指出:“在对外关系上,我们是中国人,总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7]于是体现浓厚中华文化底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应运而生。
发掘中法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文化交流逐步促成中法建交。1952年法国巴黎文艺复兴图书馆举办的“新中国展览会”展出了许多中国文化古籍和艺术品以及一些法国作家访问新中国后创作的文学作品。展览为法国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新中国的窗户。随着中法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国民众的亲近感。最终,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为中日关系升级搭建了桥梁。1956年,周恩来总理接受日本《朝日新闻》社和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决定由京剧大师梅兰芳率中国京剧团赴日演出。演出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日本民众对于梅兰芳的高超演艺表达了极高的赞誉和敬佩。这种文化的感染力由民间自下而上对日本官方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成为有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积极因素。这些带有朴素公共外交理念的民间外交,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拉近了与他国民众的距离。可以说,中国的公共外交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这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天然资源。
阶段二: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面对全球化的剧烈冲击,中国社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和发展。公共外交该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该如何把握新时期公共外交的战略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帮助人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可以精炼为一整套儒家文化价值观,这就是“中庸思想”、“和合思想”和“仁爱思想”。这些文化思想构成了我国公共外交的强大力量,也成为有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战略的价值观导向。
尽管中国同发达国家在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指导下的公共外交实践弘扬的是一种平等、和谐和求同存异的精神,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浓度,以传统文化为公共外交搭建平台。1980年上海博物馆在美国组织了“中国青铜器展览”,1983年和1988年在日本分别举行了“中国秦代兵马俑展览”和“中国古代艺术展览”。“从1980年到1991年,中国和外国签订的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达253个,交流的范围涉及文化、艺术、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博物馆等方面。1966年前,中国派出和接待的各种文化团体平均每年约一二百起,五六百人次;而改革开放新时期10年间,仅文化部办理的文化交流项目就达7 500起,60 000余人次。其中派出文化代表团86余起,访问了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的大多数国家”[8]。中国公共外交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在实践中始终恪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不以任何政治条件和经济援助绑架文化的输出。儒家思想的和谐价值观“中庸”、“和合”和“仁爱”塑造了中国公共外交博大包容、和谐共赢和爱人以德的特点。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公共外交更能够降低或者消除来自他国民众的敌意,增加其对中华文化进而对中国的好感和热爱。
阶段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弘扬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今公共外交最大的着力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期面临新挑战,我们应该通过公共外交的形式加大力度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化,复兴拥有数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文明,努力营造和谐共赢的世界舆论环境。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既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又加强了与各国人民的互动程度,重新诠释和定义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涵义,塑造了一个兼具历史感和现代性的中国形象。此外,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项目也成为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公共外交实践,其中包括主题丰富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形式多样的“中国文化节”活动和内容灵活的“中国文化月”活动。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办的孔子学院,是中国公共外交与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和最成功的结合。孔子学院通过推广汉语教学,同时向外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各国文明的融合与共荣。正如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的那样,“对外文化工作作为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我国对外关系中继政治、经济之后的第三个支柱”[9]。
首先,传统文化预设了中国公共外交观察和分析国际局势的视角。这主要体现在:“人是在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受到其中的基本价值观、风俗习惯和信仰的熏陶。……在每个民族国家,统治本身和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某种文化背景中发生的。”[10]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最原始视角。基督教文化历来以善恶二元的视角看待整个世界,对敌对国家的描述也相应的是“邪恶轴心”或“邪恶国家”。儒家文化从来是以“和合”、“中庸”的态度理解和认识世界,相应的,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预设决定了中国公共外交的基调是博大包容,途径是感召和熏陶,目标是化解敌视、营造和谐。
其次,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公共外交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价值取向。价值观作为分析国家外交战略的背景,是以一种最为深刻和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传统文化作用于国家外交决策者、执行者以及与外交有关的人员身上,而且体现为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民众的态度、民族的认同感、国家的利益构成,从而影响国家外交政策、方式等各个方面”[11]。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公共外交实践实际上都隐含着对传统价值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会将国家导向不同的发展道路和价值追求。儒家文化中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体现的正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因此,悠久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了深厚的价值观积淀,特别是其中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公共外交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最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国公共外交最具软实力的认同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间竞争不仅局限于领土面积、军事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这些可以量化的硬实力,一国文化的吸引力也成为衡量该国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际政治中,衍生软力量的资源很大程度上产自一个组织和国家的文化所表达的价值观、其国内惯例及政策所树立的榜样,及其处理与别国关系的方式”。“政府有时发现很难驾驭及使用软力量,但这并不能削弱软力量的重要性”[12]。中国数千年文化灿烂辉煌,这份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更是可以作为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战略资源。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国家通常都有信奉某一宗教的传统,他们将儒家文化看作“儒教”,表明其对儒家思想正统性的认同。大多数国家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都有向往、热爱以及珍视的心态,中国公共外交实践应该深入发掘这份文化上的认同基础,充分发掘中华文化的精神遗产,将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展示给世界,勾勒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总之,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公共外交,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定势已经烙印在这个民族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模式中,它是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史上最为稳定和根本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公共外交的世界观视角、价值观取向和软实力基础,其核心思想儒家文化则是中国公共外交天然的和结构性的价值内核。悠久深远的文化资源已经并将继续塑造着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实践的战略思考和实现路径。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09.
[2] 佚名.中国传统文化简介[EB/OL].[2011-10-30].http://www.chuantongwenhua.cn/.
[3] 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29.
[4]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5.
[5] Charles Wolf Jr,Brian Rosen.Public diplomacy:how to think about and improve it[M].Rand-initiated Research,Santa Monica,2004:3.
[6] 赵启正.公共外交:中国公民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转变[J].时事报告,2010(1):26.
[7]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78.
[9] 孙家正.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J].求是,2006(1):24.
[10]Jongsuk Chay.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90:89.
[11]彭新良.文化外交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视角[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99.
[12]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