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莉
(高邮市中医医院,高邮 225600)
盛灿若教授针刺治疗临床常见病经验总结
徐晓莉
(高邮市中医医院,高邮 225600)
简介:盛灿若(1934-),男,主任医师,教授,从事针灸工作50余年,医术精湛、临床疗效显著;善用特定穴,深刺透层,一针数层,单手进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为擅长,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如:针灸治疗不孕不育、顽固性呃逆、声带麻痹、声带小结、贲门痉挛、术后尿潴留、突发性耳聋等;著作及成果:著有《针灸学》、《中国针灸荟萃》治疗学分卷、《实用针灸临床手册》、《实用针灸治疗手册》、《临床针灸学》、《急症针灸学》、《实用针灸学》等7部,还参编著作4部,撰写论文40余篇;学术团体及社会兼职:江苏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
临床常见病;名医经验;盛灿若
盛灿若教授是全国第3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盛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载,博览群书,兼收并蓄,精益求精,师古训而不拘泥,尊大道而知变通,对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治疗均有独到之处。2011年5月6—8日盛灿若教授莅临2011年江苏省及扬泰地区针灸年会指导并口述治疗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
盛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治疗该病应局部+远道取穴,尤其是远道取穴不容忽视,具体穴位归纳如下:内庭(单穴效果亦较好)、膻中、鸠尾、中脘、梁门。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本病属于中医“胃下”、“胃缓”的范畴。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盛教授治疗本病有其独到的经验,具体介绍如下:1)选用23.3~26.6 cm长针,自胸骨下鸠尾穴处沿肌肉层刺至神阙穴,边刺边摸针尖以防针体进入腹腔,进入腹腔者须退针调整方向重新刺入。2)顺时针捻针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然后往上一直提,提1 h左右。这样可增强膈肌悬吊力及韧带的功能,轻度胃下垂1次即愈,但对于重度及腹肌松弛者须较长疗程。3)注意事项:针刺完短期内不宜乘坐长途汽车;回家平卧3 d,1周内忌吃肉制品。
慢性结肠炎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黏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
盛教授认为治疗该病应以局部+远道取穴为主,具体穴位如下:天枢、气海、上巨虚、下巨虚。若患者腹泻时间较长或经上述针刺治疗效果不佳,可加中封穴。若经上述治疗效果仍不佳,可加用背俞穴(脾俞、次髎或中髎),次髎或中髎的针感应以盆腔触电感为佳。
呃逆是胃气上逆引起的一种症状,以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为主要表现。
盛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根据上病下治的原理,认为治疗此病取涌泉一穴多能治愈,但针刺此穴刺激强度要大,提插捻转幅度要强,除了恶性肿瘤引起者大多一次而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盛教授认为针灸不能彻底根治此病,只能使其临床症状消除,患者在受凉、劳累、搬物、长时间弯腰等情况下易复发。治疗此病以腰部夹脊穴效果较好,但强调针刺的方向应稍微偏向脊柱以使针尖到达椎管腔;针刺之后应在突出部位加拔火罐以增强疗效。盛教授指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此类疾病属于根性坐骨神经痛,不论患者腰痛与否,针刺应重点治腰,亦需较长疗程。
偏瘫是中风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盛教授认为治疗此病应以患侧阳经穴位为主,适当配合少量阴经穴位。如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先针健侧相同穴位,刺激量强,再针患侧穴位,刺激量相对较小,可提高疗效。但盛教授还强调中风偏瘫的治疗有3方面的决定因素:1)病程的长短,病程<3个月治愈希望较大,>6个月,治愈可能性无,有后遗症,>1 a,治疗效果不佳。2)肌张力的强弱,肌张力低者效果较好,肌张力高者效果相对较差。3)走路有无外翻,有外翻者不易治好。
R245
A
1672-1519(2012)04-0319-02
徐晓莉(1985-),女,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针灸工作。
2012-02-13)
·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