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路易.艾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贡献

2012-02-22 09:45王娟
文教资料 2012年2期
关键词:艾黎路易陶瓷

王娟

摘要: 路易·艾黎是我国共产主义学习小组第一个外国成员。有人称他为社会活动家,因为他搞过众口皆碑的“工合”运动,办过人才辈出的培黎学校;有人称他为作家,因为他撰写过数十部书和诗集;也有人把他称为中新关系发展的重要人物、反对侵略战争的和平卫士,等等。总之,路易·艾黎是新中国一位诚实、忠诚、不屈不挠的朋友,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 路易·艾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

在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过不少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但像新西兰的路易·艾黎那样60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工作的时间之长、活动范围之广、对中国了解之深的朋友,却是不多见的,也是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怀念的①。

一、创建“工合”运动及贡献

从1927年开始,路易·艾黎开始在上海工作和生活,这个来自新西兰的青年人,先后担任过消防处督察和工厂督察,这些工作看似清闲,却使得艾黎有机会接触社会最底层的劳苦人民,亲眼目睹他们所遭受的残酷折磨。他对中国工人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压迫和剥削他们的工厂主和官僚资本家充满了憎恶和愤恨。在上海期间,他先后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其中有宋庆龄、鲁迅、冯雪峰、刘彝等,从同情中国工人的命运发展到同情中国革命,敬佩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产生了飞跃。1934年,艾黎和在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史沫特莱、马海德、魏璐诗、耿丽淑等人组成了马列主义小组,共同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及《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且利用其中的观点对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此期间在宋庆龄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与中地下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为中国革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1937年路易·艾黎利用休假前往欧美考察,初衷是想通过考察来吸取西方工业的先进设施,用于改善上海工人的工作安全条件。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打乱了他的计划,看着满目疮痍的上海,艾黎与当时同在上海的埃德加·斯诺、海伦·斯诺夫妇思考着如何促进后方工业生产,以及如何支援抗战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当时的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已陷于瘫痪,丧失了生产能力。经过周密的调查与讨论,他们编写出一本小册子,内容包括对中国生产问题的调查和建立工业合作社的总战略。后在上海各界人士的支持下,1938年4月第一个工业合作社促进委员会在上海建立,简称“工合”。之后他又积极将“工合”运动往内地发展。在六年的时间里,路易·艾黎的足迹遍及川赣、滇黔、湘桂、赣闽粤、浙皖、晋豫等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工合”运动在抗战初期发展很快,仅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建立了1400多个合作社。其中规模不等,小的不到10人,最大的有500多人。据“工合”国际委员会1942年7月统计数字,“工合”共建立72个事务所,工业合作社近3000个,社员3万余人,每月生产的总值达2500万元。这其中不仅有民用产品,还有很多军用物资直接送往抗日的前线。毛泽东对此有过高度的评价,他在给“工合”国际委员会的信中写道:“倘若我们艰苦奋斗,倘若中国与其国际朋友共同合作,毫无疑问,我们是能够打败日本,取得最后胜利的。”“工合”运动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作为中国“工合”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者,路易·艾黎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二、教育思想及对中国的影响

“工合”运动开展起来以后,各地急需各类技术人员,急需有能力有经验的负责人。于是,“工合”决定举办训练班,为合作社培养技术员和指导员。艾黎把这种培训班叫做“工合”培黎学校,培黎是为纪念一位美国人约瑟夫·贝利——一个献身中国教育,提倡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老人。同时,培黎还有“为中国黎明培训”的意思②。

