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对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文献研读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调查结果实施了分析,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媒介接触、认知、评估、判断、应用与制作上存在诸多不足,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教学对策。
关键词:体育专业 大学生媒介素养 电视体育
大众传媒是一种载体,但其载体的意义已经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体现承载和传播功能,对于体育文化的生成、发展来说,大众传媒实际已构成一种特殊的场域,直接体现着这一时代的体育文化生态与社会情境。同时,身处当今媒介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与大众媒介这个“看不见的学校”不可分离,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认识传媒,选择和接触传媒,解读、甄别和判断传媒信息,充分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但是,大众传媒历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五色可以乱目,也可以醒目;五音可以惑耳,也可以震耳”。近年来,大学生因受大众传播的影响而产生行为失范的报道不绝于耳。而这对正向成年过渡的主要以体育运动为其教学特色的体育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因此,针对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及其相应的课堂教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解析
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一场方兴未艾的世界性运动,许多国家都将其纳入学校正规的教育课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零星散乱,缺乏系统指导和全面统筹。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内容包括三个相连的环节:1.媒介接触——为了获取所需信息;2.信息解码——批判地接受媒介内容;3.媒介使用——利用媒介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必要时甚至“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求取认同并设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2.体育专业学生的媒介活动调查
2.1体育专业学生的业余媒体接触
由上表1可知,媒介接触行为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生最长从事的业余媒介活动是“打手机,发短信”。“上网”仅次于“手机接触”,排第二位。网络这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受青睐,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令人奇怪的现象是,体育专业学生看电视的比例较一般群体少。可见,看电视并非体育专业学生主要的业余活动。同时,调查也表明,媒介创作活动在媒介行为中不占重要地位。总之,媒介使用在体育专业学生业余活动中非常普遍,媒介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媒介的小世界”。
2.2体育专业学生的媒体使用时间
从上表2可知,网络、书籍、报刊与电脑在我校体育专业学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来没使用这几种媒介的学生比例很少,不到被试学生的10%。大部分被试使用传统媒介的时间较短,而使用电脑和网络这些新媒介的时间则较长。大部分被试者平均每天使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且实际上有50%以上的被试者每天使用印刷媒介的时间更短,在30分钟以内。相反,被试者中使用新媒介的时间比较长,有近50%的被试者平均每天使用电脑与网络不足1小时,但有近48%的被试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有近44%的被试者平均每天用电脑时间超过1小时,其中更有10%的被试者平均每天使用电脑与网络超过4小时。可见,体育专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接触新媒介。另外,课外书的阅读也是他们花费较长时间的一项活动。
3.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环境与媒介掌握
3.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环境对教育的负面效应
信仰迷惘。网络时代,许多体育专业学生由于过分信赖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介,沉迷于它们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被网络同化,迷失于网络的虚拟美好,甚至用网络中的标准来衡量现实,把网络的价值取向应用于现实生活。
造成人格扭曲。媒介交流与现实生活的交流有天壤之别。譬如,“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成为网络交流最生动的写照,因此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从而造成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不再隐藏,而无节制地表达甚至发泄自己的情感,从而易形成“网上是鬼,网下是人”的人格扭曲。
主体性丧失。媒介的会话是独白式的,即交流的一端输出了所有信息,另一端则只是被动接收,人心甘情愿地变成旁观者,一言不发地接收讯息。电子媒介的独白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3.2体育专业学生的媒介掌握
3.2.1新媒介学习方法
本研究以体育专业学生对新媒介的学习方法为例来佐证研究内容。在这里探讨同学们在学习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人起了积极的作用。
表3显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们学习电脑操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无论如何少不了他们自己的日常摸索。差不多有3/4的被试者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其次有约3/5的大学生认为,同学和朋友对学习电脑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学习与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时是学习电脑的主要方法。此外,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占据第二位。而在学习过程中亲友的作用排在了第三位。
3.2.2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约2/5的被试者学习和使用电脑与网络,主要是为了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差不多3/10的被试者认为,如果不学习电脑,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长此以往,就终会失去社会竞争力。该结果充分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体育专业同学已经认识到,熟练使用新媒介在媒介化生存时代的重要性。
4.调查结果分析综述
根据该项调查研究,体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基本特点如下:
在媒介接触消费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各类媒介的消费普遍在中度水平,媒介接触较频繁。其中对网络的消费接触较为突出。此外,大学生把了解信息作为其媒介消费的最主要动机,但对娱乐类型的媒介内容最为喜爱。上网时也常常出现盲目被动消费的情况。
在媒介认知理解上,对大众传媒的范畴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主要媒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但对传媒历史的了解不多,还有58%的人对相关法规不够了解。大学生对传媒的商业属性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
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对媒体自由独立而少些政府调控,支持走传媒市场化路线,并且主张媒介去意识形态化的认识倾向值得重视,并在今后加以正确的引导。
在媒介应用与制作上,体育专业大学生获取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內容制作的人数比例也很低。不过,网络媒体的出现降低了受众参与门槛,扩大了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媒体参与的机会与空间。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存在不少缺陷,有待提高。而大学生是我国国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尤其如此。有理由推断,当前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媒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文化任务。
5.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媒介素养教育被公认为是所有年龄段的公民应具备的素质。然而,当前一个客观而严峻的现实是,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为此,作者认为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应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渡阶段,即针对当前来说,另一个则是普及阶段,待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研究形成规模后实施。
过渡阶段是为了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成本减至最低,又不耽误他们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时刻而采取的一种暂时的措施。在过渡阶段,课程设置不必对全部学科进行修改,也不必涉及全体教师的培训,就目前来说,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课及竞技运动欣赏课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本研究认为是最为切实经济可行的。
首先,思想政治课及电视体育欣赏课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紧密关系。其次,我国的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最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庞杂,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元学科,有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介于此,在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相对成本较低又有利于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措施。但除此之外还需注意:
第一,必须与体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课相配合。媒介素养教育在低年级阶段主要以对各种大众媒介的特征介绍为主,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的紧密配合,可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技能。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循序渐进。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和思辨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该循序渐进,依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条件许可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分层教学。
第三,让体育专业学生充分了解到电视体育就是电视化的体育,即由电视体育制作人将体育及其文化信息等内容经刻意甄选、剪裁、放大、拆解、重组和超文本链接等,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刺激的、狂欢的、好看养眼的电视体育作品,具体包括:体育消息、体育评论、体育专题、体育竞赛现场直播和体育娱乐节目等。在电视体育中,人们日常生活难以祈求的感性需要和欲望冲动获得了自身巨大的满足,并且得到了享乐主义道德合法性的有利维护,它以娱乐和感官刺激信息和叙事。电视体育事实上利用并放大了体育竞赛的娱乐因子,并充分调用了人们的感官、本能作为赢得收视率、换取商业利润的资源,同时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人的本能、欲望的层次,借人的即时快感满足以增值。如此,结合专业就能更加吸引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与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庆军.体育媒体化:当下媒体与体育的现实关系形态解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2.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的意义[J].现代传播,2003,1.
[3]段京肃,杜骏飞,等.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7:36.
[4]杨光辉.走进传媒——如何开展媒介教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6.
[5]姚云.传媒教育及其学科体系构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8.
[6]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1.
[7]修调.论电视媒介的文化特性及其背反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1997,1.
[8]陈龙.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现代传播,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