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君
摘 要: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实践、强应用的专业特点,通过倡导实施开放型、实践型、研究型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研究
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其显著的专业特点,与自然科学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特点不尽相同,既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又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符合当代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急需的合格人才,是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学院在20多年的办学进程中,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科研基础设施,逐步形成重实践、强应用的办学模式。学院现有10个微机实验室,6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教学实习场所4600平方米,仪器设备1880台(件),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近10个。学院目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省区招生,在校生人数1000余人。该院学生在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T&AT、ACM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多年来,为国家、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兵团培养了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为地方和国家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简述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坚持“教育以质量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适时调整院系运行机制,积极组织教科办、各系教师、辅导员共同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并分别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和讨论,主动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明确石河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创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运行基础上,学院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校级三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创新实验区等教学质量工程的申报和建设活动,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扎实推进实践(实验)教学基地建设,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学院一方面加大了对校内独立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的支持力度,购买实验课程软件,积极加强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切实做好实习基地建设,现已与天富热电、中国移动石河子市分公司、石河子市政府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三是出台奖励政策,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学院专门出台了针对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奖励政策,对获批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法论文,参与指导学生SRP项目等研究项目进行相应奖励,大大提高了学院师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了学院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效果显著。四是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丰富第二课堂专业兴趣小组活动。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多方位地参与专业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收效明显。近3年来,申请立项石河子大学SRP项目7项,参与学生25人次,8名学生参与撰写兵团信息化发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等研究报告,软件开发小组完成了6套学院和大学部门信息系统,目前还正在开发石河子大学校友录系统等6套应用系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软件开发,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近年来,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并不断进行完善。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师资水平急需加强提高;个别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急需加大;教师对学生的沟通和引导仍需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仍需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急需加强等。
三、开放、实践、研究型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特点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以开放、实践、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开放式教育教学,是强调教学空间、教学资源的开放,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契机、加强疆内、疆外及校内、校外的教育教学交流;实践型教育教学,是针对我院学科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育教学,则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和思维能力。
(一)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将教育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院师资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外部扩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模式。首先,可以依托合作教学平台,加强校内外教育教学交流。学院将紧紧抓住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内地知名院校学科对口援建的契机,建立合作教学平台。在院内设立援疆讲座和援疆课程,定期聘请援疆教师为本学科专业讲授课程,使大学生在本学院感受到学术名家风范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定期选拔大学生赴国内兄弟院校插班学习,发挥对口援疆高校的学科专业影响力和学科带动作用。其次,可以依托教学质量工程平台,倡导网络教学的应用。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使课堂丰富多彩。网络教学以文、声、图、像等为主要教学方式,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推进中,可以强化突出实时交互的特点,通过网上设置留言板、BBS、微博和E-Mail,在网上展开师生间、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和讨论。一方面,学生与网络的交互可以使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得教学信息,另一方面,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可以使学生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则可以进行协作学习,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可将不懂的问题通过留言或发帖的方式提出,教师定时上网回答学生所提问题。网络教学提高了交互意识,重视学科交叉和知识更新,更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空间的开放,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实践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专业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具体包括:(1)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型实验、专业分项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与研究创新型实验。(2)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实验室软件实习+实验室硬件实习+企业实习”一体化实验模式,真正体现计算机专业学科的完整性、层次性、程序性和职业性。(3)实践教学空间上完善“校内实验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的模式。依托学院专业实验室,加强对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逐步拓展专业实习渠道,积极与企业实现协作式培养,建立一批“企业化”的协作单位。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影响力大、业务水平高的软、硬件公司,把事业单位作为新的实践教学基地,缓解现有实践教学基地接纳学生实习数量有限的矛盾。通过推行实践型教育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首先,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教学研究功能,充分利用学院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教学研究功能,设置学科专业人才教育质量研究专项,资助本学科专业教师申报教育改革与创新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科专业人才教育、教学培养质量;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我院高年级本科生独立申报小型科研项目,由实验室专业教师给予一定指导,通过项目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和思维能力。建立大学生、研究生科研奖励制度,鼓励大学生撰写高质量、研究型学术论文,对于单位署名为我院的刊发学术论文,按期刊级别颁发奖金。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数学建模竞赛、IT&AT、ACM等竞赛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競赛活动,学院设立专项基金给予资助和支持,并选派责任心强、科研业务能力精的专业教师给予项目指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夏令营项目和科技“三下乡”项目,改变以往单纯有团委、辅导员老师带队指导的局面,由专业教师参与辅导,以保障大学生科技活动有必要的专业科研保障。最后,鼓励大学生参与学院教师科研项目。建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各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库,并将其科研项目公布于学院网站上,使我院大学生动态了解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方便大学生在科研导师选择上更具明确性和针对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梅英,杨维剑.基于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福建电脑,2009,(7).
[3]李志刚,朱东芹,刘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