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娟,王文佳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与利用外资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经济方面,湖北省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9594.19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过3000亿元,增幅约为14.5%;利用外资方面,湖北省2011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截至2011年年底在湖北省内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共93家。与此同时,外商投资呈现出一定的独资化趋势。本文将针对湖北省外商投资的独资化趋势及其动因进行分析。
湖北作为中部龙头省份在吸引外资方面卓有成就。1990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只有99个、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只有2900万美元。据《2012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339个,同比增长10.8%;合同外资49.7亿美元,同比增长78.4%;实际使用外资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9%。湖北省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59家、机构10家。2012年1~2月全省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及机构10家,实际投资总额9732.9万美元,同比增长5.7倍,其中湖北地方企业实际投资1596.4万美元,同比增长68.4%。可见湖北省内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湖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以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为主,独资企业所涉及的合同项目数以及实际投资金额在绝对和相对量上均处于较低水平。例如1990年,独资企业在湖北省的合同项目只有7个,占合同项目总数的7.07%;实际投资金额只有323万美元,占实际总投资额的11.14%。90年代中后期外商在湖北省的直接投资呈现出明显的独资化倾向。
表1:1990~2010年湖北省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计项目数 单位:个
21世纪以来,外商独资企业在湖北省的直接投资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且独资化趋势明显。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湖北省的投资项目数量上超越合资企业项目数量,此后独资企业项目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由2002年的47.73%上升至2010年的63.07%,具体可参见表2。同时,2002年外商独资企业实际投资额首次超越合资企业。
表2:1990~2010年湖北省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总计金额单位:万美元
湖北省外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中独资企业实际投资额占总金额的比重同样呈现出上升趋势。由表3可以看出湖北实际外商独资金额在不断扩大,独资企业实际投资金额占实际外商投资金额的比重也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外商对湖北省的直接投资中,外商独资企业在合同项目数、合同投资金额和实际外商投资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43%、58.54%和55.71%,均已过半,由此可见外商独资企业已成为湖北省外商投资的主体。
表3:1990~2010年湖北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总计单位:万美元
考虑到独资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其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外商更愿意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独资化经营。这种独资化的趋势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通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例如2005年7月在武汉成立的施瑞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入驻光谷生物园。该公司作为美国施瑞科技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化工领域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公司利用创立全资子公司这一方式就是为了避免核心技术外溢,当然外商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动因并不仅仅只是维持其技术优势。
湖北省国际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的优势和政策法律制度三个方面。
1.劳动力的区位优势
对于湖北省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涉及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光通信、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这些产业主要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这些产业也正是外商独资化经营的密集产业。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的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因素是区位优势的主导因素,因此培育并吸引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高科技人员是发展经济提高区位优势的关键。截至2010年湖北省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9家;截至2011年11月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在世界城市中排名第一。这些为外商在湖北省的独资化经营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2.基础设施的优势
湖北省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的政策引导下,在各地区规划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园区,逐渐建立形成了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1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的集群效应对于吸引外资的作用明显。同时,湖北省在武汉、孝感、荆门等地区现有工业园区129个,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并通过加强与台资、日资、韩资企业合作,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在这些工业园区内税率的优惠政策、原材料的优先供应保证以及“六通一平”(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雨水、排污水和工地平整)等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外商的信心,为其独资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政策法律环境的优势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不断健全外商投资在华投资的法律体系,一系列政策法律指导和规范了外资企业的投资行为。与此同时,湖北省在符合国家整体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方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湖北省外商投资促进规划》、《湖北省关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改善了外商在湖北省投资的法律环境。
1.避免技术外溢
根据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利润的来源。独资化是外商内部化其垄断优势的必然选择。跨过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品牌、资金和管理上。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与湖北省本土企业合资无法避免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外溢。“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鼓励政策,虽然使外商更好地获得市场资源,但相关技术外溢等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湖北省加大投资力度是其市场布局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湖北省增资扩股过程中为了防止技术外溢,外资企业更愿意在研发环节加强控股或独资化,以减少技术外溢的风险,防止先进技术外流。
2.市场适应能力增强
外资企业选择投资领域时与东道国投资环境相关,其投资规模与市场的不确定性相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商对湖北省整体的投资环境并不熟悉,更愿意以其技术、资金优势与东道国企业合作以降低投资风险。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已经通过逐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与市场规则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市场经验,甚至拥有自己的营销网络。因此,外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经营的方式在湖北省投资。例如阿尔斯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法国阿斯通公司与中南电力设计院合资成立于1997年,但经过2004年的重组过程阿尔斯通公司拥有80%的股份,中南电力设计院只持有20%股份。
3.避免文化冲突
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的管理经营者之间在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管理理念和利益分配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合资企业中,双方文化难以融合,企业文化难以统一,在协调文化差异上往往会耗费更多的成本。外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而东道国企业还要考虑技术进步、国家经济安全等层面,双方利益冲突无法避免,同时文化和管理的冲突也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外资企业为避免经营管理冲突,更倾向于独资经营。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尽管外商的独资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湖北省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完善,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这种独资化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如外资加大持股比例,使本土企业越来越难以学到先进技术;外资的独资化使其能够利用垄断优势形成行业垄断;独资企业的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的过程也会造成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
为了降低上述不利影响,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健全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政策待遇的一致,防止行业垄断的出现。其次,健全审计制度,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最后,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平台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使其有实力与跨国公司竞争及平等合作。
[1]裴长洪.吸引外商投资的新增长点:理论与实践依据——最近几年外商投资重要特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4).
[2]陈霖.警惕独资化——冷静对待利用外资独资化趋势[J].国际贸易,2005,(6).
[3]陈静,张道宏.外商投资独资化倾向的动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
[4]许晓娟.独资化与产业内技术溢出——基于2004年中国31个省市30个制造行业的分层模型[J].统计研究,2009,(10).
[5]赵增耀.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