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对初一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事关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复习习惯等。
关键词:初一英语;教学;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35-02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初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影响巨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后深入学习的最大障碍。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
课堂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只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作为老师,应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具体说来就是要学生做到听讲专心, 时刻跟随老师的思路,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和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学会,当堂消化。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采访汇报等。做笔记也是课堂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充分道出了勤记笔记的重要性。记笔记的过程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思路始终跟着讲课内容转。另一方面,记笔记还可帮助课后复习,若有不懂,可及时询问。
二、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培养语感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就是听, 入门阶段尤其要多听,可以听课文, 也可选择课外的有声读物。在听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进行模仿,这样不但能提高听力能力,而且对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也很重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良好的语感就形成了,对以后的英语学习帮助巨大。另外,从学习第一个字母起,就要学生乐于开口,在开口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对于初一新生朗读更为重要,要大声朗读单词,朗读句子,朗读课文。学习顺利的时候,要朗读;学习开始感到吃力时,更要坚持朗读。教师可以用早读的时间督促学生大声朗读所学的课文,不要怕重复,除了朗读当天的新单词、课文,还要不断地朗读以前学过的内容,最后达到背诵的程度。除了课内的还可读课外的,长此以往,良好的语感就形成了。这样还可促进学生的听力与写作。对于较短的课文要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背诵是学习英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口笔头表达能力。但我发现不少学生宁愿抄写也不背诵,缺少背诵的信心和决心。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背诵的任务,让学生尽快、较准确地背诵。起初,内容简单些,给予的背诵时间长些,80%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对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要大力表扬。等学生建立了较强的信心和决心后,逐渐加大背诵的量,留一些课后背诵任务。时间长了, 背诵的就成为了一种习惯,较长的课文学生也能顺利背过。
有些学生初中毕业了,书写还很潦草、不规范,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初一必须严格要求,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值得一提的是,要强调每个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有些学生由于写汉字的习惯,横平竖直,有棱有角,四四方方,因此,在书写英文时,常出现直、方、角现象。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学,及时指正。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书的写习惯。
现在的英语试题选择题居多,很多教师忽略了书写的练习,学生只会选不会写,一旦落实在笔头上,就错误百出, 究其原因,还是写的太少。因此,从初一开始, 除了加强听、说、读的练习外,书写一定要跟上, 如:听写单词,句型,做句型转换,改写课文,短文填空等。写的练习一定要扎实,持之以恒。在初一阶段把基础打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新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科学、高效率地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养成这样的复习习惯,对学习英语大有意义。复习中尚存的疑难问题可在反复思考之后,及时请教老师、同学。家庭作业应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把家庭作业作为检查课堂学习的标尺,要求学生善于养成把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扎实的知识。因此,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阅读和应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扩大信息的条件和信息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接触的文章越多,语言重现率越高,已学的知识就会掌握得更牢,更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在阅读中,教师要给予指点,告诉他们要讲方法、讲速度、讲数量。只有加大阅读量,才能体现出速度。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告诉他们如何选材,要选体裁多样的文章,让学生遇到生词时,要查词典,查出后记在笔记本上。有的单词第一次记不住,在阅读中反复出现,就会记住。读物要因学生而定,不宜选择语法现象和单词量超出教材太多的读物,否则难度太大,阅读的兴趣也就淡了。
通过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想象、了解最新的信息、接受新鲜思想、吸取丰富的词汇、语法、英语特色的表达法、习惯用语、社会背景知识等,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大脑的知识储备,有了充足的储备,才不会感到知识的贫乏。
总之,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再加上初一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要想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教师非下一番苦功不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