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会计准则登上了历史舞台,新会计准则具备以下三点特色。一、有机结合了国际会计准则,同时将国家地域特色更好地体现了出来,从而使我国金融企业的发展道路变得更加的完善;二、企业资金流动和管理时间的观念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完善,会计工作的价值更加彰显了出来;三、新会计准则在农村信用社会计目标的变化中设置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得以转变的科学理念。
原制度规定依据实际带出金额对贷款进行初始计量,在损益中计入相关的交易费用,而新会计准则规定,用公允价值计量贷款的初始确认,用摊余成本计量后续确认,同时在初始成本中计入贷款相关交易费用,因此,对新会计准则进行执行之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账面余额变为了依据实际利率将预期现金流折算之后的价值,而不再是贷款的初始成本与已偿还的贷款本金之间的差值,这就将一种未来预期的市场价值反映了出来。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机构贷款发生减值时,在确认减值损失的方法应该是账面价值减去未来现金流量限值,并计入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比原制度更加注重现金流量和折现的概念,需要在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时依据贷款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
原制度在对投资进行分类时,依据的标准为持有时间一年,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新会计准则在对投资进行分类时,依据的标准为企业的特有意图和能力,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而不再单纯依据持有时间,即使是有些债券投资的期限不到一年,但是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也将其归类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原制度在对投资进行计价时依据的标准为实际支付价款,而新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计价时依据的标准为公允价值,对持有至到期投注进行计价时依据的标准为摊余成本。新会计准则在农村信用社现阶段的银行债券投资方面采用的计量方法为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这就可以将由于国家调整货币政策与利息率给农村信用社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披露。
原制度在对抵债资产入账价值进行计量时,依据《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而新会计准则在计量时依据公允价值,这可以将抵债资产的市场价值真实反映出来。原制度在理解职工工资方面比较狭隘,而新会计准则则充分运用职工薪酬的概念,包括和职工相关的各个方面,比如,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辞退福利等,这是会计准则中第一次对职工薪酬的内涵进行的特别明确的定义。
1.防止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对利润进行调节
第一,运用金融资产的分类选择对当期损益进行调节。新会计准则规定,在所有者权益中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或利得;在当期损益中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或利得;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重新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等进行分类。农村信用社可能会有选择性地对资产进行分类、重新分类和终止确认,从而达到有效提前或延迟确认损益的目的;第二,运用证据收集的选择权对当期里利润进行调节。新会计准则规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认真细致地检查资产的减值情况,农村信用社可能会有意识地对资产减值的客观证据进行甄别,对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进行有选择性地确定,从而更好地操纵利润。
2.防止利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对利润进行调节
在计量公允值时,在选择公允值计量方法及估值模型等时,应该让选择折现率、现行公允价值等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所产生的利润结果随着选择的变动而变动。
3.防止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对利润进行调节
首先,由于职业判断能力不足够高或存在故意心理,对会计进行不恰当的估计,造成对资产或负债的高估或低估,从而使利润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是在核算会计政策的不明确事项时,仅仅依据有利于管理层意图的方面,比如,农村信用社由于具有较多的点与极为广泛的面,存在的固定资产相当多,可能会在调节利润时依靠改变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折旧方法等措施。
1.强化信息披露有效性
首先,在对信息进行披露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满足各方利益要求。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员工、投资者等不能有效地监督会计信息,而只能够获取零散而不完整的信息,其次要求披露信息时应当尽量全面,新会计准则要求在对信息进行披露时,应该严格依据业务性质,分部报道并披露分部信息。农村信用社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利息收入,对各分部的贡献进行分别核算时传统会计核算单位难以做到的,这就导致披露信息时达不到新准则的要求。
2.强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首先,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管理层粉饰会计信息的情况,需要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层机构的历史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其次,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实力,提升其披露真实信息的水平。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存在着数据资源瓶颈,其管理方式的导向仅仅只是以往的经验,历史数据保存缺乏规范性,同时数据加工也比较凌乱,缺乏系统性,这就导致农村信用社在面对信息披露的连续性及趋势时很难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比分析,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深入理解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之间的对接变为了最为浅显的常识,基层农村信用社的会计人员在面对新会计准则时,没有对其中的会计要素的真实含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难以在对风险进行判断、预警时依据新会计准则执行,从而在运用新会计准则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2.有效管理后续风险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在抵债资产、信贷及投资等领域,一套对业务发生事前、始终风险进行控制的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但是严重缺乏判断和防范业务发生后的市场风险的机制,这就加大了后续管理和计量风险的难度,因此应该在此过程中努力促进流程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同时促进对风险持续跟踪、识别与计量能力的有效提升。
3.重视持续经营
农村信用社的底子身份薄弱,现阶段有具有较强的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冲动,同时短期经营业绩是内部考核的主要参考因素,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预测和管理未来的风险,导致管理层在提升盈利空间的尝试中采用加大投资的模式促使资产规模做大做强。管理层可能在促进利润提升时,忽略了蓄积短期业绩的发展后劲,而故意采用提高短期业绩的策略。
总之,新会计准则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监管政策严重影响着农村信用社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效果,因此农村信用社应该在执行过程中积极分析监管政策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新会计准则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