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学林,张 琪
(武汉纺织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3)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实现人生理想
喻学林,张 琪
(武汉纺织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3)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对待雷锋精神的态度出现了分化。学习“雷锋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螺丝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发扬雷锋精神,要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能力和鉴赏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雷锋精神;人生理想
雷锋,一个平凡的战士,却以其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影响着许许多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雷锋精神”更如一个不灭的火把,激情燃烧在神州大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已成为激励国民进步的精神力量,成为了美德的代名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大学生是时代的新生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无论对于当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实现人生理想,发扬“雷锋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雷锋精神”具有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谦虚笃厚、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等丰富内涵,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完善个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生理想有重要作用。它曾经也激励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如今,大学生们看待雷锋精神的态度出现分化。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位当代大学生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滩结成人链,营救两名落水儿童,其中,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虽然可惜,但是这个当代大学生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前不久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大一学生谢佳岐秉着一颗真诚助人的热心,毫无犹豫地“轻信”一位在校门口举着求助牌的陌生男人,为他患病的儿子捐献血小板,成为“河工大的骄傲”。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道德价值混乱的条件下,这些可敬可爱的当代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他们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展现出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仁爱精神。
与之相反的是,也有很多大学生对“雷锋精神”表现出无知和冷漠。最近在武汉23所高校展开的一次大型调查中,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汉口学院在内的23所高校,一共有上千名大学生接受了关于雷锋是如何牺牲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竟然有八成学生不知雷锋为何牺牲。尽管学生大多没有答对,但他们还是为自己鸣不平。湖北工业大学学生小张表示,这些题目很少出现在考题中,高考也是绝对不会考的,所以也没怎么关注。“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有着很大影响的文化现象,一个精神标杆,竟被沦为一个不被关注的对象。可见,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重视程度、认识程度和效仿意识非常欠缺。
这是一个人才涌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充满成功期待的时代。但是,大学生的成功,个人和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大学生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思想观念多元并存的时期,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一方面,他们思想早熟、乐观自信、学习能力强;另一方面,该群体中也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淡薄、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和道德价值判断混乱等问题。“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学习 “雷锋精神”于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于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写道:“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社会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由众多特殊的个体组成的复杂组合。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多人都热衷于独行特立,从衣着到言行都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然而,拥有自由而丰富的个性固然是好事,但部分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也在逐渐淡化。主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在文化竞争中形成,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力,是国民前进的精神动力、主心骨。“雷锋精神”在走过的五十年风雨中,一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着。它不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也坚定了人们弘扬与践行“雷锋精神”的信念。“雷锋精神”是体现社会优良道德风尚,传承融合民族先进文化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坚力量。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树立主流价值观,提高对异质文化和价值观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体验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
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挪威“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不少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价值取向模糊,凡事以个人利益为主,缺乏为社会、集体奉献的精神。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来引导当代大学生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即使是在我们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药呼唤克己奉公、顾全大局、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雷锋精神”。正如雷锋日记中所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这种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社会责任感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们是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重要的教育心理思想文献《礼记·学记》开宗明义就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也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人对于钻研学习的恒心和毅力直至现在都被我们所津津乐道。但如今大部分“90后”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的过度呵护中成长,这样的成长经历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心理脆弱,不堪一击,抗压受挫能力差,吃苦钻研精神不足。他们缺乏的正是雷锋那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治学态度和“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相形见拙之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们更应该以雷锋为榜样,发扬雷锋那股自强不息的“螺丝钉”精神,潜心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坚忍不拔、开拓进取,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以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雷锋精神”既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又蕴含着传统优秀道德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传统道德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为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道德心理根基,也具有现代文明可以借鉴的诸多元素。如,儒家道德文化中“仁者爱人”、“天人和谐”的思想和原则。所以,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现代个性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传统道德文化中营养,批判性地传承传统道德文化。吸收消化传统道德文化与雷锋精神中宽厚待人的道德品质;救贫扶弱的道德情怀;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坚决剔除对于思想僵化、内容虚化、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腐朽封建主义文化;还要果断拒绝缺乏理论、鱼龙混杂、低俗无趣、毫无意义的“三俗”文化。叶澜教授所说:“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增强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和内在要求,去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培养高品位志趣,提高主流文化认同感,挖掘主流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与创新。从人的发展阶段规律看,大学生已经逐渐具备了较好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强烈的自由自主诉求,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特点,培养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的鉴赏和传承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们号召自己的学生们,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生活、学习、奋斗。”雷锋也将个人价值定义为:“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好。”他以为国分忧、爱岗敬业、奋发进取、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和高尚情操,完美地展现了雷锋对党、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十七大也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教育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主体间生动活泼地对话交流来替代传统的灌输教育。在交流的过程中,再给予信任与鼓励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深化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塑造,引导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远在古代,人们就懂得了需要适时恰当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正如雷锋每天都记录的《雷锋日记》,也是一种反省方式。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主人,更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认识自身,认识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定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长远理想,锻炼坚强意志,增强合作能力,使个人思维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只有正确地认识大学生的角色与地位,正确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面对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国际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实力较量,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也是素养和能力的实力竞争。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决定我们立足地的要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则是决定一个人能在社会流动中走多高、在事业上走多远的决定因素。以雷锋精神为标杆,在前进中不断自省,在自省中不断提升个人品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才能开拓自己的辉煌人生。
[1] 陈晓云,孙萱智,屈建成. 23所高校大型调查:八成大学生不知雷锋为何牺牲[N]. 武汉晚报,2012-2-2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李伯黍, 燕国材. 教育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叶澜. 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5] 苏霍姆林斯基.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6] 丁往道. 孔子语录[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7] 甘丽华,杨昌洪. 长江大学新生结梯救人 三位同学英勇献身[N]. 中国青年报, 2009-10-27.
[8] 张娜. 90后大学生爱的“轻信”救人一命[N]. 河北日报,2012-2-28.
[9] 夏春涛. 充分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N]. 光明日报,2012-2-26.
How to Learn “Lei Feng Spirit” to Achieve the Life Ideal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YU Xue-lin, ZHANG Q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Lei Feng Spirit” as a product of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inese nation and the time spirit of socialism, which has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young people. However, in the multicultural era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to“Lei Feng spirit” appears different. No doubt, learning “Lei Feng spir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crews" spirit.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Lei Feng, we should firstly improv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the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appreciation.And the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t last,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of “Examining oneself three times dail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ei Feng Spirit”; Life Ideal
G41
A
1009-5160(2012)-0046-03
喻学林(197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KS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