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治疗的疾病,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进行性加重为特征。COPD在我国农村地区死因调查统计中占绝对首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在一般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其治疗效果甚微,甚至使病程迁移、加重。本研究以我科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胃肠外营养支持进行辅助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3月—2011年8月就诊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84例,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48~79岁,平均55.34岁。84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自发性气胸、肺性脑病、其他系统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两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关实验室检测数据、临床表现等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启动COPD急性发作期急救预案。给予患者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支气管舒张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平喘药物等,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2.2 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遵照全面、均衡、足量的原则。每日静脉补给复方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减。严格按照3L袋的配制步骤和原则,现配现用,以免保存不当发生药物性质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1](1)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尔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FEV1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80%预计值。(2)显效:咳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FEV1增加25%~35%,或治疗后FEV1达到预计值的60%~79%,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3)好转:咳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增加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 (和)支气管扩张剂。 (4)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比较 (,g/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albumi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比较 (,g/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albumi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对照组因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死于肺心病、心力衰竭,故治疗后实际统计例数为40例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33.24±2.11 33.19±1.05*42 32.87±2.30 38.33±1.32观察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0d后疗效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effect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10d treatment
COPD合并营养不良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成为临床上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为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摄入不足:肺部阻塞性通气障碍,诱发和加重呼吸肌疲劳和衰竭,使得胃肠道瘀血,患者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减弱,从而使患者机体呈负氮平衡状态。文献报道,进食、食物的消化吸收活动加速了机体的代谢,当代谢速度加快以后,因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容易发生低氧血症。近期研究认为低氧血症主要是因进食动作 (如吞咽,咀嚼等)所致呼吸频率、节律的不协调引起的[2]。当发生低氧血症时,可直接导致患者厌食、热量摄入减少,从而引发或加重营养不良[3]。这两种因素互为因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本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检测血清蛋白的含量,显示多数患者为临界值或低于正常值,与同龄健康人群比较平均低4~6U。消耗增加:由于COPD患者呼吸效能下降,机体为努力提高有效血氧浓度则被动增加呼吸频率,呼吸功增加,从而能量消耗增高。有文献报道,COPD患者每日用于呼吸的耗能较正常人高10倍[4]。此外,因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和反复感染以及β受体激动剂,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增加静息能量消耗的作用[3]。特别是机体受到炎性递质的侵害和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焦虑、恐惧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促分解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和利用下降引起高分解状态。最终导致肌肉组织严重萎缩,随着肌肉萎缩的加重,分解/合成代谢因子 (IL26/睾酮,IL26/DHEAS和IL26/IGF21) 比值逐渐升高[5]。
因此,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一定要积极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这样才能切断COPD引起的营养不良恶性循环的链条。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控制的时间为 (2.0±0.5)d,明显快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无死亡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治疗10d后,血清蛋白的含量回归正常范围,观察组患者的院内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早期使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S].2007.
2 王雪芹.慢性肺疾病并营养不良救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4):482.
3 陈碧虾,陈志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营养不良的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24-225.
4 孟红霞.营养支持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营养不良46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224-225.
5 吴瑞芬,程时杰.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干预疗效观察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2):15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