路易·艾黎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同中国农村实践相结合,即把创造性教育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去。其中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创办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培养了很多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同时又具有坚强的意志的专业人才。他在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制度上实行半工半读,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先后建立了机械、造纸、制陶、烧砖、采煤、炼铁、缝纫、测量、运输、农业园艺、畜牧、食品加工等20多个生产试验基地,使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学到了动手的劳动生产技能,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他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看到了中国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因而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农村,适应发展农村生产,同时壮大教育事业,探索了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在这期间他提出的教育事项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探索、创造。他认为:“自然界进化的过程是有规律的,问题是如何探索它,发现它。”由此可见,艾黎的教育认识和实践是完整而且深刻的,他对教育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怎样培养有实践技能和创造精神的人才的一种积极探索。对于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的探索,彭德怀同志称赞像培黎学校这种教育形式“是切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并对艾黎同志这样评价:“他不仅是一位大无畏的国际主义战士,而且是一位满腔热情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其实,他的这种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不仅对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发展我们当前的教育事业,作为一种先驱,特别是对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研究中国文化且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路易·艾黎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热衷,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陶瓷、古陶瓷科技、工艺美术陶瓷等方面的研究且有很高的成就。1938年,他与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海伦·斯诺夫妇等组织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甘肃省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就是其成果之一,在学校中就有不少制造陶瓷的技术工人,创办了陶瓷工厂,组织生产大批日用陶瓷。1939年,他又在江西赣州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东南办事处,在赣南10多个县创办了200多个生产合作社,并在江西于都县兴办了陶瓷生产合作社,制作出上百万件价廉物美的精细白瓷,满足了抗日后方需要,同时也活跃了经济,支持了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热心研究中国陶瓷文化和古科技,经常利用外出考察和访问之际,深入全国各产瓷地区,足迹遍及22个省、市、自治区,搜集大量古瓷片、现代工艺名瓷,以及大量宝贵文字史料,潜心探索研究古陶瓷的艺术及其制作工艺。晚年撰写了关于介绍中国陶瓷和陶瓷文化的著作《瓷国游历记》,笔调朴实、恬静、真实、活泼,引人入胜,对于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陶瓷文化和古科技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备受推崇。1982年艾黎应邀参加了上海召开的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并发表演说。艾黎每到一处考察,都会向当地陶瓷界交流,并经常写文章,赋诗歌,或向外国报刊等广泛介绍中国的陶瓷,从而增进了世界人民多中国陶瓷的了解,也促进了中国同外界文化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另外,艾黎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作家。他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勤奋写作、著书立说,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写作让世界了解中国,先后出版了55部著作,18部诗集。抗战时期,他是英文刊物《中国呼声》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几乎每期都发表文章,其中包括《岳飞——中国的爱国者》、《太平革命》、《台湾——我们失去的领土》等。还用化名(其中有凯特·道森、赵大琪、霍华德、理查德、韩素梅等)写了许多激发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作品,还有大量有关上海时局动态的报道。这是在中国出版的对外介绍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情况的第一个外文刊物。他还通过努力把鲁迅的许多作品刊载并且介绍给世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艾黎以自己的博学多识和丰富的阅历,孜孜不倦地向国外的朋友和来访者介绍中国的情况,让外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1992年12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遵照路易·艾黎的遗愿,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转赠了他的藏书6000余册。这些藏书的特点是绝大部分和中国有关,且学科广泛、门类齐全,在个人藏书中是不多见的,这反映了艾黎对中国所怀有的特殊感情,也是艾黎留给我们共同的财富。

四、结语

1927年4月21日,艾黎在上海黄浦江码头登岸,从此这位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新西兰人同中国人民命运相连,在中国长居达60余年,一生都致力于中新有好事业,始终不移地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和自由的正义事业。在不同的时期,先后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2年,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开始缓和,新西兰也在这一年的12月23日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当时的西方世界对中国所知甚少。大使们到任后一片茫然。但新西兰的外交官惊奇地发现,他们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宝贝”,那就是路易·艾黎。“他对中国了解那么多,又广受尊重。我们得到了他最热情的指点和帮助。澳大利亚的大使简直嫉妒我们了。”一位新西兰驻华大使这样回忆说③。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出席了艾黎的80寿宴,也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朋友”。改革开放后,艾黎对中国的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等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注释:

①Rewi Alley.路易·艾黎研究会.路易·艾黎自传[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2.

②搜狐新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背景资料:http://news.sohu.com/20050628/n226117552.shtml.

③路易·艾黎.纪录片.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中央电视台、新西兰文化与遗产部联合摄制.

参考文献:

[1]Rewi Alley.路易·艾黎研究会.路易·艾黎自传[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2]路易·艾黎.纪录片.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中央电视台、新西兰文化与遗产部联合摄制.

[3]吕振华,王开堂.艾黎创造性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现实意义.教育与职业,1989.08.

[4]田秋华.艾黎的农村教育思想.广州师院學报(社会科学版),1995.01.

[5]易丁.继承路易·艾黎遗愿开拓新工合运动.中国集体经济,1996.02.

[6]王自刚,刘国忠.路易·艾黎,中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探索者.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1996.03.

[7]刘庚寅.路易·艾黎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与友谊.友声,1999.06.

猜你喜欢
艾黎路易陶瓷
TSCL-SQL:Two-Stage Curriculum Learning Framework for Text-to-SQL
浅谈艾黎文化遗存在山丹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臭臭的路易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像谜一样的父亲