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分析

2012-03-16 11:53蔡奕锦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2期
关键词:性交易坏账公允

蔡奕锦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过去,国际同行说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不接轨、不入流,其重要根据之一就是指中国会计计量属性单一采用历史成本,像公允价值这类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计量属性未得到运用。此次我国在基本会计准则中果断引入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广泛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显示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实质性进步,也充分反映了我国会计实现国际趋同的信心和决心。

为什么要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对直接或间接地隐含在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的估计,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并有利于验证其以前所作预测的合理性;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对企业的投资和融资决策进行评价,从而有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

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是由财务会计的目的决定的。按照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提法,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信息要于决策有用,要具备两种主要的质量,即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对于历史成本信息,公允价值信息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企业资产或整体价值的评价,可以与“资产负债表”较好地吻合,更具有相关性。因此,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将其作为会计计量的重要基础。

我国在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后,立刻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讨论,其中较为典型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公允价值不易取得,难以操作;另一种是认为公允价值虽好,但公允价值的信息量不足,估计公允价值时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成本,容易被操纵,导致会计计量不真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业务模式不断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政府行为也更加商业化和市场化,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内在需求日益增长,实际上有些企业已经在会计处理中变相地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

近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速,不动产和基础材料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甚至翻了几番,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日益体现,包括商誉、专利、人力资源等。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老企业,严格来说,其会计报表在现行准则框架体系下基本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回避公允价值的使用导致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前后不一致,在相关性、可靠性及可比性上无法找到较好的平衡点,同时也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始终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于回避公允价值而造成的上述差异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以非货币性交易为例,因为要以置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置入资产价值,就可能在实际核算中产生很多缺陷。

例如:湖南某上市公司2010年4月发布公告称,当地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同意帮助该上市公司支付其购买一块2.27亿元土地使用权的费用作为对价,公司把控股98%的销售子公司的全部应收账款作价1.92亿元转让给州国资公司,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以现金弥补,这些应收账款的账面原值为2.68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9亿元,净值1.59亿元。

上市公司认为这是单独的两项业务,分购土地及货款收回,账务处理如下:借:土地使用权2.27亿元,贷:其他应付款1.92亿元,银行存款0.35亿元;借:其他应付款1.92亿元,贷:应收账款1.92亿元;实际出现坏账损失0.76亿元,核销坏账损失,同时转回多提的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1.09亿元,贷:应收账款0.76亿元,管理费用0.33亿元。对该项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公司为了慎重起见,于2003年底专门请示了国家有关部门。该部门负责同志指出:该业务属于债务重组,转回的坏账准备应计入当期资本公积,会计处理如下:

借:土地使用权2.27亿元,贷:其他应付款1.92亿元,银行存款0.35亿元;借:其他应付款1.92亿元坏账准备1.09亿元,贷:应收账款2.68亿元,资本公积0.33亿元,按照该部门负责同志的观点,上述业务仍然分两笔,第一笔与上市公司的处理一致,第二笔作为债务重组进行处理;但是另有部分专家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两项业务可以合成一项,是一项资产置换业务,属于非货币性交易。根据“以应收款项换入一项资产或多项资产,应当按照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涉及多项换入资产的按照换入其他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的全部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规定,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土地使用权1.94亿元,坏账准备1.09亿元,贷:应收账款2.68亿元,银行存款0.35亿元。从实质来看,这确实是一项以债权换土地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现行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核心思想是以置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置入资产价值,但该公司会计最终以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为准进行了处理,这种处理实际上变相导入了置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问题在于对该类业务的理解,是债务重组抑或非货币性交易,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如果非货币性交易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就不会产生上述问题,不管是一笔业务还是两笔业务,会计处理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如果在上述事例中,假设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或该上市公司有大于2.3亿元的资金可供周转,并且用资金的实际划付来完成交易,那么上述交易不仅无可非议地分成了两笔业务,会计处理也变得非常简单,公司回避了非货币性交易,土地使用权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交易价格入账了。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将公允价值引入中国的会计准则框架已是大势所趋。就会计的职能而言,就是要客观地反映信息,而会计改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个质量特征就是美国财务概念框架(CF)概括的“相关性、可靠性及可比性”。试想,在一个房价已上涨了近10倍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的不动产价值仍然只能按原账面价值来反映,这样的会计报表还有什么相关性和可比性可言?当然,现有的会计准则对于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提高企业盈利质量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规避这些规定增加了交易成本,这种利用会计标准反会计黑洞的做法虽然有立竿见影之成效,但其代价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背道而驰,而且实际上这样“堵”也“堵”不住。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表面上迅速减少,但实际上,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产生了更多不是以市场规律而是以会计规则为导向的经济行为,如出售后再回购,债务重组设计为资产(股权)转让、非货币性交易分解成若干笔货币性交易等等。所以,与其“堵”,不如“疏”,既要遏制利润操纵(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又要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趋同(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比性),这中间的矛盾需要协调,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运用的非主导性和严格的限制条件两方面。

猜你喜欢
性交易坏账公允
权益性交易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